发源于上海江湾的蔡氏妇科至今已经发展有二百有余年的历史,由蔡砚香创始,中间有蔡小香、蔡香荪、蔡小荪等六代传人,到现在已是第八代了。黄素英主编的这本《蔡氏妇科风云录》在介绍上海蔡氏妇科的渊源及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第七代传人蔡小荪的医学理论和为人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蔡氏妇科风云录(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发源于上海江湾的蔡氏妇科至今已经发展有二百有余年的历史,由蔡砚香创始,中间有蔡小香、蔡香荪、蔡小荪等六代传人,到现在已是第八代了。黄素英主编的这本《蔡氏妇科风云录》在介绍上海蔡氏妇科的渊源及传承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第七代传人蔡小荪的医学理论和为人之道。 内容推荐 蔡氏妇科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妇科流派,发源于上海江湾,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历经二百余年,源远流长,至今已传至第八代。黄素英主编的这本《蔡氏妇科风云录》介绍了上海蔡氏妇科的渊源及传承历史,从蔡砚香、蔡小香、蔡香荪,直到蔡小荪的传承流变,特别是对第七代传人蔡小荪的医学理论和为人之道进行了重点阐述,从前七代家族内部传承到第八代广收学生,使蔡氏妇科发扬光大,功莫大焉。 目录 第一章 一 世医蔡砚香春试中科举 二 蔡小香承父业声名鹊起 三 蔡小香结义李叔同 四 医学会与《医学报》 五 蔡小香开风气创办学堂 第二章 一 蔡香荪铁血同盟会 二 蔡香荪获赠“医国手” 三 遇强盗蔡香荪虎口脱险 四 蔡香荪预判“中西医之争” 五 济穷困香荪公古道热肠 六 抗敌寇蔡香荪急公好义 七 救志士香荪公孤岛岁月 第三章 一 蔡小荪幼学开蒙 二 十年窗下苦功成 三 蔡小荪姻结王慧芬 四 蔡小荪恪守儒医家训 五 遇劫匪蔡小荪死里逃生 六 听号召小荪创联合诊所 第四章 一 小荪夫妇牛棚血泪 二 周期疗法创出特色 三 送子观音名闻遐迩 四 教学工作喜结硕果 第五章 一 蔡氏妇科传承有缘人 二 黄素英初见蔡小荪 三 黄素英跟师得真传 第六章 一 蔡小荪收徒付金荣 二 张婷婷拜师蔡小荪 三 蔡氏妇科基地成立 第七章 一 蔡小荪痛失爱妻 二 义妹至亲情同骨肉 三 蔡小荪晚年心有寄托 四 人生第95个年头 试读章节 蔡家花园,位于江湾走马塘黄家桥到沽源路之间,与蔡家老宅相对而建,不足十亩,但亭台假山,小桥流水,曲径通幽,景色不俗。当年江湾私人名园有四座,此外还有叶家花园、甘家花园、庄家花园,以叶家花园面积最大(今为复旦大学附属肺科医院)。蔡小香其时已中光绪甲申黄科瘭,有闲时常在花园流连,赏假山,观池鱼。 这位老友便是松江许幻园。 许幻园(187811929),诗人,小说家,思想新进,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沪上新派诗文界的领袖人物之一。虽然蔡小香长了许幻园十几岁,双方却在诗词歌赋方面相互欣赏,引为莫逆。蔡小香酷喜收藏古砚,他的“集砚斋”藏砚逾百,许幻园闲时便来饮茶把玩。 其时,许幻园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家中富足,才华出众。1897年春,他奉寄母命,在沪城之南建了一处草堂,称为城南草堂。那草堂边有一小浜缓缓流过,浜上跨有一座苔藓苍古的青龙桥,烟波十里,风帆往来,颇得林泉风景。 “钟骏兄,这番小弟是专程前来相请吾兄,城南草堂建有多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兄为大家,医理一绝,又笃好金石书画诗文,近日无事,可否来草堂盘桓片刻,令小弟蓬荜生辉呢?” 蔡小香笑道:“幻园贤弟抬爱,早就听说你这城南草堂主风雅之事,择日不如撞日,今日停诊一天,便随贤弟走一遭。”二人说罢,分别坐轿而去。 出了南门,不多时,那城南草堂已经到了。便见草堂前那一座青龙桥,桥畔的两棵大柳树有些年月,周遭小桥流水,车马声稀,颇有古风。 “好一处胜地。”蔡小香赞道。许幻园一一介绍,那城南草堂因地处南门外,因地而名。草堂屋后有左右楼,左为书画室,名日天籁阁;右为藏书楼,所藏《红楼后梦》等八种,且有玉壶山人所作《红线》、《红玉》、《红拂》等“八红图”画幅八帧,悬于斯楼之壁。“这里鸡犬桑麻,又是一番世界。小弟性耽静僻,厌弃喧哗,在此庭植杂花,当盛开时,幽香满室,甚合我意啊。” “如今国事飘零,贤弟是躲进小楼独善其身,难得这一个桃源,愚兄诊余,一定前来叨扰。”蔡小香道。自此,蔡小香便成了草堂常客,由此结识了宝山文人袁希濂(授孙中山大总统印的袁希洛之弟)、江阴书家张小楼(李公朴岳丈)二位好友。这袁、张二人,也是颇有名望,并非凡夫庸人。张小楼,又名张楠,江苏江阴人,长花卉,善山水,精书法。1900年创办海上书画公会,任会长。早年在日本法科大学毕业,回国后,历任南京江南高等学堂、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教习。后来在民国初期开始从政,曾在北洋政府任国务院翻译官、外交部编译员,并被派驻朝鲜,任新义州I领事,1923年回国。1926年重返上海,任上海铁路税务局局长。这袁希镰,上海宝山人,海上名人,名律师,与兄袁希洛、袁希涛号为“宝山三袁”。光绪丁酉(1897年)肄业于上海龙门书院。后于1904年东渡,留学东京法政大学。1911年返国,任天津法官。这些暂且不表。 P12-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