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对当前中国画创作写意精神缺失的忧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写意画家石鲁为研究对象,首次把石鲁绘画中的“写意”作为学术论题专门进行研究。本文应用社会学的方法,还原历史情境,对石鲁绘画作品做出了客观的诠释,并提出了“用笔墨形容物象”“横鳞竖勒与涩势之法”“以色当墨法”等论说,从而阐释了一个将“写”与“意”完美融合的大写意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美术学博士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作者 | 徐华 |
出版社 |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对当前中国画创作写意精神缺失的忧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大写意画家石鲁为研究对象,首次把石鲁绘画中的“写意”作为学术论题专门进行研究。本文应用社会学的方法,还原历史情境,对石鲁绘画作品做出了客观的诠释,并提出了“用笔墨形容物象”“横鳞竖勒与涩势之法”“以色当墨法”等论说,从而阐释了一个将“写”与“意”完美融合的大写意者。 内容推荐 徐华著的《大道当风(石鲁绘画研究)》所论主旨为“从写实到写意:石鲁绘画研究”。石鲁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最具大写意精神的艺术家之一。针对当前中国绘画写意精神的严重缺失,研究石鲁绘画对当前中国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中梳理了石鲁的艺术人生的全部过程。石鲁经历了新中国从开创、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等几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本文以时间为主线,对石鲁三个阶段的绘画作品及绘画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早期的“以形写神”的写实阶段,中期的“以神造型”的写意阶段,后期的“得意忘形”的大写意阶段。本文通过对石鲁大写意绘画的梳理得出如下总结:一、“以意命笔”是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的核心;二、石鲁个性化的“写意语言”,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新样式和新典范。 本文从绘画功能、审美角度出发,以书法学、美术史学、图像学等理论与方法为支撑,多方位、多层次地探讨石鲁大写意绘画理论及其作品内涵,旨在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启迪中国画健康发展。石鲁是一个典型性的画家,他是一个创造型、思想型的画家,是一个天才型的画家,他是一个真正的大写意者。因此,对石鲁的研究,不仅是对中国绘画精神的梳理,更是对近现代中国画中“写意”精神失落的一次检讨。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关于“写意”的检讨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第五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创新点与方法 第一章 以形写神:石鲁绘画的写实阶段(1959年前) 第一节 东方美专:石鲁艺术萌芽期(1936年前) 第二节 延安木刻:革命需要与艺术追求(1939-1949) 第三节 石鲁中国画创作高峰到来的前奏(1950-1959) 小结 第二章 以神造型:石鲁绘画的写意阶段(1959-1964) 第一节 石鲁写意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立意:生活与艺术 二、立我:“物”与“我” 三、超我:艺术与“我” 第二节 写意造境——从《转战陕北》《东方欲晓》到《东渡图》 一、关于《转战陕北》(1959年) 二、《高原放牧》与《延河饮马》(1960年) 三、 《东方欲晓》《南泥湾途中》 (1961年) 四、《家家都在花丛中》(1962年) 五、《东渡图》(1964年) 小结 第三章 得意忘形:石鲁绘画的大写意阶段(1965-1982) 第一节 石鲁艺术观念的强化与变化 第二节 佯狂与绝望:文化风暴下的石鲁 第三节 旧画与新作:石鲁改旧作及相关问题 第四节 抒愤与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蜕变 小结 第四章 风格与人格——石鲁大写意绘画研究 第一节 传承写意 一、中国艺术写意精神的根源 二、 中国画的写意渊源 第二节 写意风格 一、以意命笔 二、写意语言 小结 第五章 传承与拓进:石鲁绘画写意精神的影响 第一节 石鲁在长安画坛中的精神感召 一、石鲁与“长安画派” 二、石鲁对长安画坛的影响 第二节 石鲁绘画写意精神对今代画坛的影响及价值 一、争论与影响 二、石鲁大写意绘画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三、石鲁绘画思想的贡献与启示 第三节 弘扬中国画写意精神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石鲁与他的时代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