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恒大帝国伟业的背后,是许家印的商业智慧与管理理念。许家印用铁腕式的管理手段,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形成恒大上下强势的执行力,在商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全面了解“许氏”管理智慧,洞悉恒大管理真相,孙科柳、周蓓蓓组织策划了《恒大管理真相(许家印的超群管理智慧)》这本书。本书从战略目标、垂直管理、计划统筹、精心准备、执行效率、标准细化、流程管控、专业治理、态度强化、奖惩管理、成果考核等11个方面入手,对恒大集团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剖析,以期能为读者朋友提供企业团队管理的正确思路,抓住管理的精髓。
从地产跨界到体育、文化、快消品和粮油。期间,恒大所展现的洞察力、执行力和营销力世人惊叹,所取得的成绩前所未有,所受到的膜拜更是空前绝后。恒大帝国快速崛起的背后,处处展现着恒大集团掌门人许家印快、准、狠的管理风格,体现着恒大人高效率的工作状态。
孙科柳、周蓓蓓著的《恒大管理真相(许家印的超群管理智慧)》以恒大集团的人和事作为写作背景,以恒大管理中的目标管理、组织控制、计划管理、事前准备、行动力、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意识管理、奖惩管理以及成果考核等作为写作的架构逻辑,通过现象揭示内里,让众多读者了解恒大集团管理的本质和执行力强悍的细节之处。
紧密型集团化管理
恒大集团之所以能在地产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进而在进入的各个领域都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与其集团内部独特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许家印不仅是恒大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也是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以及在长期的实践中持续摸索,许家印创立了一套属于恒大自己的企业管理体系——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公司内的重大事项都由集团统一管理,对各地分公司进行垂直化领导,通过有限授权和全面管控确保执行力。
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是恒大管理史上的一大创举,极富科学性和创新性,开创了恒大全国布局的新纪元。
具体来讲,这一管理模式的特点首先是紧密型而非松散型,集团总部和地区公司是一个整体,唇齿相依,而不是大分包的承包制。这种紧密型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集约化作用,集团总部上千人不做具体业务而只做管理,包括设计院、采购配送。管理的严谨和专业技术力量都比较强大,使集团总部和地区公司关系更加密切,从而确保整个集团正常运营而不走弯路。
从管理制度方面来说,这一管理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恒大的上下级都遵从严谨的管理制度。但不是说集团这样的管理模式否定了地区公司管理的艰难性和主观能动性,最后的操作、运作,最后的执行还是需要地区公司。集团的作用是管理、指导、服务,保证公司的每一个项目都能够顺利开发,保证公司的项目产品都是真正的精品。
稍微梳理一下恒大的管理架构就不难发现,恒大运转的各个重要环节都尽在许家印的掌控之中。中央集权式的管理模式,听上去有些许霸道、专制,但正是这种模式,使得恒大具有极强的执行力。在充分发挥集团首脑作用的同时,也让各大区域业务体系间形成协同效应,既成就了恒大速度,又保证了恒大质量。
反观地产界陨落的星辰顺驰,之所以从巅峰跌落低谷,最终从中国的房地产主流中销声匿迹,究其根底还在于孙宏斌过度松懈的管理模式。顺驰的管理特点是充分放权,总部过分放权给地区公司,致使地区公司拥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不用上报公司管理高层,就能任意买地,随意决策,终于酿成了不可挽回的结局,也给商界同仁敲响了一记警钟。
恒大之所以采用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许家印有着自己的考虑。在集团内部讲话中许家印谈到,这样的管理模式非常适合高速发展的企业。在高速拓展全国的过程中,公司随时可以指导、监督外地公司进行管理、运作,保证任何项目在环节管理过程中有的放矢、有章可依。如果采用另外一种模式,即相对松散的分权制管理模式,分公司权力相对较大,集团公司在买地、规划等环节放权,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集团比较省心,但不好的地方是如果派出的团队不行,分公司团队的经验、一把手的水平和能力跟不上,这个企业就要走弯路。
所以,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的确定不是随意的,而是集团领导班子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推进公司打造精品的经营战略,为各地公司的发展壮大、管理战略和经营战略把好关,避免各地公司各自为政,有量无质。
建立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为了达成三大“确保”:第一,确保每一个尚未成熟的地区公司不走弯路、降低风险;第二,确保降低成本;第三,确保精品战略能够在每一个地区公司、每一个项目上坚定不移地实施,从根本上实现恒大在全国产品品质的领袖地位。
当然,这个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许家印。在具体解释“恒大执行力”的含义时,恒大多年的合作伙伴蓬钢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许家印的个人影响力。
据媒体报道,蓬钢曾对许家印有这样一个评价:“他在公司很有权威性,他说晚上开会,就没一个人会提前走。”在恒大,许家印的一个指令可以在半小时内传达到最基层的员工。
易居中国北京公司的一位高管说:“有一次在出差的路上,我建议他们在广州做一个活动。同行的恒大领导当夜就做好策划,下达工作任务,第二天他们开始邀请全国超过200家媒体,第三天活动就成功举办了。这样的执行能力没有第二家公司能做到。”
我们深信,恒大集团拥有如此强大的执行力,是与其独有的铁腕式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恒大紧密型集团化管理的模式和架构是很具科学性并与时俱进的,企业管控权力高度集中,形成“总部一地方公司”的紧密的两级构架。它将集团总部与地区公司紧紧凝聚在一起,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种管理模式也是恒大帝国在攻城略地迅猛扩张过程中最有力的保障。
……
P25-27
2013年11月9日,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顷刻沸腾,全国上下一片欢呼,广州恒大俱乐部赢得了23年来中国足球首个洲际足球赛的冠军。从中甲到中超,再到联赛夺冠,最终登顶亚洲之巅,广州恒大俱乐部历时4年,完成了中超其他球队苦苦追求至今仍未到达的顶峰,终于圆了中国足球的亚冠梦。
这一夜,注定是被铭刻的日子,属于中N恒大,也属于亿万中国球迷。
当欢呼声逐渐褪去,许多人开始对笼罩在足球光环下的恒大抱以兴趣,探究它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老总许家印到底是何许人。
许家印生于1958年,祖籍河南周口。农民出身的许家印命运凄苦,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撒手人寰,从此过着清苦的半个孤儿的生活,常常连饱饭都吃不上一顿。如许家印自己所言:“我是一个反抗自己卑贱命运的农民!”恢复高考后,他在灌风漏雨的破房子里奋斗了两年,终于如愿考入武汉钢铁学院,即现在的武汉科技大学。
大学毕业后,许家印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开始了国企的“铁饭碗”生涯,一过就是10年。但许家印骨子里“不安分”因素作祟,1992年,他辞去了处级干部的职务,选择了南下深圳打工,一切归零,开启了传奇人生的新篇章。
1997年,许家印创立了恒大集团,正式进军房地产业。作为地产新贵,恒大集团在竞争激烈的地产“红海”中迅速冲杀出来,大跨步地超越了众多老牌地产巨头,在房地产界牢牢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许家印的率领下,恒大地产一路狂飙猛进,直逼中国房地产龙头的宝座。成为业界翘楚。
2009年,恒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拥有恒大近七成股份的许家印,成功加冕中国首富。
2013年,恒大首度销售规模达到1082.5亿元,闯入“千亿军团”。
“地产枭雄”许家印,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运筹帷幄,历时16年,将恒大集团打造成了标准化运营的大型精品地产领导者。在地产的基础上,恒大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形成旅游、文化、体育、快消品等多行业、多领域的多元化的商业帝国。
成就恒大帝国伟业的背后,是许家印的商业智慧与管理理念。许家印用铁腕式的管理手段,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形成恒大上下强势的执行力,在商界纵横驰骋,所向披靡。
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朋友全面了解“许氏”管理智慧,洞悉恒大管理真相,我们组织策划了这本书。本书从战略目标、垂直管理、计划统筹、精心准备、执行效率、标准细化、流程管控、专业治理、态度强化、奖惩管理、成果考核等11个方面入手,对恒大集团管理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剖析,以期能为读者朋友提供企业团队管理的正确思路,抓住管理的精髓。
最后,衷心地希望本书能够给致力于提升企业管理效果、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管理者及广大读者朋友提供切实的帮助。如果您发现书中的不足之处,请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
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