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湖区画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蒋彝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蒋彝在20世纪初30年代离开中国故乡,流落英伦异乡,机缘巧合中他踏入英国诗人的圣殿——湖区。这趟山林间的寂静之旅勾起他满怀的乡愁,俯拾皆是似曾相识的景致。他以画家之眼和诗人的敏锐感受,细细描绘出湖区美丽迷人的自然风貌,时时与过往曾踏足此地的伟大心灵对话。本书是在那动荡的时代里,清明的观察与思索的笔记。

作为作者享誉欧美数十年,“哑行者”系列游记首部成名作,本书文章精巧、别出心裁,以中国笔墨描绘湖区景致,更是前所未见。

内容推荐

恬静闲适的湖区,是英伦三岛的灵气之源,曾孕育一代浪漫主义诗人。缎面般宁静的湖水,天鹅绒般的草坂,这“痛苦世界里安宁的中心”,虽能给蒋彝以欢怡片刻,却终难一除他的思乡之郁。

作为初试啼声的处女作,《湖区画记》几经出版波折,终于一鸣惊人,并开创了享誉西方的哑行者画记系列。这位以“哑行者”自居的中国君子,勇敢无畏地踏入英伦圣殿,并以自己的方式致敬。他手持毛笔画具,带着沉默上路,却能与自然万物对话,将瞬间的感动封存。在山水风物之间、中西之辩之上,中西文化的异中之同正待他娓娓道来。

目录

前言

引言

瓦斯特湖

德韵特湖

八德连湖与昆默刻湖

温德米尔湖

莱得湖与格遇斯迷湖

结语

英伦湖区之梦

试读章节

瓦斯特湖

我于1936年7月31日黄昏抵达沃斯谷山岬,我对湖区的第一印象,正是来自瓦斯特湖。首先我得说,我并不尽然知道湖区将会是何等风貌,在这之前,我总以为异国的风景与故乡总有些许不同,而且通常面海。一个英国朋友觉得我应当会喜爱岩石错落的原野景致,故给了我沃斯谷山岬一间旅舍的地址。

夏天天气开始转热,而8月公共假期也快到了,如我所料,湖区快车早已载满休假的游客,虽然我比预定时间早半小时到达尤斯顿车站,还是一位难求。这趟沉默之旅我花了整整七小时。突然,我看到一面站牌,上头写着“锡斯凯尔”,那正是我的终点,于是我匆匆下了车。车站很小,一侧可清楚远眺浩瀚的海洋,另一边则有迂回深长的下坡路,引领我极目远望,只见尽头处雾霭缭绕的苍郁小树林吞没了小径。四周不见任何山峦,只有火车站小屋坐落于铁轨旁的小丘上,站旁有座庞然旅舍,呆板方正,墙上漆着鲜黄色。对这片独特的区域来说,我觉得,这房子丝毫称不上是漂亮的装点,当然,若游客太过渴望有处登高远望的开阔视野,则另当别论。放眼望去,附近不见其他屋子,起初这令我困惑不已。细雨微光中,远方白茫茫的海洋映衬着两侧阴郁的树丛,使我不禁想起惠斯勒的画作。

火车于8点左右停靠,连我在内只有三个乘客下车。有辆汽车在外候着,其他两位乘客立即迎上前去。我穿过一座小桥,但不见人影,事先我已与房东太太商议好,投宿处应当会有人来接我。风越发凛冽,雨倾盆如注,我只好退回,瑟缩在车站门口的角落,把帽子拉下盖住耳际,大衣紧紧裹住身子,仿佛一名战场上的伤兵,正等着要搭火车撤回后方。后来有名车主告诉我,沃斯谷山岬的旅舍还有13英里远,于是我向他雇了车子,驶入越发激烈的暴雨与黑暗中。山与树几乎全隐没于暮色及雾霭里,通过车窗只见疏落的影子。虽然车速飞快,我又窝在这嘈杂的机器里,但只需深深吸入山林之气,就感觉自己的身心似乎舒展开来。我无法精确描述当时的感受,但那感觉是前所未有的。首先,当我急速朝山与树驶去时,它们却以相同的速度反方向飞奔而去。这不同于我旧时童年在中国的旅行,那时我总是想像着,树木正受山峦之命前来迎接我,在风里向我微微点头。可在这儿,它们却没那么友好,至少首次相迎时是如此,也许它们明天会亲切些。接着,我注意到清晰的车声,那大出我意料之外,也无法将之与那令我愉悦的松涛及桥下的潺潺水声连接起来。在中国山间,这等结合几乎是不可能有的。忍受伦敦烟雾如此之久,我终于在这特殊时刻,来到一个想像不到的世界。

我抵达目的地时,房东太太似乎很意外我于今日到来。虽然没有热络的欢迎,我仍深受房子的外观所吸引,特别是因为我在城里待久了。那小小的农舍迥异于中国的。房东太太为我准备了简单的晚餐,又点好一根蜡烛,好让我走回寝室。因旅途劳顿,我用过餐后就倚着烛光,躺在农舍的床铺上。当时我虽一心一意想着明天早晨与老友相会时将会有多欢欣,但几乎已睁不开眼睛看着房间的天花板了。

8月1日。一大早吃过房东太太准备的早饭,7点45分由住处出发。房东太太并未告知我明确的方向,我感到茫然,不知要在何处转弯。但我很快就发现这小农舍坐落在名为叶巴洛的高山山麓,柯克法山位于左方,林米尔山在前方耸立,而大三角山在更远的左侧,大陡岩山则与瓦斯特湖相伴,在右侧极远之处。P32-36

序言

蒋彝先生是中国山水画的大师,熟悉他作品的人,无不认为他的画作是传统中国画的现代诠释,意即,我们将之视为特殊的中国画。而我们也感谢蒋先生,尤其他的早期作品《中国之眼》,清晰地剖析了中国的艺术观,使我们能真正了解这门艺术,进而欣赏其本质。然而从前我们一直以为,中国的艺术离不开神州山河——中国的山、中国的湖川、中国的林木,但现在这名艺术家站了出来,仿佛向我们诉说:“我的艺术观,我的技法,简而言之,即我的艺术,并不受地理空间所束缚。那是全人类共通的,可表现中国山水,也可诠释你们英国的景致。”

英国人对风景很敏锐,我们有自己伟大的风景画传统,更有传世的山水诗。我们可以说,康斯特布尔、透纳、克罗姆、格廷、柯特曼与其他许多该流派的艺术家,已刻画出我国山水、原野及村庄的神髓。同时我们也能断言,我们的诗人,莎士比亚、汤姆逊、格雷、柯林斯、渥尔渥斯、济慈与丁尼生等,开创了独特的山水诗,所有微妙的感觉与形式,都难逃他们与生俱来的洞察力,那是如此真切、直指内心,无须我们赘言。

然而蒋先生这位诗人兼画家,却大胆无畏地踏入我国的圣殿,以他自己的方式致敬。他手持毛笔画具,创作一本书,画下一系列的山水画,挑战我们的自满。他走进我们自然派诗人的至圣之地湖区,追随我们这些信徒的伟大先知——渥尔渥斯及罗斯金的足踪,直截了当地证明多年前我大胆主张的一种悖论:渥尔渥斯的诗接近东方的某些感知思维。但我们一定要抛弃这类地域与国籍的比较,蒋先生和渥尔渥斯皆清楚表明,所有真实的感受与思维都是相通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两种永恒的关系,天地恒在人恒在。会变的是人类表述与感知这层关系本质的能力。生之奥秘衍荣耀,意虽神迷仍复见,儿时简朴纯真志,人立伟业稳青平,感玄妙天机纵横,泽恩从天不强留。

“儿时纯真”,渥尔渥斯视之为人性可贵处的基石,同时也是诗人画家澄澈无瑕的洞察。蒋先生将这样的洞察带到我们挚爱的山水,描绘其神韵,浑洒尽致。

赫伯特·里德

书评(媒体评论)

身兼诗人与画家的蒋先生,以他自己的方式,胆大无畏地踏入我国的艺术圣殿,以一己的毛笔画具,创作一系列的山水诗画,挑战我们的骄傲自大。

——赫伯特·里德(英国诗人、艺评家)

兄廿年在英,为宣扬中国文艺,厥功丰伟。

——徐悲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1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