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钟一林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畲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畲族卷) |
分类 | |
作者 | 钟一林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钟一林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畲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内容推荐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钟一林编著的《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畲族卷)》是该作品集之一。 目录 序 小说 永远吃香的人 兰糟 偷接苦果的人 夜闯卑库山 立家福 红祖图 季节盛大 海市 肥妞 坟墓里的人 送奶工老齐 散文 众狗狺狺 卖报的声音 寻古溯源话古街 等你等了一千年 碗窑的时光(外一章) 畲客蓝儿 母亲和白木耳 六堡畲拳 鲁院歌者 苍穹之上一朵不谢的黄玫瑰 敖江上游畲乡行 莪山纪事 奶奶的馈赠 秦淮八艳图 今天我们拜堂成亲 五十知天命 “老三间”与小水井 一碗流泪的面 你的名字叫泽覃 水榭戏台的那份等待 天目洗心 荔湾湖之夜 梦回塘河 连江畲寨春风劲 书香坊巷 洪塘旧影 永远的守门人 诗歌 五绝(三首) 五律·听雨(四首) 七律·西湖新咏 七绝·畲族风情礼赞(一组) 七律·咏梅(四首) 七律·步韵杜工部《秋兴》(八首) 七律·吟春(三首) 七律·回故乡(外一首) 七律·闲情(三首) 蝴蝶泉(回文诗) 念奴娇·思怀 念奴娇·三节 水调歌头·轻秋 沁园春·春归 江城子·夏夜登马仙宫 春日做客长龙茶乡雷言钦 连江畲族赋雷言钦 日记:1999年12月20日 从此,我的语言中永远失去一个词 烛光撞着我的眼泪 一台十四英寸黑白电视机自述 水稻的甜蜜心事 南湖红船 报告文学 赤子丹心映胶林 马丁·路德·金之死(节选) 江南一怪(节选) 从坎坷走向辉煌 智慧在微笑 无腿走天涯 宋省予图传(节选) 青藏铁路修到拉萨(节选) 长篇作品存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不仅吃得开,兜得转,而且还挺吃香呢。我在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办公室当秘书的时候,我的顶头上司就是这种人。说起他,还得重提旧事。 一九七六年初夏的一天。 县委副书记季明的办公桌成了礼品陈列台:烫金商标的“蜜沉沉”老酒,是当地名产;精制的酱油膏装在那小巧玲珑的玻璃瓶里,煞是惹人喜欢;还有一捆紫纹湘妃竹。季明白胖的手抚摩着一根根纹理细密、紫光照人的湘妃竹,喜滋滋地连声叫道:“好东西,好东西,严副书记看了一定满意。” “礼物是好,就是价钱太棘手了。”我在一旁皱起眉头说。“哎!”季明放下竹子,慢悠悠地说,“把眼光放远一点嘛!怎么老在钱上打转转?” 我不再说话了。提起毛笔,在纸箱上写着:“送地委严磊书记收。” 说起严磊这个人物,真有点传奇色彩。他原就是地委副书记,六九年被定为大叛徒,押送来我县条件最差的三道大队劳动改造,他每天拿一本工分簿,去生产队长门前听候派农活,稍有怠慢即招来一顿臭骂。我听了这些事,心里怪难受的。以后我在县委组织部当秘书,还时常谈起严磊,流露出几分同情。组织部部长季明总要批评我“小资产阶级感情太浓”,要我站稳阶级立场。 说实在的,季明的阶级立场是够稳的!比如说,老姚——前一任组织部秘书,调县委办公室后,到三道大队蹲点,当工作队长——每次回机关,季明总要把他叫来,反反复复地交代:对严磊“严加监督”啦,“强迫劳动”啦,“不许他乱说乱动”啦,交代得很详细,甚至吩咐,要严磊住最坏的房子。并经常把监管严磊的情况向“文革”中造反起家的县委赵副书记汇报,赵副书记也经常夸奖季明路线觉悟高。 去年九月间,严磊突然官复原职。就在严磊动身的前几天,季明一直在我面前叨念:“要好好地招待招待严磊,小丛,你提议一下吧。”我说“你提议不是更有力?”他疑迟一会儿,讷讷地说:“我提……不,不方便。”在党委扩大会上,我提议了,多数人都赞成。不知为什么,季明却正襟危坐,嘴巴像贴了封条,不哼不哈,头不点也不摇。 那天晚上,招待严磊的酒席摆开了。严磊迟迟到来,他看了看桌上丰盛的酒菜,皱眉道:“何必搞这个?大家凑在一起叙谈叙谈,比吃啥山珍海味都好哇。”他拒不入席,说是在饭馆里吃过饭了。他建议把酒菜退了。 人们散去了,季明却留下来,缠住严磊谈着。他“严副书记”长“严副书记”短地叫着,一个劲地递烟、端茶,好不热乎。说到严磊以前的处境,他声泪俱下,咬牙切齿地骂地委的某些人,骂三道大队干部,把他们骂得狗血淋头。他那副装模作样的脸孔,真叫人看不惯。可是生活中的事就是怪得很,偏偏有些人欣赏季明这种人。就在严磊复职两个月后,季明由县委组织部长被提升为县委副书记。大概是他以为我较温顺听话,把我调到县委办公室当秘书了。这些天,他脸上总是堆满笑容,常常摸着下巴说:“严副书记就是不错……”昨天他就挂电话给高干招待所,让他们买了这些礼品,要送往地区…… “季副书记!”一个男中音打断我的遐想。抬头一看,进来的是老姚。他手里拿着一个不倒翁。原来,前几天,季明托进省城看儿子的老姚给他小外甥买玩具,还指定要买不倒翁。老姚坐下后告诉季明说,他路过地区,在招待所住了一夜,听说严磊最近一段时间都未曾抛头露面,上回地委召开“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主席台上也没有他在座。 这个消息太突然了,难道他又有什么意外?季明木然了,老姚啥时走出去他也不晓得。我也感到惊奇,说:“严副书记究竟怎么啦?” “他会不会跟右倾翻案风有牵连?”季明在办公桌旁边踱了几步,又忽然一拍大腿,“对了,严磊怕是要调到省里去了!”P3-4 序言 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家协会正式推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这项工程得到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旨在按照党的文艺政策及民族工作总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学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从培养人才、鼓励创作、加强译介、资助出版和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提高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质量,繁荣民族文学创作,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我们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中华民族,是由我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文明,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中国文学,是由我国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各民族翻身解放,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共和国平等一员的55个少数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于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文学创作是参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因而促使各民族的文学也逐步走向发展、创新和繁荣。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与多梯次的文学队伍正在壮大。目前,55个少数民族在中国作家协会都有了自己的会员。他们有的是本民族的第一代作家,有的是本民族作家群的代表,有的在国内和国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次入选的作品,是1976年至2011年在国内公开出版发表的中短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短诗等门类的佳作。长篇小说、长篇诗歌和长篇报告文学则暂列存目,适时另行选编出版。 从语种上看,入选的作品有直接用汉语言文字创造的,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创后译成汉文的。由于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的演变,我国少数民族有的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有的曾经有过但现在不再通用,有的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是由多重元素构成的,如语言文字、题材、主题、族属、审美心理、抒情方式、风俗画、风景画和哲学宗教理念等。所以,考查文学的民族性要综合多重进行,避免片面性和单一性。从入选的用汉语文创作的作品来看,他们同样表现了本民族的文化自觉,写出了本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真正的民族性不在于描写农妇的无袖长衣,而在具有民族精神”。还有很多生动具体事例都证明了运用汉语言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同样可以创作出优秀的民族作品,同时表现出我们很多少数民族作家深厚的汉语言修养与杰出的才智。所以,提倡学好汉语言、用好汉语言也是提高文学艺术质量所需要的。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需要一种通用的语言来便于相互之间的沟通,增进相互的理解。另一方面,一种语言就是一个博物馆。民族语言文字蕴含着民族心理的密码,承载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它在抒情表意方面,有些地方是极其微妙而难以取代的,况且,我国边远的少数民族牧区、林区或农区广大读者受众,还是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最熟悉、最有亲切感。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扶持民族语言的创作,发挥民族语言的优势,推动民族语言的创作。《民族文学》增设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和朝鲜五种文字版本便收到了良好的成效。在一个国家,有不同语言文字的创作,在一个民族也有不同语种的创作,这种差异更易于张扬文学自由和审美的效能,激活新的审美感受和艺术张力,更容易形成各个类型的作家之间互相激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局面,以保持我国文学发展繁荣持续性的活力,同时更好的保证众多读者多元性的审美需求。没有差异,不会前进;没有差异,不会多彩;不承认差异,不会有平等。肤浅的趋同论,是不科学的,是无益的。它的实质是单一论、终止论。这也是为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演进发展所验证的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看来,每一个民族无论其大小,都有为此民族所有,为他民族所无的优秀特质。文学的根脉在本土,文学创作不能脱离精神母体。文学的原创性和民族性源远流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传承性。从当前直到久远,必须重视文学的民族特点和民族风格。另一方面,既然大家都有优秀的方面,自然也应该有不如别人的地方,这就决定了民族性的鲜明和稳定是与民族的狭隘保守性相悖的命题。民族文化的自信与书写、开掘与张扬,源于那些积极有价值的珍贵特质。这就要求每个民族的作家都能以宽阔的胸怀和开放的姿态,积极学习其他兄弟民族的优长之处,并敢于面对世界,积极进行共同交流,善于取长补短,反思追问,以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依托,创作出具有时代高度和国家情怀,能体现人类共同追求的作品。我国新时期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学作品,都鲜明地体现着这样的文学品格。很多优秀作家也有这方面深切的感受和体验。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各少数民族的诗人对本民族独特的社会历史的描绘,对独特的心理素质和感情的表达,对源远流长的民族民间诗歌形式的学习和创新,对珍贵诗歌艺术资源的借鉴和吸纳,使当代少数民族诗歌呈现丰富多样的风格与光彩。从诗歌的话语特征上看,当代少数民族诗歌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话语亮色。新时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全球文化的开放、冲撞和交流的时代。优秀的少数民族诗人们,继承传统,扎根本土,放开眼界吸纳有益的艺术元素,趋利避害自由地驰骋在时代拓宽的艺术空间中。由于政治性不再是文学创作单一的标准,少数民族作家和诗人正放开更丰富的眼界,焕发更通达的灵性,使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彰显出更天然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同时,随着世界视野的拓展,诸多带有人类性的艺术体验和诗歌题旨也自然成了少数民族诗歌的书写内容。除诗歌之外,我国少数民族其他题材的文学作品曾相对贫弱。由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状态和语言等方面的影响,除若干人口较多、语言文字成熟完整的民族外,很多少数民族曾经几乎没有小说等作品。建国后,随着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随着各民族之间广泛通畅的交流与互动,少数民族小说创作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小说创作从边缘进入主流,成为中国文坛的亮丽风景,不仅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作家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骏马奖”,有些还获得国际上的相关奖项,跻身于世界著名作家的行列。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在世界崛起的应有姿态。在这方面,文学应该走在前面积极发挥历史责任和主动精神。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并在各方面给予了特殊的扶持。1981年周扬同志就曾说过:“民族文学的书,民间文学的书,要适当多出版一些,现在还是太少”,“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的高度精神文明,文学艺术要发展,少数民族艺术也要发展”。特别是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上,刘云山同志明确提出:“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实现人民幸福生活的时代要求。”1991年,赵朴初老先生在看到一篇关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文章后,曾欣喜地赋诗一首:“出题能令亿民思,九派群科念在兹,功德日增凝聚力,灵根长发万年枝。”我们坚信,广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会辜负党和国家的厚望与重托,将牢记使命和宗旨,以自己的勤奋与才华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是一个时期成果的展示,又是走向新征程的起点。对于这套丛书,我们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权威性的标准,怀着使之臻为典藏读本的愿望,进行了认真的组织、策划、编辑和出版。在此,谨向为此付出辛劳的各界朋友致以真诚的谢忱,并对我们的作者和译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2013年11月12日 后记 历经半年紧张的作品征集、选编工作,《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畲族卷(下简称“畲族卷”)终于定稿付梓,这是一次站在历史高点上,对畲族文学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畲族文学创作成果的一次系统疏理和检阅。 2013年年末,遵照中国作家协会“关于选编出版‘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第二批卷本的通知”精神,浙江省作家协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召集在杭畲族作家听取意见建议后,形成了以著名作家麦家为顾问、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臧军为名誉主编,畲族作家钟一林及钟红英、钟伯清分别担任主编、副主编的强有力选编班子。 今年3月初,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臧军、副书记曹启文、秘书长王益军认真听取了主编钟一林的专题汇报,表示在组织、协调等各方面全力支持“畲族卷”的各项工作,在具体选编上充分尊重畲族主编、副主编的意见。 畲族有盘、蓝、雷、钟四姓,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70万,主要分布在闽、浙、赣、粤、皖、黔、湘、鄂八个省区的深山茂林中,其中以闽、浙为最,分别占畲族总人口的53%和25%。受历史诸多因素影响,与其他较强的一些少数民族相比,畲族作家相对而言人数不多、规模不大,畲族原创文学作品亦相对较少、较弱。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所辑作品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编委会采取两条腿跑步的方法:一是由浙江省作家协会发文,分别向上述诸省作协(文联)和民委(民宗)系统寄发征稿启事;二是通过编委会成员依托网络等现代传媒及作家之间的关系网络互相提供名录的方式,有的放矢地去查找畲族作家及作品名录,努力做到“广泛撒网、重点捕捞”,确保了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效。 从排查摸底的情况来看,全国畲族作家群体主要集中在党政、文化、教育系统,其中5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余名各省、市(县)作家协会会员,常年坚持写作并在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的近20人。在此期间,我们共征集到畲族作家创作的中短篇小说48万字,散文72.6万字,诗词歌赋50余首,报告文学130.2万字,总数达250余万字。 编委会确定了明确的选编原则: 一是坚持作者的民族成分必须是畲族的原则,严于甄别,不出纰漏。期间,我们发现一位在全国报刊发表大量诗歌的兰姓女作家,尽管能自证祖上为畲族,却因为历史原因,连续三代更改了民族成分,提供不出有效的身份证明而成为不符合入选条件者,只能忍痛割爱。 二是坚持入选作品须已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原则,严把作品发表关。我们在选编作品的过程中,经北京某编辑的推荐,征集到杭州一位80后畲族作者的中短小说近10篇,经审读,小说质量尚好,可惜均未曾发表,经沟通,除向有关刊物推荐其作品外,其作品亦只能抱憾不予入选。 三是坚持广征博取,重在质量的原则,不因人事变迁而有所疏漏,亦不因名气大小而有所取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雷子金(1936一2002)和吕-奎文(1936—2009)先生因去世无法与其家属取得联系,本着不遗漏一个重要作家、作品的精神,编委会千方百计寻得吕奎文先生的报告文学《从坎坷走向辉煌》,精选了其中4篇代表作品。遗憾的是,毕生从事朝鲜文翻译、译作等身的雷子金先生,却因其作品非本次选编既定内容,不得不放弃入选。福州大学副教授钟伯清和福建省文联钟红英都在学术研究领域发表或出版有不少研究论文或专著,亦不得不遵循原则放弃入选。 厦门女作家钟怡音(粲然)是一位颇具实力的小说作家,曾在《人民文学》《小说界》《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期刊发表系列小说,并与杨少衡、北北(林那北)等以“崛起的福建小说家群体”的名义在京开作品研讨会而广为关注。但2002年后她逐渐淡出文学图,直到最近,经多方联络,我们征集到她的小说集《季节盛大》,从中精编了6篇共计5万字的中短篇小说。 四是坚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全面展现,均衡入选的原则。在有限的容量里,为全面、均衡地展现畲族作家文学创作的整体风貌,充分呈示畲族文学发展成果,经反复权衡、认真择取,最后形成“畲族卷”的结构与规模:短篇小说15篇,13.4万字;散文36篇,13.8万字;诗词歌赋26篇,1万字;报告文学10篇,15.3万字。全卷共计43.5万字,较全面地展现了新时期以来畲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总体成就和精神风貌。 五是坚持编审分工合作的原则,严把选本质量关。“畲族卷”入选文章,报告文学由钟一林负责,散文、诗歌由钟红英负责,小说由钟伯清负责。在审稿、校对之时,三人相互合作,交叉互审,最大限度保质保量完成了作品的选编工作。在此,向他们表示致敬。 浙江省作家协会在领导、通联、组织协调上对“畲族卷”的顺利出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花独秀难寻芳,百花争艳满园春。“畲族卷”的出版发行,既是畲族文学创作的里程碑,也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花园增添了一抹绚丽多姿的色彩。 畲族卷编委会 2014年5同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