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是畅销书作家、时间管理领域权威研究专家劳拉·万德坎姆继《168个小时》之后最受欢迎的时间管理经典作品。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启发你重新思考早上的常规活动和一天的开始,给新的一天高效助推。一流成功人士周末都做什么?帮助你重新思考你的周末安排,使每周的工作有条不紊,给新的一周加油充电。一流成功人士上班时都做什么?对你固有的观念提出了挑战:大部分时间不见得应该耗在办公室内。你应该集中精力,让你的工作事项与自然生物钟协调。本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怎样在更少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教你如何事半功倍。
为什么一流成功人士的闹钟都定在早晨5:5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更快迈入一流成功者行列。
本书是三部重量级精品电子书的合集,汇集了作者劳拉·万德坎姆多年对一流成功人士的跟踪采访与调查研究,是一部综合性时间管理指南。纸质书上市前,电子书已在短短几周内售出六万册。
作者借助逸闻趣事,用妙趣横生、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话题:如何进行高效时问管理,展示了一流成功人士的做法和我们充分利用每时每刻的方法。本书旨在让读者在满满的日程表安排下,收获取得成功的高效方法。
《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共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通过众多案例,讲述了一流成功人士如何利用自己的早晨时光,尤其是早餐前的这段时间,第二和第三部分,作者把目光投向成功人士是如何规划休息日和工作日的,教你如何把家庭时间和工作时间变得更加高效、更加充实。本书向读者传达出了这样的理念:在整个世界尚未苏醒之前就去筹划一下吧,哪怕只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也能让一整天看起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使它成为一场激动人心的探险,而不是一趟无可奈何的苦行。在书的附录中,作者还给出了50条非常实用的时问管理诀窍。
抓狂的早晨
在很多家庭里,早餐时分是一天中最匆忙的时段,比如在我家就是如此。每天早上,我负责哄三个孩子吃饭,帮他们穿衣,为了保证在8:45之前坐到车里,我可能需要在7:00前就爬起来。要是稍有疏忽的话,我就会感觉自己跌跌撞撞地把很多时间都浪费掉了。我牢牢地盯着时钟,把靴子和外套依次排好,以免到出门前最后一刻手忙脚乱。尽管如此,仍旧保不齐有孩子站出来反抗“压迫”——比如非得逼他们穿袜子——最后也就不得不搞得争分夺秒、十分紧张。等我把他们送去各自的学校后,来到单位办公桌前已经是9:15左右了。此时我总是想先泡一杯咖啡,再浏览一会儿网页,而不是立即开始一天的工作。
近年来,我在研究人们如何利用时间的过程中,了解到有一种夺人眼球的说法,那就是,我们每个人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为第二天的事情做准备,而这点其实并不稀奇。而且,我们不难发现,市场上的报纸杂志也铺天盖地地刊登着各种教你如何搞定早晨危机的故事。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发布的2011年美国人睡眠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作日的早晨, 30~45岁的人表示自己在5:59起床,而46~64岁的人则在5:57醒来。可事实是很多人到8点或9点才开始工作,而我这里所说的“工作”,是指“到单位签到”。我们疲于应付纠缠不清的孩子们,又要和交通问题斗智斗勇,甚至还要在星巴克排上20分钟的长队,而办公室里第一份安静的时间“配额”,就很容易被我们不知不觉地珍视为一段逍遥自在的时光。我们浏览那些与工作无关的私人邮件,仔细查看微博、脸书之类的社交网站,以及五花八门的头条新闻,直到有会议或电话迫使我们停下来为止。
最终你每天会花上三到四个小时忙于毫无意义的事情,比如朝任性的孩子喊“抓紧上车,否则我们就撇下你先走了”,而不是花在你的核心竞争力活动上。实际上,以下这些才是你最值得从事的活动:发展你的事业,给予家庭基本需求以外的额外呵护,以及滋养你自己。关于最后一项,我所指的具体活动包括从事健身锻炼,投身兴趣爱好,冥想、祈祷等诸如此类的活动。早晨混乱不堪的局面是大多数人以为自己没有时间的主要原因。然而,时间其实是有的,只不过都耗费在了一些除了夺门而出之外别无他获的喧嚣和躁动上。
其实我们的早晨大可不必是这副样子。根据我的研究,即便在那些匆忙的日子里,我们依然可以对时间安排做一些改进,将其变得更高效、更舒心,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帮助我们不断地成长和提高。事实上,学会怎样合理利用好早晨的时间是区别成功与抓狂的分水岭。当全世界还没有吃上早餐的时候,那些一流成功人士已经完成了多项日常活动,并朝着他们向往的生活迈进了。
通过研究高效人群各自谈及的日程表和时间日志,我至少得出了上述结论。有一天早上,我一边品着咖啡,一边详细阅读《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从中得知,当我还在睡梦中时,阿尔·夏普顿牧师已经做完晨练了。报纸上这样写道:“在他居住的那幢位于上西区的公寓楼里,有一个健身房,当他6点左右去早锻炼时,那里通常只有他一个人。”他先在健身脚踏车上热身10分钟,然后在跑步机上慢跑30分钟,之后坐在健身球上锻炼,最后做仰卧起坐。“有些天里他无法进行早锻炼,就会使用NBC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演播室大楼里的健身房。他每个星期要去两到三个不同的城市,并要求下属事先打电话确认那里的酒店是否有健身房。”他在凌晨时分做早锻炼,所以根本不必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我经常只穿一套旧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而已,”他这样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天还那么早,根本没人会瞧见我。”然而这种破晓时分随意穿着的习惯,附以饮食上的调节,却使牧师先生看起来抖擞利落,这些年来,他已经减掉了一百多磅的体重。
詹姆斯·希特林是斯宾塞·斯图亚特猎头公司的北美联席董事兼执行CEO,他也经常在早上6点以前锻炼身体。他用清晨的静谧时光来思考一天中当务之急的事情。几年前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去问问那些他所欣赏的金融界高管们是如何安排早晨时间的,随即他向每个人发了一封出其不意的问候邮件。后来有18 个人回复了他(一共给20个人发了邮件),其中起床最晚的一个人平时是在6点钟起床的。希特林事后给我分享的访谈记录显示,前经完成了多项日常活动,并朝着他们向往的生活迈进了。
通过研究高效人群各自谈及的日程表和时间日志,我至少得出了上述结论。有一天早上,我一边品着咖啡,一边详细阅读《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文章。从中得知,当我还在睡梦中时,阿尔·夏普顿牧师已经做完晨练了。报纸上这样写道:“在他居住的那幢位于上西区的公寓楼里,有一个健身房,当他6点左右去早锻炼时,那里通常只有他一个人。”他先在健身脚踏车上热身10分钟,然后在跑步机上慢跑30分钟,之后坐在健身球上锻炼,最后做仰卧起坐。“有些天里他无法进行早锻炼,就会使用NBC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演播室大楼里的健身房。他每个星期要去两到三个不同的城市,并要求下属事先打电话确认那里的酒店是否有健身房。”他在凌晨时分做早锻炼,所以根本不必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我经常只穿一套旧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而已,”他这样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天还那么早,根本没人会瞧见我。”然而这种破晓时分随意穿着的习惯,附以饮食上的调节,却使牧师先生看起来抖擞利落,这些年来,他已经减掉了一百多磅的体重。
詹姆斯·希特林是斯宾塞·斯图亚特猎头公司的北美联席董事兼执行CEO,他也经常在早上6点以前锻炼身体。他用清晨的静谧时光来思考一天中当务之急的事情。几年前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去问问那些他所欣赏的金融界高管们是如何安排早晨时间的,随即他向每个人发了一封出其不意的问候邮件。后来有18 个人回复了他(一共给20个人发了邮件),其中起床最晚的一个人平时是在6点钟起床的。希特林事后给我分享的访谈记录显示,前百事可乐董事长兼CEO斯蒂夫·雷尼蒙德通常每天5点起床,然后在跑步机上跑四英里。在同当时十几岁的双胞胎共进早餐之前,他还能剩下一些闲暇时光来做祈祷、阅读,并及时了解新闻大事。雷尼蒙德现在担任维克森林大学商学院的院长,当我问起他的日程表时,他说自己每天跑这四英里,已经足足跑了几十年。“我从来不会入住那些没有跑步机的宾馆。”他说。然而在这条行动铁律之下有没有例外呢?其实他通常在周末会起得晚一些,而每周四他还会举办“和院长一同迎接黎明曙光”的活动,维克森林大学的学生可以在早上6:30的时候同他见面,并一起跑上三英里。
而在希特林的调查中,有些回应者起得更早。有一名高管告诉希特林:“镇上有一个叫路易的小餐馆,我几乎每天都要去那儿喝咖啡看报纸……他们早晨4:30开张,大约5点有报纸送到……那里的员工们都认识我,所以当他们透过门面的窗户看到我时,就着手准备大号康威咖啡和四张报纸……比利一般都会待在服务台后面,真佩服他居然能记得住这么多老主顾。”
尽管这些人清晨时间安排的习惯各不相同,但动机是一样的。因为作为成功人士,在有最优先的要紧事需要处理,或者说生活中有想要去做的事情时,清晨时分正好是他们日程表里最容易自我掌控的一段时间。在一个实时互联的世界里,一个经营全球组织的环境下,他人的事务很快就会占据并消磨掉我们一整天的时间,而有时这种占据甚至来自于同一屋檐下的亲人。当我和别人讨论他们的早晨时间安排时,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这是拨给自己享用的时间。就像雷尼蒙德所说的:“我期盼自己的早晨,珍惜自己的早晨,它是我私人的时光。”一名高管大概无法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待在路易小餐馆里放松一个小时,可是在早上5点的时候,他却可以办到。在早上8:15送孩子上学之前,我无法安静地写日记,也不可以举哑铃,可是在6:15的时候我却能够做到这些。为人父母者也可以利用早餐的一部分时间,有意识地细心照顾一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两眼死死地盯着时钟。早晨的时光的确需要好好利用,就如同一句很不错的理财广告说的那样:“先给自己投资,再为消费埋单”。假如你等到月末的时候才开始把剩下的东西存起来,那么你将没有什么东西可存。同理,有些事情并不紧急却很有意义,比如健身、祈祷,静心思索如何提高业务或培育组织,以及真心实意地奉献给家人最好的东西。如果你等到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去做这些事情的话,就很可能无法办到。 如果想要办成这些事情,那么就必须优先着手去办。P15-19
筹划有限的早晨时问,打造理想的一天
虽然您是刚刚捧起这本纸质书,但《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早已经在数字世界里诞生了。
我个人的第一本关于时间管理方面的书——《168个小时》于2010年5月面世发售。没过多久,我开始每个星期给面向高端管理人士的商业管理在线杂志BNET(后来并入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财富观察》栏目CBS Money Watch)撰写时间管理方面的专题博客。每天早晨,我会收到前一天网站点击量的统计报告,这种信息反馈既让人着迷,又给人灵感启示。通过研究这些数据,我开始慢慢地察觉到哪些内容和标题最容易吸引人眼球,同时我也看到了哪些帖子在网上几乎无人问津。
2011年5月的一天,我正在撰写自己最推崇的时间管理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利用好你的早晨。多年来,我观察到那些高效能人士常常会利用大多数人没有把握好的几个时间段。当我们把闹铃摁掉并继续睡觉的时候,他们已经跑完了半程马拉松;当我们还在手忙脚乱地帮孩子穿衣服、哄他们出房门的时候,那些人已经在其乐融融地享用家庭早餐,并和孩子们一同读书看报了。一大清早,时光的精灵尚无机会从我们身边溜走,这正是做点儿事情的好机会。我列了一些在这个时间段可以做的活动,然后坐下来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给这些内容拟一个理想的标题。我曾想把这条帖子命名为“利用好你的早晨”。不过在我发布它的最后一刻,那些网站流量报告突然提醒了我,于是我便把标题改为“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
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明智之举,这个标题蕴含了某些元素,能把读者们全部吸引过来。其实我们大家都渴望成功,但是要求我们去改变一整周(满满168个小时)的时间如何安排,听上去实在令人望而却步。那么要是仅仅去改变早餐前所做的事情呢?这看起来倒是比较可行的。于是我的博文点击量迅速地往上窜——某一天令人难忘地飙升到了六位数——人们在互联网上争相转载我的帖子。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帖子的点击量很快滑落了下来。可是每当我把那个标题放回到链接列表里,点击量就会再一次飙升。这时我灵光乍现,突然明白了什么东西才是人们真正关心的。但是即便知道了这一点,我又该怎么做呢?
就在那年秋天的时候,我前往纽约参加了一场签名售书会,书的作者也是Portfolio出版社旗下的一名作家。在售书会上与我的编辑布鲁克·凯莉聊天时,她告诉我,企鹅出版社曾有意加强在电子书市场试水。要知道,电子阅读器和平板电脑正在改变着出版业的格局,而业内的所有人都应该在这个领域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应对。实际上,电子书的篇幅可长可短,但是要把“打造更完美早晨”的理念诠释清楚的话,则需要在1万字到1.5万字之间(适合一趟列车旅行的阅读量)选取一个理想的点。我建议把标题定为“一流成功人士早餐前都做什么”,并由企鹅出版社打造成“电子专刊。”的形式予以出版。后来经过了几周的筹备和考量,我们决定着手去操办这件事情。于是这部分内容的电子书就在2012年6月面世了,而那个题目也再度展现了它的魔力。该书的有声读物版在iTunes的有声书榜单中跃居第一名的宝座——短暂地超越了《五十度灰》(Fifty Shades of Grey)的排名——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一理念伸展开来,随后便推出了一系列的电子书作品,旨在把目光投向一流成功人士是如何规划休息日和工作日的。
而这本书正是那些电子书的汇编合集,专门献给依然愿意俯首开卷的朋友们。通过制作短篇幅的电子书,我明白了读者需要的东西不是别的,就是一个清晰的观点。有时我们想在某个主题下全神贯注地阅读,那么像本书这类长篇幅作品就能满足需求;而有的时候,我们已经为改变习惯而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正需要给自己来一针速效强心剂,那么短篇幅的电子书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如果你在早餐前就能读到它的话,那效果就更好了!在当今这个时代里,科技已经把我们身边的每一样东西都个性化了,那么你为什么不也来互动一番呢?好歹这也是你感兴趣的内容。为了给这个纸质版作品提供更多的实惠(作为一个书虫,我承认自己最喜欢这个纸质的版本),我还提供了一个附加板块,它涉及那些读过前作并给我来信的朋友,这些读者想通过改变早晨的事务安排来提高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人生的利用效率,该板块专门报道了他们在时间管理方面的巨大转变。那么其中的收获和体会是什么呢?我的体会就是:培养新的习惯绝非易事。话虽如此,然而通过了几个星期的不懈努力,所有这些忙碌的人都对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了某些改进,而且欣然地接受了这种变化。
在编写这三本书的过程中,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乐趣。我采访了不少光鲜亮丽的杰出人物,包括企业CEO、总统候选人、童书插画家、赛车手等,我还不经意地发现了诸多时间管理方面的有趣研究。虽然多年以来我一直从事时间管理方面的写作,但是仍然发现了不少新的理念。我把这些成果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从那以后,我家的周末利用率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星期天晚上已经变成了我们家搞派对的首选时段。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是一个习惯早起的人,但是我正努力地做到按时上床睡觉。还有,我的另一半也非常可靠,有了他的无私帮助,我在某些本想放弃的事情上也慢慢地取得了进展。
我希望你也能像我一样,从本书中得到灵感和启发。请你不妨从微小的改善做起,一步一步积少成多,最终形成彻底的改变。我真心地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在有限的生命里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人生。在整个世界尚未苏醒之前就去筹划一下吧,哪怕只花费几分钟的时间,也能让一整天看起来充满着无限的可能,使它成为一场激动人心的探险,而不是一趟无可奈何的苦行。
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都是24小时一天。在同样的时间内,有的人能够做很多事情,取得很多成就,有的人却一无所获,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时间管理问题。专注于做最重要的事情和充分利用时间,是一个人做成事情的关键。——俞敏洪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
这部精华作品介绍了杰出人士的真实故事和最新的科学研究,向我们展示了如何最大限度地运用好早晨那段宝贵时间,还告诉了我们怎样充分利用工作时间。作者帮我们打造深度满意的周末,并教我们享受随之而来的丰硕成果。
劳拉·万德坎姆只用了寥寥数页,就让我确信自己有闲余时间把它读完。随着阅读更加深入,她进而让我确信自己有时间重读一遍俄文版的《战争与和平》。谢谢你,劳拉。感谢你给我的日程表松了绑。——玛莎·贝克美国著名人生设计专家《找到自己的北极星》作者
劳拉·万德坎姆告诉我们要留意自己的时间去向,并且给我们展示了如何轻松找到更多出人意料的时间。虽然事业、家庭、兴趣爱好以及其它诉求都给我们造成了巨大压力,但是劳拉一直在引领我们,朝着更幸福、更高效的生活目标奋勇前进。——亚马逊读者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