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细说明朝(黎东方讲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黎东方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黎东方,现代江方讲史第一人,独阶“细说体”讲史,不虚构任何一个人物,不虚构任何一件事情,其状人,栩栩如生;记事,委婉确切;议论,鞭辟入里。

《细说明朝(黎东方讲史)》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

内容推荐

《细说明朝(黎东方讲史)》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至明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明太祖的北伐、西征,以及土木之变、夺门之变、明末三大案等历史事件,以及陈友谅、张士诚、徐达、常遇春、刘伯温、李善长、方孝孺、张居正等历史人物。《细说明朝(黎东方讲史)》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识的评点。本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目录

序一“细说中国历史丛书”序言

序二黎东方先生讲史之学

原出版《自序》

《细说元朝》、《细说明朝》、《细说清朝》、《细说民国创立》中国大陆版

自序

一 明朝值得细说

二 从朱元璋当和尚说起

三 加入了反元复宋的队伍

四 战无不胜

五 刘福通

六 韩林儿

七 徐寿辉

八 陈友谅

九 张士诚

一○ 方国珍

一一 陈友定

一二 何真、也儿吉尼

一三 元朝内斗

一四 北伐

一五 西征

一六 深入沙漠

一七 北元概略

一八 明玉珍、明舁

一九 梁王巴匝剌瓦尔密

二○ 开国规模——甲、里、州、县

二一 州、省

二二 布政使司、分守道;按察使司、分巡道

二三 巡抚、总督

二四 都指挥使

二五 军民分籍、卫所

二六 五军都督府、兵部

二七 六部

二八 都察院、十三道

二九 六科

三○ 五寺

三一 三公、三孤;詹事府、翰林院

三二 内阁

三三 诸司、外三监、内十二监

三四 李善长

三五 刘基

三六 宋濂

三七 胡惟庸

三八 蓝玉

三九 冯胜、朱文正、朱亮祖

四○ 徐达

四一 常遇春

四二 李文忠

四三 汤和、邓愈

四四 沐英

四五 勋臣后裔

四六 朱元璋的儿子

四七 建文帝

四八 方孝孺

四九 成祖功罪

五○ 迁都北京

五一 永乐文臣

五二 永乐武臣

五三 贵州设省

五四 交耻

五五 成祖北征

五六 北元世系

五七 北元内情

五八 郑和

五九 仁宣二宗

六○ 英宗

六一 也先

六二 土木之变

六三 景帝、于谦

六四 夺门之变

六五 京军三大营、团营

六六 孛来、毛里孩

六七 孛罗忽、满都鲁

六八 宪宗

六九 李贤、彭时、商辂

七○ 韩雍

七一 项忠

七二 王越

七三 余子俊

七四 马文升

七五 纸糊阁老

七六 泥塑尚书

七七 孝宗

七八 弘治贤相

七九 弘治能臣

八○ 白沙先生

八一 武宗

八二 阳明先生

八三 世宗

八四 兵的演变

八五 达延汗

八六 俺答

八七 乞庆哈、撦力克、卜失兔

八八 图们可汗

八九 林丹·呼图克图

九○ 倭寇

九一 穆宗

九二 张居正

九三 神宗

九四 三大案

九五 光熹二宗

九六 补叙朝鲜战役

九七 内乱重重

九八 思宗

九九 尾声

试读章节

四战无不胜

朱元璋作战很勇敢,不久便被升为郭子兴的“亲兵”。几个月以后,又被招赘为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之婿。

九月间,元朝的丞相脱脱,统领大军,打下徐州。芝麻李阵亡,彭大与赵君用带了若干残部,来到濠州,被欢迎进城。进了城以后,渐渐地喧宾夺主。彭大尚属忠厚,赵君用却对郭子兴欺侮备至。郭子兴的部下孙德崖等人,也渐渐地不听号令,与赵君用勾结。

朱元璋在至正十三年(1353年)的春天向郭子兴建议,另创新军。郭子兴接受,派他回钟离县,招兵。他招得了七百人,郭子兴升他为“镇抚”。不久,他又去到定远的驴牌寨,收编了当地的“民兵”三千;用这三千民兵,袭击横涧山的元军,大胜,收降了两万。(当时所谓元军,除了统帅常常是蒙古人以外,官兵都是汉人。)

有了这许多兵,朱元璋一举而攻下滁州(滁县)。替郭子兴创立新的地盘。郭子兴搬了过来,不再留在濠州受赵君用的气,而且,仿照赵的办法称王。赵已经自称为“永义王”。现在,郭自称为“滁阳王”。

至正十五年正月,郭子兴派人打下长江边的和卅I,交给朱元璋以“总管”的名义去守。

从此,朱元璋独当一面,等于是有了自己的地盘。事实上,郭子兴的兵一共四万,倒有三万左右是朱元璋经手收编或招降来的。

二月间,刘福通在(江苏)砀山县夹河镇找到了韩山童的孤儿韩林儿,迎到(安徽)毫州,立为皇帝,国号大宋,年号龙凤,以杜遵道、盛文郁二人为左右丞相,自己与罗文素为“平章政事”。

刘福通的政府发表郭子兴为“都元帅”,张天佑与朱元璋为左右副元帅。(张天佑是郭子兴的妻弟。)

元朝政府一面调遣重兵对付刘福通,一面也派了“太子”秃坚,副枢密使绊住马,民兵元帅陈野先,带了号称十万的兵,攻打和州。从正月打到三月,打不下来,只得撤兵而去。

留在濠州,而不与郭子兴合作的孙德崖,这时候缺少粮食,带了部队来和州,请朱元璋帮忙。郭子兴在滁州得到消息,也带部队来到和州,对孙德崖火并,捉住了孙德崖。孙德崖的军队也扣留了朱元璋。结果是,“互换俘虏”了事。郭子兴白忙一顿,既惊且气,得病而死。死后,“都元帅”的位置由儿子郭天叙继承。

六月间,朱元璋获得巢湖水师的支援,击败裕溪口的元军水师,渡江,在牛渚登岸,拿下采石矶与“太平路”(明朝改为太平府,后来为当涂县)。元军水师,在蛮子海牙的统率之下,会同阿鲁灰所带领的陆军,与陈野先的民兵,大举反攻,被朱元璋击败。陈野先投降。陈野先在降了以后,暗中仍与元军勾结,在九月间杀了郭天叙与张天佑。朱元璋替郭张二人报仇,诱斩陈野先。八月间,朱元璋打下溧水、溧阳、句容、芜湖。

次年,龙凤二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朱元璋打下集庆路(南京)。守城的元将福寿战死,廉茂才投降。朱元璋进城,对老百姓秋毫无犯,宣布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自称“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派人向刘福通报捷。刘福通发表他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所谓“行中书省”,便是“中书省”的“行署”。这时候,朱元璋的年龄才有二十九岁。

镇江、金坛、丹阳,他也在攻取集庆路以后,派徐达去一一收入范围。三个月以后,派邓愈等攻占溧阳之南的广德与金坛之东的常州,常州之南的长兴。

龙凤三年(至正十七年),四月,他自己出马,攻破广德的西南宁国,收降守城的猛将朱亮祖。宁国之北的宣城,顺手入于掌握。七月,派胡大海等人攻人绩溪与休宁、徽州。九月,派缪大亨,从所谓青军(民兵)张明鉴的手中夺得扬州。

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二月,派李文忠囊括宁国之西的皖南各县,包括青阳、石埭、太平、旌德。三月,派李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攻占建德路,改建德路为严州府(因为是东汉严子陵的故乡);把建德路之东的浦江,顺便拿下。

今日安徽省的最南端婺州与江西的景德镇最为邻近。朱元璋认为非把这婺州也占了,不足以应付雄踞长江中部的陈友谅。他又亲自出马,带了十万精兵,在龙凤四年十二月来攻,活捉了元将帖木烈思与石抹厚孙。

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九月,派常遇春取得衢州;十一,派胡大海取得处州(丽水)。

朱元璋在取得处州以后,工作告一段落。他自从在至正十二年闰三月初一向郭子兴投效以来,前后才不过七年光景而已,然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衰朽的大元帝国疆土上刳下了一片不太小的江山。比起刘福通来,大不相同。

五刘福通

刘福通是革命的领袖,大宋新政府的发号施令者。刘福通力量大,风驰电掣,几乎把元朝真个推倒。在龙凤二年(至正十六年,1356年)六月大胜元将答失八都鲁于河南长葛,在龙凤四年(至正十八年)五月攻进汴梁(开封),分遣毛贵打平山东全省,由山东北进,于龙凤四年三月直逼大都(北京)附近的柳林(通县西南)。毛贵虽则终于失败,但是刘福通的另一部将关先生由河南而山西,由山西而绥远,察哈尔,在龙凤四年十月,毁掉元朝的内蒙古中心都邑上都(多伦),其后又东扫辽阳,竟然进入了高丽的王都。(不幸,关先生死在高丽。)此外,有李武、崔德二人,也在元朝的陕西、甘肃、宁夏如人无人之境。刘福通的错误,也许正在于此。力量分散了,一事无成。怎么比得上朱元璋的稳扎稳打呢?结果,元军于龙凤五年(至正十九年)八月抢回汴梁,刘福通又只得带了“小明王”韩林儿退守安丰(安徽寿县),一筹莫展。

自从在龙凤五年八月,丢掉了汴梁(开封)而退守安丰(寿县)以后,刘福通继续竭忠尽智,替恢复了的宋朝撑持,撑持到龙凤九年(至正二十三年)二月,才不幸因张士诚反复无常,而遭了突袭,以身殉国。P8-11

序言

第一个我要感谢的人,是老友李新民教授,是他向上海人民出版社推荐了我,使得我获得该社的礼遇,得以于离开故乡父母之邦五十个年头以后,重新能与祖国史学界以文字相会,共同切磋,增进知识。

第二个我要感谢的人,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崔美明女士,全仗她耐心从事,重行校订我这四部拙著,使得用字遣词,合于大陆青年的习惯,也在若干方面沟通了两岸的术语。

第三个我要感谢的人是史界祭酒邓恭三先生(广铭),他以九十高龄,为了我的文章,写出洋洋洒洒、情文并茂的介绍辞,使得当今后起之秀不再对我陌生,也同时略事揄扬,兼寓针砭。六十载的友谊充分表露于字里行间。我获得了鼓励,也获得了指示。

第四个我要感谢的人,是上海及全国各地史学界一致景仰的权威唐振常教授。他审阅我的书,予以适切的评语。他勉励我,同时也盼望我更求进步。得友如唐兄,是我生平的大幸。

我在中国大陆出版这几本书,其目的正是为了以文会友。藉此机会获得新的良师益友如邓恭三先生及唐振常先生这样的多闻而善谏的。

由于他们的指教,我已决心于有生之年,把史前及上古的旧作重新整理,把待写的秦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夏,几个断代,一一补齐,就正于中外同好之士,作为本人一生工作的交代,兼告慰于父母及恩师直友在天之灵。

书评(媒体评论)

顾毓琇:黎东方教授受业于梁任公(梁启超)先生。任公先生在清华讲《历史研究法》,东方教授得其真传,留学巴黎。讲学美邦,著作丰富,发扬文化。唐振常:难得的是,以黎先生这样有成就的史学家,甘心于教学之余,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乐为历史通俗化而终生不疲。黎先生的四史,严格按照历史去写,不造作,无虚饰,极为谨严,保持了一个史家应有的态度。

邓广铭:他既不虚构任何一个人物,也不虚构任何一桩事件,以增其传奇性质,藉以吸引听众;他只是广泛地从各种体裁的史册当中,取精用宏地加以搜集,加以贯串,然后做出他的讲词。……我要重点突出地指出,这几本《细说》确实都是深入浅出的,切合于大众阅读的通俗性历史读物。

马先醒:(细说体)使听者、读者宛如身历其境,亲闻目接,以读《三国演义》的轻松心情,获得的却是胜于((三国志》的历史知识。……“细说体”最大的特色,尤在于其可读性高。倘若一般史书是山石,是玉璞,则“细说体”无疑是玲珑剔透的翠玉白菜,这中间的鬼斧神工就是“细说体”著者的心血及能耐。

沈渭滨:(细说体)不仅独辟历史通俗化的蹊径,而且开创了不同于古代之纪传体及现代之讲义体通史、断代史一类著作的新体裁。……“细说体”史书的撰写自有其要领可循。一是融会贯通;二是取精用宏;三是深入浅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0: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