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福印、庄扬名主编的《大国医:国医大师给中老年朋友的益寿延年方老人版国医大师养生经典》是专门针对中老年人的中医养生治病方,涉及的范围广泛,都是关于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主要包括老年人如何进补、如何降血压、调理平稳血糖、治疗老慢支、治疗冠心病、预防脑卒中、治疗关节炎、治腰痛、防治老年痴呆、治疗消化不良、缓解便秘及慢性腹泻、治疗失眠、治疗眩晕、老视及白内障、防治白发脱发、治疗耳聋耳鸣,最后还有延年益寿的国医方。通过解读国医们的方子来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健康知识。这些延年益寿方包括了药物治疗、按摩、艾灸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在复杂的地方有插图来帮助读者理解。
国医大师们不仅继承了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衣钵,而且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对于养生保健、诊病治病有着独到的见解,形成了独具特色且疗效显著的防治疾病的方法。这些经过临床检验的经验和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长寿的大门,对普通大众的养生保健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宋福印、庄扬名主编的《大国医:国医大师给中老年朋友的益寿延年方老人版国医大师养生经典》将为广大读者解读国医大师们的养生治病精髓,包括中老年人如何进补、降血压、降血糖、延年益寿,防治老慢支、冠心病、脑卒中、关节炎、腰痛、老年痴呆、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腹泻、失眠、眩晕、老视、白内障、白发脱发、耳鸣耳聋等。
《大国医:国医大师给中老年朋友的益寿延年方老人版国医大师养生经典》内容丰富,都是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典。通过食、补、药、养,全方位的来促进中老年人的健康。
【国医释读】
颜德馨行医70余载,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黄帝内经》“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之说,认为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提出了“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为主的“衡法”治则。也就是说,通过疏通脏腑气血,使血液畅通,气机升降有度,从而祛除各种致病因子。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同样也可以应用这一原则。如果血压的升高同瘀血有关,颜德馨强调治疗时要活血化瘀,如此才能提高疗效。身体有了瘀血,一般可以通过看舌面上的红点,或舌边缘是否是紫色,或舌下静脉是否变粗,是否青紫,这些重要表象来判断。
活血化瘀的方子有很多,本文介绍的是颜德馨的简易效方。现在咱们具体分析一下方中的海藻和莪术。
海藻生活在浩瀚的海洋中,与陆地植物相比,它既没有复杂的根,也没有粗壮的茎,更没有鲜艳的花和甜美的果,可谓貌不惊人的“小植物”。不过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植物也如此。海藻虽然其貌不扬,却自古就是治疗高血压的良药。很多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方剂中就使用了多种海藻,如海篙子、羊栖菜、海柏、海带和巨藻等。传统医学认为,它可以软坚,使硬化的血管变软,同时它还能化痰,清除痰浊,因此可以降血压。现代研究则证明,海藻的降压作用源于海藻体内多种降压物质,如海带氨酸、丝氨酸、蛋氨酸、维生素B。、叶绿素和小球藻糖蛋白等,这些物质都有明显的降压作用。
莪术味苦、辛、性温,有破血行气之功。《开门本草》说莪术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古人在采收莪术时,先让羊吃,羊不吃的就是有毒的。作为药材使用的莪术,取自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的根茎。如果莪术没有切片,整个药材硬得就像石头一样。以前有很多老中医讲,药物长得越硬,破结的能力就越强,所以莪术的破血行气作用很强。人体内如果出现了瘀血,依靠自身之气很难破开,此时就可以用莪术这样的药物,借它的药气,引导人自身的气。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莪术就好像一个凿子样的工具,能将人身体内的郁结凿破,方便气血运行。
海藻与莪术的配合可谓强强联手,从活血化瘀的角度帮助患者降血压。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藻不可与甘草同服,也不宜脾湿者服用。
健康回音壁
海藻也可与其他食物搭配成高血压患者的食疗方。在此推荐海藻海带黑豆汤,做法如下:
准备海藻50克,海带50克,海参50克,黑豆200克,食盐5克。先将海藻洗净,海带切丝,海参发透,顺切长条薄片,黑豆洗净,去泥沙。将海藻、海带、海参和黑豆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1000毫升后炖煮,先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煮90分钟后加入食盐即成。
高血压患者可每日食用1次,每次吃黑豆及海鲜50克。
【大师医嘱】
血压的升高同患者的精神状态、工作的紧张程度关系较大,邓铁涛认为患者妥善安排自己的环境与生活、工作十分重要。当然,内因是决定因素,因此患者自己最好能从思想上重视预防工作,平时工作时注意劳逸结合。健身气功和太极拳等体育疗法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邓铁涛认为,不管是预防还是治疗,高血压患者都可酌情采用。
郭子光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要减少盐的摄入量,避免辛辣厚味,肥胖患者还需要节制食量。除了多吃蔬菜以及适量的水果、瘦肉、豆腐之外,患者还可以食用桑葚粥、薏苡仁粥、枸杞粥等。起居上,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戒烟戒酒,避免过劳;另外,还要定期测量血压,密切关注有无神志方面的症状,以免中风。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禁忌,那就是不要忍便不解。这是王玉川在《中医养生学》中提到的,因为有便强忍会令粪便中的毒素被肠组织黏膜吸收,危害机体。而且一旦排便,强挣努啧之中,可能会过度增高腹内压,导致血压上升,尤其对高血压、动脉硬化者不利,很容易诱发中风病。而且,忍便不解会让腹内压增高,痔静脉充血,由此引起痔疮、肛瘘等病。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更应提高警惕。
P23-26
国医大师养生治病方,造福每一位老人
现在的中国已经迎来了“银色浪潮”,越来越多的人步入老年。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人口总数的13.26%。长寿人口的增加是公共卫生水平的提升、营养状况的改善及传染病大幅度降低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明了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是,这些60岁以上老年人的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很多人在晚年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困扰,虽然长寿却不健康,而一些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更是成为很多家庭的负担。
相信不管你是刚步入老年,还是已为古稀之年,对长寿的希望一定是无病无痛、神采奕奕、活力充沛的“长命百岁”,而绝不是在生病、痛苦、失能中度过的“床命百岁”。面对年龄不断增长,衰老一步步逼近,我们究竟应如何应对呢?一起来看看中医中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老中医都是面色红润、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老人,他们的养生秘诀或许更值得我们参考。
2009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表彰大会,对新中国成立60年来首届评选出来的30位国医大师进行了表彰。俗话说“自古名医多长寿”,这句话在国医大师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们之间既有中医、中药专家,也有民族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年龄最大的93岁,最小的74岁,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均在55年以上。很多国医大师虽然年至耄耋,但精神不老,足见养生有其道。虽然他们的养生方法各有特色,但长寿之旅却殊途同归。
颜德馨喜用红花、桃仁、丹参、赤芍和柴胡组成的膏方,帮助身体行气活血,延缓衰老。
陆广莘选用最便宜的“老三样”作为日常保健:补中益气丸、加味逍遥丸、防风通圣丸,再加一个六味地黄丸。
李辅仁不做剧烈运动,几十年坚持早晚各练习一次“十二段锦”,达到健身益寿,抗老防衰的目的。 张镜人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创8节徒手体操加以锻炼,使自己受益很大。
这些国医大师不但继承了古代医家学术思想的衣钵,在养生方面也身体力行地为我们展示了传统中医中丰富多彩的养生文化。由于长年坚持,使得他们到了老年仍保持着年轻时旺盛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这些养生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长寿的大门,对普通大众的养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除此之外,国医大师们拥有几十年的从医经历,对很多中老年人常见病有着自己独特的诊疗经验。
为了让大师们的养生经验给更多的中老年人带来福音,也为了让大师们的治病经验能帮助更多患者,我们特别整理了30位国医大师的专著、医案、演讲、采访,乃至其弟子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资料,编写了《大国医(老人版)——国医大师给中老年朋友的益寿延年方》这本书。本书一方面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验,另一方面全面、科学、系统地介绍了他们对中老年常见病的治病经验或生活建议。在这里,我们要对30位国医大师,以及整理相关资料的医界同仁表示由衷的感谢。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中提到的一些治病方剂,只是作为大家治病过程中的一种参考,具体应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本书中提到的食疗、按摩等方法,只适用于日常养生保健和慢性疾病的日常调养。如果您的疾病是急性发作,请一定去专业的医院治疗,并详细询问治病期间的饮食宜忌。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最后衷心祝愿所有中老年朋友都能够掌握养生精髓,健康快乐地走向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