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大才子冯梦龙所编的《智囊全集》一书,是毛泽东评点最多的一部笔记小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智囊全集(共4册)(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明)冯梦龙 |
出版社 | 线装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明末大才子冯梦龙所编的《智囊全集》一书,是毛泽东评点最多的一部笔记小说。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内容推荐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后经明代著名学者冯梦龙增补,重刊时将原名《智囊》改名为《智囊补》,其他版本也称《智囊全集》、《智囊增补》、《增广智囊补》等。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将其分为“政略智囊”,所收选的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梦龙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政务智囊”所选的是古人处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言辩智囊”收古人言善辩才的故事;“军事智囊”收古人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故事;“巾帼智囊”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狡诈智囊”收古人各种黠狡小技以及种种骗术的故事。 目录 第一册 政略智囊 见大卷一 姜太公诛杀华士 孔子处死少正卯 诸葛亮吝于宽赦 祭遵军法处置僮仆 子贡尚不能说服农夫 宋太祖巧选侍卫 胡少保选拔人才 韩滉善因才而用 越王任用有心人 郭隗招纳天下士 丙吉智救醉酒人 郭进不为人所动 秦桧任用伪桧者 大臣戏美人庄王未怪 战场冲锋陷阵不慢怠 邓羌拼死保护部将 魏元忠用贼防盗 唐柳砒鼓励牟磨 廉希宪会见穷秀才 范仲淹任用贬官 徐存斋督察学政 屠枰石戏谑保甲 孝寿替举人杖家奴 胡霆桂惩办私酿者 宋尹源赦免刘涣 陈馀忍辱受鞭打 狄青带涅任将军 宋熙宁规劝旧友 杨士奇施惠于徐奇 严震大方众人归 萧何有心收集秦书 刘邦为楚服丧讨项羽 蔺相如为国容廉颇 刘备以礼教马超 曹彬公私兼顾窦仪严管国库 鲁宗道办事不欺君 吕许公为人得体 为石介洗雪耻辱 古弼为君选瘦马 承业管钱为国家 李从荣轻浮遭败亡 李渊论功行赏 陛下非时不登楼 卫青在外不专权 程信凯旋传美名 李想劝裴度训示蔡人 冯驩为孟尝君收债 钦若知节吵闹遭革职 彭时中状元险遭捉拿 孙觉为百姓解难 赵清献巡察青州 贾彪严办杀子妇人 玩弄法令遭斩杀 季本违抗巡按令 远犹卷二 张昭训储之法 李泌劝谏任长子 王叔文劝阻太子谏父皇 李泌修建白起祠 苏颂不轻幼主 太祖赏赐陈桥守卫 何真烹杀捆主侍从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胡人杂居成患乱 吕端安抚叛将母 徐达故意放顺帝 仁宗日食不斋戒 司马光拒纳进贡 苏颂不轻进契丹 陈秀骗高丽取地图 宪宗不准进贡改道 陈恕不报钱谷为天下 李沆深虑警王旦 韩琦择时献石诗 刘大夏处理公文 崔群正直无私 刘大夏不呈密奏 富弼不受例外赏赐 范仲淹保释知军 赵鼎深谋不杀冯益 彦博制服司天官 王旦避嫌挡怀政 阳明公不让江彬 王安册封主婚人 陈县尉秉公办事 陈寔下狱救众人 姚崇重人臣节义 孔子论圣人行事 宓子治县重民风 程琳制税有远见 高御史免增课税 王铎运米进京师 孙伯纯拒办盐场 张咏远虑种桑树 李太守治理荒田 程颢评说朝廷事 仲游劝说司马光 陈璀料事如神 董中峰评说历史 周宗以信羞康王 韩雍示文免刑罚 喻樗预料宰相人选 杨荣推荐继承人 李存勖报答周玄豹 杨存中远离看相人 程颢正直免陷害 彦范悔不杀三思 汝愚激怒韩侂胄 万物有长必有消 刘晏造船远打算 李晟勿依天象行 吕端拒拜皇帝 两太监私送玉玺 韦、李二公巧择婿 王旦不争目睫 公孙仪拒受贿赂 叔敖劝子择寝丘 范纯夫为官之道 汪公告诫王云凤 华歆论助人之道 住持丢弃磁宝碗 钱翁买房出高价 刘忠宣拒收礼物 郭令公退姬见客 唐肃避嫌迁州北 阿豺折箭训子孙 通简卷三 文宗赏赐相仆人 太宗不罚醉酒臣 宋真宗宽谅罪卒 曹参设计谏惠帝 王旦慧眼荐李及 宰相焚烧民献计 老隶善管理用人 光武烧书定人心 简肃公办事果断 张咏处置敛财卒 孔明献计用降将 阮文中巧平叛乱 郭绪冒死谕思叠 吴知府安抚蛮苗 龚太守智退叛民 徐敬业巧平贼寇 朱博速退告状人 善用方禁戒功曹 韩裒逼盗自首 薄宗孟智散盗贼 吴肃公平息妖贼 万观编甲破贼乱 王敬则以贼抓贼 大程智罚强盗 王子醇巧平贼寇 刘舜卿智斗敌寇 允则失火而不乱 杜绂、苏颂破奸计 文潞公平息役卒 张文远以静制动 长孺、王艘平乱有方 李元轨杀一儆百 吕公孺劝阻逃兵 廉希宪智服众贼 林兴祖设计惩奸 李封绿巾羞犯人 楚侗不计小人过 敏中伏兵灭乱贼 王旦回京代政事 乔宇以静治乱贼 韩愈敞门接官吏 裴度镇静收印信 子仪大度避嫌疑 王守仁宠络奸宦 王璋事前除叛乱 罗通管教四川王 吴德基做和事佬 叶南岩为伤者捣药 真卿惩戒斗殴者 松江断案有良方 褚国祥亲往骗户 程卓安民服人心 张文懿为民着想 张县令调度有方 范希阳恢复旧规 牛弘扫除妇人言 明镐借机驱娼妓 迎刃卷四 子产为鬼找归宿 田叔为皇解忧患 普天之下骂鲁王 主父偃分诸侯势 裴光庭调遣突厥 正己献金赏将士 接见军使守禁军 王旦善谋稳军心 契丹西夏遭羞辱 严求断绝打猎风 陈平机警避谗言 南唐离间周世宗 曹彬受礼献朝廷 苏东坡巧拒献礼 范仲淹代主受辱 方平安抚赵元昊 秦桧挂幕辱金使 吴时来犒赏土著军 希亮警告西域使 苏轼智纳高丽贡 章纶巧称朝虏首 姚夔从简接庄本 苏公依俗过冬至 马默积德生儿女 于谦巧迁胡虏族 李贤处置石亨党徒 王琼设计擒江彬 大夏整治鲁土帅 居正禁锢沐朝弼 刘坦搜书斩玄绍 刘子羽假诏抓范琼 监司入府捕毕真 王益期满流乱兵 樊泽接替贾耽任 沈演革除工孛罗 钦若因粮受重用 令狐陶设置空缺 李德裕排除监军 夷简借人罢监军 王守仁制服奸宦 江彬陷害反遭疑 朱胜非发免死券 李泌整编西域使 费宏谢绝众考生 世宁规范世袭制 恭靖刚正不奉迎 汪应轸镇定迎圣驾 沈凿造船懂变通 范损轻松迎船队 张瀚征兵阅使者 韩琦面君授机宜 令郯分类管宗子 知微卷五 箕子已料纣王亡 周公推知殷亡因 姜太公预知未来 辛有言伊川后事 何曾担忧晋后世 管仲以事知小人 桓公脸色露军机 臧孙看破楚王心 南文子因礼而忧 智伯不听智过亡 诸葛神机识刺客 国桢屈服北虏人 魏先生相面李密 夏翁查帐撕契约 尤翁赐衣予邻居 隰斯弥知田成子 邱成子受托玉璧 任棠暗示庞仲达 方平从微识安石 陈瑾早识蔡京人 王元之以诗看人 心隐预知灭已者 潘溶以菜轻樊仙 卓敬神察迁燕王 书生料知宋退兵 诸梁认识王孙胜 孙坚皇甫识董卓 曹玮自小识元吴 高欢乱世结豪杰 文公跑步备战乱 东院主预知乱事 五伦上谏论窦宪 魏相奏请防霍族 马援警戒王子乱 屠蟠免于党锢祸 齐王昏庸众臣去 穆生知机辞刘戊 列子拒受子阳食 韩平原危如垒卵 唐寅装疯避劫难 皇诗预示富人难 严辛早知严嵩灭 陈良谟预知祸福 张公当官预衰败 郗超复信避灾祸 忠定公体察民情 臆中卷六 子贡说中二国公 希卑听鼓预连横 范蠡无奈派长子 范雎机智避秦相 姚崇智斗魏知古 死前料知死后事 王含不识好坏人 辛弃疾酒后失军机 李泌为国保韩混 虞公贪婪遭灭国 虞卿料和谈前景 高澄计逼侯景反 李泌只身稳陕城 李绛预测魏博事 李晟上奏戒吐蕃 王琼坚信花马池 孝宽筑城算工期 刘恢看赌识桓温 杨公战前戒彭泽 卜偃预料虢将灭 士鞅断知奕氏亡 蒍贾不贺子文因 班超面授任尚策 蔡谟依势论时事 (第二册) 曹操料事真神人 孙策轻率终被刺 刘璋实心迎刘备 罗隐谨慎防降卒 夏侯霸看中钟会 傅嘏避开三小人 陆逊规劝诸葛恪 孙登苦口教嵇康 盛公看破夏有章 康节料知吕反王 道德高尚受尊崇 伯温劝康远邢恕 元祐党逼人太甚 吕惠卿调离京师 乔寿朋谏授文职 曹彬看扁唐后主 剖疑卷七 昭帝年幼知是非 睿宗明察息谣言 李泌谏主易太子 寇准献计废太子 隽不疑抓假太子 孔季彦论杀凶案 张晋判杀父案 杜杲判分家案 蔡京断争母纷争 克明试药惩蛮夷 王子威不信妖言 西门豹根除谣言 宋均为民除祭祀 李德裕平息谣传 赵凤进验证佛牙 林俊宪烧毁活佛 廖县尉捉拿仙姑 程伯温揭穿谎言 程颢难倒奸和尚 天子驾经妒女祠 张慈溪砍伐神树 巫师害怕遭诛灭 孔道辅斩杀神蛇 戚贤毁萧总管庙 黄震杖打迷信卒 王知府镇服妖怪 张咏处死谣言者 钱县令斩放火巫 苏东坡吓跑道士 张田逮捕装虎人 鹰扬郎将捕妖贼 贺齐木棒抗符咒 萧璃正气压诅咒 陆贞山赌死拆神庙 魏元忠见怪不怪 范仲淹令破妖鼓 李宰相清除禁忌 经务卷八上 刘晏善做转运使 李悝始创常平仓 朱熹创立社仓法 程明道廉洁爱民 襄公首创平米法 樊莹理税利百姓 陈知府勤政为民 赵清献救灾有方 黄震布告降米价 富弼分散置灾民元发管理灾民营 原杰设县安流民 刘涣为民保管牛 吴潜订立义船法 李泌恢复府兵制 虞集上奏造良田 刘大夏掌管粮饷 董搏霄督运粮饷 刘本道设通州仓 苏轼杭州政绩多 张需善治理人民 李若谷命民修堤 赵昌言拿粮堵堤 杨文襄管制交易 张全义处理政事 范公令犯种桑树 高郁布帛代钱币 赵开灵活用法令 诸葛亮登记人口 陶侃利用废弃物 巧匠水中筑长堤 丁谓取土修宫室 郑晓废料修六科 调度石料省巨款 徐杲重建万寿宫 贺公主持建西宫 陈懋仁废物利用 石林设法救孤儿 允文降税收父子安居乐 经务卷八下 孝宽种树记路 李崇击鼓告警 范仲淹轻职重才 徐阶劝谏罚县令 种世衡屯粮习射 曹玮公奖罚分明 虞诩对凉州建议 张江陵安定边境 顾蚧安服黎山民 张公智平兵民乱 余玢明察建功业 孟珙修塞固江陵 康伯可中兴十策 李纲献计定两河 沈晦上秦固五郡 汪公献策抗蒙人 文公上疏设四镇 得情卷九 御史揭穿诬告者 张楚金发现诬告信 崔思竞设计破疑案 贱妇逃跑冤屠夫 李崇怀智判疑案 欧阳晔巧辨凶手 知县验尸明断案 王太守杖责内奸 知县核实匿名信 周纡心细提凶犯 叔嗣智捉杀人犯 程太守破栽赃案 张举烧猪巧断案 陈骐以梦找真凶 范梗见鬼查冤情 杨评事细得证据 茂清断案得美名 郑洛书石磨判案 许进查得荆花毒 姚公验证毒母鸡 张呙查实鳝鱼案 袁滋巧判掉包案 李德裕查失金案 程颢巧断贮钱案 若谷巧断叔侄案 吕陶充当和事佬 裴子云诈舅还牛 赵县令哄出口供 何武明解富翁意 张咏公正分遗产 某官吏巧妙断句 张齐贤判财产案 王罕替妇争遗产 韩亿洗雪母子冤 于文傅巧认母子 祖颢识破假父亲 黄丞相辨认亲母 李知县认亲父亲 宣彦昭分伞明辨 范邰任断绢观看 重荣斩杀凶继母 彦古逼退告状妇 孙宝称重论赔偿 李惠巧辨羊皮主 显沿打蒲识主人 傅县令明辩是非 孙亮辨别老鼠屎 乐蔼以灰明是非 李南公逼犯供罪 绍宗识破樊举人 诘奸卷十 赵广汉离间朋党 周忱记事助断案 齐严惩办文书官 张敞任用盗贼头 虞诩起用众无赖 王世贞以贼治贼 王璥密探识案情 阳明伏案惊强盗 苏涣推理识奸细 范梗酒馆擒盗贼 总辖明察巧破案 行成一眼能辨贼 张小舍识盗奇能 无名大破盗宝案 懋仁识破假伤口 马夫偷听露真情 耿叔台查舞弊案 张鷟重奖诱盗贼 李复亨破杀马案 敏中重审知实情 钱藻分审哄供词 老吏掉包骗贼人 周新凭物识案情 吴复扣夫诱奸妇 高澈设计抓小偷 妇人中计害了儿 柳庆追捕贼和尚 刘宰借葫诈盗贼 陈襄用钟破窃案 胡汲仲借麦诈盗贼 杨公诈偷破盗案 王恺用豆捕盗匪 李亨慧眼识盗者 包公杀牛破盗案 秦桧故诈捉盗榴 子产识破杀夫妇 元绛智破杀夫案 张升一语破奸情 陆云欲擒故纵捉奸妇 奸夫杀人陷卫三 蒋恒问妪破奸情 逢春夜审破奸情 光祖巧断捉蛙贼 苻融释梦捉奸夫 孝先占卜应奸案 范纯仁破毒案 宗龟以武诱屠夫 郡王智破无头案 徽商诈僧破命案 县令巧破杀女案 王安礼巧破诬告 二公巧断冤儿案 汪旦设计除恶僧 鲁公智破奸情案 张骆明察惩恶僧 慕容彦超计诱伪银者 韩琦把关除旧例 江点捉盗解冤情 政务智囊 威克卷十一 信陵君得符救赵 班超夜袭匈奴 耿纯设计斩叛逆 温造设宴除叛逆 哥舒翰怒斩张擢 柴克宏勇斩奸使 杨素背水一战 安禄山调兵遣将 吕公弼严惩小吏 张咏勇斩官员 黄盖惩治恶行 况钟怒斩贪吏 宗汝霖借头稳物价 杨公斩匪平暴乱 孝子以才报父仇 张咏怒杀恶仆 窦建德戏耍盗匪 陈星卿惩治恶徒 李福勇溺恶少 薛元赏斩将律纲纪 罗点流放恶仆 识断卷十二 齐桓公大度得宁戚 卫君拒换左氏 高洋快刀斩乱麻 周瑜大败曹孟德 寇准诱驾上前线 王素料事如神 种世衡赔金挖泉 韩浩怒斩凶徒 寇恂先斩后奏收降城 刘玺以死严纲纪 秀实斩恶惩郭唏 孔镰勇降贼寇 姜绾水路镇贼人 彦博明察斩黄德 陆公替民申冤 陆公拒托严学宫 韩魏公胆量无双 吕端果断扶太子 辛企李轻看武师 王安石一语定案 毛澄拒先千户女 祝知府公平断案 灵变卷十三 箕子装醉避灾祸 孔融依势劝献帝 翟方尊人以自尊 魏勃扫地见相国 叔孙通深谋远虑 守仁以赌结王畿 王曾借机贬丁渭 周忱献毯求福泽 张永按计除阉臣 许武借财扬弟名 廉范屈身报知己 周新进狱得实情 陈瑾机变选学士 萧何购田为子孙 王戎远虑免杀身 阮籍假醉保性命 德成借酒免杀身 崇韬收贿献皇帝 应卒卷十四 宋祖派僧惑唐主 武王借役收谷粟 管仲智挫众大夫 范仲淹荒年济民 管仲献计驱紫衣 丞相订衣为国库 晏婴撞车驱恶习 东方朔取药劝天子 四皓侍君为太子 文康草制劝君主 傅硅巧计谏君王 老吏索金保美妓 王振为后造佛像 贺儒珍拟议对策 满宠用计释杨彪 梅公软化奸宦官 (第三册) 宁越归还齐兵尸 慎子割地献齐王 颜真卿防安禄山 允则舍金筑城墙 何承矩凿塘御辽 苏秦暗中助张仪 王尼获假辅立功 王随送银释恩人 王忠嗣会安禄山 谢安修改锡诏书 李邰拖延免牵连 段秀实延缓报更 冯瓒缩短每更时 仆散击鼓破越狱 晏子用桃杀壮士 王守仁挫败奸臣 田成子装扮使者 严讷施惠获房契 周画师巧于避祸 太宗设计为驸马 狄青优厚待刘易 王夫人中计还床 权奇卷十五 智者出奇谋智取 孑L子大信不信 淮南王欺王不害信 王敬则智服土匪 宋太祖巧补国库 太宗禁罗钳结网 太祖智服滁阳王 天子不当为胡婿 公孙申智救郑伯 胡茂卿智御倭寇 狄青假神道以坚之 王晋溪擒斩毛贼 杨云才用计如神 种世衡御人举梁 雄山和尚飞瓦术 仰佛力充府库 文彦博复市 小人无才非小人 令狐楚平米价 陈霁岩廉买儇马 徐道覆瞒天过海 尘垢土楷药料 杨迸智服中使 韩雍以愚制愚 王导智激民斗志 程婴妙计救赵孤 太史慈智搬救兵 陈子昂买琴砸琴 善使巧计遂如愿 殷仲堪离间二王 吴质计释操嫌疑 装病瞒敌遂己愿 杜畿妙计除卫固 曹冲智救库吏 杨暄为国舍己身 乔白岩智敛江彬 宗汝霖对症下药 张易以夷制夷 弊衣老卒善回易 胁辱门面得百万 对症下药治病救人 委蛇卷十六 鲍叔牙智若镞矢 管仲得其所欲 老校头知兵料敌 吴汉偕彭宠归刘 汉王伤而不伤 七宝鞭救司马绍 尔朱敞易衣而遁 韦孝宽逃脱有方 古人自作贱脱险 王羲之污面保命 小兵智救庾冰 元伯颜赠裘脱险 徐敬业伏马腹脱险 陈平脱衣撑船 曹公煮酒论英雄 宁南死一寸岂北生一尺 妙用缓兵之计 张佳胤独步一时 罗公释其猜诱于善 沈括智斩刘归仁 程颢安抚溃卒 吕相颐激励士气 段秀实倒印遂愿 黄震开州帑定军心 子葵一言定军心 周金智散诸军士 徐文贞威慑振武军 王守仁平定蛮夷 一字之差隔千里 赵王暗斩密使 张浚假旨赏赐 仓卒间出大主张 瞒天过海遂得愿 顾琛妙答解帝忧 李迪墨遣赵元俨 曹张智除叛逆 克明智揭酋长谎言 太史慈呈奏妙方 杨四设计救岳正 李文达慎选讲读官 周文襄运粮有方 韩雍计高一筹 耿司马一石二鸟 教谕智获官印 王安力谏太子 朴恒收尸慰亡魂 谬数卷十七 刘邦为雍齿封侯 火烧眉毛计将出 刘巴献计充府库 黄炳巧聚军餐 一时权宜可为之 周忱以变应急 张恺妙解琐碎事 张彀务实降羽价 陶鲁五十金买一牛 伐木为杵捣米 韦丹造蒺藜御敌 冰泥为炮守城 某卒智献渡江计 颜常道献退水计 侯叔献疏水修堤 雷简夫息水患 陆光祖坚不扰民 曹操巧解兵士渴 孙权计出箭均船平 刘镝计赚完颜亮 韩琦临机应变 帝驾崩密不发丧 邵溥焚谱救皇室 盛文肃善用其短 言辩智囊 权威卷十八 太子通可愍可怀 公辅之器李德裕 洪钟修惠未修福 争之千年决之一语 杜镐为兄献计 小小了了大也佳 王戎年少识李 曹冲刻船称象 张常妙算造船费 戴颐举隅善反 杨佐计换新木 尹见心水中锯树 怀丙和尚浮铁牛 明成祖巧树功德碑 黄怀信献计修船 铁脚木鹅探深浅 周之屏善解事人 天道难违 小人百日天子 熊于字为能火也 以名字预测祸福 曹翰见蟹班师 郯钦说精释碑铭 杨德祖聪颖太露 贞字文为“与上人” 东方朔善解帝意 开元寺僧人受辱 大明寺水天下无比 崔庆成独眠孤馆 诗辱相国王安石 谁能辨之赐金钟 六经蕴藉胸中久 三谜皆指木马 测字神术惊众人 章子厚测字讽人 子犯替文公解梦 刘基帮朱元璋解梦 董伽罗巧释梦景 河无水乃“可”字 巧解帝王梦景 先进第十一 曹良史借神明解梦 巧解状元及第梦 “剃”字巧释 舌上生毛剃不得 三刀为州 禾失为秩 李仙药解梦 杨廷式解梦 索统解梦 周宣三释刍狗 顾琮重见生路 江左不得平 崔浞竟于今日 卫生相负足下不沾 梦椹代丧 曾兄为弟解梦 李铸自解梦境 吉凶不分 各有见解 辩才卷十九 纵横之祖子贡 仲连挫帝秦之说 虞卿谏割地求和 苏代劝相割地退兵 陈轸返楚正清白 触龙劝赵后送子 庸芮谏太后陪葬 狄仁杰谏武后立侄 朱建巧救辟阳侯 邹阳尽力救梁王 厮养卒劝燕释王 杨善直言劝也先 富弼婉言劝契丹 守仁以信安贵荣 张嘉言婉言服士卒 王维巧言驳宦官 秦宓巧辩张温 善言卷二十 孔子抵陈谏惠公 善者平息秦王怒 晏子戏辩齐景公 晏子假怒劝景公 郑涉句言救行恭 李忠臣巧劝肃宗 东方朔巧救奶妈 简雍智谏刘备 魏征谏帝拆楼台 吴瑾巧谏英宗 杨晟诱染干割草 贾诩谏操立太子 解缙作诗谏成祖 史丹受罪救太子 谷那律谏帝出猎 裴度谏帝驾东都 李纲机智荐张所 子由解释张恕书 施公机警救周邺 李晟一语破奸情 梁孙巧妙抗契丹 韩亿巧对得和气 安石失言损王巩 邵康节急止富弼 谢庄巧答送剑因 裴楷献媚释卜算 学士一语悦龙心 宗泽巧拒贿赂风 潘世卜巧答刺史 小吏巧答获提拔 朱熹释梦言德明 吴山巧议拒建坊 宋均议吏心宽厚 军事智囊 不战卷二十一 荀茔以智克楚国 高颁设计灭陈国 周德威按兵不动 诸葛恪以诚服民 杨侃点火驱叛兵 高仁厚巧用间谍 薛弼献计灭杨幺 李想巧用败将 充国巧计破西羌 晋军夜鼓退楚兵 王德用智破契丹 韩世忠诈收曹成 程昱远虑胜曹操 陆逊威名震敌兵 高仁厚罪斩副使 李光弼智降贼将 制胜卷二十二 孙武赛马得赌金 孙膑围魏救赵术 赵军勇获阏与大捷 李牧仁厚服兵心 周亚夫精兵破吴、楚 周访精兵战杜曾 陆逊按兵破刘备 陆抗筑城杀步阐 邓艾破计保洮城 唐军智破窦建德 李靖机智破江陵 朱隽巧败黄巾军 耿弁一举得两城 韦睿奇勇破魏军 马燧按兵败田悦 郑子元献计败周军 刘锜设计退金兵 (第四册) 韩世忠精兵破金 曹玮用兵有奇术 狄青作战严军纪 王越借风破大同 尔朱荣速理降兵 刘江鸣炮败平安 马隆奇兵破羌戎 丞陶鲁兵抱死一战 韩雍怒叱斩盗匪 李继隆攻夏壮军威 吴成器烧山斩寇 王守仁巧捉宁王 杨锐坚守安庆城 沈希仪勇破瑶贼 沈希仪智诛岑猛 王轼用兵有方 诡道卷二十三 公子突抵御戎人 夫概献计败楚军 随国若识破楚奸计 楚人齐心灭庸国 田单智用反问计 太祖设计夺太平 张良假和败秦军 李广镇定退匈奴 吕蒙托病擒关羽 孙膑减灶杀庞涓 虞诩填灶破羌人 祖檀以缺示足 岳飞以足示缺 藏克借牛示援兵 贺若弼设计惑敌 孝宽伪信除困扰、岳飞伪书间刘豫、世衡反问除野利 光弼凿道杀贼兵 刘鄩水道占兖州 刘鄩、再遇巧撤兵 侯渊奇计间敌兵 韩信智败赵王 张弘范有备无患 罪犯、女子胜士兵 朱隽袭东取宛城 宇文泰智败窦泰 韩世忠活擒敌将 冯异巧败赤眉军 奚武异服察敌情 厨人濮忠义破敌 狄青易旗破党项 朱、傅借水破敌军 张齐贤智破契丹 张、毕草人借箭 张巡草箭诱子奇 种世衡计擒头领 粮车伏兵败突厥 贺若敦智破陈军 李光弼智获敌马 虞翻挟蒙进城门 程昱举施吓吏民 度尚烧营鼓士气 孔镛铲除地头蛇 武案卷二十四 项梁集天下豪杰 李纲整顿军队 李纲论战车功效 注队矢与垒阵法 郭固创九军阵法 张威创造撒星阵 戚继光鸳鸯阵法 郭登创立搅地龙 赵通借猴烧敌寨 安万铨登山攻囤 拓跋晃劝主急攻 楚之筑栅退柔然 魏公凿冰挡金兵 垣崇祖水淹魏军 孟珙放水攻蔡州 宗泽神料吓金人 存进一月建浮桥 若水三日搭浮桥 韦孝宽坚守玉壁 羊侃玩命守台城 张巡机智退贼兵 王禀随机应金兵 孟宗政守城御敌 刘馥防患于未然 盛昶大破赵贼寇 许逵修墙歼贼兵 王濬巧妙通航道 彦章出奇败晋王 韩世忠大败金兵 杨素夜渡蒲城河 马隆大破树机能 吕蒙掳获敌战马 贺若弼施烟逃跑 崔乾韦占火烧舒翰 李勋大败薛延陀 岳飞破金拐子马 刘镝破敌铁浮图 钱传瓘火烧吴船 杨璇智战众贼寇 刘锖撒豆败金兵 公子偃披老虎皮 房伯玉顶老虎帽 宋宗悫穿狮子服 唐朱滔画狮子像 管仲放马寻归途 隰朋蚁窝找水源 张贵智用无船底 江阴铁菱角陷敌 苏州火老鸦擒贼 勾践分兵大败吴 桓温合兵败蜀军 晁错献计制胡夷 范雎论远交近攻 王文伯献平边策 世民劝父取关中 胡人训练战马法 倭人生男钣造刀 巾帼智囊 贤哲卷二十五 明太祖发行纸币 赵威后诘问齐使 刘皇后劝谏刘聪 李母教子为人正 公主同情番将妻 崔氏教育迕逆子 柳家婢女之志节 崔敬次女嫁豪门 络秀嫁周为父母 乐羊子妻义气节 红颜成就孙太学 妓馆掷骰陪吴生 湛氏教子要廉洁 李畲母清廉大义 王孙贾母激儿报国 赵括之母料括亡 柴母知儿将必胜 陈婴母劝儿勿王 王陵母望儿衷汉 叔向母阻子娶美 延年母劝子从善 伯宗妻劝夫谨慎 新声劝谷与刘断 娄妃劝朱勿反叛 侯妻劝夫远国贼 王章妻保身哲学 子仲妻不爱奢华 黄霸妻劝夫隐居 屈原姊责其太直 负羁妻劝夫结晋 妇人慧眼识韩信 无忌深明大义 王珪母亲识玄龄 潘炎妻劝夫辞官 辛宪英聪明能干 许允妻足智多谋 李衡妻替夫谋划 庾友妻为夫求请 李文姬保护幼弟 王佐妾绝处逢生 执中弟妹巧诘兄 马伦巧辩对袁隗 李夫人谙熟人生 张女机灵悟父意 湖州官妓解人忧 雄略卷二十六 襄王知解智慧环 姜氏抬夫归晋国 太祖姊杖弟为帝 刘太妃智谋勇略 苻坚妻明辨是非 李氏谏君顺民意 郑氏鞭儿稳军兵 张敞夫人有主意 莒城妇报杀夫仇 周氏倾资筹军粮 邓夫人善解臣意 冯宝妻智勇双全 葛氏泰然等暴民 朱母先觉固城墙 平阳公主娘子军 李侃妻责夫抗敌 晏氏率众抗贼寇 窦女届身灭贼人 王翠翘大义灭亲 徐氏贞洁杀夫仇 希光委身斩仇家 仆人妇急中生智 谢小娥报杀父仇 吕母报杀子之仇 李寄杀蛇成皇后 红佛妾慧眼识李靖 沈襄妾帮夫逃身 邑宰妾临乱不慌 郑氏智勇逃奸淫 蓝姐设计捕盗匪 新媳妇巧置尸首 辽阳妇吓退山贼 李夫人机智脱身 女扮男装从军行 练氏解释二将军 陈觉妻嫉妒美女 狡诈智囊 狡黠卷二十七 吕不韦笑取秦国 陈乞弑茶立阳生 徐温兵变却逃生 荀伯玉献计萧道成 高欢策兵破邺州 潘崇用计得真情 曹操奸雄诡计多 田婴计揽大权 刘瑾小计当朝政 赵高诽谤灭李斯 林甫玩弄众老臣 石显用计保恩宠 蓝道行假借神明 严嵩智斗伊庶人 吉温施计得口供 阳虎心细刺恩人 郭纯撒饼获美名 王孝子欺骗世人 丁谓家信动皇心 曹翰有心重获宠 秦桧诡诈矫失言 程厚猛醒秦桧意 李道古巧得人缘 邹老人受贿救人 讼师咬耳救逆子 张土财使唤乞丐 皦生光狡诈骗财 船夫诈财终遭死 孙三红猫骗宦官 利令智昏被人骗 书生借钱中人计 京骗子一钱换百金 老妪拐骗两美人 三妇骗走三匹驴 朱化凡中计盗自家 偷窃高手盗酒壶 小偷叫卖偷铜磬 装跛借膏抢金匠 蹙盗进箱独占财 道士骗人父作子 富翁好色被客骗 监生迷信失头发 奸和尚骗取千金 僧人托梦骗肥牛 白铁余借佛作乱 刘龙子用龙骗钱 马太守帮穷亲戚 假皇帝骗取丝绫 金陵道士掘宝藏 士子诈骗他人财 吏卒玩弄憨包拯 奸吏偷印欺县官 袁术妾谋杀冯女 达奚盈盈救千牛 小慧卷二十八 周主亡簪验家吏 商太宰巧获信息 韩昭侯智考属下 綦毋恢智送公子 苏代谏齐王称帝 田婴设计荐王后 术士智辨赵王后 江影真情得妻子 孙兴公智嫁阿恒 张幼于巧换美酒 羡章借盗卖新书 孟陀设计得贿赂 唐窦公生财有方 扶风窦义巧生财 石鞑子巧逐和尚 童子巧计换骏马 偷李童子诈同伴 刘贡父巧骗友人 王卞惧怕弱秀才 盗贼巧诈弓箭手 种氏弟子巧捕虎 王阳明借巫惩母 书生变羊制妒妇 敖陶孙乔装逃跑 荆公替俞还酒债 王氏名利双收 赖书生巧诈僧人 陈五托病愚女巫 刁少年巧学法术 朱古民智骗汤兄 谢生巧计饮美酒 试读章节 贾彪严办杀子妇人 贾彪①与荀爽齐名。举孝廉为新息长②。小民因贫。多不养子。彪严为其制,与杀人同罪。城南有盗劫害人者。北有妇人杀子者。彪出案发。而掾吏欲引南。彪怒曰:“贼寇害人。此则常理;母子相残。逆天违道!”遂驱车北行,案验其罪。城南贼闻之。亦面缚自首。数年间养子数千。佥③曰:“贾父所长。”生男名曰“贾男”。生女名曰“贾女”。 [梦龙评]手段已能办贼,直欲以奇致之。 [注释] ①贾彪:字伟节,东汉颍川定陵人,初与郭泰同为太学生首领,评论朝政,褒贬人物,后以党锢之祸被禁死于家中。②孝廉:汉代选举官吏的两种科目名。孝,即孝子;廉,指廉洁之士。西汉武帝时,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后来合称为孝廉。新息:古县名,在今河南省息县东。③佥(迁):都,皆。 [译文] 后汉人贾彪和荀爽齐名,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新息县令。当地的百姓因生活穷苦,大多数不养育小孩。贾彪严加管制,规定不养子女的和杀人同罪。 城南有强盗劫财杀人,城北有妇人杀死儿子。贾彪出发办案,属下想往南行,贾彪不高兴地说:“强盗害人是常有的事,母子相残却背逆天道。” 于是驾车向北行,查办妇人的罪状,城南的盗贼听了这件事便前来自首。 数年间,新息一地人口增长数千人,百姓都说:“是贾父所长养的。”凡生男孩便称为“贾男”,生女孩便称为“贾女”。 [梦龙评]贾彪的手段足以警戒强盗,只是想用更奇特的方式来达成目的。 玩弄法令遭斩杀 柳公绰①节度山东。行部至邓②。吏有纳贿、舞文③。二人同系。县令闻公绰素持法,必杀贪者。公绰判曰:“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竟诛舞文者。 [梦龙评]天论、王法,两者持世之大端。彪舍贼寇而案杀子,公绰置赃吏而诛舞文,此种识力,于以感化贼盗赃吏有余矣。若丙吉不问道旁死人而问牛喘④,未免失之迂腐⑤。 [注释] ①柳公绰:字宽,唐华原人,官累补校郎官、历官吏部尚书、鄂岳观察使、河东节度使等。②邓:今邓州市(属河南省)。③舞文:即舞文弄法,古时指任意利用法律条文来达到作弊的目的。④丙吉不问道旁死人而问牛喘:据《汉书·丙吉传》曰:“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犹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犹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署故喘,此时令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忧,是以问之。’” [译文] 唐朝人柳公绰任山东节度使,巡行到所属的邓县,县里有两个官员同时被捕,一个是接受贿赂,一个是玩弄法令。 县令听说柳公绰向来依法办案,心想他一定杀掉贪污的人。 柳公绰的判决是:“贪污的官吏虽触犯法令,然而法律还在;奸邪的官吏破坏法令,法律就灭亡了。” 最后杀的是玩弄法令的人。 [梦龙评]天伦和王法,是维系天下的两大要端。贾彪放过盗贼办理杀子的人,柳公绰轻罚贪污官吏而杀死玩弄法令的人,这种见识和魄力,就足够感化盗贼和贪官了,至于丙吉不理会路边的死人,而去过问牛之气喘,未免过于迂腐。 季本违抗巡按令 季本①。初仕为建宁府推官②,值宸濠③反江西。王文成公方发兵讨之。而建有分水关④。自江入闽道也。本请于所司。身往守之。会巡按御史某以科场事檄郡守与本并入。守以书趣本,本复书曰:“建宁所侍者,唯吾两人。兵家事在呼吸,而科场往返动计四旬。今江西胜负未可知。土寇生发叵测。微吾二人。其谁与守?即幸而无事。当此之际。使试录列吾两人名。传播远迩⑤。将以为不知所重。贻笑⑥多矣。拒违按院之命。孰与误国家事哉!”守深服其言。竟不往。边批:此守亦高人。 [梦龙评]科场美事,人方争而得之,谁肯舍甘就苦?选事避难,睹此当愧汗矣! [注释] ①季本:字明德,号彭山,明绍兴府会稽县人,明武宗正德进士,除建宁推官,征授御史。②建宁:府名,今福建建瓯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两县地。推官:官名,明时各府置一名推官,专管一府刑狱,俗称刑厅。③宸濠:即朱宸濠,明宗室,袭封宁王。④分水关:又名大关,在福建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当为闽、赣交通的要冲。⑤远迩(尔):远近。⑥贻(宜)笑:即贻笑大方,给见识者嗤笑。 [译文] 明朝时季本起初任建宁府推官,正值宁王朱宸濠在江西叛变,王阳明出兵征讨。 建宁有个分水关,是江西进入福建的要道,季本向长官请求亲自去防守。这时刚好有某位巡按御史因科举考场的事,商请郡守与季本一同去协办,郡守写信来催季本。 季本回信说:“建宁府所仰仗的只有我们两人,战事已迫在眉睫,而往返科举考场估计要四十天。现在江西的胜负还不知道,地方强盗生事与否也无法预测,没有我们两人,要靠谁去防守?即使侥幸没事,当此之时,让试录(官名)列出我们的姓名,远近传播,人们将认为我们不知轻重,而贻笑大方。违抗巡按御使的命令,与耽误国家大事比较起来,哪一件严重呢?” 郡守很同意他的话,就不去协办科举考场了[此郡守也是高人]。 [梦龙评]协办科举考场的任务是一件美差,别人正想极力争取,谁想舍弃甜美而去吃苦?遇事避重就轻的人看了,应当羞愧。 [评鉴] 无论为政还是处事,都应从大处着想,全面衡量。比如用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眼光者善于发现优点,任以合适的职位,既避免了人才的浪费,又可赢得被用者的感激和忠诚。至于宽宥下人的过失,不仅不加惩罚,而且委以重任,则更需要一定的胸怀和胆识,非一般人所能做到,所以冯梦龙感叹“寻常所悟,豪杰所了”。像奸臣秦桧不加罪于模仿他笔迹的士人且帮其得官,所以成一代奸雄;金兀术不杀小卒之妻,不愧为胡虏中豪杰。当然,为政者要胸怀国家,不计私利,又要有非凡的智慧才能做到既秉公执法,又顾全大局,所以冯梦龙说:“舍其细而全其大,非弘智不能”。P44-46 序言 《智囊全集》初编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后经明代著名学者冯梦龙增补,重刊时将原名《智囊》改名为《智囊补》,其他版本也称《智囊全集》、《智囊增补》、《增广智囊补》等。全书共收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依内容分为二十八卷,是一部中国人民智慧的创造史和实践史。书中所表现的人物,无论是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还是普通的平民百姓,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它既是一部反映古人巧妙运用聪明才智来排忧解难、克敌制胜的处世奇书,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部篇幅庞大的智谋锦囊。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将其分为“政略智囊”,所收选的历代政治故事表达了冯梦龙的政治见解和明察勤政的为官态度;“政务智囊”所选的是古人处理政务手段的故事;“言辩智囊”收古人言善辩才的故事;“军事智囊”收古人各种出奇制胜的军事谋略故事;“巾帼智囊”专辑历代女子的智慧故事;“狡诈智囊”收古人各种黠狡小技以及种种骗术的故事。 本书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徐继素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