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且为三世弄,残梦更悲秋。万盏霜娥泪,一梨春雨忧。
芳心曾有志,素手尽空收。阆苑仙葩逝,银河咫尺眸。
红尘之中,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行者。没有谁是谁的权杖,也没有谁能一成不变地陪谁度其终老。
即便是爱过的人、经历过的事,岁月如洗,在渐近的流逝中,亦会升腾、发酵得了无踪迹。时到最后,便见了本来的模样。
尤其是人世间,那些所谓的情缘。有的明明得不到,却非要去强求,到头来,只落得个尴尬的散场。
那日,经了贾赦的威逼,本来就不愿意的鸳鸯,愈加悲愤。她无处申冤,只得跑到贾母的面前去哭诉。
一边哭,她还拿起了剪刀,当着众人的面,绞去了头上的青丝。声称,宁可铰去头发,到庙里去做姑子,也不愿意给贾赦做小。
他们争执的缘由是,荣国公贾源的嫡孙、贾母的长子贾赦看上了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想要收到自己的房中,成为枕边之人。但是,鸳鸯不肯,托了一大堆人来说和,鸳鸯就是不从。贾赦发了狠,还对鸳鸯威逼胁迫。
不得已,鸳鸯才跑到自己的主子贾母面前去哭诉。
其实,最初的时候,和大观园里其他的女儿们相比,我对这个侍奉着贾府的最高权威贾母的头牌大丫头——鸳鸯,无甚好感。加之她又是荣国府里的“家生女儿”,这样的出身,还教人徒生了一种奴气十足、狗眼看人低的卑微印象。
所谓“家生女儿”,即是家中的奴隶所生的子女。鸳鸯的父母都是贾府的奴隶,都在南京为贾家看房子,哥哥是贾母房里的买办,嫂子也是贾母房里主管浆洗的头儿。而她自己,也是贾母的左膀右臂,一刻也离不开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鸳鸯耳濡目染的也是如何听命于他人;如何卑贱地顺从主子;如何像摇着尾巴的狗儿一般,乞求他人的施舍。
也许,这便是她的命。
一世浮生,人在一生下来的时候,便被上苍划定了后来的路线。无论命有如何美好,何等卑劣,只要来到了人世,谁都无法选择。
鸳鸯算不上十分漂亮,而且她是蜂腰削肩,鸭蛋脸,乌油头发,高高的鼻子,两边的腮上还有一些微微的雀斑。这样的体态容貌,贾府上下,比她好看的丫鬟还有很多。只是,她心眼儿好,细心周到,不论行事还是做人都十分温柔可靠。并且,她有才能,也有见识,自重自爱,从不以此自傲仗势欺人,故而贾琏、凤姐、司棋等人对她尊重有加,一般的丫鬟、奴仆也不敢小看她。
又因她时刻陪伴在贾母的身边,加之贾母的不断调教,环境熏陶使然,贾赦眼里的鸳鸯,便成了模样是水葱儿似的标志美人,实可谓贾府里丫鬟中的丫鬟。
妾,在甲骨文里,上面部分是古代的刑刀,加上下面部分的女字,“妾”的本意是,有罪的女子。《元史》中记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宜令民年四十无子听取妾,以为宗祀计。朝廷从之。”先秦两汉时,妾还特指奴隶制度下,男性主人和女奴发生性关系,甚至使女奴成为专属于男主人的性行为对象。是传统社会里,“男尊女卑”的进一步延伸。P2-4
为了尊重曹雪芹先生本意,本书所涉的红楼女儿,皆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内容为准。
她们是大观园里的百花,更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各色女子。
是为弱者的女人心有不甘。但是,她们生来柔弱。除却生理和心理上的缺憾,加之所处的地位、所受的教育等等因素,一切皆在男人之下。
尤其是那些司春的百花,大观园里的女儿,太虚幻境薄命司的橱册里,与金陵有关的正册、副册、又副册、三副册上,载有名姓的薄命女子。
曾经,她们聪慧、美丽,且娇艳无比。生在那富贵极盛的风流之地,她们有讲也讲不完的欢笑、有施也施不完的胭脂水粉、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点点忧愁,有酒、有诗、一场接一场的诗宴……
待字闺中的时候,她们只需侍弄针线,调配胭脂。虽然后来的她们有的身陷囹圄,但是她们有着不肯向世俗的污浊低头的傲骨。她们同样渴望凭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一肩可以支撑贾府那个皇皇巨族的庞大家业,并且图革新除弊,为整个家族的未来担忧不已。她们有的诗文皆佳,笔墨精通,有的癫狂痴傻,有的放荡不羁,有的豪情满怀,还有的悲悲切切。
难以预知的宿命里,不论她们的志向如何远大,拥有多少才华,更不管她们的地位如何,终逃不过命运的捉弄。
当凛冽的寒风来袭时,迎风摇曳的枝头,花一样的她们便从枝头簌簌地凋零了。
男尊女卑,夫贵妻荣。在以男人为主宰的世界里,身为女人的她们,只能卑微地站在男人的身后,棋子一般地被封建宗族、家长,乃至主子们摆弄着,有的负命远嫁;有的贱卖为奴;有的骨肉分离,琴瑟难和;有的不堪霜剑一般的冷嘲热讽,在落寞中黯然倒下了;有的虽然骄横跋扈,但机关算尽,终究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还有的看破红尘,一身缁衣,在木鱼声中了度残生。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垄中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
跛足道人也曾言:“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迷离的人生过往,一切繁华、一切富贵,不过是一枕清梦里,转瞬即逝的红尘道场。梦醒的时候,红尘只是奈何桥畔的隔岸渡口。
姻缘,在她们羞于出口的心中,其实每个人都在向往。受封建礼教的禁锢,姻缘只是她们做不得主、说不得话的摆设。
流逝的时光里,寄人篱下的黛玉,在潇湘馆里抱膝独坐;怡红院中,风流灵巧的晴雯,亦用凌厉的言语在凄风冷雨中努力挣扎;饮醉了的史湘云,虽然怅怅地卧眠于百花丛中,但在无人的时候也在思考着如何以最巧的女红赢得舅母的欢心;还有那被贾赦盯上的鸳鸯,在贾母面前誓死反抗,不委妾身,不理容妆……
魂归青埂峰下,弱势的她们皆是愤懑的。世俗的烦扰,她们无处言说,恪守本分、坚贞不屈、不惧淫威,便成了她们最好的利器。
于是,因了太虚幻境里的警幻仙姑的嘱托,她们将自己的所思、所喜、所哀和所愿,配着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新填的曲调,向捧读本书的您再一次讲述有关她们的故事。
为了尊重曹雪芹先生本意,彭娇妍编著的这本《桃花帘外叹啼痕》所涉的红楼女儿,皆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校本》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校本》内容为准。
她们是大观园里的百花,更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里,为了“五斗米”而折腰的各色女子活的画像。让我们在闲暇时,在展开的书卷里读一读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性格、她们的遭遇,或许能给予迷茫的你,几许启示,几许感叹。
大观园里二十余位女子,不同的身份、性格、命运,彭娇妍编著的这本《桃花帘外叹啼痕》讲述她们生命中重要时期的所遭境遇和心路历程。
魂归青埂峰下,弱势的她们皆是愤懑的。世俗的烦扰,她们无处言说,恪守本分、坚贞不屈、不惧淫威,便成了她们最好的利器。
于是,因了太虚幻境里的警幻仙姑的嘱托,她们将自己的所思、所喜、所哀和所愿,配着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新填的曲调,向捧读本书的您再一次讲述有关她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