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趵突风采”,主要介绍趵突泉的成因、历史沿革及趵突泉泉群诸名泉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所涉及的范围是趵突泉及周边的重要泉池和名胜。趵突泉泉群的其他泉池,只作简要介绍。有些泉池在其他章节里已经提到,就不再单独介绍。第二部分“名人与泉”,主要介绍一些历史名人与趵突泉的渊源关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趵突泉史话/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戴永夏 |
出版社 | 济南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趵突风采”,主要介绍趵突泉的成因、历史沿革及趵突泉泉群诸名泉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所涉及的范围是趵突泉及周边的重要泉池和名胜。趵突泉泉群的其他泉池,只作简要介绍。有些泉池在其他章节里已经提到,就不再单独介绍。第二部分“名人与泉”,主要介绍一些历史名人与趵突泉的渊源关系。 内容推荐 趵突泉是济南众名泉之冠,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它位于趵突泉南路路西、泺源大街中段路北的趵突泉公园内,南靠千佛山,北临大明湖,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水碧泉深,水中绿藻摇曳,锦鳞畅游。三股泉水从地下涌出,昼夜奔腾不息,“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观。它的周围,诸名泉“众星捧月”,名胜古迹荟萃。以趵突泉为主的趵突泉公园,已成为泉城济南的一个重要风景区。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 目录 趵突风采 群星闪耀的趵突泉泉群/1 趵突泉的历史变迁/6 趵突泉水哪里来?/9 神奇壮观的“三股水”/13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泉”/17 娥英祠与溧源堂/21 金线蜿蜒穿今古/24 马跑泉与关胜庙/28 东风飞雪柳絮泉/32 泉流如闻漱玉声/35 皇华使节耀碧泉/37 牛眠福地卧牛泉/40 趵突泉边的书院旧址/42 趵突泉公园内的奇石/46 趵突泉周边的历史风貌/49 趵突泉边的古桥/51 趵突泉边的古亭/55 万竹园的历史沧桑/60 铭记国耻的“五三”纪念园/70 古代对趵突泉的修治/74 解放后对趵突泉的修治/78
名人与泉 紫荷香里听泉声 ——曾巩与趵突泉/83 一代词人有旧居 ——李清照与趵突泉/87 趵突情深深几许? ——元好问与趵突泉/91 城西泉上最关情 ——赵孟頫与趵突泉/95 家乡泉水无限情 ——张养浩与趵突泉/99 诗情飘逸白雪楼 ——李攀龙与白雪楼/102 多姿趵突入画来 ——王士稹与趵突泉/105 康熙三游趵突泉/110 乾隆皇帝的趵突情缘/113 蒲松龄与趵突泉/116 刘鹗笔下的趵突泉/120 周作人笔下的趵突泉/123 老舍笔下的趵突泉/126 后记/130 试读章节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泉” 在我国的诸多名泉中,号称“天下第一泉”的主要有4个,即北京的玉泉、江苏镇江的中泠泉、江西庐山的谷帘泉和济南的趵突泉。这些名泉,各具风采,各有特色。但是,“第一”只能是唯一。那么,究竟哪个泉最具“王者风范”,最配称“第一泉”呢?纵观历史古今,从各方面来看,恐怕非趵突泉莫属。 让我们先看看其他三泉称“天下第一泉”的理由吧。它们称“第一”的主要依据,就是水质好,用以烹茶清香味美。 谷帘泉在江西庐山主峰大汉阳蜂南面康王谷中。相传唐代“茶神”陆羽(733—804)遍游神州的名山大川,品尝了各地的江水、泉水。他按冲出茶水的香美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宋代诗人王禹偁在《谷帘泉序》中也说,谷帘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中泠泉在江苏镇江金山寺外的长江中。据说该泉的泉水甘洌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才名列第七。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士刘伯刍另有标准,他把宜泡茶的水分为七等,中泠泉水名列第一。玉泉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上,明清两代都把玉泉作为宫廷用水的水源。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为验证该泉水质,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用以称量全国各地送来的名泉水样。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1两,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1两2钱;镇江中泠泉水重1两3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水均重1两4钱。根据乾隆自定的标准,玉泉水最轻,因此“杂质”最少,水质最好,于是在裂帛湖畔刻下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其中云:“……则凡出于山下而有洌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其实,仅就水质而言,趵突泉水丝毫不弱于以上三泉,而且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趵突泉水质绝佳,清洌甘美,用以泡茶,味醇色鲜,清香无比。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曾用“滋荣冬菇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的诗句,对趵突泉水做出最恰切的评价。再从清洁程度上来说,一般河水每毫升含菌量成千上万个,而趵突泉水却基本不含菌。偶有发现,每毫升也不超过4个。因此,趵突泉水是理想的饮用水。更具说服力的是,当年乾隆皇帝封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后,下江南时专门带了玉泉水供沿途饮用。但当他到了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大加赞赏,认为趵突泉水更胜过北京玉泉之水,于是立即将玉泉水换成趵突泉水供沿途饮用,并将北京的玉泉改名为“玉泉趵突”,又将“第一泉”的美名改封给趵突泉。既然这“第一泉”之水胜过原来封的“天下第一泉”,那么真正的“天下第一泉”,就非趵突泉莫属了。 除水质外,趵突泉还有其他三泉不具备的优势。 其一,趵突泉历史悠久,仅见诸文字记载的就有三千五百多年。《春秋》上记载说:“公会齐侯于泺”,这是说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鲁桓公和齐襄公就曾在泺(趵突泉)上相会。这是其他三泉所没有的。 其二,趵突泉被称作“第一泉”,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远在六百多年前的明代,诗人晏璧就提出“第一泉”的说法。他在《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进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蒲松龄也把“天下第一”的桂冠给了趵突泉。他在《趵突泉赋》中称趵突泉为“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又加封它为“第一泉”;清代济南举人王钟霖在他的《第一泉记》中,进一步谈了趵突泉叫“第一泉”的理由: 济水源自王屋,伏流至济南,随地涌泉,不止七十二也,而趵突为最。……齐郡唐际武先生云:“吾行几遍天下,所谓第一、第二泉者,皆不及吾济诸泉,惜陆羽未品之耳。”夫泉之著名在甘与清。趵突甘而淳,清而洌,且重而有力,故潜行远,而矗腾高。若水晶三峰,欲冲宵汉,而四时若雷吼也。噫!异矣。毛海客云:“济南名泉七十二,独有趵突称神功。”又云:“呜乎!此泉洵第一,碑记尝读曾南丰,则趵突实为第一。”因名之为第一泉。 应该说,以上说法,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溢美之词,而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 其三,趵突泉涌水量大,气势壮观,秀姿奇特,举世称奇。趵突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历史记录的最大涌水量高达每日16.2万立方米!而且三窟并发,波翻浪涌,势如鼎沸,声如雷鸣,喷出的水柱高达数尺,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如此景观,在其他三泉都是难以见到的。 其四,趵突泉的文化底蕴丰厚。它的四周,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名胜古迹: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它们都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折射出趵突泉的历史沧桑,装点着它的丰富与美丽。 P17-19 序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 、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日:“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3月 后记 我第一次见到趵突泉,是在1962年的秋天。那时,刚刚考上大学,首次离开故乡,带着一身土气,来到这梦寐以求的省会城市济南,首先想看的就是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于是到校后刚安顿下,我便在一位先我入学的老乡带领下,迫不及待地去看趵突泉。 那时的趵突泉,刚经过一场大暴雨的洗劫,周围许多地方还残留着被洪水冲过的痕迹,然而泉水却特别旺。我们离趵突泉还有数百米远,就听到风吼雷鸣般的涌泉声,越近声音越大。来到泉池前,但见三股泉水喷得有两三尺高,泉吼声越发惊天动地,使我顿生震撼之感。这一印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终生不可磨灭。 此后,去趵突泉的机会渐多,在几个不同的年代里,也看到过趵突泉的几副不同“面孔”:有干得底朝天、泉底长满荒草的趵突泉;有一团死水滞而不流的趵突泉;也有停喷后复涌、“重获新生”的趵突泉……这一切都使我对趵突泉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也关注着它的命运和兴衰,并研读了一些相关史料,终于编写成这本《趵突泉史话》。 本书试图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趵突风采”,主要介绍趵突泉的成因、历史沿革及趵突泉泉群诸名泉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所涉及的范围是趵突泉及周边的重要泉池和名胜。趵突泉泉群的其他泉池,只作简要介绍。有些泉池在其他章节里已经提到,就不再单独介绍。第二部分“名人与泉”,主要介绍一些历史名人与趵突泉的渊源关系。历史上到过趵突泉的名人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未能留下自己的足迹。书中提到的名人,或留有赞咏趵突泉的诗文,或有遗迹、遗物,或有他们在趵突泉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于一些虽留有诗文但不很重要的历史人物,本书一般不作介绍。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尤其我的恩师严薇青、张蕾两位教授,他们撰写的《济南掌故》《济南琐话》《济南名泉》等书,已成为济南历史文化的经典,也为我写作该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众学者和恩师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戴永夏 2010年1月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