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安华认为史学研究不只是明了某些具体史事,而是要揭示历史现象内部的关联,发现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社会本质。他的意思是,史学是社会科学,任务是研讨中国社会发展史,从而寻觅中国社会的本质,是改造社会的学问。
傅先生出于主张的不同,对强调考据的实证史学表示强烈的不满,认为它将史学做成一种“纯粹”的、“自由”的科学,令史学“做了资产阶级的学者拿来作为消闲的玩意,为统治阶级作维持本阶级利益的工具——对其他阶级的麻醉剂”。从他的文章,我们看到义理派对实证派的挑战。
傅安华先生的史学,有两大特点,一是主张宏观史学,对历史哲学和历史方法论刻意追求,从而留给后学丰富的史学史、学术史研究素材;二是对社会史、对历史细部(具体史事)的深入研究,对今日的研讨仍有学术参考价值,有一些篇章是后人绕不过的成果。他认为史学研究不只是为了明了某些具体史事,史学是社会科学,任务是研讨中国社会发展史,从而寻觅中国社会的本质,是改造社会的学问。他的治学精神,随着论文集的问世,会成为激励后学从事史学研究的宝贵精神财富。
序言
东汉社会之史的考察
三国时代政府的兵——读《三国志》札记
魏晋时人口大移动中之农民与地主的关系——读史札记
魏晋时代的坞壁
北朝兵制研究
唐代租庸调税制的单位问题——评《中国中古时期的田赋制度》(刘道元著,新生命书局出版)
唐代官僚地主的商人化
唐玄宗以前的户口逃亡
唐代安史之乱的发动与扩大
唐代农村的交换与借贷
唐代的商税
唐代中叶以后的货币问题
唐代盐法考略
唐代都市中的邸店与牙人——读唐史随笔之一
唐代的雇佣劳动——读唐史随笔之四
唐代社会生活一斑
关于奴隶社会理论的几个问题
商业资本主义社会商榷
发动新史学建设运动
新史学的任务与非常时期
译作
唐代绢帛之货币的用途[日]加藤繁著
唐玄宗一朝江淮上供米与地税的关系[日]滨口重国著
交子发达考[日]日野开三郎著
宋代官办后的益州交子制度[日]加藤繁著
宋代榷酤考[日]武田金作著
附录
傅安华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