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图文并茂地讲解,大量吸取有效的养生经验;指出了不为人们注意的生活恶习,让人摆脱疾病的缠绕,打造一种科学与健康的全新生活方式。
《图解彭祖养生经》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有选择地大量吸取在别人身上切实有效的养生经验;还指出了不为人注意的生活恶习、养生误区,让人摆脱疾病的缠绕,不再做食欲的奴仆,打造一种科学的、健康的全营养的新生活方式,走向一条健康的养生之路,过上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
本书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汇集了千百年来养生家的智慧秘笈。同时,更以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从日常生活中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图文并茂的讲解。为读者讲述了多种不外传的养生长寿法则,能够让读者轻松驾驭养生之道。
东汉的华佗是位医术高明的医学家,在彭祖养生的熏陶下,同时又是一位了不起的养生专家。他的养生经五禽戏,就是华佗根据彭祖长寿经而独自发明的养生秘功。
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五禽戏,就是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套锻炼身体的方法。
五禽戏。不是一套简单的体操,而是一套高级的保健气功。华佗在吸取彭祖导引经验后,把肢体的运动和呼吸吐纳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气功导引使体内逆乱的气血恢复正常状态,以促进健康。
五禽戏的功能原理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分别属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对应于心、肝、脾、肺、肾五脏。人们模仿它们的姿态进行运动,可间接地起到锻炼脏腑的作用。从五种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方面来看,它们的活动方式各有特点,或雄劲豪迈,或轻捷灵敏,或沉稳厚重,或变幻无端,或独立高飞。模仿它们的各种姿态可以使全身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锻炼。
五禽戏要领
先有意念活动锻炼,再配合呼吸和肢体活动,三者融为一体;练五禽戏必须像形取义,如学虎的爪、扑、旋转等动作,学鹿的触、走、盘坐等动作,学熊的推、攀、摇晃行走等动作,学猿的跃、采、转、闪、进退等动作,学鸟的飞、落、伸展等动作。
五禽戏的练法
在练习五禽戏时,应选择空气新鲜,草木繁茂的场所。每日可锻炼四五次,每次10分钟。
(1) 熊戏
做法:右膝弯曲,左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右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右臂稍上抬。左膝弯曲,右肩向前下晃动,手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稍向后外舒展,左臂稍上抬。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要领: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
功能:此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活关节等功效。
(2) 虎戏
做法:自然站立,左脚向左跨步,右手向左上方画弧横于前额,呈虎爪形,掌心向下,距额一拳,左手横于后腰,掌心向上,距腰一拳,身向左扭动,眼看右足跟,同时抬头,强视片刻,形似寻食。
要领: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
功能:此动作作用于挟背穴和督脉,用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脊柱炎和高血压等病。
(3) 鹿戏
做法:自然站立,左腿起步踢出,上体前倾,脚掌距地一拳,右腿微屈,呈剪子步;右臂前伸,腕部弯曲,手呈鹿蹄形,指尖下垂与头平;左臂于后,距腰一拳,指尖向上,眼为斜视。
要领: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怡然之态。
功能:此动作可强腰肾,活跃骨盆腔内的血液循环,并锻炼腿力。
(4) 猿戏
做法:自然站立,左腿迈出,足跟抬起,脚尖点地,右腿微屈提步;左臂紧贴乳下方,指尖下垂呈猿爪形;右臂弯曲上抬,右手从右脑后绕于前额,拇指中指并拢,眼为动视。
要领: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
功能:此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健壮肾腰。
(5) 鸟戏 做法: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右脚尖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两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要领: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本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
功能:此动作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P74-77
健康是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长寿是人生的不懈追求。通过科学的养生来提高生活质量,延年益寿,不仅是每个人的期望,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身体犹如一台机器,懂得适时保养,记得定期检查,知道如何使用,才会运转长久。就目前人们的生活来看,虽然“天天美食,如同过年,鱼肉大餐,犹如皇帝也!”但生活的质量不尽人意,疾病缠身,痛苦连绵,怨声载道。究其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现代人被导人了错误的养生观念领域中。以一种对养生存有不正确的思想认识的生活方式,只顾满足口腹之欲,而不顾科学养生的价值观。第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巨大的压力,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因素及人类益寿延年的障碍。
我们人体的五脏六腑本性天真,处于一种浑然天成的和谐格局之中。而身体则是一个最精确、最自足的组织结构,凭借其自身的能力,以无为的方式达到非常有为的状态。所以,所有的疾病都是人违背人体的本性自造的,所谓“积劳成疾”,直至不能尽享天年。只有在真正知道人体的本性之后,我们的生活与生命才能真正改观。
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同的,有寒性,有热性,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常体质,因为这种差异性,所以,养生治病的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反应,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法。而《图解彭祖养生经》就是我们养生法的最好指南,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通俗的语言,带领你走进养生这座美丽的殿堂,教你轻松地掌握长寿的秘方。
《图解彭祖养生经》从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健康问题入手,从头到脚地讲解人体、分析人性,从病症、病因到养生方法,进行多角度、跨文化、图文并茂式的讲解,书中有选择地大量吸取在别人身上切实有效的养生经验;还指出了不为人注意的生活恶习、养生误区,让人摆脱疾病的缠绕,不再做食欲的奴仆,打造一种科学的、健康的全营养的新生活方式,走向一条健康的养生之路,过上健康、幸福、快乐的生活。
另外,《图解彭祖养生经》还从日常生活中人尽皆知、司空见惯但往往不清楚的种种现象和细节人手,以国医圣典之最《黄帝内经》的理论为基础,详细解说男人女人的生命节律:一年二十四节气、一天十二个时辰的自然与人体规律以及养生要诀;如何对待自古以来就困扰着人们的常见病症的对治法,等等。本书融会贯通《黄帝内经》等中国传统医学经典的要义、儒释道三家的养生学说,灵动、透彻地阐释“彭祖养生的秘密”,揭示出养生不仅是人类健康的保健之术,更是解决人类生命困境之道。
因此,要做好养生保健工作,每个人必须把观念从治病转到预防上,并加以高度重视。追寻长寿老人的足迹,学习他的养生之道,选择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能够成为我们现代的长寿彭祖。
昔明达(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执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