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分类
作者 十年砍柴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梁山法则成为梁山好汉一笔丰厚的遗产流传至今,十年砍柴用锋利的板斧在现代书简上刻了一条粗细不一的沟痕,它连接到了水泊梁山,诸多的弱肉强食景况暴露或隐藏于现实间,它需要历史学家重新梳理,亦需现实文人如十年砍柴者执斧细细剖析,梁山好汉告别世界已经近千年了,其梁山法则为何仍遗留于世呢?诸多的思绪,便由着《闲看水浒》清晰地浮托而出。

内容推荐

《闲看水浒》用现代的眼光揭示出了“英雄”背后的性格真相。在《水浒传》中,大宋王朝是一个腐朽的王朝。没有人是干净的,没有人是安全的。皇帝与官僚在装模作样地统治,小民与小吏在装模作样地被统治。同时每个人都有既主亦奴的双重性格。

目录

修订版序

序言

引言 对梁山说声“再见”

第一编 江湖庙堂路几重

 万事最大:排座次定名分

 粱山的“山头”

 “窝囊废”的资源整合能力

 为人做嫁衣的王伦

 假如晁盖不早死

 谈梁山公司被收购

 “二把手”的生存之道

 再无梁山栖宋江

第二编 乱世生存的技巧

 几人是干净的,几人是安全的

 基层干部不好当

 基层干部能量大

 中国商人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那些失败的生意人

 大宋忠臣黄文炳之死的警示

 文字的罪过甚于杀人放火

 统帅三军之能不如薄技在身

 官府的钓鱼执法和民间的做局

 有大功劳的三个小人物

第三编 避免黑暗伤害的智慧

 有“黑官司”则必有“躲猫猫”

 黑老大在监狱中的幸福生活

 铁牛哥哥眼中的法律

 董超、薛霸的象征意义:朝廷送人上梁山

 官军为何不如民团

 两类“吃人”的比较

 匪性和奴性的结合

第四编情欲的罪与罚

 正常的女人和爱情哪去了?

 民间歌谣与传言

 三位“二奶”的成败

 皇帝偷情是风流。草民偷情是罪过

 扈三娘: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王婆说风情的“智慧”

 顾大嫂的母性之爱

第五编 英雄的末路选择

 四条汉子的末路

 两位孤独者的友情

 黑道的规矩和武松的品牌

 李逵、悟空的顽童性格

 两大间谍的比较

 逃避的艺术

 家庭一江湖一朝廷:三位一体的罗网

 杨志的买官、卖刀与渎职

结语 天道无常谁人可替

附录 借《水浒》反思中国社会

试读章节

你看,宋江在初期,无论在郓城县,还是在江州,一路收罗的都是层次不高的人,比如矮脚虎王英以及燕顺那样的人。戴宗、花荣在早期他笼络的人中,就算综合素质相当高了。而当他上了梁山,有要取代晁盖的趋势后,特别是从三打祝家庄后,一直留心网罗朝廷的武官,比如大刀关胜、双鞭呼延灼、双枪董平、金枪手徐宁,等等。在“文革”全民评《水浒》时,这番行为被斥为“做投降的准备”——撇开“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因素,这种评价是很到位的。如果不改变梁山的队伍构成,不但“招安大计”无人附和,就是那些不同出身,分属不同山头的各位好汉,都难以摆平。而且后期归附梁山的朝廷军官,在体制内级别越高,那么上梁山就越受宋江重视,排名也更靠前。那些早期上梁山的,比如第一拨和王伦一起的杜迁、宋万等人,第二拨跟晁盖的刘唐、阮氏兄弟等人,就几乎失去了话语权。真是“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反革命”。

排完座次后,梁山表面上处于最兴盛的时期,这也是宋江和朝廷讨价还价最好的时机,这时候如果还不被招安,如果再拖下去,各个山头的人矛盾显现出来,宋江仅仅凭自己的权谋,凭戴宗、李逵、花荣等人,是难以控制住局势的。到了那时,宋江能否说了算,都很难预测。因为不但二龙山的鲁达和少华山的史进以及桃花山的李忠更为亲近,且原梁山的林冲也有可能偏向二龙山、,除了他和鲁达有真正的兄弟情谊外,他的徒弟曹正也是从二龙山起家的。因此招安这件事,人多做不得,人少也做不得,太早做不得,太晚也做不得。

招安后宋江等人奉诏征辽,征田虎、王庆、方腊,不仅仅是朝廷利用外敌和内逆削弱梁山的力量,也可看成宋江在征战中削弱非嫡系人马。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阵亡的是梁山的“超级元老”宋万,属王伦时期的重要人物,这绝非闲笔。征方腊后,三分之二的人马阵亡,跟随宋江回东京的十二名主将(属三十六天罡)中无一人是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的人马。这十二人中,阮小七属于早期晁盖的下属,卢俊义、吴用和宋江是同盟关系,其余的关胜、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戴宗、李逵,都是宋江真正的嫡系。宋江的嫡系阵亡比例最低,难道是偶然的吗?

其实在征方腊的过程中,各山头的矛盾已逐渐显露。李俊等人在太湖小结义,等于另立山头,早选好了退路,最后出海南下东南亚,去了泰国占山为王。杨志、林冲、鲁达在浙江,要么病死要么圆寂,武松执意要在六和寺出家,一是表明和朝廷、和宋江决裂,二是表明在当地守住与鲁、杨、林的情分,守住二龙山兄弟同生死的誓言。而燕青在征辽途中的双林镇,就设计好后路。公孙胜一直就对宋江若即若离,几次要远离梁山的山头之争,征方腊后回家修行。

真正死心塌地跟宋江回来的就是花荣、李逵、戴宗等人。等宋江、卢俊义、戴宗、李逵死后,吴用和花荣在宋江、李逵坟前上吊身亡,与其说他俩是在大树倒后害怕朝廷清算,不如说是后悔。吴用和花荣在宋江的事业中出力很大,吴用为此还背弃了晁天王,将宋江看作能依托成事的主公,最后兄弟们死的死,逃的逃。恐怕吴用根本没有勇气隐居江湖,和还苟活的梁山人交往,只有一死了之。

可以说,宋江在梁山一百单八将中,他可以重用自己亲信。算计别的山头的人。——尽管在口头上大家都是兄弟亲如一家。可自招安后,他到底算计不过朝廷。

一部《水浒传》,直到结束,依然可以看出梁山原先种种的“山头”。P12-13

序言

这本书很好看,新见与妙语迭出,读者一翻便知,无须作序者多嘴。作者留给我插嘴的空间是:介绍贯穿本书的一条重要逻辑——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我的介绍重复了一些已经发表的文章的内容,还有些枯燥,读者若感觉不耐烦,不妨跳过,直接阅读正文。

讨论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最关键的一个词是“血酬”。

血酬是流血拼命换来的钱。土匪军阀依靠血酬过活,正如劳动者靠工资过活,地主靠地租过活。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拼抢对象的价值。同样是卖命抢劫,抢百万富翁当然比抢贫下中农合算。在这个意义上,梁山好汉吃大户打土豪的行为,其实是在追求血酬最大化,与道德标榜并无直接关系。

拿性命换钱是否合算呢?这要做具体分析。我听到过一句口号,灾民吃大户,抢粮食,他们在旗帜上写道:“王法虽重饥难忍”。土匪抢劫,按律当斩。饥民冒死抢劫,是因为走这条路活下来的可能性更大,显然,他们觉得拼命合算。一般地说,上述计算的实质是:为了活命,可以冒多大的死亡风险?为了获得生存资源,可以把资源的需求者伤害到什么程度?这是极其古老的权衡计算,别说哺乳动物了,连爬行动物都懂。

从血酬的角度看问题,土匪和军阀都是血本家。梁山好汉的头领们也是血本家。他们的老本是武器弹药和士兵喽哕的性命,他们掠夺搜刮之所得,扣除成本之后,就是血本带来的血利。在官本位的社会里,官爵往往可以作为利益的衡量标准,作为血利的一种存在形式,于是我们看到了“要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的血本经营策略。

秦国曾经建立了严密的军功制度,敌人一颗首级,换取一级爵位。最低的一级是“公士”,赏赐田一顷,宅五亩。第十九级就封侯了。“关内侯”。二十级为最高级,“彻侯”。这套贵族制度,其实是血本经营中的激励机制。在这种制度的激励下,暴力团伙进如锋矢,战如雷霆,在首领的指挥下破六国,打天下。历代王朝打天下都离不开这套制度。

暴力最强者打下江山,坐了江山,然后立法定规。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就是“元规则”,决定规则的规则。皇帝是暴力集团的头子,贵族们则是协助他打天下共同创业的股东。

最强大的暴力是如何获得的?在宋江和刘备身上,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深刻答案。这二位都以仁慈体贴著称,在他们身上,暴力集团的成员们寄托了最佳预期,血酬收入最大化的预期,在他们的麾下卖命,可以卖个好价钱。因此,刘备和宋江无须逞匹夫之勇,他们的才干是当好一个商人,扩大地盘,获取血利,然后公平分配。这个道理,我们其实早就懂得,只是没有明确说出来罢了。试想,假如及时雨宋江和黑旋风李逵分别招兵买马,我们愿意跟谁走?我肯定跟宋江走。比较起来,宋江更善于抓住外部的机会,更能掌握内部的公正,这是领导暴力集团发展壮大的关键本领。

以上就是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及其相关制度。

我们很熟悉物物交换的逻辑,大家兜里的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我们也熟悉以劳动换取生存资源的逻辑,多数人循此养家糊口。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逻辑与这两种逻辑有什么关系呢?

这三者之间并不矛盾,但又有所不同。

劳动本身就是生命的活动,劳动挣钱即是生命与生存资源交换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是不矛盾的道理之一。在以物易物的现象背后,一定隐藏着一项条件,即白拿或抢劫是有风险的,闹不好还有生命危险,交易反倒比白拿合算,这是不矛盾的道理之二。不过,一旦破产失业,到了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的境地,抢劫拼命的生存机会比较大,原来不合算的选择反而合算了。这种逻辑,即以命相搏,以暴力获取生存资源的逻辑,是前两条逻辑所不能包容的。应该说,直接由这种逻辑支配的社会,肯定不是一个好社会。前边已经说过,血酬的价值取决于拼抢对象的价值,行使暴力并不能创造财富,这是破坏,不是建设。这是破坏力,不是生产力。

最后再说说这本书。

我参加过“文革”中的批《水浒》运动,写过许多评论文章,有一年我们的高中语文考试就是批《水浒》,这种经历很令人反胃。读批《水浒》的文章,在生理上就不舒服。不过,这本书我读得津津有味,常常感到眼睛一亮。我觉得砍柴选了一个贴切的解读角度,说不定还是迄今为止最贴切的角度。从这个角度解读《水浒》之类的作品,丝毫没有令人反胃的方枘圆凿之感。

但是,这只是初步的成绩,前边仍有继续解读的广阔空间。譬如,梁山好汉的座次到底是根据什么排的?更宽泛地说。历代王朝如何分封功臣?如何分配官爵?战功、山头、资格、谋略、勤勉、人缘、名望、职务、超自然能力、与首领的关系、出身和血统,等等等等,这些要素在分配中各占多大的权重?这是一个大问题。在理解中国历史方面,这个问题的地位,就好比“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千炖豆腐万炖鱼。砍柴,别上斧子,快上山吧。我们要健康。还要美味。

吴思

2004年4月20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作者如此精细的挑剔中,不仅原本隐蔽的人物逻辑线索开始清晰,而且诸如“江湖控制术”,“规避黑暗伤害”等诸多同样困扰现代人的生存谜题,也一一经由一本老掉牙的古典名著得以展开和讨论。直至很多与厚黑学沾亲带故,与阴谋论擦肩而过、与反讽修辞沆瀣一气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类,都既令人心惊,也令人莞尔。

黄集伟

《闲看水浒》打破了此前谈论水浒囿于玩味词藻的文章学的旧有框框,结合当今的社会现实,用法律、经济诸方面的眼光来审视,从出色的文字后面看出血淋淋的丛林法则和血酬定律,这是真正的人文知识分子知识结构重组、文明变革、民主自由的普世思想影响十年砍柴的必然结果。

冉云飞

何以江湖也不是清凉世界,风波如此险恶?因为江湖社会也是一个人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宋江们搞的依然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在一个人治社会里,暴力最强者说了算,实力最强者做老大。在人治的江湖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的暗算,背弃、腐败等现象将如影随形,不可断绝。

何兵

梁山法则成为梁山好汉一笔丰厚的遗产流传至今,十年砍柴用锋利的板斧在现代书简上刻了一条粗细不一的沟痕,它连接到了水泊梁山,诸多的弱肉强食景况暴露或隐藏于现实间,它需要历史学家重新梳理,亦需现实文人如十年砍柴者执斧细细剖析,梁山好汉告别世界已经近千年了,其梁山法则为何仍遗留于世呢?诸多的思绪,便由着《闲看水浒》清晰地浮托而出。

古清生

无论是政治生活,司法活动,经济活动乃至婚姻家庭中,读者看到的是处处不公正,处处由权和钱说了算。生存真相到底是什么?以暴易暴,决定输赢胜负的不是理也不是法,而是彼此所掌握的暴力资源,或者说是钱、权以及拳头和斧头。《闲看水浒》一书,讲了许许多多的生存智慧和实用技巧,正是这许多的“无规则”和“潜规则”一直深深地操纵着我们的实际生活,破解这些规则,对于认识社会,十分重要。

于仲达

砍柴是记者出身,又有深厚的史学与文学功底,其文字酣畅淋漓、行文如行云流水,在讲述自己观点时旁征博引,又用上很多现代语言,《水浒》中的人物与故事在他笔下变得生动活泼,常常让人在会心微笑时就读了几十页。读上几篇就感觉被带入一种情境之中,文中深意绵绵而至,似乎进入初次踏足的景区,简直想不出向前一步还会看到什么,每一转弯都充满期待。

张蕾

《闲看水浒》用现代的眼光揭示出了“英雄”背后的性格真相。在《水浒传》中,大宋王朝是一个腐朽的王朝。没有人是干净的,没有人是安全的。皇帝与官僚在装模作样地统治,小民与小吏在装模作样地被统治。同时每个人都有既主亦奴的双重性格。

陈壁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0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