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叩问心灵的100个人生问题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傅佩荣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若知道自己只能再活一年,你会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吗?

“如果有先知可以预知你一件未来的事,你最希望知道什么?”

“如果事业成功与个人幸福不能兼顾时,你会选择哪一样?”

命运以各种问题试炼我们,寻找解答的过程,正是自我探索的开始,人是问题的制造者,同时也是问题的解决者,在问与答之间,学习的便是思考。

“人生问卷”呈现一百则人生问题、一百篇人生记录,经过省思的自我对话,“你”就在其中,而未来,属于思考的人。

内容推荐

最近阅读美国斯托克(G.Stock)博士所著《问题手册》,见其中所列二百多个问题,颇能反映现代人的难局,有的不易回答,有的私藏心底,有的刻意遗忘,但是或早或晚都会逼现在我们眼前。与其临时措手不及,不如先行细细咀嚼。我特地从其中选出一百则问题,然后加上自己的省思,以供读者诸君参考。希望这些问题能使我们更诚恳深入地面对生命的奥秘。

本书的编排方式较为特殊。首先依序列出一百个问题,显示其关怀的层面之宽,与运思的角度之深,很少有人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而不觉得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的。接着是,分别列出每一问题,并写出笔者的心得。没有两个人的答案是相同的,我的拙见只是提供参考的线索,譬如:对于某一问题,可以如何剖析、如何定位、如何推理、如何印证等。事实上,我的答案原来是要写给自己留念的,所以其中吐露的都是真心话,具体而微地表现了我自己的学思感想。读者不妨在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心声,使本书成为自己的心灵纪录。

目录

简体版序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No.9

No.10

No.11

No.12

No.13

No.14

No.15

No.16

No.17

No.18

No.19

No.20

No.21

No.22

No.23

No.24

No.25

No.26

No.27

No.28

No.29

No.30

No.31

No.32

No.33

No.34

No.35

No.36

No.37

No.38

No.39

No.40

No.41

No.42

No.43

No.44

No.45

No.46

No.47

No.48

No.49

No.50

No.51

No.52

No.53

No.54

No.55

No.56

No.57

No.58

No.59

No.60

No.61

No.62

No.63

No.64

No.65

No.66

No.67

No.68

No.69

No.70

No.71

No.72

No.73

No.74

No.75

No.76

No.77

No.78

No.79

No.80

No.81

No.82

No.83

No.84

No.85

No.86

No.87

No.88

No.89

No.90

No.91

No.92

No.93

No.94

No.95

No.96

No.97

No.98

No.99

No.100

试读章节

你这一生全力追求的是什么?是成就、安全、爱情、权力、刺激、知识,还是别的?

以我常用的哲学术语来说,我追求的是:培养智慧、发现真理、印证价值。智慧、真理与价值,都是听起来极美,但却飘忽不定的东西。因此,具体地说就是追求自我实现。

然而,“自我实现”可以指称生理方面的体能与特长,也可以指称心理方面的才智与需求,更可以指称伦理方面的道德与修养。这三者之间的本末轻重,如果不先加以辨明,通通视之为“自我实现”的途径,那么可能将使社会分崩离析,人各异志,并且所实现的自我是否可以得到安顿,也将大成问题。

在此,我接受儒家的思想,肯定“人性向善”,亦即人生的首要目的是“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适当关系”。若伦理方面知行合一、表里相洽,则处于天地之间可以问心无愧。以此为基础,我可以充分发挥各种天赋的才干。人人如此,则社会得一共识,稳如磐石,而各人之成就亦如万花齐放,生意盎然。

如果你可以遇到一个理想的对象,产生完美的爱情,但是同时得知他(她)只能活六个月,请问你愿意接受这个机会吗?或者,得知他六个月后将成为负心人,你还愿意有这个机会吗?

我想,第一种情况比较可以忍受。一生谈一次真正的恋爱,总是可欲的。六个月后,物是人非,美丽的记忆却永远保存下来。当我们年龄渐长,就越需要记忆的相伴。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若能得一真正的爱情,亦复如此。六个月虽短,但是其间进现的光辉,却能照亮一生。

再看第二种情况,就令人尴尬了。爱人没有死,但是却负了我的心。于是,美丽的记忆变质为痛苦的梦魇,好像发出狞笑的魔鬼,嘲弄我的真情。往事自此不堪回首,只能摇摇头,潇洒笑笑,迈开脚步向前走。

还好,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过去的,有如不归路;未来的,还在自己手中。至少,我学会了珍惜:珍惜人间一切,怀着感恩的心。能够承受这种试炼的人,生命境界自然开阔,你不相信吗?

假设你今天晚上就要离开人间,来不及与任何人道别,那么你最遗憾没有向谁讲明什么事?为什么你到现在还不肯向他们表白呢?

从小开始,我们就把一些话藏在心里,因为不知道该不该说,又怕说了之后,结果不像自己所预期的。于是,喜欢一个人,反而与他保持距离;讨厌一个人,却又装得若无其事。

表面上,这样可以维持人际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但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也加剧了。我们常在等待适当的时机,以便坦白说出自己对他人的感激、怀念、欣赏、爱慕,或者对他人的不满、讨厌、鄙视、痛恨。但是这种时机可能永远不会出现,直到你发觉自己走到生命的终点,再不说就来不及了。

我建议:好话立刻就说,因为任何时机都是合宜的,也许对方已经期待很久了。至于坏话,不妨再等等,因为对方也许会改过迁善。还有可能,自己的心胸与眼界也可能变得更宽广,不愿再去计较了。

生命走到终点而毫无遗憾,实在是有福的人。

你最珍贵的记忆是什么?

这个问题纯属个人的秘密。有些人珍惜亲情、爱情、友情,有些人难以忘怀学业及事业上的成就,也有些人把宗教上的皈依当做生命的转捩点。从反面来看,有些惨痛的经历,事后却成了珍贵的记忆。但是,“事后”二字十分重要。举例说,若是大陆上的“文革”不曾过去,许多回忆式的小说与报道就不会那么感人了。“文革”经历对大家都是重要的(即使不宜说是珍贵的)记忆。有了这种记忆,生命中善的、恶的与高的、低的都无所遁形,然后怎么为人处事,是否还要坚持什么,都变得异常清晰,“人啊!人”终于露出真正的面貌。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珍贵的记忆是要我们先付出代价的。我自己常常萦绕心头的是,在美国念书的那三年多,如何由濒临绝望、饱受委曲、暗自饮泣,到克服障碍、赢得尊敬、成功归来。一幕幕历历如绘,当时固然痛心疾首,事后回想则别有一番滋味。“凡走过的,必留下足迹。”我对自己付出过这么高昂的代价,从不觉得后悔,因为没有付出就没有成长。P1-8

序言

问题比解答重要吗?是的,因为问题使人思考,解答使人放心,而人生是不能停止思考、真正放心的。所有的解答都是暂时的与相对的,因为生命的面貌不断翻新,才以为若有所悟,就发现转眼成空。

因此,现代人的锦囊之一是:“与问题一起生活。”但是不必就此受问题摆布,却反而要以主动的精神,预期各种有趣的状况。何以有趣?回顾我们曾经通过的考验,不是高高兴兴被命运牵着走,就是哭哭啼啼被命运拖着走,如果早些识破命运的计谋,就不会觉得无奈与无常了!

命运以各种问题试炼我们,我们的对策是以清明的理性进行反省,认清自己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愿意做什么?什么信念值得坚持?什么责任必须承担?什么人生是无悔的?

最近阅读美国斯托克(G.Stock)博士所著《问题手册》,见其中所列二百多个问题,颇能反映现代人的难局,有的不易回答,有的私藏心底,有的刻意遗忘,但是或早或晚都会逼现在我们眼前。与其临时措手不及,不如先行细细咀嚼。我特地从其中选出一百则问题,然后加上自己的省思,以供读者诸君参考。希望这些问题能使我们更诚恳深入地面对生命的奥秘。

本书的编排方式较为特殊。首先依序列出一百个问题,显示其关怀的层面之宽,与运思的角度之深,很少有人可以看到这些问题而不觉得需要停下来想一想的。接着是,分别列出每一问题,并写出笔者的心得。没有两个人的答案是相同的,我的拙见只是提供参考的线索,譬如:对于某一问题,可以如何剖析、如何定位、如何推理、如何印证等。事实上,我的答案原来是要写给自己留念的,所以其中吐露的都是真心话,具体而微地表现了我自己的学思感想。读者不妨在空白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心声,使本书成为自己的心灵纪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