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权力导致的不文明事件就说到这,在剩下的40%,的不文明事件中,无礼者与受害者地位相当或者低于受害者的地位。实际上,我们发现,漠视和不敬事件中,无礼者和受害者同级的概率、无礼者级别低于受害者级别的概率大致相等,各为20%。
当不文明事件发生在同级之间时,因为没有权力差距,所以无礼者的行动余地不大。但是,即使无礼者的级别并不在受害者之上,前者可能也不会因为打断后者的谈话而受到惩罚,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同级之间可以互不理睬,也可以故意隐瞒信息。美国中西部的一位警官告诉我们:“近两个月,当另外一个家伙要我提供信息协助他办案时,我总要他好好恳求一番才肯告诉他。”某电信公司的一位设计师告诉我们他的一位同事在处处防着他,他说:“他想独揽功劳,什么信息都不让我知道,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参与。这严重打击了我的工作积极性,我不再主动做任何事情,发生人员冲突或资源冲突之类的事情,我也懒得协调。”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知情不告是一种常见做法,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因为其背后的不良企图几乎无法证明。
当不文明事件发生在同级之间时,受害者可以明里暗里予以回击。密歇根的一位医院管理者告诉我:“另外一位管理者让我难堪,后来,我让他在副总裁面前显得像个傻瓜!”有些被调查者还告诉我们,如果同事抢占他们的功劳,他们会运用手段或者耍弄花招以牙还牙。还有的被调查者向无礼者的上级投诉:“我告诉无礼者,我会把所发生的事情告诉他的上司。之后,我的确这么做了。”另外一些被调查者告诉我们,他们在发一封重要的电子邮件时“忘记”把某位同事列为收信人,或者“不小心”把同事不得体的邮件转发给别人,让同事出丑。背后议论同事,话语中“适当地”穿插一些事实、一些讽刺,损害同事的名誉。一位客户经理告诉我们:“一次,很多人找特里,我只是告诉他们‘我不知道他在哪儿’,我让他们找去。”
如果说地位较高的人可以通过公开发脾气显示权威。那么地位较低的人只能背地里发泄不满。因此,要想看到下级对上级的不文明行为,只能在组织的阴暗角落寻找。地位较低的无礼者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他们不喜欢的上级给他们交代事情,他们会忽略或者“忘记”一些具体的要求。他们还私下散播上级的谣言,毁坏上级的名誉。某码头的工人们告诉我们,他们故意怠工,错过发货期,他们说:“如果哪夭碰上我们心情好的话,那么你也许会看到监工们在互相开玩笑,或者回味老板的表扬——因为前一天按时发货了,而我们也千得起劲,希望在联邦快递的提货人到来之前把货卸完。但是,如果哪天碰上我们的心情不好,那么你也许会看到我们在那不紧不慢地干活,而监工们则在一边焦躁地看表。”
P10-11
本书研究透彻,条理清晰,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挽救人的生命,能够创建高效的、激发创造力的、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人都能得到尊重——我们想要且应该得到的。
——沃伦·本尼斯,领导力之父,作序推荐
作者不仅揭示了职场不文明的代价,而且指出了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收益。这本书是管理学领域一颗耀眼的新星!
——詹姆斯·奥图尔,丹佛大学丹尼尔斯商学院教授
想要削减企业成本的方案吗?你能在本书找到一个,本书提供的建议能为你节省一大笔钱。
——理查德·谢尔.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
两位灯塔式的人物——克里斯蒂娜皮尔逊和克里斯蒂娜波拉斯,现在把她们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浓缩成一本轻松有趣、浅显易懂的书。我建议各行各业的管理者花一周的时间好好读一读这本书,思考一下,计划一下,在自己的组织里发动一场根本性的文化变革。
——P.M福尔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接到给中文版写序的任务,我马上想到去请教孔子,其语录充满人生智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普遍真理。思考全球范围内的职场不文明现象,我有两个想法与孔子不谋而合:(1)不管在哪种文化下,环境因素都以同样的方式影响着文明(或者不文明),遗传因素亦是如此;(2)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就会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不文明的含义、影响和应对之道,并不存在多少差异。尽管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国情,但是不管在哪个国家,文明之人与不文明之人的主要差异是行为习惯的不同。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我们认为文明与互相尊重是相辅相成的。我们的数据取自西方被试,主要是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但是,职场不文明正在迅速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我不仅在美国和加拿大讲课、做研究,而且也去过世界其他很多地方,比如安曼、布拉格、利马、上海,发现人们普遍越来越关注职场不文明。很明显的一个证据就是,世界各地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所提的问题、所讨论的话题,很多都与职场不文明有关。来听我讲座的经理人,很多都为同事的粗鲁行为唏嘘不已,比如,滥用短信和电子邮件,不使用“请”、“谢谢”之类的礼貌用语等。
中国和西方国家还有另外一个不幸的共同之处,那就是职场不文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我们都面临同样的挑战,比如,顾客越来越挑剔,雇用关系从以忠诚为基础向交易型转变,信息过载,这些都导致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结果,我们也许就会忽视自身不良行为对别人的负面影响。这会进一步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协作不顺利、生产率下降。说到职场不文明的普遍性,我想到了最近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在亚洲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的人说自己每月至少在工作场合目睹过一次不文明行为或者受到过一次无礼对待(Yeung & Griffin,2008)。对于中国的组织而言,好消息是,与西方国家相比,甚至与亚洲其他国家(比如印度和韩国)相比,中国的职场不文明事件发生频次较低。鉴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乐观地推测,与欧美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组织更容易摆脱职场不文明(或者说,实现高度的职场文明)。
谨以此书献给每一位职场人士,尤其是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
现在开始,关注职场文明,不要让坏习惯摧毁友谊和事业。
94%的人会报复对他们无礼的人,88%的人因没有受到尊重而报复所在的组织。
80%的人认为自己在工作场合不受尊重,48%的人说自己每周至少受到无礼对待一次;75%的人不满意所在组织不能公正处理同事矛盾。财富1000强企业的经理人每年花1/7的时间处理员工矛盾,美国企业每年为这种不良行为花费32000亿美元,12%的人因为受到无礼对待而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