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凤仪笃行录/中华文化大讲堂书系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作者 王国华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人都有道,不必向外去求,先要克己,不要管人。管人是假的,管自己才是真的。自己不真,惬人不佩服。人人都说敬天地、孝父母。我说。想敬天,要先清性,性不清不能孝父;想敬地,先要净心,心不净不能孝母;心性不清净,说是孝敬,等于骂人。

要想明道,就请研究王善人所讲的道!

本书收入《笃行录》、《道德语录》、《道德讲义》等著作,是我们学习王凤仪老善人思想不可多得的又一本好书。

内容推荐

王凤仪老善人(1864~1937年)是位农村长工,未曾读书,因笃行忠、孝,自诚而明。三十五岁,往救友人杨柏,行至中途。天垂异象,黑夜见白日,遂明道。三十八岁,父逝世,守墓至百日,大彻大悟,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普度群伦。王善人讲道,语似俚俗,而意境深远,均由自性中所流露,不拘经教,权宜说法,活泼自然,不仅足为圭桌,且为经天纬地之大经大法,其要旨在教人尽忠孝之道而化性立命。王凤仪告诉我们: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本书收入《笃行录》、《道德语录》、《道德讲义》等著作,是我们学习王凤仪老善人思想不可多得的又一本好书。

目录

第一篇 笃行录

凡例

赘言

牧牛

实力尽职

仁至义尽

孝行一

孝行二

孝行三

佣工

心细如发

忍耐过人

好察迩言一

好察迩言二

仁心仁术

志在古人

志在祖先

立志矫俗一

立志矫俗二

立志矫俗三

立志矫俗四

郎知郎行

深明孝道

推因知果

语意超俗

克全孝道

克全悌道

恪遵母教

力田

见微知著

■尽孝思

遇事不惑

屡解弟困

天相吉人

注重学塾

痼疾时孝能动人

治家有法

恤族施惠

闻善愈疾

负屈不怨

从善

当仁不让

夺志不怠

书理疗病

伦理理疗

正气降邪

由诚而明

与人为善

践言庐墓

庐墓

知生知死

谈言偶中

讲堂嘉奖

矜怜孤寡

犯家不较

赴东

注重女学

兴学致谤

性理疗病

至诚感神

至诚感人

舍己救人

集款救民

经商失败

奇语耸听

悔过疗病

顿遇知音

兴学被挫

劝愈沉疔

兴学怀德

兴学德惠

兴学

集款清债

受辱不辩

挥之不去

扩大讲演

名士赠言

改善婚俗

提倡奖金

临财不苟

名士赞词

第二篇 道德讲义

天性用事

道自心中求

道自逆中求

道自净中求

道自行中求

道自低处求

境缘皆自造

不见他人过

素位而行

四大界

第三篇 道德语录

姑娘道

媳妇道

姑嫂道

婆媳道

夫妇道

因果

教养子女之方

试读章节

家父以贫故,十七岁,为人佣工(俗名“扛活”,又名“年造”)。初到时,先考察东家心理及其做法。见其院落清洁,器物各有定所,则知其有整洁之习惯,一举一动,务求其整洁;见其田园,畦径井然,土壤肥沃,粪肥充足,则知其有切实之习惯,无论何时,不能草率。反之,则不好整洁者,整洁则以为误工;草率者,切实则以为迟慢。所谓“做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者是也。家君初步做活,即知考察东家心理,故所到无不欢迎云。

国华授徒时,常以“主从”二字解释君臣之伦,一主一仆,即有君臣之分。倘臣而不受君命,任性自为,未有不意见横生、冲突屡见者。欲其君臣一体、主仆一家,又乌乎能?若家君者,诚得主仆之道矣。

县境团山子村,高宅,系石匠,其妇以龌龊著名,因之雁人无应者,或应之皆中途去。家父以家贫故,因佣值较高,乃允为之做秋工三月。他人皆期期以为不可。家父日:“无论如何,必全始终,决不如他人中止也。”至其家,见锅台灶下,污秽异常。而水缸内,常年如未掏一次者,其令人掩鼻。家中幼儿三,-屎尿皆在屋内,不外出,且不收拾。工人到屋内食饭,小孩在炕上遗屎,但以衣盖其上,俟工人去,唤狗食之而已,不加—拭。以故屋内秽气熏人,蝇飞薨薨。食物或酸或臭,气味更不堪下咽也。家父初到三日,未得一饱,及后立志,吃饭时不以目看,不以耳闻,不以鼻嗅,且自谓日:“我仅佣工三月!倘终身得此等妇为妻,将若之何?”因每日自到园中取青菜以佐食,毫无厌烦意,且尽力为之工作。东家逢人辄道日:“我家月工,真绝无仅有人也。”乡里闻者,无不佩服其耐心过人,争相雇佣云。

吃苦耐烦,乃事业之根本!故乏耐苦心者,乃人生之大缺点。家父处污秽不堪、臭气逼人之家,而能全始全终,获耐心之名誉,其亦仁者先难而后获之理欤!又谓“如自身得此等妇为妻,将若何”,是真所谓行恕乎!圣人之道,皆本至性,不假外求,于兹益信。

家父幼时,寡言笑,好沉思。每遇疑难,辄再四索解,得其究竟而后已。因与人夯活,对于“夯活”二字,加意追索,三月始得其意义。谓“做活”二字,必须“做活了”,不可“做死了”。东家方面,因有此做活者,田园中禾稼菜蔬,均得生活滋长,而一家赖以生活矣。自己方面,因得工资,家人亦赖以生活。不特此也。做活之人,须将东家事事物物,竭力尽心,东家必于工资之外,有特殊之辅助。倘遇急难,必不致受困,生计因之而活动,急难因之而解除。主仆之情,无异戚友之亲,一心一德,相爱相助,此之谓“做活了”。常人为人做活,挑剔饮食,工作且不尽力,身为主仆,心似路人,所谓走一处弃一处者是也,此之谓“做死了”。家君自觉悟此理后,凡到某家做活,即立志日:“不做活了,不能离去此家。”盖得力于“做活”二字之真义也。

顾名思义,正名定分,圣贤之垂训昭昭也!奈世之人习焉不察,居其名而不究其实,以致百事俱废,日形退化。家父自幼未曾读书,不知“好察尔言”之谓何,竟能将“做活”二字,费数月之研究,得其真义,则身体而力行之。其一生得力处,尽在乎此。所谓“致知力行”者是也。

某年春旱,既入夏,久雨不晴。田中草满,几不能锄。家父为人佣工,率数工人锄田。途人见而谓之日:“此田真愁煞人矣。”工人有答者日:“哪儿的话呢!这才是卖工夫的养老儿子呀!”(盖因地荒,卖工夫的方能多得钱,且有人用也。)语毕,大家一笑。家父闻其言,深思之,颇有意味。自此得知凡事皆有好处,能从反面得好处,方能免去苦恼。故每遇人有苦恼事,即由反面取好处,劝人颇多。

“祸兮福昕倚,福兮祸所伏。”老子之言也。“安不忘危,治不忘乱。”圣哲之言也。常人不能于福中见祸,故平日则骄惰是尚,恣意妄为,偶遇挫败,则一蹶不振。是即不明祸福相倚之理欤。

家父佣工于县境团山子南屯李宅。东家以四旬无子,娶一妾,系蒙古人。因附近出煤窑,故煮饭均用炉。其妻王氏甚妒。妾初到,不善用炉,故每日所煮之饭,非生即焦(俗名“胡巴”)。东家每食饭,即动怒,盖恐工人食不得饱不能出力做工也,因而毒打其妾者数次,其妻不唯不助,且暗自得意焉。家父口其情,故于每日吃饭时,如所煮之饭不堪食,必较常时多吃。东家共桌而食,问日:“今日之饭不好,何以食之甚多?”家父曰:“我素喜食此等饭,所以多食。”随劝东家勿动怒,久而自然得法矣。如此者半载,其妾始知用炉之法。东家谓家父日:“我知汝真良心人也。以后如有何难事,凡做到者,必助汝。”其妾尤感激,盖因多食饭兼劝告,得免于毒打者不知凡几也。

仁心仁术,随在可施。特患人之不用耳。孔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信然!家父为人做活,而能多食生焦之饭,以安东家之心,东家之怒,月余不厌,致令东家认为良心人,真所谓“至诚而不动者,末之有也”。其仁心仁术,可谓随在而施矣。

家父佣工于锦县城西十里台。张宅东家系读书人,每于工人在院内外工作时,辄立其旁,讲今古奇观等故事。工人皆不愿听,家父则以为津津有味。听说吴保安弃家赎友、羊角哀舍命全交二事,尤为心服。私行立志日:“我当效此人。”后为杨善人荫轩办官司,即实行其志也。

家父劝人常言:“今人念书,我能吃书。念书者,念于口头而已,不能行于身上;吃书者,如食物然,必慎思焉、明辨焉、笃行焉。”家父听故事,即立志仿效,身体力行,所谓“吃书者”即此。P12-19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