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把你带进一个由心理战术而主宰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教你如何在当今社会运用心理战术武装自己、怎样将人看穿、怎样驾驭人心、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获得幸福等智慧宝典。一切的战争都源于心理战争,并自始至终的贯穿于心理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战术就是当今社会最实用、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问。当你资金不如人,实力不如人,并不表示你在实际生活中就会落败,只要你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掌握心理战术的运用,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从现实中常见的心理战争出发,解析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战术现象。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必将为你在人生的旅程中跨越障碍、从容进取,提供重要的指导或十分有益的启迪。
诸葛亮之所以“神”,正因为他擅长打赢心理战。在这场战争中,他常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将要做什么,这也是他能左右和征服对手的主要原因。
心理空间的对抗是无形的,也是莫测的,这是一种软实力的玫防竞争。它是以人的心理活动为主战场,是人与人之间信念、意志、决心的比拼与较量。生活中时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要想打赢心理战,就要懂得心理战术。
第一章 社交心理战——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博弈
投其所好,夺其心灵堡垒/2
见面的次数不在长,而在多/4
利用他人的行为,来影响别人/6
利用“自己人效应”,将他人变成自己人/8
从同意对方的观点开始,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10
用正面强化来增加对方对你的好感/12
用巧妙的提问挫断对方的锋芒/14
运用权威的力量,迫使他人就范/16
用“假设你是我”,令对方为你着想/18
第二章 识人心理战——掌握读人阅人的黄金法则
不要被言谈举止的表象所迷惑/22
结交朋友需谨慎/24
如何识别谎言并使之说出真话/26
看穿虚张声势的人/29
小心主动帮你忙的人/31
让别人无从隐瞒/33
清楚与自己打交道人的性格/35
找到“珠玑诤言”后面的真相/37
通过声音了解对方的心理信息/38
第三章 同事交往心理战——多一分坦诚,少一分固傲
勿侵犯他人的“领土范围”/44
若隐若离的同事关系/45
该说“不”时就说“不”/48
事业上互相帮助互相促进/51
必要时表现得像一只狮子/52
以健康的心态参与晋升竞争/54
与同事相处不要情绪化/56
避开办公室的各种陷阱/58
应对各种同事的策略/61
善于用巧语化解同事间的误会/64
第四章 激励心理战——点燃他人主动热情的火焰
劳“心”者才能有效治人/68
心理激励的本质是满足心理需要/70
让别人干起来更有劲儿/72
尊重是员工最根本的需要/74
企业文化是长久而深层次的激励/77
信任是授权的精髓和支柱/80
接受的工作越重要,员工越有干劲/83
表扬是最重要的心理激励方法/85
用“鲇鱼式”人物制造危机感/88
少一点惩罚,多一些鼓励/91
第五章 沟通心理战——让沟通产生共鸣的良方
沟通力是一种关键能力/96
没有平等就没有真正的交流/99
把握好心理沟通的度/101
巧妙应对心理沟通失败/103
沟通过于正式难收良效/105
关爱型沟通/107
沟通带来理解,理解带来合作/109
心理沟通一定要有主题/111
化敌为友的心理沟通技巧/112
全方位、多途径的沟通/115
“转悠”管理沟通法/117
第六章 决策心理战——运筹帷幄与多谋善断的艺术
理解决策的核心定义/120
决策与冒险:利润与风险总是在一起/122
避免个人独断/124
群体决策要以个体心理为基础/126
如何在决策中使用头脑风暴法/129
把握决策时机的要诀/131
决策框架规范了才能防止系统偏差/134
群体压力导致独裁决策/136
全面掌握信息是决策的前提/138
P&G:经验的误区/140
以偏概全的决策/142
第七章 领导相处心理战——巧妙处理与领导相关的棘手问题
锋芒毕露会伤着自己/146
与领导之间的距离要适当/148
巧妙地向领导提供信息/150
不要过多地参与领导的秘密/152
退让有时是最好的选择/154
必要时敢为领导挺身而出/156
妥善协调好领导意见的分歧/158
不要当面顶撞领导/161
注意说话的忌讳/163
第八章 商场心理战——做生意要会拨弄心理算盘
巧用“牵驴战术”借“托儿”成事/166
用“二人转”制造竞争局面/168
让对方只看到你最强大的一面/169
故意给你个大便宜/171
创立一个互动的平台,参与引导消费/172
给人假希望成就自己的真希望/175
见风使舵好行船/177
巧用第三者的假情报/179
吃不着的才是最好的/181
摸透心理便没有做不成的生意/184
第九章 谈判心理战——舌战对手,巧于谈判
因势利导,想其所想,求己所需/188
找到满足双方需要的办法/190
微小让步让你成为最后的赢家/193
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196
向对手投降,是强者与对手斗争的另一种选择/199
善用心理战,洞察谈判对手的内心活动抢占先机/200
巧用沉默,此时无声胜有声/203
让步的艺术,争取更大的胜利/205
对谈判的使者要慎选/208
考虑谈判对象的多重需要/209
如何让对方感到自己出的价格是公平合理的/210
第十章 家庭心理战——让“难念的经”变成“幸福的经”
不要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去认识对方/214
家庭从战争到和平的心理策略/216
“忍”是家庭和睦的秘诀/219
为什么夫妻之间相争无赢/221
恩爱夫妻也要亲密有间/222
婆媳之间难题的心理秘笈/225
真诚地欣赏对方/228
夫妻关系要进退有度/230
不痴不聋,不做阿翁/233
抛弃令人心碎的批评/235
第十一章 自我管理心理战——管理自我才能提升自我
不向厄运低头,爬起来就是成功/238
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240
决定成功的贝尔效应/243
失败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246
拥有自励才能燃旺信念/248
提高自己的期望值,因为人生永远都有希望/250
用手触摸工作,用心感觉生活/252
可怕的不是事业失意,而是心灵失控/254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256
利用他人的行为,来影响别人
“羊群效应”就是一种跟风行为,它也表现了人们共有的一种从众心理。这种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自我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动物学有一种叫做“羊群效应”的理论,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还有其他更好的青草。
法国科学家亨利·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毛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然后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一连七天七夜,都未曾有一只毛毛虫吃到松叶。相反,它们一直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直到饥饿劳累而死。
也许动物世界的故事看起来多少有些讽刺,但是人类何尝又不是如此?
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产生从众心理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有多少人在坚持某一条意见,而非这个意见本身。人数多无疑表达了一种说服力,相信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从众心理”简单地说,就是看到大多数人在做某一件事,认为是对的、正确的,那自己也就会以此作为是非判断标准之一,确定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这么做。“羊群效应”其实就是从众心理在动物界的表现。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总是倾向于跟随大多数人的想法或态度,以证明自己并不孤立。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的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
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的一种现象——从众效应。
为什么现在很多广告动不动就号召人们追随一个人的镜头呢?其实就是要造成这样一个现象:大家都去了,我为什么还要思考呢?于是就从众了。或者他们告诉消费者,某种商品增长最快或销售最旺,这样他们就不必直接劝说消费者相信他们的商品质量很好了。他们只需要说其他人都认为是这样,这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商品质量了。
这种从众心理在很多地方都可以表现出来。很多人吃西餐的时候,虽然也看了很多西餐的礼仪和刀叉的用法,但是当自己坐在那里的时候,所参照的标准却不是书上那些教条,而是身边那些人的动作。
有些人去欧美国家吃肯德基或者麦当劳的时候,会按照身边人的标准把用过的残留物拿到指定的垃圾箱:,并把盘子放好。但是在回到国内的麦当劳或肯德基时,用过的东西会毫不犹豫地放到桌子上,然后理直气壮地离开。
这都是从众心理在起作用——你不由自主地选择了身边的人作为参照物,你在不断寻找大家一致的社会认同。
正是从众心理的神奇作用,所以它在管理、营销以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明的商家会利用从众心理来谋取利益,聪明的推销者会利用从众心理来得到他人对自己产品的认可。
当迪斯科刚开始盛行的时候,一些迪斯科舞厅的老板会故意留一些顾客在外面等候入场,但其实舞厅里还有很多空地。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给人们造成舞厅生意兴隆的感觉,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想加入进来。
社会总是会有大规模的从众行为,似乎每一个人都要参考周围人的行为来决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似乎没有人可以自己确定自己的主见。所以,你应该学会利用周围人的行为来影响别人。
利用“自己人效应”,将他人变成自己人
所谓“自己人”,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会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有时是无意的,有时则是有意的,即一方对另一方有意识地施加影响,以便矫正对方某种行为。有意施加影响的技巧很多,其中“自己人效应”便是其中之一。
冯玉祥将军在他的“丘八诗”中号召士兵:“重层压迫均推倒,要使平等现五洲。”他热爱体贴士兵,关心他们的生活,曾亲自为伤兵尝汤药,擦身搓背,甚至和士兵一样吃粗茶淡饭。所以,士兵们都感到冯将军没有架子,与自己处于平等地位,因而都尊重和听他的话,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愿意找他说。
说服别人按照你的建议去做,只是向人们提出好建议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强化和发挥“自己人效应”,让人们喜欢你,避免好的建议遭到拒绝。
“自己人效应”运用的关键,其实就是获得他人的好感、建立友谊。而影响人们喜欢一个人的因素有很多种,因此,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策略。
首先就是外表的吸引力。
相信上学时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对那些漂亮的孩子们比较偏爱,通常认为漂亮就等于学习好;而长大后,我们大多数人依然有着这样的看法:漂亮就等于人品好。
其实,这不是我们的错,这就是“自己人效应”的表现。因为一个人的某一个正面特征会主导人们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
虽然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人应该全面和客观,但那只是理想,很多人在7秒钟内就被人拒绝了。而有些人,却有了一见钟情。
外表,不仅仅是外表,还包括言谈举止。而这些,跟我们的相貌、衣着等一起,形成了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你决定不了自己的相貌,但是你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谈吐和举止,这也决定了你在对方心目中是否能受到欢迎。
其次,应强调双方一致的地方,使对方认为你是“自己人”,从而使你提出的建议易于被接受。所谓“双方一致的地方”,就是相似性。
物以类聚,有着相同兴趣、爱好、观点、个性、背景甚至穿着的人们,更容易有亲近感。你要想取得对方的信赖,先得和对方缩短心理距离,与之处于平等地位,这样就能提高你的人际影响力。
再次,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良好个性品质是增强人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研究证明:具备开朗、坦率、大度、正直、实在等良好个性品质的人,人际影响力就强;反之,有傲慢、以自我为中心、言行不一、欺下媚上、嫉贤妒能、斤斤计较等不良个性品质的人,是最不受欢迎的人,也就没有人际影响力可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良好个性品质修养,以增强自己的人际影响力。 ’ 最后则是称赞。、 从心理学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渴望被赞赏的。而发自内心的称赞,更会激发人们的热情和自信。古往今来,很多看似无德无能之人,却能得到重用,这便是最重要的法宝之一。
喜好,这是个简单而有用的原理。人们总是比较愿意答应自己认识和喜好的人提出的要求,因此有时也称之为“自己人效应”。其应用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获得他人的好感及建立友谊。为此,你可以通过提高外表的吸引力,寻找并增强与对方的相似性、与对方接触等来实现。P6-10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因为生活就是由人的心理和行为支撑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离不开心理战争。简而言之,心理战争就是一种战术,一种策略,一种通过心理斟酌、衡量、比较、分析,进而对不同问题的处理所作出的最合理的决断。
大家都知道,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瞬息万变,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往。要想在这波诡云谲的人生之海里,驶过错综复杂的险滩,绕过波涛汹涌的暗流,寻找一个人生航向的指南针,必须懂点心理战术。
使用心理战术,贵在对事物性质有正确的认识,以及了解他人的心理变化与动向,如此,能让你的决策方向不致有所偏颇,并能摆脱无所适从的困惑,由此,纵然在风云突变之际,也能从容地让心灵栖息在生命的港湾。
研究或学习心理战的内容,纵横深广,它包括军事、商场、职场、家庭等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质意义就是丰富我们的人生经验,即通过心灵的碰撞、深思,对出现的种种棘手难解问题,找到不朽的思想法则与制胜之道。
本书将把你带进一个由心理战术而主宰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教你如何在当今社会运用心理战术武装自己、怎样将人看穿、怎样驾驭人心、怎样与他人相处、怎样获得幸福等智慧宝典。一切的战争都源于心理战争,并自始至终的贯穿于心理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战术就是当今社会最实用、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问。当你资金不如人,实力不如人,并不表示你在实际生活中就会落败,只要你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掌握心理战术的运用,就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本书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从现实中常见的心理战争出发,解析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心理战术现象。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必将为你在人生的旅程中跨越障碍、从容进取,提供重要的指导或十分有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