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石梦丹青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云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如今很少能见到余石这样画画的人了。他画画不为其他,只是因为痴迷。他无拘无束的挥洒,淋漓尽致的墨韵幻化,大像无形的构图,让一些本来不以为然的名家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冲击力和感染力。本书是画家余石的传记,全书以图文的形式通过对余石的生平和画作记录,读者对他从艺道路、成就的了解、关注,使大家更关注、研究、借鉴余石独特的成功道路。

内容推荐

书画是最需要天赋、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在这个领域,“有志着事竟成”的规则并不适用,当画家、书法家,除了勤用功、肯刻苦、又不懈地追求之外,更需要天赋即艺术灵气,璞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美玉,若是一块青皮石,再怎么雕琢锤炼也成不了美玉。余石就是一位具备天赋的画家,他从小就有女性的纤巧和痴情,这便是一种艺术的灵气,所以,经过自学,他就能成才。余石的成功没有普遍意义,不是谁都能走他那条成才之路的;余石的路不好走,他走得很苦,经常在“暗夜”中摸索,他的成功轨迹别人难以复制。

目录

序言

五间堂

天赋的眼睛

童子功

农村磨炼

拜师学艺

T台总管

感悟名山

诗情画意

一炮两响

八方出击

法兰西写生

水墨新荷

父女情深(上)

父女情深(下)

石之缘

半白起点

余石作品

点石园

后记

试读章节

公元2008年3月28日,正是圣洁的报春花白玉兰在春日大地盛放的日子。上午11点20分,一架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国际航班的客机准时降落在韩国的仁川机场。机上走出了来自中国上海的18位客人,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伟的男子,他穿一件黑色的中式皮上装,一条白色的西裤。满脸洋溢着春风,操一口浦东乡音,忙前忙后地招呼着其他同伴。这些不速之客,是由上海的画家、艺术评论家、作家、记者等组成的特殊团队。他们是前来韩国首尔的松花美术馆,参加《浮生乐水》画展的。那位操浦东乡音的男子,就是本次画展的主人、中国上海的著名画家余石先生。

在由仁川开往首尔的大巴上,大家听着来接机的韩国导游张允景女士风趣而又热情的介绍,叙说着1950年在这里曾发生过的朝鲜战争中,美军“仁川登陆”的往事。满车上海同乡到达异国后激起了欢笑,而作为此次活动主角的余石心情却并不平静,因为他更多的是在关心着下午即将开幕的画展,虽然他已经是第12次举办画展了,但这次在韩国开画展,规模大、作品多,不知道他的中国画风格能不能被韩国艺术界接受。不知道下午的画展能不能搞得热热闹闹?

大巴迅捷地行驶在一座通往首尔的高速公路大桥上,抬头望去,前方是一片宽阔的黄海海域,远处可见缓缓移动着的船舰,近处海水正有节奏地拍打着堤岸和大桥的墩基。再往西和西南方,在大海的尽头,便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都市上海,那是余石生长的地方,那里有他的事业。余石是一个有自信,很努力的画家,一个从未经过大学专业学习的人能勇往直前,他的精神可贵。此刻的余石,正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他的经历是难忘的,而今上海的一批记者、作家、艺术家为他的画展结成团队赶到异国,这种盛况是绝对不多见的。远处,海鸥在自由地、海阔天空地翱翔着,余石的思绪仿佛也飞起来了,穿越50年漫长的时空隧道,飞向远方,飞向他所追求的世界。

1957年8月19日中午约11时,一个男孩在上海市原川沙县洋泾乡泾南村二队杨家宅12号降生,父母当时给他取名为“月兴”,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的农家孩子,日后会成为画家余石。

在余石的记忆里,川沙县洋泾乡泾南村是一个绿色的村落,这里地处上海的东部,北面是奔流不歇的黄浦江,与对岸大都市的嘈杂相比,泾南村显得分外宁静。

P2-3

序言

濒临东海之滨的上海浦东是人才辈出的一方热土,在这里出过革命英烈、社会贤达、宗教领袖,乃至文化名人。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这是一个日新月异、创造奇迹的地方,也是一个造就各类人才的地方。

本书传主余石先生虽未进过正式美术大学科班学习,但他对艺术的投入与追求在上海范围内已小有名气。他1957年8月出生于浦东川沙县洋泾乡,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1979年7月,因为所在生产队土地被征用,而被安置到县房管局当装卸工,后改做房屋修缮预决算工作,1983年调到团县委工作,期间报考了中央电视大学“现代工业企业管理专业”,三年苦读,终于拿到了电大的专业文凭。

改革开放为年轻人开辟了实现理想抱负的道路。余石把握住了时机,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历史主动性”。他服从组织安排,干一行爱一行,工作成绩出色。可是他又不安于现状,1987年,他放弃了县委组织部安排他去县文化局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回到县房管局从事房产经营开发工作。1993年,又从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联合开发公司调到东厦房地产开发公司,当了常务副总经理。1995年,下海经商。

可以说,没有浦东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余石的成功。但是如果没有他本人的努力,同样不会有所收获。余石从小养成观察、动手的能力。他在农村写宣传标语,出黑板报:在房修队时,住宿在外,静心临摹传统书画;在访友时,看到朋友在学雕塑,他便跟着学,用两面镜子组成视角,观镜自塑了第一尊胸像,居然神情毕肖。他就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绘画、书法、篆刻,如痴如醉,常常作业到深夜。三上黄山,启发了他的灵感,他从画油画、素描,转到了国画,一开始就是泼墨山水,追求构图的大气和视觉的冲击:登泰山,如同走进历史,山水画中融进了人文观照;夜上华山,晨观日出,体验了华山之奇之险之美。外师造化,他的绘画技艺得到了不断提高。

后记

经过近两年的筹划、采写,《石梦丹青》终于脱稿成书了,这是我撰写的第三部艺术家传记,第一部写了越剧界的钱惠丽,第二部是写当今京剧界的大师级人物尚长荣(他现在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兼上海剧协主席)。余石是我所写的第三位艺术家,与前两位我所熟悉的戏剧人物不同,他是一位画家。给画家作传我还是第一次,所以,这也可以被看作是我涉足其他领域的一次尝试。

我与余石先生原先并不认识,是经友人、摄影艺术家徐裕根先生介绍后才相互熟悉起来的。通过交往,我大约了解到余石先生成为画家的经历,他既未进过美术大学或专科学校,也未正式拜过名师门下,完全靠自己的摸索、追求,竟成为一位有建树的画家,这种独特的成功经历,在现时代即使不是个案特例,也足以令人惊讶。正因为如此,我对他才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决意要去探求他成为画家的奥秘,这便是我写这部书的最初冲动。

书画是最需要天赋、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艺术门类之一,在这个领域,“有志者事竟成”的规则并不适用,当画家、书法家,除了勤用功、肯刻苦和不懈地追求之外,更需要天赋即艺术灵气,璞玉经过雕琢才能成为美玉,若是一块青皮石,再怎么雕琢锤炼也成不了美玉。余石就是一位具备天赋的画家,他从小就有女性的纤巧和痴情,这便是一种艺术的灵气,所以,经过自学,他就能成才。余石的成功没有普遍意义,不是谁都能走他那条成才之路的;余石的路不好走,他走得很苦,经常在“暗夜”中摸索,他的成功轨迹别人难以复制。

画家余石是一位坦诚的人,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我们常常会就艺术见解发生一些争论,虽然每次并不一定能取得认识的统一,但大家都启发了思路、拓宽了视界。余石又是一位谦虚的人,他心境平和,愿意让自己的作品接受社会检验,并不想竭力炒作自己。他常对我说,他的艺术境界还没到张扬宣传的时候,不主张对他的画评价过高。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经常检索自己过去的作品,自己认为不满意的东西,便立即尘封或毁去,决不卖出去或送人。他与有的画家不同的是,即使是赠品,也必然要挑选佳作,不会将“应酬品”去敷衍朋友,其原因,他始终认为将永久留在世间的余石画作,都要是佳作,这样才对得起后人,对得起自己这份艺术的良心。正是由于这种精神,这几年余石的画艺不断在提高,他的创造力也不断进发,尤其在画墨荷方面,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达到了当代中国画的新境界。还要指出的是,余石的画作被国内外藏家收售时,虽然它们的价格都不菲,但他却从不为了“跑量”而在售价上迁就市场,这充分表现了他对自己艺术的自信。

其实,余石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成功的商人,他在生意场上几乎是一帆风顺,固然有运气、机遇的因素,但是他的智慧和判断力,则更决定了他能够掌握时机,抓住机遇,果断决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4: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