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掌柜
对孩子进行投资教育最早开始于欧美,现在全球都很流行。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理财教育不仅包括消费、储蓄习惯的培养,还包括投资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周期性地衰退和增长,投资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我曾经问一位朋友:投资是什么?他回答说:投资就是用自己已有的价值去博取更大的价值,可能会成功,也可能遭受损失。这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相关的活动,不过意义非凡。的确,绝大多数家长都明白投资活动的必要性,可是,我们要怎么告诉孩子什么是投资呢?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他们又能理解多少?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问你:“什么是投资?什么是保险?什么是股票?什么是债券?……”你可能会条件反射似的回答他们:“小孩子懂什么!”
是的,在我们的意识中,投资是成年人的事,与孩子无关。但我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知道什么是投资,怎么炒股票。他们有什么样的认知,取决于我们怎么样去教导。当我们说出“小孩子懂什么”这句话时,其实已经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而投资教育的前提,是不要小看孩子。
此外,在孩子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行为会在他们的生活中起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例如,3-6岁的孩子,游戏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总是用一种游戏的态度去面对任何事情,包括吃饭、睡觉。作为家长的我们也常常用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我们会发现,在游戏中,孩子会更容易和主动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巧。
教孩子投资也可以从游戏开始。例如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投资游戏,游戏开始时先分配角色:掌柜、消费者。在分配角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扮演掌柜的角色。
当然,事先必须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掌柜,他要干些什么。简单地说,掌柜就是老板,在游戏中,掌柜可以在客厅中选择一个位置作为自己的商店,然后拿出一些东西作为商品摆放在自己的商店中,当消费者来到商店的时候,掌柜可以向消费者推荐自己的商品,并以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例如,如果消费者需要一块橡皮擦,橡皮擦的成本价为2元钱,掌柜可以将这块橡皮擦用2~3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必须注意的是:卖出的价格不能太低,不然会亏本,也不能太高,否则消费者不愿意买。游戏结束后,掌柜用收到的钱减去商品的成本,就能计算出到底赚了多少钱了。
以我们一家三口玩角色扮演的投资游戏为例。游戏开始了,孩子坐在沙发上,把自己的小物品都整齐地摆放在茶几上,有漫画书、彩色笔、游戏牌、小汽车模型、橡皮泥等,并用纸写了四个字“我的商店”放在前面。这个时候我们就扮演消费者出现在他的店里,看看我们需要什么“商品”,然后询问他价格。当孩子说:“游戏牌10元钱。”我就问他:“掌柜,能少点儿吗?”孩子像模像样地说:“那就9元钱卖给你吧。”于是,我们将制作的模拟纸币交给孩子,就这样,第一笔交易成交了。
反复进行模拟交易,孩子很快掌握了游戏规则,这时我们将游戏进行了升级,游戏的角色变为:两个掌柜,一个消费者。除了孩子之外,家庭中的另一个成员也变成掌柜。市场是有竞争的,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消费者不是他一个人的,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掌柜在分享。
在新一轮的游戏中,孩子依然是掌柜。此时,父亲将扮演另一位掌柜,并在孩子的旁边开一家新的商店,也把自己的商品拿出来销售。掌柜是否能赚到钱,就要看谁家的商品更有吸引力、服务更好了。
前几次,消费者故意不购买“我的商店”中的商品,孩子发现自己的物品卖不出去,撅着嘴显得有些不高兴了。让我们惊讶的是,他并没有气馁,在新开始的游戏中,孩子居然想出了“买一送一”的方法,以此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虽然这样算来,并不能赢利,不过为了鼓励孩子创新的行为,作为消费者的我还是积极地在“我的商店”中进行了消费。
类似角色扮演的投资游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不断升级。例如,游戏中添加“供应商”的角色,掌柜可以到供应商处“进货”,这样能帮助孩子更准确地掌握商品的成本。此外,还可以设置“店员”的角色,作为掌柜的帮手,帮掌柜推销产品,管理货物。当掌柜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以开一家分店,当然也可以升级为供应商。
游戏的设置是灵活多变的,游戏的规则也可以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适当调整。如果你也对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感兴趣,不妨尝试一下。
◎本节提醒◎
皮亚杰的研究表明: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学习,游戏就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最好途径。与其运用讲授式的教育,不如多花些时间,满怀童真,陪孩子做些投资游戏。
当然,投资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而是要让孩子看到未来的收益。这种收益包括资源上的收益,也包括能力和技术上的收益。在教孩子投资的同时,要让孩子具有风险意识。投资一定伴随着风险,不能让孩子生活在只有赢没有输的世界里。面对风险,有勇气承担风险,最后能有效地控制风险,这是投资教育中的必修课。P109-112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奋斗终身却不能致富,因为他们在学校中从未真正学习关于金钱的知识,所以他们只知道为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学习如何让钱为自己工作。
罗伯特·清崎
《富爸爸穷爸爸》作者
智商、情商和财商就像人生的三驾马车,带我们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教育则很好地连接了这三驾马车,让它们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并驾齐驱。
黄劲博士
安博教育创始人
我们常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从胎教开始,我们就尝试着对孩子的智商、情商进行开发。如今,一方面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孩子几乎不会因为后天因素,例如营养、医疗卫生等问题造成智商指数上的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心智教育越来越重视,孩子在情商上,也很少存在明显的缺陷。
当孩子在智商和情商上都处于相当的水平时,又怎么判断谁在未来更出彩呢?是不是拥有较高的学历、具备良好的品格就一定能胜人一筹?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智商和情商只是个人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就像盛水的木桶,它由三块木板组成——其中一块是智商,一块是情商,这两块木板高度相当。而最终能决定木桶盛水量的,是组成木桶的第三块木板。
这第三块木板就是我们要提醒大家的“财商”。财商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人在财务上所展示出来的智力。
财商并不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它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都得接触钱,赚钱、存钱,用钱、借钱,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钱。那么,怎么让钱在我们的手中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并且能够源源不断,这就是培养财商的意义所在。
要让孩子拥有高的财商,就需要从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理财教育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随后传到亚洲的韩国和日本。而在中国,对孩子的财商教育是滞后的。因为,中国的父母普遍认为,孩子与金钱不能有直接的关系,否则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于是,很多人在孩子面前“谈钱色变”,不仅不会在适当的年龄主动地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反而刻意回避财富话题。这直接导致很多孩子的财商水平远远赶不上时代的变迁。
近些年,金融危机冲击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对财富的掌握能力在经济巨变中显得尤为重要。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了。儿童心理学家也指出:孩子对财富的兴趣是与生俱来的,早期的理财教育有益于帮助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积极的金钱观,从而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和技巧。
作为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有益的,他们都会努力去做。理财教育当然也不例外。现阶段,各种各样的教育和培养方式层出不穷。有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财商,甚至从三四岁开始就教孩子做各种投资,包括比较复杂的期货与外汇。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只会误导孩子。
于是,有人开始担心了:理财的知识如此丰富,我们该怎么救给孩子呢?万一把孩子培养成为“守财奴”或者“拜金狂”怎么办呢?
只要在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的时候掌握分寸和技巧,这些担心就没有必要了。知识再多,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需要一个逻辑顺序与框架。正如此书,把理财的知识分为五个账户:储蓄账户、消费账户、分享账户、信用账户与投资账户。通过循序渐进地教导,把这五个账户教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掌握存钱、用钱、投资、感恩与慈善以及借贷的方法和技巧。这五个账户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财商,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富有的人,这种富有包括物质上的富有和精神上的富有。穷孩子与富孩子并不是由他天赋的条件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训练。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有步骤、有节奏地教育、培养和训练孩子,每个孩子都可能在将来成为富有的人。相信本书提供的五个账户一定能助你一臂之力,造就富有的孩子。
你的到来,点燃爱的火花。 在深蓝夜空下,绽放出最美丽的光华。
我的孩子啊,就这样,看你笑容无暇。
就这样,陪你慢慢长大。
我心成花……
让孩子接触金钱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与金钱接触。中国儿童财商不出众,这是因为中国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出众。
美国有研究人员曾对一百多个公司高层领导人分别进行智商、情商、财商的测试。结果发现多数领导人的智商分数平平,其中不少人与普通员工无异,但情商和财商的分数却很高。财商之于人生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一生不愁的5个账户)》为希望能够从小培养孩子财商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把理财的知识分为五个账户:储蓄账户、消费账户、分享账户、信用账户与投资账户。通过生活中具体事例、小游戏和可控的理财案例,循序渐进地教导,把这五个账户交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掌握存钱、用钱、投资、感恩与慈善以及借贷的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五个账户不仅能够开发孩子的财商,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
《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一生不愁的5个账户)》的作者是察渊。
当身边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陷入了经济困境……你是否忐忑,这会是孩子的明天?穷忙族、月光族、啃老族……哪一个都不要变成孩子的未来!《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一生不愁的5个账户)》是专为中国孩子定制的最佳财商教育范本,聪明父母必读,比“富爸爸”更实用!从0岁开始打造5个理财账户,让孩子一生不愁!
《我们应该留给孩子什么(让孩子一生不愁的5个账户)》的作者是察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