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教学亟待教材,原书已告售罄,5年来教学内容有许多新的需求,修订再版已成为必然。
修订构思新书内容时,以下几个问题作为调整的方向:1.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作为多道仪心理测试技术的拓展技术——非言语行为观察分析(即后称“微表情”识别)的应用一直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但这部分内容在原书里缺失。2.多年来与国内多道仪测试及其微表情识别技术的研究者、应用者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协作,走近过很多科学“测谎”人,他们的测试理念、测试故事,以及人格魅力,曾以不同的亮点打动过我。将这些“测谎”人及其“测谎”故事写进教材里,这些来自一线的鲜活素材能够极其有效地激励莘莘学子。3.由于书稿篇幅限制,增加新的内容势必要删减原稿内容。
几经思考:终于拟定这样的新书体例:
新书以《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冠名,全书仍分三篇,编者为范海鹰、付有志、王学博。
新书以《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冠名,范海鹰、付有志、王学博编著的《科学识别谎言--心理测试技术广角》全书仍分三篇。
第一篇,多道仪“测谎”解析,保留原书上篇的基本内答,即分两编介绍多道仪测试的概述与要素。概述编分四章介绍多道仪测试的含义、发展、原理、应用;要素编分八章介绍多道仪测试的主体、仪器、指标、条件、过程、编题、评图、结论等八大要素。旨在概要多道仪测试纵向发展与横向应用要素的理论框架。
第二篇,微表情“测谎”解析,分两编介绍微表情“测谎”的概述与要素。概述编分三章介绍微表情“测谎”的国外研究成果、国内研究概况、内涵及其应用;要素编分三章介绍:微表情形态意义、微表情识别要点、微表情识别训练等微表情“测谎”的要素。旨在概要微表情“测谎”纵向发展与横向应用要素的理论框架。
第三篇,走近科学“测谎”人,讲述曾经走近过的国内部分科学“测谎”人及其“测谎”故事,旨在以身边的鲜活素材激励莘莘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