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道解人生与处事的品格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孙朦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种最高的哲学境界,而道家思想诠释的就是这种彰显大智慧的哲学。做人之道,即修身之法。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在职场中,你都必须隐忍而行,也就是老子的处事哲学里所说的“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

《道解人生与处事的品格》(作者孙朦)对道家理论中对做人处事品格方面有较为透彻的理解。

内容推荐

《道解人生与处事的品格》(作者孙朦)对道家理论中对做人处事品格方面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希望渴求“心灵休息”的人,读读《道解人生与处事的品格》,会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一条更为宽广的处事之道,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性智慧。

目录

第一章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满者,能敝新成

了解现状,脚踏实地

知识无穷,学无止境

敞开心扉,拥抱热情

人誉我谦,又增一美

树立信念,成就自我

第二章 独善其身,超然物外

独特性格,塑造成功

独善其身,齐以静心

不失本性,善待个性

改变缺点,双赢人生

返朴归真,一任自然

反思生活,审视自然

超越自己,快乐人生

少取则得,多欲则惑

与接为勾,日以心斗

简化生活,真实自我

第三章 柔弱胜刚强

以柔克刚,不可逞强

上善若水,只求奉献

勇柔相结,利用长处

虚怀若谷,用人不疑

宽容大度,小忍无事

为而不争,以退为进

狭路相逢,懂得让步

第四章 三思而后言

诚信无欺,表里如一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廉而不刿,直而不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婉言拒绝,注意分寸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信守承诺,尽力实现

善言心出,收放自如

潜移默化,行不言教

希言自然,收揽人心

调节气氛,心理共鸣

不同性格,区别对待

第五章 宠辱不惊

宠辱若惊,大患若身

物极必反,荣辱相伴

身心清净,不失自尊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塞翁失马,福祸相倚

淡泊名利,谨慎行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第六章 交往之道

尊敬他人,赢得尊重

收敛锋芒,放低姿态

遗人玫瑰,手有余香

化敌为友,广阔胸怀

君子之交,平淡自然

用心交友,多条路走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多交益友,不交损友

懂得分寸,保持距离

因人而异,平等对待

投其所好,将心比心

第七章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决问题,必作于细

勤奋刻苦,坚强毅力

注重细节,认真努力

认真观察,勤于动脑

全力以赴,精益求精

反省自身,不断进取

成大事者,退而结网

第八章 舍才能得

德有所长,形有所忘

忘其所始,乐于忘怀

改道而行,迂回前进

为人处事,忍让为本

第九章 共同合作

自我超脱,不为物拘

放低身架,看轻面子

注重合作,优劣互补

承担责任,全心投入

懂得收敛,磨平个性

第十章 追求梦想,珍视选择

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明确目标,选对方向

全心投入,专注目标

目标远大,量力而行

试读章节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对自我的修炼非常的看重,“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认为连自己都不能战胜自己,怎么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儒家也强调修身自省。那为什么道家和儒家都非常推崇自身的修为?因为人经常看别人而看不到自己,就像眼睛一样我们能清楚的看清很多东西,但我们却看不到我们的睫毛。

了解别人,惹眼识人,这种人了不起,但识人有术,这里面有经验成分,但真正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智者。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显然,正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智者做人总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才能,并以自己的才能为基础,懂得“力所不及”和“过及”的辩证法则。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能认识自己,对别人认识得很清楚,把握得很准确,而对自己却不认识,也不能准确地把握。也有人感叹自己不了解别人,却认为完全了解自己,这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你要认识你自己”,就是说,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等,能对自己做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和审视自己。功是功,过是过,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认识不足,才能克服缺点,推动自身进步;其次,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高或低,把自己放在年龄相似并较熟悉的人中间作比较,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找到差距和努力方向;再者,通过交往征求别人的意见,依靠朋友,向他们了解对自己的看法,从中总结自己。

古时候,楚庄王想去讨伐越国,有一位名叫杜子的人劝阻他说:“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说:“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又说:“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泰国打败,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国家的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禁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它,这难道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弱点?”于是,楚庄王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自知,必须“三管齐下”。任何一个途径的偏废,都会造成自我认识的偏差。有的人习惯于从以往的经历中看自我,这样就可能:因过去的成就(例如曾在某次智力竞赛中得过名次)而沾沾自喜,或因以前的失败(例如某次主动交往受挫)而不敢向前。有的人一味地与别人比较,自觉比别人强时,就盲目自大,自感不如人时又产生自卑;而有的人则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至于别人的片言只语甚或只不过无意中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会搅乱他对自我的认识。可见,认识自我的途径有三条,但每一条都要用好并不容易。因为人只要稍不留意就很容易犯片面性。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子贡是自知的,是明智的,他虽然在才能上不及颜回的闻一知十,但却凭借其自知之明,在他的老师面前昭示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让老师由衷赞赏,而且美传流于千古!

可是,大干世界,茫茫人海,能够真正认识自己的人极少,而不能认识自己的人却很多很多。有的人心怀鸿鹄之志,可真给他施展的空间,却又往往大不如意,令人抱憾;有的人妄自尊大,目巾尤人,批评起别人来头头是道,可自己做起事来,却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这样的人,就是典型的没有自知之明者,他们陷在自我欣赏的迷雾里,飘飘然以为自己是一方神圣,其实只是自欺欺人!

自知之明来源于自我修养和自我慎独。因为自省才能自制自律,自律才能自尊自重,白重才能自信自立。自尊为气节,自知为智慧,自制为修养。人具备了自知之明的胸臆和襟怀,其人格顶天立地,其行为不卑不亢,其品德上下称道,其事业左右逢源。在人生道路上,就能经常解剖自己,自勉自励,改正缺点,量知而思,量力而行,及时把握机遇,不断创造人生的辉煌。

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弥留之际,吕后问道,萧何死后汉家谁可做相,高祖答,曹参可也。及到萧何病重期间,惠帝问,万一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你,萧何不假思索的回答,曹参而此时身在齐国为相的曹参,当听到萧何的死讯后,连忙吩咐舍人,奔赴京师,并说自己很有可能做宰相,不久之后,天子果然遣使宣曹参进京做丞相 曹参担任宰相一职后汉朝才得以继续振兴。P6-8

序言

中国人的处事态度和方法,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这套经验是文化的熏染作用,是一代代的中国人,经过不断的承袭和发展,逐步形成的。这种经验、文化被记录下来,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经典。在这些经典阅读中,道家学说在做人处事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即李耳,字聃,一字或日谥伯阳。汉族,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县太清官镇)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老子向往安宁与恬适的生命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自由。

老子的人生哲学,总与一个“道”字相关。“道”是什么?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意思是,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但是“道”又是不可见的,它依照自己的方式而存在着。引申开来,做人之道,也是看不见的,但却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品格,从而决定一个人的做事方式。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公元前286),战国时期朱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庄子名周,字子休(史记中司马迁并未提起庄子的字)。我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子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阅读庄子会把我们的心灵逐渐腾空,把我们心中的各种杂念排除,让我们的心底真正能够有所秉持,无论何时都坚守内心的淡然和清明,随遇而安,不与世争。最后,获得一个圆融的,合乎道的,合乎天地自然的,自己的生命境界。

做人之道,即修身之法。人们曾经思考过做人之道,并且可能通过自己的修炼而达到一种境界;但又不可否认,在你的周围又存在各种各样的人,有人坦荡大度,有人贪图小利,有人为人公正,有人事事算计,这样就会改变你原来的做人之道,也把你逼入重新选择的境地。面对烦恼,处理烦恼,最后才能避开烦恼。

本书对道家理论中对做人处事品格方面有较为透彻的理解,它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叙述,希望渴求“心灵休息”的人,读读此书,会为我们的人生开辟一条更为宽广的处事之道,带来一种更超越的人性智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1:2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