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云人物采访记(Ⅱ法拉奇作品)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意大利)奥里亚娜·法拉奇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采访艺术的辉煌样板,当代最伟大的政治采访文集!

在奥里亚娜·法拉奇面前,一切采访都是浮云!

世界第一女记者对话世界政坛风云人物!

为了采访霍梅尼,她曾与一个不知姓名的阿訇结婚;

她称卡扎菲是“既没有头脑,也没有魅力,再普通不过的可怜虫”;

她让邓小平给江青打分,邓小平的回答是“零分以下”……

翻阅《风云人物采访记(Ⅱ法拉奇作品)》,看法拉奇如何与权力顶峰人物对话,交锋!

新闻从业人员及学生的必读作品,采访对象有邓小平、霍梅尼、卡扎菲、肯尼迪等,都是当时政坛风云人物。

译文生动、流畅、准确。

内容推荐

《风云人物采访记(Ⅱ法拉奇作品)》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的采访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霍梅尼和卡扎菲的采访经历,第二部分是对包括罗伯特·肯尼迪、邓小平、贝林格、巴叶塔、瓦文萨、沙龙等十三人的采访录,这些人都是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世界政坛风云人物。所以,本书也可看成是那段历史的见证。

目录

意大利版编者按语

第一部分 采访权力

 前言

 第一章 伊朗精神领袖 鲁霍拉··霍梅尼

 第二章 利比亚领导人 穆阿迈尔·卡扎菲

第二部分 采访记

 美国司法部长 罗伯特·肯尼迪

 美国民权运动领袖 詹姆斯·法默

 巴勒斯坦恐怖袭击分子 拉希达·阿布黑多

 法塔赫领导人 法鲁克·卡杜米

 意大利众议院议长 山德罗·佩尔蒂尼

 意大利共和党主席 乔瓦尼·马拉戈迪

 意大利共和党主席 乌戈·拉马尔法

 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 贾恩卡洛·巴叶塔

 意大利共产党书记 恩里科·贝林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

 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 莱赫·瓦文萨

 波兰总理 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

 以色列国防部长 阿里埃勒·沙龙

附:人名注释

试读章节

人们称它为“蓝皮书”,因为它的封面有着鲜艳夺目的天蓝色背景,但是确切的标题为“阿亚图拉霍梅尼的戒律”。实际上,它包含了日常生活的准则。按照霍梅尼的说法,每一个虔诚的什叶派教徒必须对此了然于心,并且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阿亚图拉为写此书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后来又亲自过问出版事宜。此书在德黑兰的街头巷尾都有出售。凡识文断字者人手一册。但是在西方,偶然能见此书。只有胆大包天的报纸才敢翻译和刊登那些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章节片段:“一个同动物,如母羊,发生性关系的男子不能食用其肉。一旦食用,那么他就犯下了死罪。如果母羊喝了猪的奶,那么它同样也犯下了死罪。在这种情况下,这个男子再也不能同它发生性关系。”或者:“一个男子同一个不满九岁的女童结婚,有了婚姻关系,但不应该捅破她的处女膜,否则的话,就不能同她继续保持这种婚姻关系。”或者:“一名男子与另一名男子发生同性性行为,那么这名男子的母亲,或者女儿,或者姐妹就不能与后者结婚。但是如果新娘的丈夫与她的儿子,或者与她的父亲,或者与她的兄弟发生同性性行为之前就已经结婚,那么婚姻有效,两名男子成为姻亲。”或者:“在斋月期间,如果一个男子有手淫行为,直至达到性欲高潮,那么斋戒无效。如果该男子不由自主、无意识射精,那么他并不犯有罪孽。如果他醒来后,发现睡觉时遗精,同样也不犯有罪孽。即便是在大白天,当不由自主、无意识射精时,男子极力予以制止,那么斋戒有效。而当一名男子,或者一名女子,故意呕吐,或者洗头,或者全身沐浴,那么斋戒无效。”

这些报刊转载了有关婚姻、离婚、夫妻罪孽和吃喝罪过等清规戒律的章节片段。现在姑且撇开报纸不谈,我想方设法去回忆起自己在那个受苦受难的季节中,对伊朗发生的那些事作出了什么样的反应。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如此仓促,如此出人意料。突然之间,我身处隧道之中。在德黑兰,死于反国王暴动中的人堆积如山,由此人们开始谈论起这位阿亚图拉霍梅尼。八十岁时,他就从巴黎郊区的流亡地领导着这次造反运动。我对此付之一笑,罗列出种种原因,以表明这条消息不过是逗我一乐而已。原因之一是美国人永远也不可能接受失去一位像礼萨·巴列维那样的盟友,甚至可以说是一位弥足珍贵的附庸。因为未经美国人的允许,他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敢乱动。除了同苏联有着五千公里的边境线之外,他还控制着波斯湾和印度洋,也就是向西方运送石油的通道。原因之二是因为一度被赶下过台,礼萨·巴列维已经学会了自卫。他的军队因装备精良、军饷充裕而能压制住任何的革命企图,他的秘密警察出手狠毒,效率惊人,逮捕、折磨和消灭任何妄图谋求得到哪怕只是一点点儿自由的人。原因之三是尽管他是个妄自尊大者,狂妄到自信是薛西斯大帝的继承者,但礼萨·巴列维并不是一个傻瓜。他早就知道世界在变化,知道穆斯林世界也需要有变化,知道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每个社会的问题就是管理好自身的变化,也就是要接受这种变化,但与此同时又要制止以过于剧烈的方式颠覆现有的秩序。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了革命,也就是白色革命。他分发给农民一小块土地,剥夺了那些大地主的森林所有权和水源所有权,开展了扫盲运动和引进技术。首先,他让妇女除去了面纱,并向她们解释,在2000年行将来临之际,黑罩袍头巾是不能接受的,应该消除她们在家庭中的奴役状态,并且有上学读书、选择职业,甚至参军入伍的权利。总而言之,他打算把自己的国家纳入到当今时代的现实中。确实并不是人人都痛恨他。只有那些领悟“民主”一词真正含义的人和要求得到比通过暴政赐予的些许进步更多东西的人希望他患癌而死。当他更换妻子,或者当某个王子降生时,再或者当他从采尔马特度假归来时,其他的人,也就是大多数的人都会兴高采烈地拥向街头,狂热地为他鼓掌叫好。一个八十岁的祭师妄想利用清真寺和祈祷去推翻他,那完全是违背逻辑的事。

但是不久后,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他。与其说他是一位祭师,还不如说是米开朗琪罗雕塑中的一个苦行僧,一个愤怒的摩西。他有着洁白的胡子,头上盘绕着黑色的穆斯林缠头巾,目露的凶光与绝不容情的刽子手相仿。在一圈毕恭毕敬的虔诚信徒的围绕下,他盘腿坐在一块小小的地毯上,口中低声地诅咒着国王、国王的妹妹、国王的子女和国王子女的未来子女,然后不动声色地讲解丑闻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真主会惩罚国王。这次,我没有对此付之一笑。人们不怎么清楚他要的是什么,但是这张模模糊糊带有晦气而又冷酷无情的面孔有着某些东西,它们远比其表达的语言更令人恐惧。那就是我过去从来没有在礼萨·巴列维面部注意到的某些东西:首先是首领的才能,在取得政权之前,就善于将权力掌控在自己手中;然后是统帅的自信,即使面对不可能的事情也从不屈服;最后是男子汉的危险而超凡的魅力,它产生于不可动摇的信念,善于以一个从未出过差池者的傲慢姿态来操纵人群。他的那些讨伐檄文录制在录音带上,被寄往伊朗,足以重新燃起因屠杀而遭到重挫的起义之火。这并不是偶然的。在听了他的声音之后,起义者群情激奋,仿佛服用了一公斤的毒品,奋不顾身地扑向机关枪的枪口,高呼着“向我开枪吧,向我开枪吧!”,因为他献出生命而感到自豪。与起义者站在一起的妇女扔掉了走出贫民区时所穿的西式服装,穿戴上黑罩袍头巾,参加到自杀式行动之中。她们身藏石块和莫洛托夫燃烧瓶,用牙齿咬住黑罩袍头巾,以防滑落,让人击中,然后像没有翼膜的黑色蝙蝠般扑通一声倒下。先前,拥上街头,为国王更换妻子,或者为某个王子降生,再或者为国王本人从采尔马特度假归来而鼓掌欢呼的正是这些男男女女。如果我能相信不是用逻辑的方法去书写历史,相信狂热能让驴子飞上天,相信人们总是追随骗术更高明的人,甚至以上帝的名义行骗,而那个上帝却对此无可奈何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考虑霍梅尼有获胜的可能性。

P25-28

序言

意大利版编者按语

奥里亚娜·法拉奇虽然与癌症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但还是于2006年9月15日病故。在去世前几个月,她将一个颜色泛黄、边缘磨损的文件夹交给其外甥埃多阿尔多·佩拉齐。文件夹上除了印刷有“晚邮报”的抬头外,她还亲笔写下了“采访历史Ⅱ——霍梅尼和卡扎菲”。

这位女作家同出版商商讨出版一本新书的事宜已有一段时间。新书收集了她采访地球上显要人物时的实录。这些访谈录是在她作为《欧洲人》杂志和《晚邮报》的派遣记者时完成的,被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和亚洲大陆的最主要报刊翻译成各国文字。在《采访历史》取得全球性的成功之后,意大利和国外的读者都向她提出了上述要求。她本人也列出了一个名录,囊括了从1964年接受其采访的罗伯特·肯尼迪到1982年接受其采访的阿里埃勒·沙龙。

在那个年代中,法拉奇以其不朽的文字、堪称教科书式的文字见证了20世纪下半叶的剧烈动荡。她奔赴战争的第一线,盘问那些掌握着人类命运的世界各国领导人。奥里亚娜对棘手的地缘政治平衡有着特别的爱好,对其所生存的那个世纪中的各种意识形态进行了探索,作为世俗的思想家记载下了伊斯兰宗教的影响,忧心忡忡地关注着以色列。

她委托给外甥的长篇文章是以邂逅阮玉湾将军作为引导。这位一度被人称作“西贡的恐怖”的将军最终成为弗吉尼亚州一家餐馆的厨师。新一集的计划还包括其记者经历中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一是采访阿亚图亚鲁霍拉·霍梅尼,在伊朗国王礼萨·巴列维举家逃亡国外之后,1979年9月,霍梅尼破例在库姆城接受了她的采访;二是1979年在的黎波里采访了穆阿迈尔·卡扎菲上校。1979年12月2日,也就是焚烧美国驻的黎波里大使馆的同一天,经过节选删短,《晚邮报》发表了她的采访文章,并附有数张有关传奇性帐篷的照片。12月3日,补充了删去的段落,刊登了全文,并加上法拉奇的深入分析(很多人曾问起过卡扎菲上校向女记者作出的声明是否与攻击大使馆有关系)。该访谈录于1986年4月由《晚邮报》再次刊登,增加了额外的叙述性内容,读者可以在本书下面的篇幅中领略到。

这部新的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采访权力》,同时也是本书的书名。它以反省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反省是在帕纳古里斯去世之后,当奥里亚娜自行闭锁在乡下的家中,照料患有不治之症的母亲托斯卡的时候开始的。与此同时,她潜心于小说《男人》一书的创作。后来,该书于1979年6月付梓。她的伊朗和利比亚两国之行是先后完成的。第二部分收集了同以下人物的访谈录,以时间为序,他们分别是:罗伯特·肯尼迪(1964)、詹姆斯·法默(1967)、拉希达·阿布黑多(1970)、法鲁克·卡杜米(1970)、山德罗·佩尔蒂尼(1973)、乔瓦尼·马拉戈迪(1974)、乌戈·拉马尔法(1974)、贾恩卡洛·巴叶塔(1974)、恩里科·贝林格(1980)、邓小平(1980)、莱赫·瓦文萨(1981)、米奇斯瓦夫·拉科夫斯基(1982)和阿里埃勒·沙龙(1982)。里佐利出版社编辑部的《人名注释》作为遗补。被采访人物的生平事迹不求翔实透彻,仅仅在于提醒读者采访期间的背景,作为参考,并提供后续事件的一些信息。

一则公告:在《愤怒与自尊》(2001年出版)这本小册子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的库姆之行以及她与男翻译独处一室时发生的一次事件。《古兰经》严禁男女独处一室这类事发生,除非两人是夫妇。“负责道德检查的阿訇冲了进来,大声嚷嚷着:‘可耻,可耻!罪过,罪过!’唯有一种方式可以免于最终被枪决,那就是结婚……我不愿意同任何人结婚,更不愿意同一个已经有着一个西班牙女人为妻子的伊朗人结婚,我更不可能准备接受一夫多妻制。与此同时,我不想最终被枪决,也就是不想失去对霍梅尼的采访。我在进退两难中苦苦挣扎……我可以肯定,你会付之一笑。你一定会觉得,这只是一个笑话而已,茶余饭后的无稽之谈罢了。现在,我暂且不讲述这一事件的后续部分,给你留下悬念,究竟我结婚与否。”

该事件的后续部分已经写上,现在,请奥里亚娜·法拉奇的各位读者浏览。

2009年10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5: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