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引言
一、奶业是一个国家畜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乳房炎是奶牛发病率最高的疾病
三、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养殖损失最严重的疾病
第一章 奶牛乳房生理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乳房生理结构
一、乳腺外部结构
二、乳腺内部结构
三、乳腺及乳头组织结构
第二节 乳腺发育及其调节
一、乳腺发育阶段
二、乳腺发育及产奶的神经体液调节
三、泌乳及其调节
第三节 乳腺结构的变化
一、泌乳期乳腺结构变化
二、干乳期乳腺结构变化
第四节 乳腺的生理功能
一、乳汁分泌功能
二、乳腺免疫功能
第二章 奶牛乳房炎的类型和临床症状
第一节 隐性乳房炎
一、隐性乳房炎特点
二、隐性乳房炎的临床指标
第二节 临床型乳房炎
一、最急性乳房炎
二、急性乳房炎
三、亚急性乳房炎
四、慢性乳房炎
第三节 传染性乳房炎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性乳房炎
二、无乳链球菌性乳房炎
三、支原体性乳房炎
四、真菌性乳房炎
第四节 环境性乳房炎
一、环境链球菌性乳房炎
二、大肠杆菌性乳房炎
三、放线菌性乳房炎
四、其他环境性乳房炎
第五节 非感染性乳房炎
一、发病特点
二、临床症状
第三章 乳房炎的发病原因及规律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一、常见病原菌的感染和区系分布
二、细菌
三、支原体
四、真菌和原囊藻
五、病毒
第二节 环境因素
一、环境卫生差
二、季节差异
三、牛舍建筑不合理
四、应激
第三节 饲养管理不当
一、牛群管理
二、泌乳期管理
三、干奶期和产犊期管理
四、营养供应
五、中毒
第四节 牛体自身因素
一、年龄、胎次和产奶量
二、泌乳阶段
三、乳区
四、遗传
五、其他疾病影响
……
第四章 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
第五章 乳房炎的发病机理
第六章 乳房炎病理学变化
第七章 乳房炎病原微生物检测
第八章 体细胞及其控制
第九章 乳房炎诊断
第十章 抗病育种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一章 牛场设施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二章 营养物质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三章 饲养管理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四章 应激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五章 卫生保健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六章 挤奶与乳房炎控制
第十七章 乳房炎的免疫防制
第十八章 奶牛乳房炎治疗
第十九章 生鲜乳的质量控制
附录
英(拉)汉专业词汇
汉英(拉)专业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