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伟著的这本《老子教你言说》从《老子》本身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去阐释、印证、说明、发挥、应用老子的言说定律。《老子》我们或许很熟悉,但却不曾意识到它其中还包含着言说的智慧,可见作者对《老子》或名《道德经》的研究之深,见解独到,令人神往。书中语言风趣,又不失哲理,庄谐相映生辉,细细品读,其味无穷!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老子教你言说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作者 | 张剑伟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剑伟著的这本《老子教你言说》从《老子》本身出发,通过古今中外大量事例,去阐释、印证、说明、发挥、应用老子的言说定律。《老子》我们或许很熟悉,但却不曾意识到它其中还包含着言说的智慧,可见作者对《老子》或名《道德经》的研究之深,见解独到,令人神往。书中语言风趣,又不失哲理,庄谐相映生辉,细细品读,其味无穷! 内容推荐 《老子教你言说》按照老子的言论,结合历史和现实中的生动事例,对言说的本质、言说的规律、言说的方式、言说的后果以及言与不言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直击人性之弱点,彰显现实之意义。本书材料翔实可信,引证发挥精当,观点持之有故,亦庄亦谐妙语连珠;语言洗练精粹,高深中不失通俗,平叙中不失哲理;老子观点的挖掘不仅反映了学界研究的前沿,而且创见迭出、独到新颖;历史及生活事例的裁选不仅佐证了老子的观点,而且与之辉映成趣、相得益彰。 张剑伟著的这本《老子教你言说》既可作为老子研究者、爱好者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作为普通读者茶余饭后阅读的生活哲理书,更可作为行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 老子概述 第二章 希言自然 第三章 言而无病 第四章 美言市尊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上) 第六章 多言数穷(下) 附录《道德经》王弼本 我的读后感 试读章节 二、老子其书 据《四库全书》记载,周朝守关官员尹喜看到紫气浮关,知真人至,迎之,乃“老子乘青牛而过”。这就是“紫气东来”掌故的出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中的这个“五千余言”,就是后来流传甚广、影响巨大的《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 《老子》五千余言,韵文(味)十足,字字珠玑,句句经典。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哲学经典,具有开放理解的巨大张力,哲学、文学、宗教、经济、政治、伦理、管理、军事、外交等都可以从中找到智慧的源头。按照通行版本,《老子》全书共分八十一章,有上下两篇,前三十七章为上篇道经,三十八章及以后为下篇德经,有些版本上篇为德经,下篇为道经。有一种说法,《老子》原本既不分篇又不分章,分篇、分章是从汉代开始的。大不列颠博物馆把老子列为影响世界的十大名人之一,《纽约时报》奉老子为古今中外十大作家之首。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译成外文发行量最多文化名著当中,《老子》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自该书诞生以来,读者众多,流传甚广,释者如云。历史上曾有四位皇帝亲自注解《老子》。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老子热”的兴起,《老子》一书愈益引起外国政要和平民百姓的关注。 《老子》因其内容张力巨大,具有向多种理解的可能性,加之篇幅短小精悍,便于手抄和解说,所以问世以来流传注本较多,而每一种注本均可理解为一种传本或版本。《汉书·艺文志》中有4种注本;《隋书·经籍志》中有49种注本;《道藏》中有41种注本和白文本。台湾学者严灵峰编纂的《无求备斋老子集成初编》收录明代以前注本150种,《续编》收录明代以后注本204种。 尽管《老子》版本众多,但基本文字、基本思想和观点大致相同。现就目前影响较大、价值较高并引起学界广泛重视的几个版本简述如下: 一是“竹简本”,即用篆文抄写在三组不同规格的竹简上的《道德经》篇章、片段。文字只相当于通行本的四分之一,“竹简本”发现于1993年,发表于1998年,发掘地点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按照考古工作者的一致假定,“竹简本”的抄写早于公元前278年(即墓葬年代以前)。 二是“帛书本”。发现于1973年长沙市马王堆,分为甲乙两个版本。整理者认为帛书甲本的抄写年代在公元前206至前195年之间,字体近于篆文;帛书乙本抄写年代可能在公元前179至前169年之间,用隶书抄写。帛书甲乙两本均不完整,文字皆有损掩。 三是“傅奕本”。据说其底本是项羽妾蟓本,由唐代傅奕参照严遵本、想尔注本、敦煌本、范应元本、景龙碑本等九个版本对校、加工、整理而成,它已经不是项羽妾塚本的原貌,只能将其当作唐代加工过的古本。 四是“河上公本”。河上公是东汉时期的隐士,《神仙传》载:“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也。”他的《老子》注本——《河上公章句》,流传甚广,其依据的版本可能是汉代末年的版本。但《河上公章句》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已非当时的原貌。敦煌本所载《老子河上公注》已经分章,加以标题和章次则见于唐代,今天所见的二字标题则见于宋代。 五是“王弼本”,亦即王弼(曹魏时期人)“注”所依据的版本,这个版本在近两千年的流传中已有很大的改变。明末朱得之所见“王弼本”尚未分章,按照刘笑敢先生的说法,“王弼本”分为八十一章显然是根据“河上公本”加工的,加工完成时间当在明代后期或清代。学术界一般把“河上公本”“王弼本”叫作今本或通行本,把“河上公本”“王弼本”和“傅奕本”三个版本叫作传世本。 《老子》因其书中频繁出现的无为、不争、守弱、处静、谦下等字眼而被一些人定性为消极避世之作,实乃天大的误解。殊不知,老子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无不为,通过不争来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通过守弱来达到柔弱胜刚强,通过处静来达到天下定,通过谦下来达到“上民”(处上统治人民)与“先民”(处前引导人民)。《老子》不但是一部强调进取也同时强调进取策略和方法的人世之作,而且是一部救君王于妄为、救黎民于水火、救个体于痴迷的救世之作。清代魏源深得《老子》真味,他说:“圣人,经世之书;而《老子》,救世之书也。”《老子》是一部教人怎样修身养性、辩证思维、为人处世、治国理政(尤其是顶层设计)的经典、宝典。“道”,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君王应走的“路”,这条“路”对于一般民众同样有着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准确地把握老子思想的内涵并结合当下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意义重大而深远。《老子》中的民本思想、治国智慧,对于我们推进现代国家治理具有较强的镜鉴意义;《老子》中的生态伦理智慧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老子》中的无欲原则、修身箴言、利他原则及双赢智慧,对处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的每一个人,如何正确地对待生死、对待财富、平抑狂躁心态、减少心理疾病、保持身心和谐、健康地生活,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P9-13 序言 致读者 深受老子之影响的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是人一出生就存在于其中的东西,人只有在先于他的语言的引导下,才能理解自我和世界;语言为世界命名并赋予其意义;语言预先规定了人的视界,铸就了人的眼光,安顿了人的灵魂;语言,使世界成其为所是,使万物成其为所是,使人成其为所是;人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人就在语言中,人只能在语言中。语言对于人,就像其生息于其上的大地,就像其须臾不可离开的家园。 正因为人在语言中,所以人不仅要有所言说,而且必须要有所言说,即使“尽得风流的不著一字”,同样是言说的一种形式、一种表现。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女性每天平均要说20000个单词,男性平均为7OOO个单词,之所以要说,则决定于人的大脑中的一种特殊蛋白。研究人员还发现,女性大脑中这种蛋白质的含量要比男性高出30%,女性比男性话多有着深层的生理根源。 人是语言动物,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也是由语言和言说交织而成的生动图画,其间既有真言、箴言、善言,也有谣言、流言、恶言。我们不仅自己应努力做到言真言、箴言、善言,还要学会应对恶言、谣言、流言。“三人成虎”“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了真理”,在人类历史上,此类教训不但深刻而且沉痛。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联系的日益增多和交往的日趋广泛,恰当地言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作为沟通别人展示自我的手段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一些西方国家,总统竞选需要演(言)说,普通人就职需要演(言)说,甚至离职也需要演(言)说;在国内许多企事业单位中,岗位的竞争、先进的评选、职位的晋升等大都需要通过演(言)说这一环节。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把一个人的说话水平、演讲水平作为判断其实际水平的一个重要参数;实际生活的交往当中,因言说得当而幸遇“贵人”、赢得机会者,或因言说失当而开罪他人和丧失机遇者,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言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言说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人脉根基,还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成功、成才和成长,甚至有时候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古话中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关于如何言说的箴言,如“逢人只说三句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一言灭身”“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等。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系统研究言说与人生命运、事业成败、家国兴衰关系的人,当首推春秋时期的老子。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曾向老子求教,临别时老子有以下赠言:“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老子说,我听说富贵之人临别时用财物送人,仁义之人临别时用言语送人。我达不到富贵,只好盗用仁人的名义,用言语送你了:那些聪明绝顶、洞若观火之人,本可以成就一番事业,但却因为喜欢道人长短、议人是非而经常陷于死亡的境地;那些博闻强辩、旨趣高远之人,本可以立身扬名,但却因扬人之恶、说人坏话而屡屡危及性命。所以,为人子者、为人臣者,说话一定要讲究身份,注意分寸,切不可图一己之快或一吐为快而恣言妄语陷自己于绝境。 …… 什么样的言说或怎样言说才能增大成功的胜算而减少失败的比重?是多言还是少言抑或是无言?是牢骚、抱怨还是赞美、鼓励?是强辩、巧辩、狡辩还是不辨、讷言、留待时间(实践)证验?正是因为具体言说的内容、场景、情势、对象各有不同,所以掌握言说的总体规则、总体规律,就显得尤其重要。正确的言说,恰当的表达,不仅是成功追求者的通行证,也是成功实现者的墓志铭。老子的《老子》(又名《道德经》),高度重视说话问题,涉及“言”字、“诺”字的章节达17章之多,对言说的本质、言说的规则、言说的形式、言说的心态、言说的效果或后果等,都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振聋发聩的论断,笔者认为,就言说的方式方法而言,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老子的观点,就应尽量做到“急事慢慢说”“小事幽默说”“自己的事让别人说”“拿不准的事谨慎说”“没发生的事不胡说”“做不到的事不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等。 《老子教你言说》,是笔者《老子教你成功·四部曲》之第一部(其他三部为《老子教你思考》《老子教你做事》《老子教你做人》)。本书在结构上分为“老子概述”“希言自然”“言而无病”“美言市尊”“多言数穷”(上下)六章;本书材料翔实可信,引证发挥精当,观点持之有故,亦庄亦谐妙语连珠;语言洗练精粹,高深中不失通俗,平叙中不失哲理;对老子观点的挖掘不仅反映了学界研究的前沿,而且创见迭出,独到新颖,历史及生活事例的裁选不仅佐证了老子的观点,而且与之辉映成趣、相得益彰。本书中的一些关于老子研究的理论创见,曾以文章的方式在《北京大学学报》《江汉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这些创见在本书中因与大量的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结合而呈现出更为通俗的表达形式和实用价值。笔者窃以为,本书既可作为老子研究者、爱好者的一本参考书,也可作为普通读者茶余饭后阅读的生活哲理书,更可作为行将走向社会的青年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书。此言当否?敬请读者评说。 张剑伟 2017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