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献学源远流长,有着发生、发展、臻于成熟的延绵不断的历史,涌现出众多著名的古文献学家,积累了丰硕的经验和成果,创造了相当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值得认真加以总结,为当今古文献的整理、研究和利用,乃至传统文化、古代学科的研究,取得借鉴,并为古文献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明确方向。
孙钦善著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修订本)(精)》根据这一宗旨,对先秦至近代上下几千年的古文献学史作了全面总结。全书按中国古文献学的历史分期,以重要的古文献学家及其著作为纲,以古文献学的成果、方法和理论为目,微观分析与宏观考察相结合,力求做到经纬分明,史论兼备。全书论及重要专题三十余个,有代表性的古文献学家上百人,内容宏富,资料翔实,立论允当,既是可供参考的开创性研究著作,又宜用作教材。
上册
绪言
第一章 先秦
第一节 夏商周时代文献典籍的产生、保存和整理
第二节 我国古文献学的开拓者孔子
一 孔子与《周易》
二 孔子与《尚书》
三 孔子与《诗经》
四 孔子与礼
五 孔子与乐
六 孔子与《春秋》
第三节 孔子后学与古文献整理
第四节 先秦诸子与古文献学
一 《墨子》
二 《荀子》
三 《韩非子》
第五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及其对先秦文献流传的影响
第二章 两汉
第一节 概述
一 政治思想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二 秦火之后,先秦文献典籍在汉代的流传整理情况
三 经今古文学
四 纬学与纬书
第二节 董仲舒
第三节 司马迁
第四节 刘向 刘歆
第五节 王充
第六节 许慎
第七节 郑玄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
第一节 概述
一 政治概况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二 魏晋玄学的产生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三 汉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古文献学的影响
四 古书四部分类的确立及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整理概况
五 魏正始三体石经的刊刻和汲冢竹书的发现与整理
第四章 隋唐五代
第五章 宋辽金
下册
第六章 元明
第七章 清及近代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