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留痕--上海图书馆历史记忆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岁月如梭,一晃,上海图书馆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在这六十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发展。《岁月留痕--上海图书馆历史记忆》中既有四馆合并时的初创回顾,也有馆所合并后图情发展的后续记忆。

本书脉络清晰,史料真实,不仅使上海图书馆的历史档案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也可以让更多的读书人走近上海图书馆,并对它的史料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内容推荐

上海图书馆编著的《岁月留痕--上海图书馆历史记忆》收录了1952年上海图书馆开馆时的第一任馆长李芳馥先生以及1958年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四馆合并后首任馆长顾廷龙先生的工作轨迹。馆藏特色部分讲述了中外古籍珍本,无论在数量上和珍贵程度上,在国内外都是数一数二的,同时还重点记述了上海图书馆历年来编制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国报刊索引》等享誉海内外的重要书目。

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其中既有口述者的简历,也有与之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十分具有可读性。

目录

馆史

 回忆李芳馥

 回忆顾廷龙

 回忆潘景郑

 筹建上图回顾

 四馆合并

 农村、市区网及全国第二中心馆

 市区图书馆协作网

 新馆建设

 新馆现代化建设

 新馆组织文化建设

 图情联手,馆所合并

 名人字画收集

 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

 接待国际友人

馆藏特色

 藏书楼珍本文献

 《上海图书馆西文珍本书目》

 典藏家谱

 盛宣怀档案

 馆藏视听珍本文献

 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

业务建设及特色服务

 《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

 《中国近代现代丛书目录》

 《全国报刊索引》

 中文图书集中编目

 读者服务工作与年展

 参考咨询服务

 专递与简报

 上海一旧金山友谊图书馆

 珍本复制

 古籍修复

 上海图书馆展览发展历程

 上海图书馆讲座发展历程

 高级专家咨询委员会

 上海图书馆中专

 图书流动车

 上海图书馆综合服务部

试读章节

我的父亲李芳馥先生是上海图书馆第一任馆长,至今已离开我们十六年了。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我的祖父是教书的,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有出息,在1923年就把我父亲送到武汉,就读于武汉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那时候图书馆专业在中国是非常少的,当年,武汉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是国内唯一的一所图书馆专科学校。

我父亲在那里学习了三年,1927年毕业,被分配到北平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图书馆,从事编目工作。由于他在工作上的努力和勤奋付出,他担任了中文编目组的组长。1934年他获得美国洛开基金会的图书馆研究资金。洛开基金会,也就是美国人拿一部分原来的庚子赔款作为经费,让中国的学者到美国学习他们图书馆的先进经验。他被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习。

这个机会很难得,他也非常珍惜。当时一起去的还有江苏省图书馆馆长汪长炳,也是他的同学。通过一年的努力,他就拿到了硕士学位,本来他还要准备博士论文,但当时北平图书馆要求他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实习,因此他就放弃了写博士论文。当时他们做的决定都不会考虑个人,全是根据国家的需要。他到美国国会图书馆实习了一年,后来就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文部从事图书采编工作。临行前我的姨父,即以后成为著名古籍版本专家的赵万里先生赠与他“乘风破浪”四字相勉。

在他学习期间,美国对教育还是很重视的,从1935年到1939年,让他们到欧洲各国,比如英国、法国、荷兰这些国家的图书馆参观,以增加他们的阅历,所以他很珍惜这个机会。通过这些经历,对他以后在图书馆工作方面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由于国际形势变化,1938年以后日本侵略中国,1941年上海沦陷。根据国内形势,北平图书馆就让他回国了,他在美国工作实习的过程总共7年。他为什么能在图书馆学有很深的造诣,实际上在这7年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1年他回国了,当时中国的留学生也都非常爱国的,只要祖国有需要,他们马上就回来,根本没有想过在国外待下去。国外的条件总比旧中国的条件好多了,但是他们是没有这个意念的,都是要回国的,因为是祖国派去学习的。他们是中国人,是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所以他们还是要把学到的本领回报自己的祖国。

1941年他回到北平。北平图书馆把他派到上海,当时上海有一个办事处,就让他负责这个办事处工作。由于1941年到1945年是抗战时期,日本人的侵略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灾难,所以他的办事处在1941年以后就没有办法开了,只能关掉了。一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个办事处才得以恢复,他被任命为北平图书馆驻上海图书馆办事处的主任。他有空的时候就跟我们讲他这一段经历,怎么样从武汉文华读书,一直到从事图书馆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了,陈毅市长非常关心上海的文化事业。听我父亲讲,陈老总自己就非常有学问,他对上海的文化是非常重视的,当时上海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由李亚农任主任,徐森玉先生当副主任,在这下面成立了图书整理处和文物整理处。我父亲担任了图书整理处的主任。根据文管会的要求,要尽快建立新的上海图书馆,而且尽量争取早目开馆。因为上海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最主要的阵地。

P1-2

序言

岁月如梭,一晃,上海图书馆已经走过了一个甲子,在这六十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经历了许多的变革和发展,其中既有四馆合并时的初创回顾,也有馆所合并后图情发展的后续记忆。

岁月确实可以留痕,本书邀请了上海图书馆29位资深业务专家,其中有年逾花甲,甚至己步入耄耋之年的老前辈,也有在职的业务干部,他们以真挚的情感投入,用口述的方式,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我馆每个时期的各项业务,因此可以说,他们是上海图书馆馆史内容的亲历者,也是上海图书馆馆史的见证人。本书共有37个主题,按业务板块分类,分别为馆史、馆藏特色、业务建设及特色服务,这些板块基本涵盖了上海图书馆业务的方方面面,系统地记录了上海图书馆自1952年建馆以来的点点滴滴。

这些珍贵的历史回顾,汇成了上海图书馆六十年来的业务宝典。本书收录了1952年上海图书馆开馆时的第一任馆长李芳馥先生以及1958年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科学技术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四馆合并后首任馆长顾廷龙先生的工作轨迹。馆藏特色部分讲述了中外古籍珍本,无论在数量上和珍贵程度上,在国内外都是数一数二的,同时还重点记述了上海图书馆历年来编制的《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全国报刊索引》等享誉海内外的重要书目。从另一方面看,本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其中既有口述者的简历,也有与之相关的历史图文资料,十分具有可读性。

本书脉络清晰,史料真实,不仅使上海图书馆的历史档案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也可以让更多的读书人走近上海图书馆,并对它的史料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上海图书馆馆长

2014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3:5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