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排名第一的TED演讲人肯·罗宾逊教育五部曲之一。 挖掘自己的天分,感受自己的热情,端正自己的态度,寻找自己的“部落”,这些对发现你的天赋、提升你的幸福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清华大学教授陈劲,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翟小宁,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畅销书《驱动力》《全新思维》作者丹尼尔·平克联袂推荐。 肯·罗宾逊、卢·阿罗尼卡创作的《发现你的天赋(天分与热情成就幸福人生肯·罗宾逊教育五部曲)》会告诉你,无论风险暗藏还是困难重重,探寻自己的天赋都是值得的! 内容推荐 挖掘自己的天赋对追求不一样的生活、做真正的自己有着怎样的意义?作者从提出发现天赋要遵循的3个步骤和3大原则开始娓娓道来,从天分、热情、幸福感、态度、“部落”及“部落”文化等方面着手,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些元素对发现天赋之旅的不同意义。 6大内容块充实《发现你的天赋》内容明确天赋真正要义的理念和原则、丰富的案例和故事、帮你寻找自己天赋的15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课、丰富且视角客观的学习资源、启发思考的章节问题以及独具特色的测试。力图从不同的、全面的视角挖掘你的天分、热情、态度和潜力,让你更好地审视周围环境并帮你深刻自省。 有的人活着,没有任何冒险和抱负,而有些人活着,为的就是一场场探险。探寻天赋之旅正是这样的冒险。这一“双向之旅”向内挖掘你的灵魂深处,向外挖掘外部世界蕴藏的种种机遇。肯·罗宾逊、卢·阿罗尼卡创作的《发现你的天赋(天分与热情成就幸福人生肯·罗宾逊教育五部曲)》会告诉你,无论风险暗藏还是困难重重,探寻自己的天赋都是值得的! 目录 前言 从“思考人生”走向“创造人生” 01 发现天赋 我的天赋是如何被发现的 发现天赋的3 个步骤 发现天赋的3 大原则 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 练习1:冥想 练习2:评估“现在的你” 练习3:描述自己 02 你擅长什么? 天分与能力 发现自己天分的4 种测试 你有多少种选择? 换个角度试一试 练习4:你擅长什么? 03 如何发掘你的天赋? 网站设计师是如何成为魔术师的? 突破教育的阻碍 专注 做真正的自己 练习5:如何发现你的天分? 练习6:挖掘你的天分 04 你的最爱是什么? 感受热情 身体能量和心灵能量 忠于心灵 积极情绪的力量 练习7:你喜欢什么? 练习8:什么会吸引你? 05 什么会让你觉得幸福? 不幸福的真相 幸福的意义 提高幸福指数的3 大要素 超越自我 练习9:你幸福吗? 练习10:幸福圆圈 06 你的态度是什么? 你的水杯有多满? 冲破障碍 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改变他人的态度 练习11:你是如何看待事物的? 07 你的现在是不是你的未来? 走出去 你的处境如何? 关一扇门,开一扇窗 你想去哪里? 练习12:你现在在哪里? 08 你的“部落”在哪里? “部落”文化“部落”的4 大好处:肯定、指引、合作和鼓舞 做不同的尝试 找到你自己的“部落” 练习13:想象你的“部落” 09 接下来你该怎么做? 以退为进 听从内心的召唤 也许,难一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可塑的人生 练习14:你的初始行动计划 练习15:给支持者的一封信 结语 让我们过有热情、有目标的生活吧! 译者后记 试读章节 在我更小的时候,我喜欢画画,但在学校里为了集中精力学习其他东西,我不得不中断了对艺术的追求。在从一个少年成长为青年的岁月里,我喜欢摆弄和修理各种东西,经常徘徊在五金商店,研究各式各样的刳刨机和钻头。后来,我又喜欢上烹饪,在我的孩子们很小时,我的糕点手艺不错,名气不大但实至名归——至少在我孩子们的眼里是这样。 总而言之,从协奏曲到烹饪,我有过很多人生选择。当然,拥有多种特长比专精一项更容易让人无所适从,后来,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年幼时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什么,也不知道天赋是否曾经降临于我身上。 现在,我知道我的天赋就是与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各地旅行、与不同的人交流,通过不同媒介与更多的人建立联系。小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天赋居然会是这样的,也没有料到我会认识这些人。 我1950年出生于英国利物浦,自小在一个温暖欢乐的大家庭里长大。我总是独自玩耍,这主要缘于当时的环境: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欧洲和美国,小儿麻痹症正肆虐蔓延,所有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感染上这种瘟疫。我4岁时得了这种病。一夜之间,我从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孩儿几乎变成了瘫痪儿。接下来的8个月,我都是在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度过的。出院时,我的双腿依然装有支架,只能坐在轮椅上,而且必须靠双拐才能行走。 那时的我真是个无比可爱的小孩。5岁时,虽然带着矫形器,却难掩我小卷发和灿烂微笑所散发出的迷人气息。然而,那时的我口齿不清,早餐时我要“一杯咖灰(啡)和一片烤咩(面)包”的时候,都没人理会我。因为口齿不清,3岁以后,每周我都会被送到一位语言老师那里进行矫正训练。据说,我就是在那位老师家里感染了小儿麻痹症的,因为亲朋好友中没一个人得过这种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个性。我小时候非常安静,是个天生的观察者和聆听者,我非常喜欢就那么安静地坐着,关注那些不起眼的事物。我还喜欢做一些手工艺品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当时最喜欢上木工课。在家时,我会花几个小时组装轮船、飞机和历史人物的模型,然后给它们上漆。我甚至可以整个下午都在后院里,用地上的任何东西发明一些幻想游戏。这一切的一切都无法与我现在的状况联系起来——一位在全球范围内被公众关注的演讲者。就像天下所有的故事一样,我毫不自知的才华先被别人发现了。 13岁时,我的表姐布伦达结婚了,两个哥哥与表哥一起准备了一个搞笑节目——扮成女人,演唱热门歌曲,这个组合还起了名字“苏打水”。他们需要一个人报幕,哥哥就推荐了我。我很意外,其他人也是如此。但是最后,我做到了,尽管内心慌乱无比。 我惊呆了,因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我的家人们竟是如此欢乐!他们完全不介意“主持人”身上装有支架、说话结结巴巴,着实沉浸在狂喜之中。我想,人必须面对并打破自己的恐惧,而非回避,否则它会一直困扰着我们。 这真是一个奇妙的夜晚,我的角色居然受到了好评。这个临时组合引起了一阵轰动,还受邀去全英各地的俱乐部和剧场演出。只是担心怕惹怒了不喜欢酸味的人们,我的两个哥哥把队名改成了“苏打姐妹”。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们开始做全英巡回表演,并参加了一些顶级比赛。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意识到:我也可以面对公众。P4-5 序言 从“思考人生”走向“创造人生” 本书将带你进行一次寻找天赋之旅。 几年前,我在俄克拉何马州听到一个古老的故事。两条小鱼顺流而下,途中遇到了一条逆流而上的大鱼。大鱼说:“早啊,孩子们。今天的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礼貌地冲它一笑,继续向前游。过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问同伴:“什么是水呀?”——它已经视水为无物,浑然不觉自己就在其中。 天赋就是这般让你浑然不觉,让你在做某件事情时能产生强烈的共鸣,促使你发自内心地做自己。 你呢?你觉得自己有天赋吗?自己的天赋是什么?如何去找到它呢?世界上有许多人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天赋,做着自己生来就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是幸福的。然而,更多的人还没有找到这种感觉,他们活得并不快乐,生活对他们来说只是熬日子。 从《让天赋自由》说起 我在2009年出版了《让天赋自由》(TheEement:HowFindingYourPassionChangesEverything)一书,主要谈论上述两种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和各自产生的不同结果。天赋是天分与个人兴趣或者说热情的结合。想想你会主动去做的某些事情,比如弹吉他、打篮球、烹饪、教书等。我曾在与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聊天时得知,她做了一辈子的会计。读小学时,她就对数学着了迷,所以她成功地找到了天赋。以此看来,发现天赋之旅的第一步就是要认清并了解自己的天分。 顺应天赋绝不意味着仅仅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很多人其实更擅长做自己并不怎么喜欢做的事情。要做到顺应天赋,你还必须热爱它。比如上文提到的那位令人尊敬的会计就是如此:她不但擅长与数字打交道,而且热爱它——这就是她愿意为之献身的事业。中国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虽然孔子肯定没有读过我的这本《让天赋自由》,但我们的想法却如此相似。 《让天赋自由》这本书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和自己的生活。这本书获得了世界各地不同年龄段读者的热烈反响。在我接受访谈和进行签售时,常听读者们说起为什么购买这本书——因为他们正在寻找自我的新方向。而有一些读者则表示,他们是为自己的孩子买的,或者是为了爱人、朋友和父母。我总是会问人们:他们在做什么?是否喜欢现在做的工作?有一些人,无论他们做的是什么,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的,我非常喜欢”,而且脸上洋溢着无比灿烂的笑容。我明白,这些人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赋。但是,有一些人则会含糊地说“我觉得目前看来还不赖……我得以此为生”,他们则要继续探寻。 寻找自己的天赋为什么如此重要?首要原因是个体原因:因为我们要以此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天分以及可以为之献出一生的事业。第二个原因是社会原因:我们必须去发掘自己被深埋的天赋,让自己喜欢上自己的工作、生活,让自己更快乐、更有幸福感。第三个原因是经济原因:天赋有可能让你从经济上受益,当然,你也可以拒绝通过自己的天赋来赚钱。寻找天赋的根本在于更好地平衡你的生活。 在如今的社会中,你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工作选择,甚至可能在职业生涯中从事各种不同的工作。你选择的起点并不一定是你的终点。了解自己的天赋将会给你带来更好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简单地从上一份工作跳槽到下一份工作。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这都将是实现自我的最佳职业路径。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工作,那现在正是你思索和寻找新方向的最佳时机,如果你了解了自己的天赋,就更有可能找到以此为生的方法。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职业生涯的中期,那么你就要做好应对剧烈变化的准备,去寻求一种真正与自我天赋相匹配的职业。如果你已经退休,何不趁这样的时间好好思考这些问题?这正是重新发掘自己内心的热情,再一次华丽转身的绝佳时机。而从企业层面来说,当经济形势不好时,比起那些员工大多冷漠、愤世嫉俗和呆板的企业与组织来说,那些员工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企业和组织会更容易成功。 虽然《让天赋自由》这本书力图启发和激励读者,但它并不是一本实用手册。自从这本书出版以来,人们总是会问我很多问题,主要是: 如果我没有什么天分,怎么办? 如果我没有真正热爱的东西,怎么办? 如果我热衷于那些自己毫不擅长的事情,怎么办? 如果我擅长做那些自己毫不喜欢的事情,怎么办? 如果我无法以天赋谋生,怎么办?如果我有很多其他的责任和事情要承担,怎么办? 我会不会太年轻/太老了? 每个人是不是只有一种天赋? 天赋是一生只有一种,还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改变? 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已经找到天赋了呢? 我该怎么帮助我的孩子找到他的天赋? 这些问题都是有答案的。随着《让天赋自由》一书越来越受欢迎,我知道自己必须回答这些问题,《发现你的天赋》正是我努力回答这些问题的呕心力作。因此,无论你做什么,不管你在哪里,也不管你有多大年纪,如果你正在寻找自己的天赋,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而作。你可能正处于以下某种状态中: 因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天分和热情而茫然; 正在思考应该在学校里选择哪些课程; 正在决定是读大学,还是做点儿别的什么; 正从事着一份自己不怎么喜欢的工作,正思索着如何改变; 正值中、晚年,感觉需要一个新的方向; 没有工作,正在努力思考要做什么。 如果你恰巧认识一些正在寻找天赋的人们,那么这本书将会是一份好礼物。 后记 感谢湛庐文化的简学老师对我的信任,让我翻译罗宾逊先生的这本畅销书。 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于我而言,也正是我发现自己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是这本书的有效读者。翻译期间正值我摔断腿在家休养。溽暑之中,伴随病痛期独有的审慎与孤绝,我借这本书的翻译也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剖析,试图在“复出”大干世界之前,寻求到内心的平和,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 打开这本书,大家的最初印象可能会和我一样:这不就是市面上流行的心灵鸡汤嘛。但是,在我跟进翻译,也跟随书中的指导尝试自我发掘的过程中,我最深的切身感悟是:了解自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准确地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绝不是心灵鸡汤可以解决的问题。 在自己方寸地之外,我们常常会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混同为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但是在罗宾逊先生的系统里,找到自己的天赋不光是所谓的成就,更是乐于其中的幸福状态。但是值得高兴的是,幸福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一种能力,可以自我创造——这种乐观的基调,大概是本书中最为“心灵鸡汤”的内核。 值得注意的是,罗宾逊先生在这本书中的态度非常开放而谨慎,他展示了他独有的洞察力和正能量,也提供更多相关的知识平台,供大家进一步去探索和批判。这本书不是唯我独尊的知识传销,而是理性地看到了哲学、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在这个问题中的边界和交互。这种谨慎的态度也是我非常赞赏的。 为了了解作者,我也看了罗宾逊先生在TED的演讲,他关于教育的演讲一直在强调:不以标准化的测试为教育目的,尊重每个孩子多样性的天赋,并创造出能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教育环境——这些都是他在本书中秉承的核心理念。发现和尊重自己的天赋,让自己乐于其中,不仅是小学课堂的任务,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课题。 能完成这本书的翻译,我首先要感谢在我休养期间悉心照顾我的妈妈,让我可以忽略病痛静心翻译;还有一直致力于规范我语言使用规范的老爸,悉心帮我纠正译稿中的语法错误——父亲是我初中时候的语文老师,而我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学生之一。 感谢在翻译过程中被我“骚扰”请教的朋友,没有和他们的讨论,我对自己乃至对这本书的理解都不会更加深入:师妹佟琳和我算是讨论问题最多的忘年之交,从她身上,我感觉到自己依然年轻、依然热泪盈眶的理想主义:在大多数讨论中,丽莎都会赞同我的观点,但她也给了我颇多的灵感,赞同有时是出于对我自尊心的贴心照顾;庆华是我研究生的室友,学贯理工,在人生哲学方面也是难得的通透,这本书里的某些理念也印证了她过去对我的某些规劝;还有定期远程交流的熊璇,我们的谈话内容往往就跟这本书里分享的一样,我们总认为习得案例的经验再加上自己的体悟和行动才是我们诜择的人生。我还想将这本书送给谢丽同学,以此向她解释我的人生态度,让她看到个体力量与现实较量获胜的可能性。 另外,我还要感谢引领我入西方哲学之门的苏老师和心理学专业的侯老师,他们严厉而又循循的言传身教让我勉强能理解罗宾逊先生在书里谈及的概念和理念,并不忘保留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最后,我想推荐这本书,在这个抬头便随处可见“鼠标手”和“拇指族”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花费太多时间在虚拟空间中和他人相处。放下鼠标和手机吧,找个只有自己的时空,一页一页地去翻读这本书,花点时间跟自己相处,体验思考的宁静平和,将焦虑卸下。 恳请大家指正。并祝大家幸福! 书评(媒体评论) 非常喜欢罗宾逊的《发现你的天赋》,因为在我看来,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而明智选择的基础就是发现自己的天赋。 ——孙云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树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间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发现你的天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擅长而且喜欢做的事,关键是要找到天分与热情的契合点。“发现天赋”不但有助于你在事业上的成功,还能催生你的“幸福”。只要按照书里精心设计的15堂训练课认真练习,你就一定能够走上一条通向事业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希望之路。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终身教授 发现自身的天赋并加以合理运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技能,甚至是人的最重要的美德。 ——陈劲 清华大学教授,创新研究专家 创新人才的涌现,天赋的发现与培植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有其内在规律可循。《发现你的天赋》从人的内心深处探求天赋的发现奥境,进而开辟一条通往创新人才源源涌现的蹊径,有了这样一些开放的视角,当可激发创新人才的创造活力。 ——翟小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关于如何发现真实的和最好的自我,《发现你的天赋》给出了最好的解答,你的人生将因此而彻底改变。 ——史蒂芬·柯维 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 《发现你的天赋》这本书再次证明,肯·罗宾逊是一位了不起的人才。他告诫我们,别再理会那些老调重弹的人。我们要绕过他们,找到自己才能与期望的交汇点。这是一部令人备受鼓舞的杰作! ——丹尼尔·平克 畅销书《驱动力》《全新思维》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