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平、张福浩、王亮等编著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总结,对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内涵和定位,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管理、交换与整合,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协同处理、检索、挖掘、服务聚合、模型管理,以及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示范等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索。本书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兼顾前沿性,可为读者提供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相关基础知识,还能引导读者进入当代地理信息服务的前沿,是一本特色鲜明、指导性很强的优秀著作,对于推动我国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创新和自主开发,必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电子政务是支持工业化大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技术保证,也是体现国家竞争力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由于政府部门进行管理与决策的信息许多与地理位置有关,因此,地理信息服务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是政府管理和分析决策的重要技术支撑。《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结合作者刘纪平、张福浩、王亮等多年为政府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实践,总结了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理论、技术和应用,包括:服务科学与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管理、交换与整合,电子政务协同地理信息处理与服务,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检索,面向电子政务的空间数据仓库构建与数据挖掘,基于工作流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聚合,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应用模型管理,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示范等。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的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可供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的高等院校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第1章 绪论
§1.1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发展背景
§1.2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1.3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相关理论与技术
第2章 服务科学与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
§2.1 服务科学
§2.2 电子政务
§2.3 地理信息服务
§2.4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
第3章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管理、交换与整合
§3.1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分类体系
§3.2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管理特点
§3.3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综合数据模型
§3.4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数据交换方法
§3.5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数据整合
第4章 电子政务协同地理信息处理与服务
§4.1 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
§4.2 集中式协同空间数据处理
§4.3 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地理信息协同服务
§4.4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协同服务实现
第5章 基于本体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检索
§5.1 构建地理事件本体
§5.2 地理事件本体语义映射
§5.3 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检索
§5.4 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检索系统
第6章 面向电子政务的多源空间数据仓库构建与数据挖掘
§6.1 空间数据仓库构建
§6.2 面向电子政务的地理信息挖掘基本框架
§6.3 基于文本的地理信息提取
§6.4 基于点、线、面要素的空间特征值提取
§6.5 多种地理因子的提取
§6.6 空间关联规则的提取技术与实例
第7章 基于工作流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
§7.1 工作流定义及参考模型
§7.2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工作流模型
§7.3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工作流实现
第8章 基于语义的地理信息服务聚合
§8.1 地理信息服务聚合
§8.2 基于语义地理要素检索以及跨领域要素映射的提取方法
§8.3 规则约束的地理信息服务及要素的语义聚合
§8.4 地理信息服务聚合实现
第9章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型管理
§9.1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模型分类
§9.2 应用模型管理体系架构
§9.3 模型实用性评价方法
§9.4 应用模型管理流程设计
§9.5 应用模型管理实现
第10章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示范
§10.1 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软件平台
§10.2 面向政府机关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
§10.3 面向部委及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
展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