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茶坊”丛书邀约文采一流的江南作家谈茶说茶,又不拘泥于茶,茶里茶外优游一番,别致好看。书中插图为作者所绘,稚拙可爱,文人气息浓郁。是茶文化爱好者提升品质的理想读本。
陶文瑜编著的《茶来茶去》为其中一册。是一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茶来茶去/大家茶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陶文瑜 |
出版社 | 浙江摄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大家茶坊”丛书邀约文采一流的江南作家谈茶说茶,又不拘泥于茶,茶里茶外优游一番,别致好看。书中插图为作者所绘,稚拙可爱,文人气息浓郁。是茶文化爱好者提升品质的理想读本。 陶文瑜编著的《茶来茶去》为其中一册。是一本有关茶文化的通俗读物。有理论,有故事,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欣赏性、可读性均较强。 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看看本书。 内容推荐 大凡茶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就茶论茶,另一类是茶叶蛋的做发,吃到嘴里是当饭当菜的蛋,你也看不到茶叶的模样,却时不时有茶滋味浸出来。茶叶蛋的高明在于,你将蛋吃下去,最后留在嘴巴里的却是茶叶的味道。“大家茶坊”这一套丛书应该就是茶叶蛋的做法。 《茶来茶去》的作者陶文瑜在自己的实践中不断追求、探索茶里的文人和文人里的茶。 目录 序 地方戏 碧螺春 太湖翠竹 湖州 雨花茶 西湖龙井 海上花 太平猴魁 茶馆演义 从头说起 唐朝的事 到了宋朝 明清风范 一笔民国 还是茶馆演义 陶陶居和广州 女子茶室和香港 记在书里的昆明 先说重庆再说成都 京剧的天津 一腔西安 春扬州 喝茶地图 茶花 红茶绿茶乌龙茶 茶客 水和壶 一个人的车间 听枫园喝茶 踏春踏秋 南园茶社 园林里面喝茶 老虎灶和大饼店 秦淮河 红茶绿茶 老陆 书茶馆 老情歌 费老与小费 老车 小说家 茶客球迷 茶客棋手 茶壶的故事 两个段子 答客问(代后记) 试读章节 雨花茶 雨花茶不是历史悠久的名茶,雨花茶是1958年才创立的,取这样的名字,就是纪念雨花台革命先烈的意思。 我去南京时差不多已经长大成人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刚好南京长江大桥造起来了,数百里之外的苏州,也锣鼓喧天地热闹过好一阵子。学校里布置了关于长江大桥的图画作业,因为蜡笔本身比较笨拙,加上桥面上开汽车,桥中间开火车,桥下面的水上还要有轮船经过,这样画出来的图画,长和高几乎是差不多的,这说明了我当时虽然缺乏想象力和艺术感觉,但毕竟是一个一是一二是二的人。 真正往心里去的风景是秦淮河。这个想法是怎么生出来的?已经记不得了,反正不是读了俞平伯和朱自清的文字,他们的文字只是加强了心里的想法。这样的想法,可能稍稍有一点点黄色,但风花雪月的成分要多一点。后来我第一次去南京出差,下了火车就去夫子庙,看到的却是一副农贸市场的样子,真是有点哭笑不得。我记得当时还有一个手里提着领带的小贩,一个劲地问我要不要。 有一阵子我常去南京出差,是将编好的稿子送给出版社终审,稿子是校园文学的内容,每一回是两到三天,住在出版社的招待所里。靠在招待所边上的是一家点心店,这家点心店除了对外供应点心,其他的和一般人家一式一样,桌子可能就是他们平日用餐的桌子,炉子也是他们自己烧饭的炉子,进去之后坐下来,几乎就是他们家的亲戚了。 点心店的生意很清淡,点心只有面条和馄饨,滋味不能说很好,但看上去很干净。点心店的主人是一个七十开外的老头和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孩。老头指挥女孩做事,对客人却十分热情开朗;女孩一直是细声细气的样子。老头应该是祖父吧,女孩就是孙女了,老太可能不在了,女孩的父母可能早出晚归上班,或者就是在外地工作的。这是多好的一家人家啊!我当时也是青春年少,心里想着在这家人家多待一会儿,或者将来有可能我们单位在南京建一个办事处,我就到南京办事处工作,生活真是太美好了! 后来去的次数多了,老头和我的话也多了,有一次老头在我吃馄饨或者面条的时候问三问四地说,哪儿人呀,做什么工作呀,今年多大了呀,这使我觉得八字几乎是有了一撇了。但是老头紧接着说道,他自己已经七十八岁了,有五个儿子,他和最小的孙子一起过,那个女孩就是孙媳妇。 我在出门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对那个女孩生起气来了,明明是孙媳妇,还要装得像孙女的样子,多不好啊。 再去南京时,我又去了一两次点心店,还是老头和女孩在那里张罗,我只是填饱肚子,那样的感觉却一点也没有了。 关于南京还有一件值得记录的事情,就是我的同学季海跃当年毕业分配去了省武警部队,他是学财务的,但一开始在监狱里实习,这一天正赶上风雨交加,一个犯人企图越狱逃跑,季海跃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毅然举起了手枪并打中了犯人的屁股,这一枪使他荣立了三等功,并在人生的道路上完成了由白面书生到革命战士的转折。 还是回到雨花茶上来。我最初就是在这个同学那儿喝到雨花茶的。那一次出差坐的是傍晚的火车,到南京已经很晚了,找了住的地方,房间里却没有茶叶,出门走了几家小店,也没得卖,南京人喝茶似乎远不及苏州人。一边是升上来的茶瘾,一边是人生地不熟的街头,我想到了我的同学,就给他打电话,我说我到南京了,你来看看我,再带一点茶叶来,一定要带的,哪怕你不来,茶叶也要来看我的。 这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P44-46 序言 我的朋友范小天不久之前出版自己的文集,主要是小说,长篇、中篇、短篇都有,请知心朋友写序,总共是九篇,范小天出三本集子,刚好是一本三篇。书出来之后,范小天说,可惜还有好多朋友没有请到。然后他说了好多名字,再接下来说,好像也不行,要是这些人全请来了,书里面也放不下呀,只有一个办法了,单独出一本书,全是序。 这真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想法。轮到我为自己考虑序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这个事情。而且我这本书的名字就叫《茶来茶去》,找一些平时在一起喝茶的朋友写序,感觉这一本书就是一个茶馆,我约大家到这里来喝茶,你一句我一句地说着,多开心啊。 这个想法确定下来之后,一个现实的问题就出现了,毕竟也只有这么大的地盘,一副粥少僧多的样子。我为这事想了半天,想到的办法就是限定字数,这也是说得过去的,序只有好和不好的差别,没有长和短的说法的。都是知己的朋友,他要有这个想法,下回我在出书的时候还请他写序,就请他一个人,由着他写,这是很过瘾的呀。 然后我就给想到的朋友写信,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其实打个电话什么的也很方便的,但我觉得写信比较正规。我在信上说:“亲爱的朋友啊,我在写一本名叫《茶来茶去》的书,请你为我写一个二三百字的序,好不好?你写一百字也行,不到一百字也没关系,就是谈谈关于茶的看法,你写了,大恩不言谢谢,你不写我会生你气的。” 两三天之后,朋友们的序都到齐了。这时候我越发觉得这个形式好了,一是本来就是本关于茶的书,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话,就像在茶馆里你一句我一言的样子;二是用二三百字说出一个关于茶的感觉来,对于我的这些郎才女貌的朋友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事情,他们有点千方百计似的完成,省吃俭用地花每一个字,几乎是百炼成钢了。对于大家来说,本来是看一个人的自说自话,没想到还看到了百花齐放的群英会,真是意料之外,也太划算了。 我要不就先说这么多,下面就是我的朋友为《茶来茶去》写的序了。(按姓氏笔画为序) 后记 答客问 问:苏州是你最热爱的城市吗? 答: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或者说我热爱的城市,就是苏州了,也只能是苏州。因为我没有在其他地方待过很久。我生是苏州人,死是苏州鬼,这很宿命的,有时候因为看到一处风景或者遇上一个外地的人物,我真希望自己是那个城市的居民,但冷静下来只有一点“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感慨了,感慨之后,好好过自己的日子。 热爱其实谈不上的,至多是一个学会热爱的过程,好比是包办婚姻。生米做成熟饭了,你就好好吃饭吧,不然会饿肚子的呀。 问:这座城市的普通市民是如何生活的,城市的性格是什么样 的。城市的气息对于你写作内容的充实是否会有所帮助? 答:早上出门上班,晚上看电视、睡觉,一日三餐,生儿育女,不要说苏州,天底下劳动人民的生活差不多就这些主要内容。有区分的是完成这些内容时的状态,从前的苏州人还是比较自得其乐和从容不迫的。 丰子恺先生有一幅比较著名的漫画,题目就叫《苏州人》,画的是一个穿着长衫,叼着烟卷,手上还托着鸟笼的中青年。这一副神情有点公子哥儿,有点无所事事,基本上是遛鸟回来,优哉游哉往茶馆去的样子。大家看了之后就啧啧地说道,瞧人家苏州人,小日子多滋润啊。其实这真是认识的误区啊,广大的苏州人民群众,谁不是早出晚归勤俭勤奋地工作和生活着呢,遛着鸟的,也真是少数里的少数,真要是老老少少提着鸟笼在街上遛,且不说别的,你上哪去逮这么多闲着的鸟呢。 有关城市性格,苏州园林的建造,可以说明一些问题,我有现成的文字,就照抄了:“从前的苏州人,当官或者做生意挣了些钱,就想到造一座园子,造园是闲情逸志,也是寻找人生的寄托。这也是苏州和其他地方的区别,其他地方的人今天花一元钱挣了十元,明天就想着将十元钱变成一百元钱,如果说苏州人的时尚是造园的话,其他地方的时尚就是不停地挣钱。造园林其实是时尚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就是园林里的生活。住在园林里想着把一元钱变成十元钱,也不是苏州的时尚。苏州的时尚是将柴米油盐变成风花雪月。” 文徵明的后人文震亨,写过一本名叫《长物志》的书。《长物志》说的是怎样艺术地生活和什么是生活中的艺术。这一个景致里应该放一些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应该怎样来摆设才能自然、古朴、风雅,才能避开俗气和匠气,文震亨娓娓道来。《长物志》是日常生活事无巨细的一种安排。又是“寒不能衣”、“饥不能食”的超然物外。能够将生活当成工作来对待,而且自己还乐在其中的人,应该是艺术家了。 但《长物志》中的一些说法。现在也只能听听而已,倒不是说过时了,因为从前和现在的条件不一样,从前对自己住宅的规划设计,是几亩地甚至几十亩地的手笔,那时候毕竟人少地多,而且还便宜,买一块地,基本上是半买半送了。还要搭好多古树给你,你要把古树收下来,人家还要谢你,起码是省得他带走了,当时的古树也多,多到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地步了吧。 现在人说房子,基本上是按平方算的,你要不是房地产商,以亩来议论房子,人家还以为你是古人呢。你就买个公寓房,是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选择,你想多增加几个平方,也算得上是人生中一次比较重要的选择了,你想有个别墅,基本上算得上是有远大理想了,要想有个园子,就是有远大又宏伟的理想了。 我说得似乎有点书生意气轻描淡写。但内心有点忧心如焚的,这不是房子的问题,房子小大家可以挤一下的,我觉得在我们的性格中,已经和正在丧失的是状态和心情。 一个城市有自己独到的性格真不容易,这是前世修的,一个城市要坚持自己的性格更难,现在,我们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建设现代化都市,我们也可以做表面文章抢救一二出就要失传的昆曲,因为对于我们城市的性格。我们已经不在意了。说多了,其实不关我什么事情。 至于对我写作的帮助和启发,我想总是有的,还是这个比方,哪怕你和你不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回到家她把饭做好了,晚上她把被子铺好了,对你也是帮助嘛。 我们只能就事论事,因为换个地方生活,这些基本的好事也是有的,好作家其实不在乎在哪儿生长,好作家永远是生活在别处的。问:你生活中,城市的什么最让你感动?答:城市里的一个人吧,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其实没什么,但我还是老被自己感动。 问:你去过的诸多城市中,你最喜欢哪座城市?你理想中的城市又是什么样? 答:原来我很喜欢南京。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自己的城市,现在说不好,可能我去过的地方太少了,我不喜欢走动。 至于理想中的城市,我是个胸无大志的人,简单地说就是四季要分明,现在苏州的春天和秋天一闪而过。我不喜欢。然后也不一定非要美女如云,但一个年纪的女人,能很好地体现出这个年纪的风光。然后人口不要太多,大街小巷应该是盆景园,而不是菜市场。然后有知心的朋友。然后不要为生活太奔波。这个问题我说不好。问:你的写作跟这座城市有多大的关系。受到多大的影响?答:老实说关系不大,我觉得不能因为我写了些有关这座城市的文字,就是有关系有影响,我可能写过一两篇出色的作品,但这一两篇作品和我们这个城市无关。 问:想过这座城市的将来吗?有没有具体的设想? 答:想过的,老是在想,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将来,很多事情啊,我想我不在了可怎么办呢,但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然后就很总结地想道,不在就不在了吧。 我没有什么具体的设想,只希望这座城市的将来比现在好一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