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保护八卦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自然资源,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的专家共同组成了综合科学考察队,开展了八卦山区域的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收集掌握了大量数据和资料,并对八卦山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这本《湖北八卦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精)》由汪正祥著,是这次综合科学考察的结晶。
湖北八卦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地槽区南缘,大巴山东段的北坡,是湖北省最西端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5.6%,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该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北亚热带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珍稀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八卦山自然保护区还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重要水源涵养区之一,对保持水土,提供清洁水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该地域的本底调查缺乏,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关注极少。2011年夏天,在湖北省林业厅的组织下,湖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科学考察队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本《湖北八卦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精)》由汪正祥著,详细介绍了该保护区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动植物种类及区系特点、生物多样性的种群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分布及保护状况,提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策建议。
《湖北八卦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精)》可供林业工作者及有关研究人员,环境保护工作者及有关研究人员,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大中专学校的生物、林学、环境保护、生态专业有关人员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