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从2001-2010年间中国文学的大量作品中认真遴选、集中收录这十年间的中国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理论批评等文学种类中的经典作品,整体展示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将来的文学研究提供经典性和权威性的文献资料。
张学昕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短篇小说卷1)(精)》是此丛书之一,为短篇小说,共收入二十九篇短篇小说。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短篇小说卷1)(精) |
分类 | |
作者 | 张学昕 |
出版社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从2001-2010年间中国文学的大量作品中认真遴选、集中收录这十年间的中国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理论批评等文学种类中的经典作品,整体展示21世纪第一个10年间中国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将来的文学研究提供经典性和权威性的文献资料。 张学昕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短篇小说卷1)(精)》是此丛书之一,为短篇小说,共收入二十九篇短篇小说。 内容推荐 张学昕主编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短篇小说卷1)(精)》是《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中的一本,共选取29部短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人们生活的状况和情感特点。 目录 前言 出版说明 导言 往事 倒立 我为什么没有小蜜 幸福票 白雪猪头 地球上的王家庄 传说中的宝物 妹妹 水上的声音 别让我再哭了 饺子馆 外地人——短篇系列之三 黑猪毛白猪毛 一匹马两个人 雨把烟打湿了 朋友 特务 明月寺 大老郑的女人 发廊情话 拖鞋大队 变形 白水青菜 与大师约会 西瓜船 圆形精灵 上帝之手 我们的眼睛 我们的耳朵 试读章节 童年,某个除夕的下午,我独自站在街上。除夕的下午,这不会错,因为我一直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玩一会儿我就要想一下:过年了,将有三天爸和妈都放假在家,不用去上班了;将有三天我都没有作业,光是玩;三天里爸和妈都可能带我出去,逛公园、串亲戚;三天,家里随时会有客人来,送给我礼物,给我压岁钱;这三天顿顿都有鱼有肉,还有其他好吃的东西……三天是够长的了,而且现在还没开始,三天是要从明天算起的。每这么想一遍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快乐。所以我从家里跑出来,在街上玩,好像这样就可以使即将到来的好日子更确凿,就可以把它们保护得更牢固,更完整。 我独自在街上玩。就是我家门前那条细长的街。站在街心朝两端望,两端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灰白的天,和灰白的天下雪掩的房屋。 从早晨开始下雪,中午时停了。不过天仍然阴着,说不定还会有更大的雪,可能一宿都不停,可能明天一早起来就见那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到处一片洁白。那可真是太棒了!我喜欢雪,喜欢大雪带来的安谧,尤其那安谧之中又漫布着过年的喜庆。我独自在街上跑。天并不冷,一点儿都不冷,空气湿润、新鲜、干净。空气中偶尔飘来炸鱼和炖肉的香味儿,使人想到家家户户当前的情景——忙碌、欢快,齐心协力准备着年夜饭。是呀,过年了。鞭炮声东一下西一下地响,闻得见丝丝缕缕的火药味儿,但看不见放鞭炮的人。街上人迹已稀,都在家里了,偶尔一两个因为什么事耽搁了的人,正提着满篮的年货急匆匆埋头赶路。 其实街上并没什么好玩的。我只是在雪地里跳,用木棍敲落树上的雪,把路边的积雪捅得干疮百孔,等候时间一点儿点儿过去,接近年宵。我不急着回家,反正一连串的好日子就要来了。我一点儿都不急着回家,让那幸福的年宵在看不见的地方积聚得更浓厚些吧。别让它来得太快,也走得太快。不如在这温润的空气里多待一会儿,在等待的快乐里多待一会儿。我希望暮色慢慢降临时母亲会出来找我,她走到街上,左右张望,然后冲我喊:喂,还不回家吗?过年啦——! 我蹲在一根电线杆下这样想着,忽见路当中站着一只猫。不知它是从哪儿跳出来的,一身雪白,唯耳朵和尾巴是黑的。它远远地看了我一会儿,便在一座座雪堆之间跳来跳去,看见洒落在白雪上的红色爆竹屑,它就闻,就刨,就“喵一喵一”地叫,好像也有着不同寻常的快乐感受。我追它,它便在雪堆后面藏起来。靠着它的黑耳朵和黑尾巴我有时能看到它,它若把头埋下去把尾巴收起来,你简直就分不出哪是雪堆哪是它。我在雪堆之间绕来绕去追它。这猫似有些灵性,我走到这边,它就在那边露出两只黑耳朵,我跑到那边,它又在这边露出一条黑尾巴,我却看不出它是怎么从这边跑到那边的。它不远不近地总跟我保持着五六米距离。我追累了,它就从雪堆上露出头,转动着两只黑耳朵看我,或者是笑我。当然它不笑,这东西好像很有幽默感。这猫有点儿神秘,我想我得认真对付它了。我正想着得怎样对付它,它却忽然消失不见。我低着头东找西找,却又听见高处有它的叫声,抬头看时,只见它在某一座屋顶上舒舒服服地抱成团,两眼甚至半睁半闭。等我跑到那屋檐下,它好像又不在那儿了,紧跟着,另一个方向又响起它甜甜的叫声。我急转身,就见五六米外的一处台阶上正有一只白猫懒洋洋地躺在那儿理毛。妈的,到底有几只猫呢!我恼了,挥着木棍冲向那台阶。它泰然自若地看着我,一动不动,见我冲到它跟前了,才“噌”的一下跳开。这不算气人。气人的是它跳开之后并不跑远,仍与我保持五六米距离,在那儿悠然地游戏,闻地上的爆竹屑,在雪堆之间跳来跳去,轻声轻气地叫,看我。我想算了,这东西!甭理它吧。可我这样一想它好像也随之变了主意,不跳也不叫,静静地藏在雪堆后面,只露出两只黑耳朵,好像故意让我看到它。我气喘吁吁地坐在台阶上。它见我不再追它,或者是相信我屈服了,终于承认了失败,它便大摇大摆地走出来,然后,仿佛横刀立马一般站在街心盯着我。我知道,只要我一动,它就又会溜走,跳上树,跳上墙,或者随便藏到哪儿去,所以我也不动,我也毫不含糊地盯着它。我跟那白猫四目相对,互相看着,好一会儿,它开始搔首弄姿,开始看天,耸鼻子,支起耳朵听。天色越来越暗,鞭炮声越来越密。大约确信我是个不堪一击的家伙,这猫轻蔑地叫了两声,转身走开。它走几步一回头,走几步就站住回头看我一眼,我便鬼使神差地跟着它。我觉着我跟着它走了很久,走过了很多人家,最后天黑了,只见它雪白的身影倏忽消失在我家的院门中。我跟着它走进院门。我跟着它进去但是院子里空空如也,没有房子,没有人,没有声音,也没有家,只有灰白的天,只有灰白的天空中落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家呢?我大声喊:“妈——”我大声喊:“妈——!不是要过年了吗?” P001-003 序言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凡十三卷十八册,经过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终于面世,无疑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件大事。 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文学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首先表现于它的世界性的历史处境。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9·11事件”对于世界格局的改变,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还是在精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都非常巨大。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经过艰苦的努力与谈判,终于加入了“WTO”。这一事件对于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的影响自不待言,其对我国思想文化界的影响,实际上也非常深刻。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学,就发生和发展于这样的世界背景,并且和这样的背景发生着或显或隐的内在联系。 在中国内部,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对于世界体系的进一步融入和改革开放在多方面的拓展与深化,市场化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初步形成,媒介文化特别是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发达,文学体制包容性的扩大和评奖制度的调整,以及中国台湾开始于上世纪末的政治转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对祖国的回归,都不仅使中国各个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生了变化,它们之间的文学与文化关系,也与此前大为不同。这些“变化”和这些“不同”,二十一世纪以来表现得尤为迅猛、尤为突出,文学处身其中,无论是主动被动,还是直接与间接,自然与它们深切关联。在这些关联中,我们关注最多和感受最深的,就是我们的文学——具体地说,就是我们的作家、诗人,我们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研究者,和我们的文学翻译家、文学编辑与文学出版工作者等等——都力图以他们的劳作去书写、把握、追问、反思与介入我们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这个时代广大民众的精神与生存,在我们的文学中得到了异常丰富的表现。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学潮流迭起、异彩纷呈,老一辈作家坚守良知,佳作不断;中年作家们勇猛精进,成就卓绝,殊为我们文学时代的中流砥柱;青年一代,也都姿态各异,身手非凡。二十一世纪以来,我们出现了那么多非常杰出的作品。我们的文学在精神特征、话语表达,在价值、美学和艺术策略上既有坚持,又有新变,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和相对独特的文学时代。这个时代虽仍在进行,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它的未来必定宏阔,必有大成。因此,为了全面、系统和较为及时地总结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文学,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基本格局和重要史料进行认真切实的梳理,并且遴选出其中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一方面为后人对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进一步研究和文学史编撰提供最具权威性的经典文献,另一方面,也为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提供一套权威性、系统性和集成性的大型选本,我们特邀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的著名学者和著名批评家编选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 我们的“大系”,充分借鉴和学习了赵家璧先生1935-1936年间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来各辑“大系”的历史经验,也据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基本特点,既有常规性的“理论批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文学”、“杂文”、“报告文学”和“史料”诸卷,也专门设立了“翻译文学”和“随笔”卷,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强调和突出“翻译文学”对于汉语文学的重要意义,也反映了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笔”文体的持续兴盛。我们希望,我们的“大系”在学术精神上既能对前辈有所承传,也能具有新的尝试和新的开辟。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2010)》虽然较早地动议于2009年,并在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启动,纳入了江苏省“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出版规划,也获得了我们学术前辈的热情鼓励与肯定,但是,为了保证编选工作的客观性与严肃性,为了这项浩大的“学术工程”所必须具有的时间的沉淀,我们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中国文学结束几年后方始推出。各卷主编作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界与文学批评界都极活跃与非常著名的学者与批评家,工作繁忙,而能勠力同心地沉潜数年,共襄盛举,真的应该深深感谢。昔者赵家璧先生在其《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前言”中曾经说过:“我们相信新文学运动第一个十年间许多英雄们打平天下的伟绩,是值得有这样一部书,替他们留一个纪念的。现在我们做成了,我们觉得了却了一件心愿!”对于我们这套“大系”来说,值得纪念的,除了我们的很多作家、诗人、批评家和翻译家们的文学“伟绩”,还有我们的前辈与我们的同仁们对“大系”所付出的很多热情、很多心血,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也非常想说:“现在我们做成了,我们觉得了却了一件心愿!”我们希望,在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我们的文学必将取得新的“伟绩”,我们的文学研究界与批评界,也必将有一次新的集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