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华对联故事(足本典藏)/中华国学经典读本
分类
作者 陈君慧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陈君慧主编的这本《中华对联故事》精选了历史上的百余篇对联故事,希望读者在领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余,还能有所收获。

内容推荐

陈君慧主编的这本《中华对联故事》分为“民俗”、“名人”、“祠庙陵墓”、“名城胜地妙联趣事”、“山水佳迹妙联趣事”等章节,选取了中国历代有名对联的一些妙联趣事,是对中国对联故事的一次全面总结,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目录

民俗妙联趣事

 后蜀主孟昶题桃符

 后蜀主孟昶题桃符

 医者但愿世无病

 诙谐春联寓严肃

 伞铺酒馆共一家

 程敏政奇才得佳人

 周渔璜出对联招亲

 陶宗仪贺百岁老人

 戴渠亨挥毫撰寿联

 李绍仿用年号撰联

 郑板桥自寿作怪联

 刘凤诰巧写祝寿联

 翰林因贺联升迁

 东坡开挽联风气

 苏东坡挽侍女联

 朱元璋联挽马皇后

 纪晓岚悼友挽联

 纪晓岚自挽联

 翁同龢临终撰挽联

 康有为联悼“六君子”

 杜康造酒醉刘伶

 朱元璋给屠户写联

 纪晓岚戏解招牌联

 李调元小食店书联

 刘墉应对戏台联

 一联语救活一酒馆

 王羲之三贴春联

 穷秀才写对联

 新郎新娘对谜联

 徐文长撰联骂财主

 祝枝山春联骂财主

 贺婚妙联传佳话

 王安石双喜临门

 秦观联求苏小妹

 恩爱花开风流梦

 香蟾镜长圆

 海誓连心对结偶

 村姑笑难举人

 云霞瑞霭照东床

 户对门当贺新婚

 乞丐善对得佳人

 皮匠揭榜获娇妻

 当不愧小乔夫婿

 老尚多情呼宝宝

名人妙联趣事

 解缙巧对成祖问

 纪昀巧对乾隆帝

 李东阳巧答明英宗

 林则徐巧对考官

 魏源对县令

 师生戏对

 王淇巧答晏殊

 杨大年巧对寇准

 神童出对吓走富豪

 君臣趣对

 师生即景联对

 佛印巧对苏小妹

 纪晓岚巧答乾隆回文联

 纪晓岚联对告假

 刘基对朱元璋

 李渔答对慧远

 纪昀方位对五行

 万安巧对远来客

 村童戏答乾隆

 梁启超巧对张之洞

 李泌答张说

 农夫巧对难住唐解元

 何绍基挽和尚

 苏东坡受窘改对联

 板桥书对戏富商

 高则诚出对戏客

 徐文长拦路对太师

 解缙戏赠秀才联

 郑板桥出对断案

 莫宣卿妙对惊县令

 商辂河埠拦考

 顾鼎臣答父显聪慧

 施綮出口成章

 姚涞巧对答御史

 谢迁善对传佳话

 张骞海上踏金鳌

 庄培因勇于进取

 周延儒一统乾坤

 伦文叙观棋联对

 贾黯言辞不凡显才名

 骆成骧贫贱不移高志

 钱福妙对显高才

 伦文叙鬼才妙对

 林大钦妙对惊举人

 王云锦妙对偿心愿

 钮福保巧对显真才

 小春霖联对挫举人

 陈子昂联解女皇忧

 章衡智答辽绝对

 杨三变与薛万回

 郑待问贡茶得官

 东下西归嘲宰相

 康与之巧对攀附

 张景华妙对喻前程

 杨慎巧对弘治帝

 王守仁巧讽皇帝

 小曾彦智胜冯知府

 蒋立镛巧对夺魁

 胡长龄巧对中状元

 敏捷善对显真才

 文武状元比高低

 伦文叙抱回明月

 伦文叙出口成诗

 林大钦改名趣闻

 妙联巧对传佳话

 乾隆绝对点状元

 状元妻巧对乾隆

 林召棠命对净业寺

 王云锦状告徐老财

 杜牧谜联答杏云

 年富拜师

 有果有药谐音联

 苏小妹猜破哑联

 东坡佛印哑谜绝对

 王琪张亢斗谜对

 牧童的绝对

 机灵顽童的妙对

 姑嫂磨房猜谜联

 农夫三难唐伯虎

 巧出药联择佳婿

 尼姑出谜释疑

 谜联中的成语

 小顽童因联得官

 解缙谜联叙家世

 祝枝山撰联讥主人

 几番抱影错疑夫

 入粗人细,能赋能诗

 虞候代死,光卿放生

 “将军”“学士”巧相谑

 “蛇虺”巧对“虾蟆”

 戴彼帽未是苏公

 “马留”巧对“狮子”

 猢狲人袋,鲇鱼上竿

 “太牢”“猕猴”巧相谑

 穷坑难满是推官

 头上不同,腰问各别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句嘲昼寝者

 一句戏对逃扬州

 吕原巧对谢状元

 “钓鳌客”与“进象人”

 陈教授“无法可施”

 析字妙联巧打趣

 “胡儿”巧对“癞子”

 吴从岷高声横步

 “响马”巧对“腊鸡”

 “落书”巧对“孽报”

 师弟分离,君臣际会

 半野屯田,一江是水

 “先生耳”对“学士头”

 以姓相嘲出恶谑

 豆生面上,草在腹中

 析字巧对戏同僚

 以名互嘲相谐趣

 腰间三寸白,头上两重青

 “三孟”巧对“三白”

 屈天屈地,曾祖曾孙

 加字改字嘲宋荦

 “尚书”“庶子”巧成联

 开五六尺,写十三行

 一联竟成逐客令

 “头触地”地“脚朝天”

 “三乐”巧对“四忧”

 斯文扫地,不孝通天

 好汉让头名

 妙联嘲监生

 秋农一笑对秋吟

 龟有雌雄总姓乌

 古语巧射人姓名

 “万老四”与“蔡齐三”

 名藏两心,姓有二口

 刘侍郎打复原官

 瑞气千重,张公百忍

 “钧培大不栽培”

 两亲王与两同稣

 “倒挂老中堂”

 “腰斩老中堂”

 牛刀再割子游鸡

 “文章静”对“日月长”

 祁山事业,博浪功名

 知州巧对“药王”

 差头宅第妙联

 “马儿”巧对“鸡卵”

 “犬子”巧对“豺郎”

 “黑令”与“黄犬”

 巧改县衙大门联

 县官人寺斥醉僧

 科举考试难和易

 “了公”与“何令”

 青竹先敲老父臀

 茅屋三间,里长一个

 余诚格与关榕柞

 海宁州幸是青天

 官品愈下,文集日多

 “比翼鸟”与“后庭花”

 老婆不怕,岁考何妨

 彼此同乐,上下皆松

 文学无颜对子游

 小女子为国捐躯

 升到卑职,贺得极贫

 “红楼梦”与“赤壁兵”

 游华胥国,到奈何天

 增巡抚巧立名目

 “马尾”巧对“牛头”

 四条腿子,一片心机

 王禹俑少年巧对

 陈起宗巧对老师

 陈子华巧对朱熹

 孙周翰巧对郡侯

 沈龙巧对救民生

 解缙“金莲”对“玉笋”

 马铎一对得状元

 监生一对骤升官

 彭印山六岁对皇帝

 丘浚鱼化为龙

 梁叔厚挽回三代乾坤

 蒋焘妙对武官

 青年严嵩对县令

 萧汉冲巧对高官

 储静夫齐家治国

 倪麻子与“假畜生”

 潘世恩童试对县令

 解中发巧对任西席

 万宝祯巧对徐督学

 小沙弥巧对太守

 徐氏子巧对县令

 刘逸少出口成章

 仆本丧心妇长舌

 以杖叩胫讥孝廉

 嘉靖帝讽喻重臣

 太监侮人反自辱

 杖铭讥讽钱谦益

 皇帝一对吓考官

 集句嵌姓嘲考官

 宁波生波嘲众官

 万寿无疆讽慈禧

 励精图乱愤为雌

 何裨国计损民生

 稀烂糊涂嘲秉衡

 人生地疏误试题

 体无完肤骂刚毅

 稳计万金通手脚

 断章截句嘲主考

 伪仁义无补苍生

 矮屋长枪讥学政

 乡试不限只要钱

 雀牌马褂嘲咨议

 天还有眼地无皮

 教官自嘲

 嵌名联嘲杨巡抚

 豫生从此不聊生

 县令专任“戏提调”

 全凭手脚署藩司

 监督委来何干

 金子银子皆吾子

 北方学者之乎者也

 不识桃李与竹林

 盖瓦与挖煤

 好似西施同人越

 西江有子不才

 无分东西有酒肉

 集句戏题天坛联

 参谋顾问巧成联

 难兄难弟议亲故

 梁士诒去思碑联

 省长卷款,督军弃城

 大贵大富功狗人

 梁鼎芬自嘲食鱼

 端方联嘲赵有伦

 长联讽王楷忘本

祠庙陵墓妙联趣事

 苏东坡题联真武庙

 朱熹题联开元寺

 文天祥题联姜女庙

 赵孟頫题联灵隐寺

 徐文长题联姜女庙

 林龙江题联金山寺

 东洲船山书院联

 何绍基题联杜甫草堂

 顾复初题联杜甫草堂

 钟云舫题联望江楼

 鸡足山祝圣寺联

 兰州市郊白塔寺联

 阴那山祥光寺楹联

 汉口桃花夫人庙联

 西楚项王庙两名联

 浙江绍兴虞姬庙联

 山西韩侯庙对联

 陕西苏武庙楹联

 桂林伏波庙联

 成都昭烈庙两楹联

 孔明与赵云合庙联

 关羽庙联评功过

 关夫人庙对联

 徐州华祖庙联

 上虞曹娥孝女庙联

 武则天庙圣母殿联

 无锡张睢阳庙联

 朱仙镇岳飞庙联

 泉州万氏妈庙门联

 贵阳城隍庙趣联

 海门城隍庙劝谏联

 苏州花神庙联

 山东兖州盗贼庙联

 新爷太子庙嘲讽联

 三教合一的高庙联

 郑板桥题联白云观

 石达开题联大悲寺

 狮子山正续禅寺联

 “四仙桥”偶对“十佛寺”

 杭州虎跑寺神话联

 昆明筇竹寺对联

名城胜地妙联趣事

 蔡元培撰联赞古人

 徐琪题联人倚楼

 黄鹤楼的几副名联

 灵隐寺冷泉亭名联

 郑板桥撰联天师洞

 翁方纲题联陶然亭

 章懋题联观潮阁

 昆明大观楼长联

 岳阳楼上多绝唱

 鸡鸣寺豁蒙楼楹联

 李烈钧题联齐贤阁

 胡汉民题联五层楼

 王力题联广寒楼

 四才子西湖趣读联

 锦带桥巧对保傲塔

 林则徐撰联步云桥

 洪秀全撰联太阳城

 敬惜字纸联语

 登封古观星台联

 谭子岳题联宜春台

 昭明太子读书台联

 陈子昂读书台联

 李群玉读书台联

 汉阳伯牙台联

 黄鹤楼来历联

 成都望江楼联

 徐州燕子楼联

 兰州拂云楼联

 九江新浔阳楼对联

 广州镇海楼联

 乌鲁木齐镇边楼联

 浙江海宁谯楼联

 采石矶太白楼联

 黄山玉屏楼联

 九龙池听泉楼联

 祝圣桥状元楼楹联

 青莲场粉竹楼楹联

 山西晋祠水母楼联

 陶澍题联得月楼

 泰山壶天阁联

 丹崖山蓬莱阁联

 函谷关犹龙阁联

 龟山晴川阁联

 武汉东湖行吟阁联

 南明河翠微阁联

 岳麓山观音阁联

 三清阁飞云阁联

 滕王阁联

 天心阁水井亭联

 上海豫园联

 上海爱俪园联

 南京随园联

 南京袁简齐园联

 苏州拙政园联

 苏州网师园叠字联

 苏州虎丘联

 扬州平山堂联

 无锡梅园清芬轩联

 无锡蠡园联

 西湖花港观鱼联

 鼋头渚澄澜堂联

 高要县七星岩联

 通海县秀山公园联

 桃花源桃源洞联

 成都望江楼联

 银川拜寺口双塔联

 慈恩寺大雁塔联

 应县木塔联

 内江三元塔人名联

 西湖雷峰塔联

 枞阳浮山远公塔联

 四川川南第一桥联

 关桥亭三联

 杭州西泠桥畔联

 扬州二十四桥桥联

 郑州熊耳桥联

 双溪桥上续妙联

 苏州留园联

 晋江五里长桥联

 岳麓山蔡锷墓联

 竹禅墓联

 长沙岳麓书院联

 襄城紫云书院联

 桂林桂山书院楹联

 辽宁沈阳书院楹联

 绥远长白书院联

 北洋大学联

 孔府门联富字缺点

 长沙贾太傅故居联

 南京王安石故居联

 曲江池古寒窑联

 北京袁崇焕故居联

 江阴徐霞客故居联

 纪晓岚故居联

 福州林则徐故居联

 大观园故址联

 绍兴秋瑾故居联

 扬州鉴真纪念堂联

 曹雪芹故居联

 黄花岗烈士陵园联

 上海四明公所联

 百花洲苏翁圃联

 苏东坡二赋堂联

 独秀峰五咏堂联

山水佳迹妙联趣事

 岳飞泰山题联

 白居易等庐山题联

 朱蓝坡题联东坡赤壁

 朱元璋赐对秦淮河

 东岳泰山南天门联

 泰山平顶孔子崖联

 庐山御碑亭对联

 庐山花径公园对联

 吴慈鹤河南嵩山联

 兰州五泉山山坊联

 九华山肉身殿联

 陕西华山对联

 八公山珍珠泉亭联

 青海湖日月山碑联

 桂林叠彩山对联

 桂林斗鸡山妙联

 桂林阳朔九峰山联

 邛崃文君井联

 薛涛井联

试读章节

刘凤诰巧写祝寿联

清代文学家刘凤诰,才思敏捷,涉笔成趣。有一次,一个老翁用贵重的纸请他写副寿联,他问老翁:“何时出生?”老翁笑道:“十一月十一日。”他就在老翁送来的纸上写道:十一月十一日。

老翁看了,暗暗叫苦。

刘风诰又问老翁:“今年多少岁了?”老翁说:“正好八十岁。”他即写了下联:八千春八千秋。

老翁顿然大喜,称谢而去。

翰林因贺联升迁

明朝嘉靖皇帝,一次在寿筵上出一上联求对,联日:洛水灵龟献瑞,天数五,地数五,五五还归二十五,数数定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众官思索良久没人回答。一会,在末席上转出一个人来,俯伏金阶,对道:岐山彩凤呈样,雄声六,雌声六,六六总成三十六。声声祝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此人是进士出身,当个闲职翰林。嘉靖见他对得好,即赐御酒三杯,职位恩加一品。

东坡开挽联风气

宋朝杰出的大文豪苏东坡,除酷爱诗、书、画以外,还善对联,一生也不知作过多少副妙联,有“对联才子”之美称。

著名才子韩绛才华横溢,庆历年间,县、乡、殿试皆中前三名,熙宁年间,先后出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和宰相等职,韩绛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深得苏东坡敬佩。韩绛去世时,苏东坡悲痛不已,书联挽之: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此联开挽联风气之先。

苏东坡挽侍女联

苏东坡怀才不遇,终生不得权贵赏识,但其两名侍女却对他的文章道德、壮志抱负深为钦佩,使苏视为知音。这两名侍女一叫“朝云”,一叫“暮雨”。朝云不幸早逝,东坡悲痛之余,亲撰书一挽联日: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此联不仅把两名侍女的名字巧嵌联中,增强了真情实感,充分表露了对死者的痛念之情;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朝云”、“暮雨”二人名字的特点,寓意双关,借题发挥,感叹“人间少知音”,因不遇明主,以致落得“独弹古调”、“不合时宜”的处境。此联妙在“朝云”、“暮雨”作两个人名解,则情真意切;而作自然气象解,则又体现了作者一生少知音,只有早上的浮云才“知我”,你死后,每遇黄昏细雨,我更加想念你,这样一种感慨心情。真是生花之妙笔!

朱元璋联挽马皇后

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姓马,出身贫贱,从小没念过书。她相随丈夫南征北战,利用空闲时间,求人教书识字,学到不少文化。马皇后很有见识,特别是对于朱元璋夺得江山、治理国事和任用手下文武大臣问题上有独特、精辟、深刻的见解。

一次,朱元璋意欲封马皇后娘家亲戚为高官,马皇后严加劝阻,说:“妾家亲戚,未必是可用之才,若封非才而官之,非妾所愿也。”

朱元璋做了皇帝,左右大臣纷纷将珠宝玉帛进贡皇上,朱元璋不禁见财眼开。这时,马皇后劝说:“财宝非真正之宝,贤才才是宝中之宝,国之根基。”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悼念这位贤德的夫人,他特地书写一副挽联:宝瑟无声弦柱绝,瑶台有月镜妆空。

纪晓岚悼友挽联

纪晓岚为人机智诙谐,巧联趣对流传极广,有“谐联大师”之誉。

东阁大学士刘统勋,山东诸城人氏。卒于1733年,纪的挽联出句浓缩杜诗《望岳》句,以岱宗(泰山)喻其勋位,切其故里:岱色苍茫众山小,天容惨淡大星沉。

学者朱筠(号笥河)与纪同为乾隆十九年进士,殁于1781年。纪的挽联情感真挚,凄婉动人:学术如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同僚好友彭元瑞在文史学方面卓有成就,可惜主持高庙(清高宗)实录稿未完,于1803年病故。纪挽以联云: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绘画乾坤之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乾隆举人岳起以清廉刚直闻于世。1803年卒。无子嗣。纪的挽联以海瑞(自号刚峰)、包拯(谥孝肃)喻之:刚峰原不随流俗,孝肃何须有后人。

纪的长子文信幼时聪慧过人,21岁中举后迷于手抄本《聊斋志异》,专心仿习写作,25岁那年夭折,纪哭之以联:生来富贵人家,却怪怪奇奇,只落得终身贫贱;赖有聪明根器,愿生生世世,莫造此各种因缘。

福康安郡王是雍乾年间唯一以异姓封王者。死于湖南军营。纪在挽联中以唐大将军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和诸葛亮作比:汾阳王名位相同,功业常新,万里有将军壁垒;忠武侯经纶未尽,英灵宛在,百蛮拜丞相祠堂。

纪的业师董邦达,浙江富阳人,夫人教其子董诰有方,诰以博学官至东阁大学士。纪有联挽董太夫人日:富春江万古青山,阡表常留,慈训能成贤宰相;听雨堂九载绛帐,食单亲检,旧恩最感老门生。

P6-8

序言

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祷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对联的形式,源于我国古代汉语的对偶现象,它与骈赋、律诗等传统文体形式相互影响、借鉴,历经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的发展时期,形式日益多样,文化积淀逐渐丰厚。对联有诗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对联又不同于诗。它不用押韵,不讲究句子的整饬,句子长短可以任意变化,只要上下联对仗就可。对联虽与骈体文十分相似,同样讲究对仗、声律和藻饰。可是骈体文有严格的字数要求,一般是四字或六字,而对联则不刻意限制字数,而且骈体文是由一个个平行句子组成,而对联则只由两个平行句子(上下联)组成。因此,对联是与诗、词、曲、骈体文等并立的一种古典格律文学样式。

对联以文字为内容,以书法为载体,以“副”为量词,一般以两行文句为一副,并列竖排展示,自上而下读,先左后右,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无字数和句数的限制,少则一字,多至数言。上下对举,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对,辞法相应,节律对拍,形对义联。

季世昌、朱净之先生在《中国楹联学》中把对联的特征概括为:鲜明的民族性、强烈的时代性、严密的格律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实用性。意思是对联体现着我们民族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貌,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必然打上时代的印记;它有自己的独特格律,具有更强、更大的艺术概括力;它以有限的文字反映深广的生活内容;它普遍地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可谓各行各业、各色人等、各种场合无所不用、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对联依据功用不同,可分为:在一年一度新春佳节时张贴的时令对联叫春联;为庆贺结婚之喜而撰写的对联叫婚联;为祝寿他人,评赞过寿者业绩、祝福过寿者多福多寿的对联叫寿联;对死者表示缅怀、寄托哀思的对联叫挽联;赞叹大好河山的对联叫风景名胜联等。

对联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帮助人们对对联有所认识和了解,我们编写了《中华对联故事》这部书,以飨读者。《中华对联故事》分为“民俗”、“名人”、“祠庙陵墓”、“名城胜地妙联趣事”、“山水佳迹妙联趣事”等章节,选取了中国历代有名对联的一些妙联趣事,是对中国对联故事的一次全面总结,具有很强的趣味性。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陈君慧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讲师、古代文学博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