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江川卷)
分类
作者 叶自林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叶自林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江川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本书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本书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本书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本书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智慧的玉溪各族人民,在对大自然的改造过程中不仅创造了各种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化。叶自林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江川卷)》是现今对云南玉溪,江川境内各民族、各地方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等各类民间故事的唯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江川,水秀山明,钟毓灵秀。这里的山载满灵动,这里的水焕发灵性,这里的一切都写满故事,载满传奇。生活在江川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一代代传承不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奇佳话。江川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资源丰富,特别是界鱼石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引人入胜,经久不衰,这是江川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目录

神话

 造天造地造人(彝族)

 洪水漫天

 天庭信使

 神牛下凡

 人吃的是狗带来的

 鸡窝星(彝族)

传说

人物传说

 十八罗汉

 张果老成仙

 周公、桃花女和鬼谷子先生

 (彝族)

 张果老打草鞋

 鲁班的故事

 七扯六拽

 墨斗加水

 发明锯子

 木马变了

 木匠的工具不会齐全

 张果老过桥

 真假鲁班

 阿扎利卖龙

 灶君

 建文皇帝走国

 江川人驶牛不用牵

 皇帝荞

 没有蚊子的角落

 张冕山的蛤蟆不会叫

 吃汤锅

 瞎子沾半仙

 礼轻情义重

 七星塘山为什么红一半

 关胜老爷

 林则徐与钟秀书院

 万华与江川书店

 方瑶成

 母羊出胡子

 金瓜子

 画钱

 画雷

 请客

 讨封

 赵撒马

 常老蛮

 锣锅将军

 普志高打官司(彝族)

 四知堂和仁义桥

 兰瑞和蓑衣龙(彝族)

 大力气

 王大力气

 姜大力气

 刘大力气和侯大力气

 戴大力气

风物传说

 三海的来历

 抚仙湖的由来

 抚仙湖和孤山

 抚仙湖水清的传说

 孤山

 玉带河

 界鱼石

 小白龙

 龙洞的传说

 野牛山

 姑娘崖

 舍身崖

 台山的来历

 磨盘山和七星塘

 牛摩洞和牛摩村

 鹭鸶居住的地方

 报恩寺

 大石板

 米山

 瓢山洞

 大发洞

 仙山庙(彝族)

 老召山

 鹦哥姑娘

 石金钟山

 黑龙潭

 大麻栗树(彝族)

 者得白(彝族)

 六十亩

 放马沟(彝族)

 为啥江川村村都有土地庙

 段王和跳鱼沟

 江川人不得在昆明唱戏

风俗传说

 土地公公和大佛老爷

 老君爷爷

 神主的来历

 土主老爷

 土主庙观音阁的来历

 黑龙潭龙王庙的神像是彝妇

 十月关斋迎温天尊

 做“五七”的由来

 端公司娘的来历

 中药渣倒在门口路上的由来

 背娃娃看病要打伞(彝族)

 撒小秧要插秧标(彝族)

 龚、杨、熊三姓不能通婚

 枯骨水

 节女牌坊

 尼好腻害人(彝族)

 三只眼

 犀牛塘传说

 倒马坎的由来

故事

幻想故事

 人神合污

 八百猛虎闹京城

 圣母心愿

 话僧

 八兄弟

 小龙船

 大鼻子(彝族)

 鬼毡帽

 石观音(彝族)

 八败女

 剐城隍

 高明地师

 救鱼中状元

 小骨牌

 遁地老倌

动物故事

 燕子和癞蛤蟆

 猴子屁股为什么是红的

 猫为什么诵经

 丁丁雀抱鹞鹰(彝族)

 聪明的马鹿

 抱母鸡石

鬼狐精怪故事

 张培与狐仙

 先生和冤枉鬼

 螺蛳姑娘

 桂香姑娘

 仙桃缘

 巨人追鹰

 跟鬼比本事

 吃鬼的人

 徐道士闯鬼

 叫花子的打狗棍

生活故事

 五个儿子(彝族)

 延寿桥(彝族)

 人存良心天看诚(彝族)

 妻贤夫得福

 老表俩和一罐银

 七驮半

 “鸡不在”(彝族)

 一善改百恶

 行善有好报

 善恶有报

 祸害一千年

 行好定得好

 洗洗眼睛看着你

 劝妻

 二子认母

 缩头乌龟

 砍头之前

 高灯远照

 朱清和朱清

 报应

 兄弟分家

 恶有恶报

 巧女故事

 蒙心帕

 巧媳妇

 全得娘子帮大忙

 秀才·傻瓜·巧媳妇

 包姑爷

 四个始爷

 犟人的头有九斤半

 金猪

 上山三年识鸟音(彝族)

 如意宝剑

 了了了

 扯谎

 偷马人

 吝啬鬼

 踩生

 祖公来了

 款古莫毙古

 万事不求人

 小铜壶的故事

 取名

 过年

 田里有黄金

笑话

 憨县官审案

 款嘴

 亲家,头好

 拾草帽

 声音不好听

 我又不是骨头

试读章节

神牛下凡

讲述:海从新60岁

记录:海来春27岁干部李志中

1989年采录于海门公园文化站

世间还没有牛的时候,人们盘庄稼全靠自己。每当翻地时,一个人在后边扶着笨重的木犁,四五个人用索子在前边吃力地拉着朝前挣,一天两头黑,犁得一小块地,长年累月,天天如此。后来,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这事,决定派神牛将军下凡,替天下百姓耕田犁地,解除人间劳苦。

神牛将军在天宫里过惯了安逸日子,从没有流过一滴汗,出过一点力,这次被派到人间耕田犁地,觉得老大的不合算,可又不敢违抗玉帝的旨意,无奈何只好强打精神,当着玉皇的面应承下来。

走出天庭,神牛将军的心里一点也不通畅。他一边走一边想:叫我下界,无论如何也不能去吃那份苦头,倒不如先到凡间,找一个偏僻的、风景秀丽的地方躲起来,再慢慢打算。神牛将军想着,迎面碰上太白星君。

太白星君看到神牛将军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风趣地说:“牛老弟!千嘛垂头丧气的,是哪个借你的白米还你苦荞不成?”神牛将军叹了口冷气,把玉帝派他下凡,帮人耕田犁地的事说了一遍。

太白星君听后,十分明白了九分,接着乐呵呵地对他说:“我说牛老弟!难道你没听说过人间到处都是甜草和甜水吗?这些东西不但吃着爽口,而且吃多了还会益寿延年哩!”

“当真?”神牛将军惊奇地问。

“你呀!难道还不清楚,当年七仙女下凡不就是羡慕人间比天上好吗?”太白星君边说边显出一副神秘的样子。

神牛将军听后,又担心地说:“老兄!我是个直杠子,不要哄我哟!”

“好了好了!”太白星君见他五心不定,一摆手说,“看来你不相信我,这样吧,你在这里稍等一会儿,我进去跟玉帝说说,叫他派我替你下去就是了。”说完云帚一掸,举步就要走。

神牛将军听太白星君这么一说,生怕这美差被他抢去,一把抓住他的衣袖说:“算了算了!刚才我是跟老兄开玩笑的。”说着双手一抱拳,喊声:“老兄再会!”然后驾起云头一溜烟直奔凡间而来。

神牛将军到了凡间,摇身变成一头大水牛,晃着脑袋,甩着尾巴,漫步在原野上。当他走到一条河边,看见河堤上到处长满绿油油的小青草,以为就是甜草,停住脚就扫了两嘴,一嚼又苦又涩,跳进河中又喝了两口河水,觉得无啥味道。他爬上河堤,一边走一边想:人间大地这么宽、这么广,这甜草、甜水到底在什么地方?

他想着想着,见对面走来一个笑和尚,便迎上去粗声粗气地问:“喂!你说说人间到底有没有甜草和甜水?”

“有哇!”笑和尚笑呵呵地告诉他,“不但有,到处都是哩!”

“你能不能带我去找?”神牛将军一副迫切的样子。

笑和尚说:“行!不过——得依我一个条件。”

“只要找到甜草和甜水,莫说一个条件,就是十个八个,我都依你!”神牛将军满口应承。

“那好!”笑和尚应了一声,转身走到路旁,伸手从一棵棕树上剥下几片棕叶,“嚓嚓嚓”地撕成丝丝,又“刷刷刷”地搓成根一丈来长的绳子,然后走到神牛将军面前说:“要我领你去找甜草甜水,你必须让我用这根棕绳穿上鼻子拉着才行。”

“随你的便!”神牛将军一点不在乎,满口答应下来。

笑和尚拉着神牛,走到神牛先前吃草的地方,停住脚步,指着那块青草对神牛说:“这就是凡间的甜草,河里的水就是甜水,你就在这里享用吧!”说完将棕绳一头朝河边的树桩上一挽,结个死结,转身走到一棵大树下,一倒身打起呼噜来。

这时候,神牛将军发觉上了笑和尚的当,要变,变不了;想走,鼻子又被棕绳死死地穿着,一挣疼痛难忍。无奈何,只好对着笑和尚叫骂了一阵,倒在地上呼呼呼地喘起大气来。

过了好一阵,神牛感到肚子又饿口又渴,伸嘴啃了两嘴青草,觉得又嫩又甜,干脆爬了起来,将周围的青草吃了个一千二净,然后将头伸进河里,一个劲儿地吸起水来。

笑和尚一觉醒来,看见神牛这个举动,起身走到他面前,拍着他的脊背说:“怎么样,味道不错吧!”

神牛喝够了河水,抬起头来苦笑着说:“不错,还可以。”

笑和尚见神牛不再拗犟,便正儿八经地对他说:“你这蠢货!玉帝命你下来,是叫你帮助天下百姓耕田犁地,不是叫你下来享清福。从今以后,你肚子饿了就以草充饥,口千了就以河水解渴。”说完,解开树桩上的棕绳,拉着神牛就朝山顶上走去。

路上,神牛问笑和尚:“喂!你带我去哪儿?”

“山顶上!教你犁地去。”笑和尚说完,从路边折了一根树枝做赶牛棍,严厉地对神牛说:“记住!不听话我就拿这棍子揍你!”

笑和尚教会了神牛拉犁拖耙以后,就将他交给当地的百姓,自回夭庭去了。原来,那笑和尚正是太白星君。

神牛被人们驾驶着,成天耕田犁地,今天犁完这片山坡,明天又犁那个洼子,一天接一天地犁呀犁,总是犁不完。他想:这样下去,岂不累死,得想个办法才行。就在人们放稍的时候,他跑到草坪上吃了个饱,又跳进河里洗了个澡,然后爬上河堤一抖身上,将身上细毛抖落一半,喊声“变”,顿时,凡是落下来的每一根细毛,转眼间都变成一头毛光水滑的耕牛,吼叫着朝满山遍野跑去……

从那以后,天底下就有了牛,人们盘田种庄稼,再也不用自己拉犁拖耙了。据说,很多牛才学驾犁耕地时都不听使唤,人们就学着笑和尚的办法,事先用棕绳穿着它的鼻子,这样它就乖多了。这个办法,人们到今天还在使用着。P7-9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后记

为进一步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全面地整理、保存流传于江川县各地的民间故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江川卷》得以顺利出版发行,这是全县文化生活的大事、幸事。本书30余万字,共收录语言质朴、情节生动、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神话、传说、故事等题材的民间文学作品155篇。

江川,水秀山明,钟毓灵秀。这里的山载满灵动,这里的水焕发灵性,这里的一切都写满故事,载满传奇。生活在江川这片热土上的人们一代代传承不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奇佳话。江川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资源丰富,特别是界鱼石的传说故事广泛流传,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引人入胜,经久不衰,这是江川的一笔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011年12月,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文联启动《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卷》(共9册)编写工作。为使《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江川卷》充分呈现我县丰富的民间文化元素,真正代表我县民间文学的最高水准,集中展示我县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成果,为全县人民献上一份文化大餐,在编纂工作启动后,我县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制订编纂方案,召开专门会议,并成立了编委会,由县文联具体负责落实。编委会带领江川文学艺术界的老领导、老专家,在1997年出版的《江川县民间文学集成》基础上,分成几个采编组,深入各乡镇进行进一步的搜集、整理,按照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确保作品的口头性、流传性等原则,经过反复修改、校对,使收录作品保留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本书的出版,是对我县民间故事、传说的一次全面概括,也是民间文学事业的一个新起点。

在本书的编纂过程中,编委会成员通力协作,不懈努力,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文化站工作人员全力配合,为本书的顺利编纂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他们负责的精神、认真的态度、积极的投入和热情的工作一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在这项工作上做得还不够圆满,我们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编纂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缺点和差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任重而道远,民间文学事业尚有许多事情要做,为了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以便我们今后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2014年5月

(作者系中共江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罗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3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