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文源编著的《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发展进程按朝代分为远古与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秦汉与魏晋地北朝、隋唐与五代、宋金与元、明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等八个时期。每个时期又以时代概况、乐器、作品、记谱法、乐律、乐论、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音乐交流以及著名音乐家等为主要内容,作了简明介绍,使大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一个概括了解,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为继承和发扬这份优秀的遗产,创造社会主义的音乐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祁文源编著的《中国音乐史》将中国音乐发展进程按朝代分为远古与夏商、西周与春秋战国、秦汉与魏晋南北朝、隋唐与五代、宋金与元、明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八个时期。每个时期又以时代概况、乐器、作品、记谱法、乐律、乐论、民间音乐、音乐教育、音乐交流以及著名音乐家等为主要内容,作了简明介绍,使大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有了一个概括了解。
第一章 远古与夏商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以前)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歌曲和乐舞
第三节 教育机构和音乐教育
第四节 乐器的发展
第五节 乐律理论的形成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西周的礼乐和礼乐教育
第三节 采风和《诗经》
第四节 雅乐的衰落和俗乐的兴盛
第五节 《楚辞》中的“少歌”、“倡”及“乱”
第六节 乐器
第七节 音乐作品
第八节 儒、墨、道三家对音乐的态度
第九节 音乐理论的发展
第十节 著名音乐家
第三章 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58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西汉的音乐机构——乐府
第三节 鼓吹乐、相和歌及清商乐
第四节 汉百戏
第五节 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六节 佛教和佛教音乐
第七节 乐器
第八节 音乐作品
第九节 记谱法
第十节 乐律研究和音乐论著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第四章 隋唐与五代时期的音乐(581年-960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曲子和诗歌
第三节 宫廷燕乐
第四节 唐代的音乐机构和乐工
第五节 与亚洲各国的音乐文化交流
第六节 乐器
第七节 音乐作品
第八节 记谱法
第九节 官调和理论著述
第十节 著名音乐家
第五章 宋金与元时期的音乐(960年-1368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市民音乐的发展
第三节 词调、唱赚和散曲
第四节 说唱音乐
第五节 歌舞大曲的演变
第六节 戏曲音乐的兴起
第七节 乐器
第八节 音乐作品
第九节 记谱法
第十节 音乐理论著作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第六章 明与清时期的音乐(1368年-1911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民歌小曲
第三节 说唱音乐的发展
第四节 四大声腔的演变及昆曲、秦腔和京剧
第五节 乐器
第六节 合奏音乐
第七节 记谱法
第八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第九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及影响
第十节 音乐理论著作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第七章 中华民国时期的音乐(1912年-1949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传统音乐的演进
第三节 音乐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第四节 工农兵革命歌曲的勃兴
第五节 抗日救亡歌咏活动的发展
第六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第七节 理论研讨和音乐著作
第八节 乐器
第九节 音乐作品
第十节 记谱法
第十一节 歌剧音乐的探索和成就
第十二节 著名音乐家
第八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音乐(1949年-1999年)
第一节 时代概况
第二节 传统音乐
第三节 音乐教育
第四节 音乐创作
第五节 音乐表演艺术
第六节 音乐理论
第七节 歌剧音乐
第八节 歌舞及舞剧音乐
第九节 音乐考古
第十节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第十一节 著名音乐家
附录一 图片目录
附录二 谱例目录
附录三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