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第一次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是在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和与国际接轨的内外背景下召开的。当时的重点是以引进为主。而本次研讨会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与国际社会互动的背景下召开的,理论建构的重点是国际关系理论内生和共生建设,旨在探索指导中国和国际社会的互动规律和趋势。因此本次讨论会以及论文,在内容和主题上都已发生了变化,这也是引领未来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重要会议。杨洁勉主编的《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纪念1987年上海国际关系理论研讨会25周年论文集》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多个相关议题进行了探讨,如理论体系、问题与要素、理论逻辑起点、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等等。
序言中国走向全球大国和强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准备
第一部分 会议论文
国际共生论
美国对华制度约束与中国外交制度创新
国际关系领域提升中国话语权与建设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
国际体系单元观析论——兼谈全球治理理论与不同单元观之间的关系
后危机时代的大国关系和中国的体系战略
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地区公共产品视角下的中国周边外交战略转型
“大而求王”:文化传统与中国和平发展的逻辑起点
中国国际安全治理观念的演进
重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地区史和国别史研究
关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构成的基本要素
和平发展时代国际关系的逻辑结构
第二部分 大会发言
中国国际政治学理论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发展——追忆与探索
廿五载征程,而今从头越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理论创新的时空
再谈国际关系中的文明问题
对非零和博弈条件下的中国安全战略构建的几点思考
第三部分 小组发言
第1小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
关于国际体系的三重性
塑造东方国际关系的新理论体系刍议
中国国际关系的理论自觉与中国学派
第2小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问题与要素
天下主义与大都会主义的比较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要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有所创造
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构建:定位、重点与方法
主体意识、问题探究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构建
第3小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构建的逻辑起点
国际秩序变革的理论框架和现实线索
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体系的研究路径和起点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体系结构:基于本体论的分析
第4小组:国际体系的理论探索
国际体系变迁中权力的社会构建及其启示
权力转移理论与中国和平发展实践
保护的责任、负责任地保护和中国的建设性介入
第5小组:理论问题与问题理论
如何寻找理论研究与问题研究的结合点
权力理论与中国的权力战略
中国崛起中的国际法要素
能源地缘政治理论及其模型分析
第6小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
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与中国的亚洲外交
信仰中国
构建中国外交的“和力”
重新思考和认识
统筹国际国内两种理论的问题
中国外交内外环境塑造理论初探
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