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新红顶商人尹明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今生//刘雯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朱镕基曾评价:“尹明善是一个成功的民营企业家!”温家宝也曾评价:“力帆迎难而上、逆势而上、创新而上!”

本书是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的第一部传记,全面记述了尹明善一波三折、不屈服命运、抓住机遇迅速崛起为百亿富豪的人生经历。

内容推荐

他47岁扔掉“铁饭碗”,经营出版挣得第一桶金;他55岁转战摩托车行业,在夹缝中创造“力帆神话”;他65岁开始造汽车,抛出“汽车论斤卖”的狂言,此后不到5年资产过百亿。他是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家进入省部级高官行列的第一人。他在新的时代谱写着新“红顶商人”的财富传奇。

他是谁?他就是新“红顶商人”尹明善,本书讲述了首位省部级民营企业家的商道人生。

目录

序言: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新“红顶商人”

第一章 厚积薄发,玉汝于成

 大器晚成:47岁下海的亿万富翁

 人生三级跳:昔日书生今日造车人

 “尹式”速度:夹缝中的超常发展

 亦官亦商:年逾花甲的新“红顶商人”

第二章 沧桑岁月,磨砺心智

 经商养母赚学费

 吆喝叫卖的小商贩

 “不读书则无为”

 被重点中学录取

 从优等生到“右派”

 品学兼优的高中生

 错划“右派”

 发配工厂,劳动改造

 潜心苦学,积累知识资本

第三章 后来居上,一显身手

 不惑之年捧上“铁饭碗”

 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教师

 重庆出版社的“三多”人物

 小试牛刀:亏损企业赢利

 辞职下海创业

 创办书社,经营书刊发行

 一角钱带来的第一桶金

 寻找更大的事业

第四章 跻身“摩帮”,只争朝夕

 从零起步:以创新求发展

 成立摩托车配件所

 借壳生蛋,组装发动机

 力帆一球闻天下

 重庆“摩帮”老大

 入选“国家名片”

 抢滩:力帆摩托车路在何方

 只有过时的思路,没有过时的市场

 走乡串寨: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

 独辟蹊径:进入国际市场的“窍门”

 市场全球化的“四只轮子”

 创品牌:物美价廉不如优质优价

 贴牌经营:试水多元化

第五章 老骥之志:终圆汽车梦

 迟到的“准生证”

 力帆为什么造车

 收购重汽,曲线造车

 定位轿车,规划蓝图

 先出生,后办证

 迟到的“准生证”

 质量第一:做大不如做精

 试错,试错

 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

 开门造车,引进技术

 在细节上凝练安全

 造车狂人:汽车论斤卖

 力帆轿车: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力帆520i:时尚实用超值版

 力帆620:最聚人气经济型车

 力帆320:最精巧的个性化轿车

 客车:一朵带刺的玫瑰

 投产微车,跻身“微车大战”

第六章 别样营销:哪里适合发展,就在哪里发展

 国内营销:“农村包围城市”

 让开大道,占领两厢

 服务营销闯天下

 展销会上亮风采

 营销造势,赚眼球又赚口碑

 体育营销造势,产品走出国门

 试车:穿越大西南

 520:温馨浪漫的求爱节

第一高人:高人一筹

 促销:特技表演赢人心

 走出国门:“先建根据地,再建解放区”

 战略上定位于国际竞争,战术上重视国内市场

 “先建根据地,再建解放区”

 “钱多买品牌,钱少买实惠”

 全球“吆喝”力帆车

第七章 坎坷融资路:借助资本市场“跑步前进”

 “资本是个可爱的东西”

 发行债券:学会“虚拟圈钱”术

 参股保险:将资本点石成金

 涉足银行:从赚“老实钱”到赚“聪明钱”

 上市融资:上市是把双刃剑

 牵手AIG,成立汽车金融公司

第八章 用人之道:亲贤并举

 任人唯亲求稳定

 家族是不动产

 责己严,责人宽

 家族传承:确保家族的话语权

 任人唯贤求发展

 八分人才,九分使用,十分待遇

 带薪培训,贤中养亲

 开科选士,海选人才

 实行分权责任制

 网罗人才:力帆的技术研发团队

 尹明善谈创业:胆识第一,见识第二

 勇进一步天更宽

 创业勿忘“天高地厚”

 把握机会,敢当“出头鸟”

第九章 力帆文化:百年企业靠文化

 企业精神:力帆发展的动力

 力帆的墙体标语

 力帆“三件宝”

 用文化促进产业发展

 力帆的“和”文化

 百亿力帆,百年力帆

第十章 回馈社会:不求兼济天下,但求造福一方

 尹明善的“抠”

 亿万富翁的简朴生活

 精打细算,把钱花在刀刃上

 尹明善的“慷慨”

 慈善榜上的常客

 为“光彩事业”添彩

 情系灾区,大爱无疆

 用企业财富保住职工饭碗

 给员工涨工资:家和万事兴

 全员参保,力保员工“铁饭碗”

 金融危机“不裁员不减薪”

附录:力帆大事记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不惑之年捧上“铁饭碗”

不惑之年还能捧上“铁饭碗”,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奇迹就发生在尹明善的身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阶段,此时,社会上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匮乏。时代呼唤人才,尹明善抓住这一机遇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曾经搁浅的帆船终于再次起航,扬起风帆。尹明善开足马力,一路领先,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没有上过大学的大学教师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中国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封闭半封闭体制到全面改革、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当时的改革,在农村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则是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积极引进外资,扩大开放。

1979年,尹明善这只被困的“猫”终于等来了他所期望的风。数以万计的像尹明善一样的人得到了平反,尹明善的问题解决了,他终于洗去了“罪名”,重新恢复了自由之身。“党向我宣布案子搞错了,档案也烧掉了。”尹明善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位向我宣布平反决定的官员还鼓励我,说:‘你还年轻,现在可以堂堂正正做人了!’”

当时尹明善已经41岁。已逾不惑之年的他既没有灰心也没有抱怨,而是以姜子牙作为激励:“姜子牙81岁出山,我今年才41岁,我还年轻!一切都并不算晚。”

1979年1月,尹明善所在的重庆合成化工厂从国外引进一批先进设备,急需英语资料翻译方面的人才。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读书无用论”的思潮盛行,教授被关牛棚,学生搞武斗,看不到前途和光明的人们随波逐流,坚持学习的人很少。加上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位叫张铁生的知青,在参加大学招生考试时交了一份白卷而被视为“反潮流英雄”,一时名噪全国,“读书无用论”的思潮顿时在全国蔓延开。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才匮乏,英语人才更是极端匮乏。

在工厂劳动改造的日子,尹明善没有自由也没有朋友,唯一没有受限制的就是读书。从宿舍到车间,每天来来往往,尹明善总是低着头,目不斜视地盯着手中的书本。读书成了他唯一的生命寄托,尽管看不到前途和未来,但是,知识却对他有着无法抗拒的魔力。他还记得,在他患胃下垂最严重的时期,他依然坚持学英语,书都拿不动了,他就躺在床上,用绳子从天花板上吊下来,拴上一根木板,然后把英语书固定在木板上读。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让尹明善欣慰的是,自己在荒唐年代用以慰藉孤独寂寞心灵的学习,此时竟然派上了大用场。工厂领导知道尹明善在劳动改造期间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于是,便大胆起用他担任英语资料翻译员。

重庆合成化工厂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有机化工原料、合成树脂、塑料制品,里面有很多专有名词尹明善不是很熟悉。为了搞清楚这些专业词汇,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翻阅字典,夜以继日地进行翻译,最终,他将所有的英语资料如期翻译完成,保证了工厂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自考、成教、职大、电大、夜大等非普通高等教育成为大龄青年接受高等再教育、为国有企业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通过这几类途径获取文凭的学生,称为“五大生”。“五大生”的基础普遍薄弱,给他们上课,没有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教学经验是拿不下来的。尹明善在担任英语资料翻译员一展才华后,不久,厂里的电大英语班即聘请他担任英语辅导教师。任教期间,面对讲台下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尹明善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同他一样因为时代的错误耽误了学习时间的大龄青年。尽管尹明善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受过正规的教师上岗培训,但尹明善在自学英语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思考,对英语的学习颇有心得体会,因而,他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举一反三,于是他的授课得到了领导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名师出高徒,尹明善授课的学生大多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样,从来没有上过大学的尹明善当仁不让地成为大学英语教师。1981年3月,由于尹明善“传道授业”有方,被调到重庆市设计院担任英语教师,并兼任重庆市电视大学英语中心教研组组长。

那个时候,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本英语学习参考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和搞好英语教研工作的同时,尹明善每天都奋笔疾书至深夜,他将英国人特里吉德戈(P.S.Tregidgo)的《实用英语惯用法》翻译成中文,这是一本学好英语的实用工具书,该书于1985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P32-34

序言

在夹缝中成长起来的新“红顶商人”

石缝间的小草,哪怕土壤再贫瘠,只要有水和阳光就能茁壮成长;石缝间的小草,尽管头上顶着重重的压力,却依然顽强地顺着有光的地方生长、蔓延;石缝间的小草,最初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当它的躯干从石缝间长出时,一切生命在它的面前都显得苍白……

尹明善和他的企业就像一棵生长在石缝中的小草,不因身躯的弱小而卑微,不因环境的艰险而退缩,不因对手的强大而委靡,百折不挠,坚韧不拔,不断吐露细枝嫩芽,最终形成一片萋萋芳草。

尹明善创业之初,与一般人相比,毫无优势可言。他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傲人的学历,更没有雄厚财团作为经济支撑。他是典型的草根创业者,他所取得的成绩,完全靠自己辛苦打拼,努力积攒所得。他从小因地主出身辍学经商,如同夹缝中的小草顽强生存。临近高三毕业时,被打成“右派”,随后升级为“反革命”,在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失去自由,与大学擦肩而过,与工作和美好前途失之交臂。当他被平反时,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这样的人生看起来已经毫无前途可言。但不屈服于命运的尹明善从困境中崛起,从逆境中奋进,不断挑战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他奋起直追,千方百计要追回失去的宝贵光阴。他在不惑之年捧上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却又在年近“知天命”时摔掉“铁饭碗”,毅然投身商海,并迅速掘得创业发展的第一桶金。

搏击商海,需要的是智慧,但更需要勇气和冒险精神。尹明善以锐利的眼光,找准了能给自己带来巨额财富的行业,作为后来者,他在夹缝中不断地战胜困难,挑战困境,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最终修成正果,成为身家百亿的富豪。

尹明善在财富上获得成功的同时,在政治上也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2002年4月29日,他作为全国闻名的民营百强企业的老板,被选为重庆市工商业联合会第二任会长,成为第一个担任此要职的民营企业家;2003年1月11日,他当选为重庆市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首位进入省部级高官行列的民营企业家。他分管经济工作,经常为重庆市的经济工作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性意见。他同时也是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重庆市民营科技企业联合会理事长,重庆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被称为半官半商的新“红顶商人”。

传统“红顶商人”的典型代表是清末著名徽商胡雪岩。胡雪岩依靠官商勾结大发其财,成为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所以,在人们心目中,传统的“红顶商人”主要是指那些依靠官位为自己捞取经济利益的商人。而尹明善这位新“红顶商人”,不仅在创富途径上与胡雪岩大相径庭,而且在取得成功后,他不仅热心于自己的事业,更热心于参政议政、为民办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作贡献。他希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更多的光和热。

本书试图梳理尹明善一波三折的不平凡人生,全面展现他不屈服命运,与命运顽强抗争,最终抓住机遇迅速崛起为百亿富豪的传奇经历。

作者

2010年6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4: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