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在童年的道路上,应该是很快乐的,但遇到的种种困难,让他经历了苦涩的童年。长大以后,在困难里的日子里努力刻苦学习,终于理想的考进了自己大学,从而改变了他的人生价值。从此展开了他不同的人生路途经历。王俊秋编著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开路人(高尔基)》介绍了高尔基的成长史。
王俊秋编著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开路人(高尔基)》是历史的丰碑系列之一,《无产阶级文学的开路人(高尔基)》讲述了:高尔基为了生活,在10岁那年,便离开了外祖父的家,投身到社会过着独立的生活。第一个职业,在一家鞋店里当跑街,后来到绘图师家里和神像店里做学徒,还在“善良号”轮船上做过洗碗工人,拾过垃圾,捕过鸟。总之,他进入社会以后就不知受了多少折磨;但是,这些折磨都没有使他屈服,反而把他锻炼得更坚强。在人间,他深刻地体会到当时社会上多数人都在受苦,这也就更加坚定了他奋斗和学习的愿望。
在幽暗的小屋里,我父亲躺在窗下地板上,他穿着白衣裳,身子伸得老长老长的;他的光脚板的脚趾头奇怪地张开着,一双可亲的手安静地放在胸脯上,手指也是弯的;他那一对快乐的眼睛紧紧地闭住,像两枚圆圆的黑铜钱,他的和善的面孔发黑,难看地呲着牙吓唬我。
母亲跪在那里,上身没穿衣裳,下半身围着红裙子。她用那把我爱用来锯西瓜皮的小黑梳子把父亲又长又软的头发从前额梳到后脑勺;母亲老是自言自语、声音粗重而且沙哑,她的灰色眼睛肿得仿佛要融化似的,大滴大滴的泪水直往下滚。
“跟爸爸告别吧孩子,你再也看不见他了,亲爱的孩子,他不到年纪,不到时候就死了……”外祖母牵着高尔基的手对他说。
P12-13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回溯人类的足迹,人们首先看到的总是那些在其各自背景和时点上标志着社会高度和进步里程的伟大人物。他们是历史的丰碑,是后世之鉴。
黑格尔说:“无疑,一个时代的杰出个人是特性,一般说来,就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总的精神。”普希金说:“跟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一门引人入胜的科学。”
作为21世纪的继往开来者,我们觉得,在知史基础上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胸襟和敏锐的洞察力应是首要的素质要求,而在历史的大背景中追寻丰碑人物的思想、风范和足迹,应是知史的捷径。
考虑到现代人时间的宝贵,我们期盼以尽量精短的篇幅容纳尽量丰富的信息,展现尽量宏大的历史画卷和历史规律。为此,我们编撰了这套丛书。
编撰丛书的过程,也是纵览历代风云、把脉伟人心路、吸收历史营养的过程。沉心于书页,我们随处感受着各历史时期制高点上的人物和由伟大人物顺应时势体现、推动历史的人类征服力量。我们随着伟人命运及事业的坎坷与辉煌而悲喜,为他们思想的深邃精湛、行为的大气脱俗而会意感慨、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