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以上文明史而且未曾中断的国家,诗歌发展至先秦,已趋成熟。《诗经》与《楚辞》焉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的文化结晶,也是汉以下历代诗歌及辞赋取之不绝的源泉。后人言诗,无不上溯风、骚,探其根本。在博大深闳的国学体系中,《诗》归于经部,《楚辞》及历代诗词文赋归于集部,而经史子集中蕴涵的人文精神一以贯之。唯诗歌除情感之真、品德之善外,兼有文辞与声律之美,焉国学之英华。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编委会编著的《诗部(第2辑第6册)(精)/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正好收录了许多这样的诗歌。
丁丑春日偕广洽法师等访高僧弘一于日光岩下蒙赠以佛法导论诸书归福州后续成长句却寄
不似西泠遇骆丞,南来有意访高僧。逮公说法无多语,六祖传真只一灯。学士清平弹剔调,道宗宏议薄飞升。中年亦具逃禅意,两道何周割未能。
廿七年黄花岗烈士纪念节有感年年风雨黄花节,热血齐倾烈士坟。今日不弹闲涕泪,挥戈先草册倭文。
郭沫若氏自长江战线归来谈及寒衣与文人少在前线等事两首洞庭木落雁南飞,血战初酣马正肥。江上征人三百万,秋来谁与寄寒衣。
文人几个是男儿,古训宁忘革裹尸。谁继南塘征战迹,二重桥上看降旗。
离愁蹙蹙走天涯,闻道南台又驻车。乱后傥逢应失笑,一盘清账乱如麻。
莫忏泥涂曳尾行,万千恩怨此时情。念家山破从何说,地老天荒曳尾生。
小草
生同小草思酬国,志切狂夫敢忆家。张禄有心逃魏辱,文姬无奈咽胡笳。宁辜宋里东邻意,忍弃昊王旧苑花。不欲金盆收覆水,焉谁憔悴客天涯。
廿八年元旦因公赴槟榔屿闻有汪电主和之谣车中赋示友人飞车高卧过垂虹,草驿灯昏似梦中。许国敢辞千里役,忍寒还耐五更风。神州旧恨遗徐福,南粤新谣怨蒯通。卷土重来应有日,俊豪子弟满江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