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解剖学是在人体解剖学和运动解剖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应用性解剖学,功能性解剖学不是单纯强调解剖形态,也不是单纯地进行运动动作分析,而是注重功能与形态的统一,将肌肉的分工与协作、肌肉工作的形式与分类、肌肉工作的杠杆原理、运动链等运动学概念贯穿在解剖形态分析中,在人体解剖结构基础上强调肌肉、骨骼、韧带等运动系统在人体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形式,以及与损伤风险的关系,为学习其他运动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杨时主编的《功能性解剖概论》内容共分为10章,主要包括:功能性解剖学总论、肩的功能性解剖、肘的功能性解剖、腕与手指的功能性解剖、上肢运动分析、髋的功能性解剖、膝的功能性解剖、踝和足的功能性解剖、下肢运动分析和“核心部位”的功能性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