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经典文集/经典读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经典读库编委会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经典文集》选取朱自清、徐志摩和郁达夫三位先生的经典之作辑录成册,并配上多幅三位先生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全书采用优中选优的原则,力图能使读者感受到朱自清先生飘逸的构思、徐志摩先生的浪漫气息和郁达夫先生的感伤情调,从而管中窥豹,一掠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内容推荐

经典读库编委会编著的《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经典文集》二十世纪可以说是风云变幻的世纪,在文学界里,白话文运动如雨后的春笋,从萌芽到逐渐壮大。为了展现当时的白话文面貌,我们选取了朱自清、徐志摩和郁达夫这三位在白话文运动中有广泛影响力的人物,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力求呈现给读者最能展现当时白话文面貌、最经典的作品。同时,《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经典文集》还精选了这三位先生的多幅珍贵照片,配合着美文的阅读,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希望能给大家呈现高品位的欣赏作品。

目录

朱自清

歌声

匆匆

父母的责任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刹那

温州的踪迹

旅行杂记

航船中的文明

正义

春晖的一月

女人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说梦

背影

阿河

白采

荷塘月色

一封信

怀魏握青君

儿女

白马湖

看花

威尼斯

给亡妇

莱茵河

冬天

择偶记

潭柘寺戒坛寺

说扬州

文人宅

乞丐

论雅俗共赏

徐志摩

草上的露珠儿

石虎胡同七号

沪杭车中

去罢

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

女郎

毒药

婴儿

为要寻一个明星

雪花的快乐

残诗

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

我有一个恋爱

落叶小唱

一星弱火

苏苏

翡冷翠的一夜

海韵

“起造一座墙”

丁当——清新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

莲蓬

半夜深巷琵琶

偶然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再别康桥

拜献

黄鹂

阔的海

云游

泰山日出

印度洋上的秋思

翡冷翠山居闲话

巴黎的鳞爪

我所知道的康桥

自剖

想飞

天目山中笔记

“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

“迎上前去”

吸烟与文化(牛津)

《猛虎集》序

我的彼得

郁达夫

还乡后记

一封信

北国的微音

零余者

灯蛾埋葬之夜

给一位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一个人在途上

志摩在回忆里

钓台的春昼

移家琐记

半日的游程

杂谈七月

杭州的八月

故都的秋

悲剧的出生——自传之一

我的梦,我的青春!——自传之二

书塾与学堂——自传之三

水样的春愁——自传之四

大风圈外——自传之七

海上——自传之八

江南的冬景

怀鲁迅

试读章节

我生平怕看见干笑,听见敷衍的话;更怕冰搁着的脸和冷淡的言词,看了,听了,心里便会发抖。至于残酷的佯笑,强烈的揶揄,那简直要我全身都痉挛般掣动了。在一般看惯、听惯、老于世故的前辈们,这些原都是“家常便饭”,很用不着大惊小怪地去张扬;但如我这样一个阅历未深的人,神经自然容易激动些,又痴心渴望着爱与和平,所以便不免有些变态。平常人可以随随便便过去的,我不幸竟是不能;因此增加了好些苦恼,减却了好些“生力”。——这真所谓“自作孽”了!

前月我走过北火车站附近。马路上横躺着一个人:微侧着蜷曲的身子。脸被一破芦苇遮了,不曾看见;穿着黑布夹袄,垢腻的淡青的衬里,从一处处不规则地显露,白斜纹的单祷,受了尘秽底沾染,早已变成灰色;双足是赤着,脚底满涂着泥土,脚面满积着尘垢,皮上却皱着网一般的细纹,映在太阳里,闪闪有光。这显然是一个劳动者底尸体了。一个不相干的人死了,原是极平凡的事;况是一个不相干又不相干的劳动者呢?所以围着看的虽有十余人,却都好奇地睁着眼,脸上的筋肉也都冷静而弛缓。我给周遭的冷淡噤住了;但因为我的老脾气,终于茫漠地想着:他的一生是完了;但于他曾有什么价值呢?他的死,自然,不自然呢?上海像他这样人,知道有多少?像他这样死的,知道一日里又有多少?再推到全世界呢?……这不免引起我对于人类运命的一种杞忧了!但是思想忽然转向,何以那些看闲的,于这一个同伴底死如此冷淡呢?倘然死的是他们的兄弟,朋友,或相识者,他们将必哀哭切齿,至少也必惊惶;这个不识者,在他们却是无关得失的,所以便漠然了?但是,果然无关得失么?“叫天子一声叫”,尚能“撕去我一缕神经”,一个同伴悲惨的死,果然无关得失么?一人生在世,倘只有极少极少的所谓得失相关者顾念着,岂不是太孤寂又太狭隘了么?狭隘,孤寂的人间,哪里有善良的生活!唉!我不愿再往下想了!

这便是遍满现世间的“漠视”了。我有一个中学同班的同学。他在高等学校毕了业;今年恰巧和我同事。我们有四五年不见面,不通信了;相见时我很高兴,滔滔汩汩地向他说知别后的情形;称呼他的号,和在中学时一样。他只支持着同样的微笑听着。听完了,仍旧支持那微笑,只用极简单的话说明他中学毕业后的事,又称了我几声“先生”。我起初不曾留意,陡然发现那干涸的微笑,心里先有些怯了;接着便是那机器榨出来的几句话和“敬而远之”的一声声的“先生”,我全身都不自在起来;热烈的想望早冰结在心坎里!可是到底鼓勇说了这一句话:“请不要这样称呼罢;我们是同班的同学哩!”他却笑着不理会,只含糊应了一回;另一个“先生”早又从他嘴里送出了!我再不能开口,只蜷缩在椅子里,眼望着他。他觉得有些奇怪,起身,鞠躬,告辞。我点了头,让他走了。这时羞愧充满在我心里;世界上有什么东西在我身上,使人弃我如敝屣呢?

约莫两星期前,我从大马路搭电车到车站。半路上上来一个魁梧奇伟的华捕。他背着手直挺挺的靠在电车中间的转动机(?)上。穿着青布制服,戴着红缨凉帽,蓝的绑腿,黑的厚重的皮鞋:这都和他别的同伴一样。另有他的一张粗黑的盾形的脸,在那脸上表现出他自己的特色。在那脸,嘴上是抿了,两眼直看着前面,筋肉像浓霜后的大地一般冷重;一切有这样地严肃,我几乎疑惑那是黑的石像哩!从他上车,我端详了好久,总不见那脸上有一丝的颤动;我忽然感到一种压迫的感觉,仿佛有人用一条厚棉被连头夹脑紧紧地捆了我一般,呼吸便渐渐地低迫促了。那时电车停了;再开的时候,从车后匆匆跑来一个贫妇。伊有褴褛的古旧的浑沌色的竹布长褂和祷;跑时只是用两只小脚向前挣扎,蓬蓬的黄发纵横地飘拂着;瘦黑多皱襞的脸上,闪烁着两个热望的眼珠,嘴唇不住地开合——自然是喘息了。伊大概有紧要的事,想搭乘电车。来得慢了,捏捉着车上的铁柱。早又被他从伊手里滑去;于是伊只有踉踉跄跄退下了!这时那位华捕忽然出我意外,赫然地笑了;他看着拙笨的伊,叫道:“哦——呵!”他颊上,眼旁,霜浓的筋肉都开始显出匀称的皱纹;两眼细而润泽,不似先前的枯燥;嘴是裂开了,露出两个灿灿的金牙和一色洁白的大齿;他身体的姿势似乎也因此变动了些。他的笑虽然暂时地将我从冷漠里解放;但一刹那间,空虚之感又使我几乎要被身份的大气压扁!因为从那笑底貌和声里,我锋利地感着一切的骄傲,狡猾,侮辱,残忍;只要有“爱底心”,“和平底光芒”的,谁底全部神经能不被痉挛般掣动着呢?

这便是遍满现世间的“蔑视”了。我今年春间,不自量力,去任某校教务主任。同事们多是我的熟人,但我于他们,却几乎是个完全的生人;我遍尝漠视和漠视底滋味,感到莫名的孤寂!那时第一难事是拟订日课表。因了师生们关系底复杂,校长交来三十余条件;经验缺乏、脑筋简单的我,真是无所措手足!挣揣了五六天工夫,好容易勉强凑成了。却有一位在别校兼课的,资望深重的先生,因为有几天午后的第一课和别校午前的第四课衔接,两校相距太远,又要回家吃饭,有些赶不及,便大不满意。他这兼课情形,我本不知,校长先生底条件里,也未开入;课表中不能顾到,似乎也“情有可原”。但这位先生向来是面若冰霜,气如虹盛;他的字典里大约是没有“恕”字的,于是挑战底信来了,说什么“既难枵腹,又无汽车;如何设法,还希见告”!我当时受了这意外的,滥发的,冷酷的讽刺,极为难受;正是满肚皮冤枉,没申诉处,我并未曾有意开罪于他,他却为何待我如仇敌呢?我便写一信复他,自己略略辩解;对于他的态度,表示十分的遗憾:我说若以他的失当的谴责,便该不理这事,可是因为向学校的责任,我终于给他设法了。他接信后,“上诉”于校长先生。校长先生请我去和他对质。狡黠的复仇的微笑在他脸上,正和有毒的菌类显着光怪陆离的彩色一般。他极力说得慢些,说低些:“为什么说‘便该不理’呢?课表岂是‘钦定’的么?——若说态度,该怎样啊!许要用‘请愿’罢?”这里每一个字便像一把利剑,缓缓地,但是深深地,刺人我心里!——他完全胜利,脸上换了愉快的微笑,侮蔑地看着默了的我,我不能再支持,立刻辞了职回去。

这便是遍满现世间的“敌视”了。P2-4

序言

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其时间跨度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十年,但这三十年却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抒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惊天动地的时代巨变和中西文化的冲撞融合中,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成为中国文学创作的基本形态,一大批大师级的作家及其经典著作相继涌现。其中,现代白话文学的杰出代表人物——朱自清、徐志摩和郁达夫三位文学大家,均以其丰厚的创作实绩,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苏东海,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来任教于清华大学。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最初以诗人的身份登上现代文坛,1923年之后致力于散文创作,其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他主张散文要写实,并从创作伊始,便努力打破白话文初期的艰涩难读,自觉追求“口语化”语言艺术。他还擅长将叠字及长短句巧妙搭配,形成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他的作品中,无论是亦真亦情的叙事抒情散文《背影》、《儿女》,还是缜密流丽的写景抒情散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还是抨击黑暗现实的说理性散文《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皆言辞亲切、随和,文笔清丽、洗练,显示出“浓而不烈”、“清而不淡”的散文个性,读来也琅琅上口。在表现形式上,他的散文结构严谨、脉络分明,篇章布局设置精当。总之,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极少数能够熟练驾驭新文学语言、写出语言和结构均能与文言散文媲美甚至更胜一筹的大家。

徐志摩(1897一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以一首《再别康桥》风靡全国,被誉为“中国的雪莱”。他出生于浙江海宁,年轻时曾赴英美留学,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是中国新月派代表诗人之一。他一生追求“爱”、“自由”与“美”,这与他那潇洒空灵、活泼好动的个性和不羁横溢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诗特有的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艺术风格。他的每首诗歌都构思巧妙,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在意境的营造、情感的宣泄、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求等诸方面,充分展现了他超凡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艺术个性,令人为之迷醉,为之感动。对徐志摩来说,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与诗歌相映成辉。他在散文创作中融入了自己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无论是漫评理想、论说时政,还是感怀往事、评说艺术,其散文的躯壳中总是蕴藏着诗魂,感情真挚、风格飘逸,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年轻时曾留学日本,是创造社发起人之一。他生性浪漫,认为文学是一种生命,是自我内心情怀的抒发,故以饱含感伤情调的“自叙传”小说蜚声文坛。他的散文与他的小说一样,大多是畅述自己的生活遭遇,将一个富有才学的知识分子在动乱年代中的苦闷心情淋漓尽致地展现于笔下。他声称,比起小说来,“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因而,他的大多数散文用类似“闲话体”的方式,像老朋友一样,无所顾忌地向你宣泄他的喜怒哀乐,在洒脱奔放、坦荡率真的倾诉过程中使你感动。郁达夫的散文突出的艺术特点就是纵情抒写,不受章法限制,语言不加雕琢,洒脱坦荡,收放自如。他的散文中,尤其是行旅散文,写得挥洒自如、脍炙人口,在散漫、不经意间巧妙地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描写景物时,他习惯从细微处入手,似在不经意中描摹风景物事,却巧妙地用朴实平易的文字营造出古典文学中那种言简意远、朴拙幽深的意境。

一篇经典名作值得读者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且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觉,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但以上三位大家一生所著的作品数量巨大,普通读者很难有时间一一品读。基于这一点,我们推出了这本《朱自清·徐志摩·郁达夫经典文集》。书中本着优中择优的原则,从三位大家诸多经过历史沉淀、被数代人所认可的作品中,撷取出最著名、最经典的作品,集结成册。希望读者能通过本书在较短的时间内,领略中国五四时期新文学的魅力,受到真善美的艺术熏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