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理功能脑垂体是人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它与下丘脑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功能单位,起上连中枢神经系统、下接其他内分泌腺的桥梁作用。它分泌生长激素、甲状腺刺激素、肾上腺皮质刺激素及性腺刺激素,能促使肌体生长,并能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神经脑垂体不具有分泌功能,只能储存来自下丘脑的激素,其功能为使血压上升、尿量减少和子宫收缩。
(3)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脚拇趾趾腹中央部位。
(4)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定点深入按压3~4次。
(5)适应证内分泌失调(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生殖腺、脾、胰等功能失调),小儿发育不良、遗尿、更年期综合征等。
7.小脑和脑干(图l一7、图l-8)
(1)解剖位置小脑位于后颅腔内,大脑半球枕叶的下方。脑干由中脑、脑桥、延髓组成,位于小脑前方,大脑半球和脊髓之间。
(2)生理功能小脑有3种主要机能,即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张力和协调肌肉的运动。
脑干与脊髓一样具有反射机能和传导机能。反射机能指由躯体或内脏传人引起躯体和内脏的效应。传导机能指能承上启下地传导各种上行或下行的神经冲动。在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
(3)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脚拇趾腹根部靠近第二节趾骨处。右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左脚,左半部小脑及脑干的反射区在右脚。
(4)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的拇指指端施力,向趾根方向按摩3~4次。
(5)适应证脑震荡,脑肿瘤,高血压,失眠,头晕,头痛,肌肉紧张,肌腱关节疾患等。
8.三叉神经(图1-7、图l一8)
(1)解剖位置三叉神经位于头颅两侧,是十二对脑神经的第五对。三叉神经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分别分布于眶腔、鼻腔和口腔各器官,其末梢神经分布于面部皮肤。 (2)生理功能三叉神经是面部的感觉神经及支配咀嚼肌的运动神经。它支配眼部、上下颌、口腔及颜面皮肤、肌肉的运动及感觉。
(3)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脚拇趾近第二趾的一侧。右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左脚,左侧三叉神经的反射区在右脚。
(4)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由趾端向趾根按摩3~4次。
(5)适应证偏头痛,颜面神经麻痹及神经痛,腮腺炎,失眠,头面部及眼、耳、鼻的疾患。
9.鼻(图l一7、图l一8)
(1)解剖位置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分外鼻、鼻腔及副鼻窦3部分。
(2)生理功能鼻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可过滤空气,使空气暖化湿润。
(3)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脚拇趾腹内侧延伸到拇趾趾甲的根部,第一趾间关节前。右鼻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鼻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4)手法以一手握脚,另一手拇指指端施力,按摩3~4次。
(5)适应证鼻塞、流鼻涕和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患及上呼吸道感染。
10.大脑(图1-7、图1—8)
(1)解剖位置头部最重要的器官是人的大脑。大脑位于颅腔之中,一般重量为1200~1500g,约构成人体重量的1/50。
(2)生理功能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发达,具有感觉分析功能,调节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功能,调节体温、生殖机能以及语言、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功能。
(3)反射区定位位于双脚拇趾趾腹全部。右半球大脑的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的反射区在右脚上。
(4)手法以一手持脚,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弯曲,以食指第一指间关节顶点施力,由拇趾趾端向根部按摩3~4次。
(5)适应证高血压,低血压,脑血管意外(中风),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脑性麻痹,脑血栓,听、视觉受损,神经衰弱,神志不清。
11.颈项(图l_7、图1-8)
(1)解剖位置颈项位于头部与胸部之间,前部称为颈部,后部称为项部。
(2)生理功能是头部与躯体的联系要道,能协调头部各个方位的运动。
P18-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