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维克多·雨果继《巴黎圣母院》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
《悲惨世界(经典珍藏版)》讲述了冉阿让原是个诚实的工人,由于偷了一块面包而被判五年徒刑。狱中他逃跑了四次,刑期被加到十九年。出狱之后,他在卞福汝主教的感化下,决心去恶从善,改名马德兰,开办工厂并由此而致富。警官沙威怀疑他的真实身份,后他因救助贫寒女工芳汀的女儿柯赛特而开始逃亡。
1832年6月,柯赛特的恋人马吕斯在巴黎人民武装起义中身负重伤、昏迷不醒,冉阿让冒险将他救出。马吕斯病愈后,冉阿让用自己的全部积蓄促成了柯赛特和马吕斯的婚姻。
马吕斯在得知冉阿让的身份后而冷落他。冉阿让身心受到重创,弥留之际,在获知真相的马吕斯和柯赛特的陪伴下,冉阿让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悲惨世界(经典珍藏版)》由维克多·雨果所著。
犯人出狱
一八一五年十月初的一个傍晚,狄涅城来了一个陌生人。这个人四十五六岁的样子,个子一般,身体看上去很结实,大半个脸都被帽子遮住了。他上身是黄粗布衬衫,下面穿了条蓝棉布裤子,一条破布似的领带套在衬衫上,裤子旧得发白,背了一个鼓鼓囊囊的布袋,手里拎着一根粗木棒。
这个人先去了趟市政厅,很快地就出来了,之后去了一家当地最大的旅店。
他推门进去,发现旅店主人正在炉边忙着。
“先生,您需要点儿什么?”旅店主人低着头问。
“吃,睡。”
“好说!”旅店主人抬起头看了这人一眼,迟疑地说道,“嗯,要收费的……”
那人从布袋里掏出钱包放在桌上,用手按了按,意思很明显。
“好的,我这就去给您弄吃的。”旅店主人虽然嘴上这样说,可心里却不太相信,走来走去地细细打量着来人。
“饭很快吗?”
“您稍等一会儿。”
那人背过身去烤火。这时,旅店主人赶紧把桌上的旧报纸扯过来,在报纸的一角写了几行字,然后把有字的地方撕下来,悄声嘱咐伙计去趟市政厅。
没过多久伙计就回来了,他递给旅店主人一张纸,旅店主人急忙展开来看,然后过去对那位客人说:
“抱歉先生,我们不能留您了。”
“你说什么?我会付钱的。”
“不,不是因为这个……是……我们没有空房间了。”
那人就说:“把我安排在马房也行啊。”
“不行的。”
“怎么不行?”
“马房也没空地方了。”
“好吧,要不给我找个角落,再来捆柴也行。”那人坚持着,“现在先给我上饭吧。”
“抱歉,饭也不能给您上了。”
“我快饿死了,你放心,我肯定会付钱给你的,天一亮我就离开。拜托,让我吃点东西吧。” “我这里没有吃的东西了。”旅店老板沉下脸答道。
“没东西?那是什么?”那人指着旁边的一桌食物问。
“那是别人预订的。”
不管那人怎么说,旅店主人都有理由拒绝他的要求。
最后,旅店主人不耐烦那人的坚持了,他俯在那人的耳朵边用一种威胁的语气说:
“你快走吧,我知道你叫冉阿让,我已经从市政厅那里知道了你的事,你看这是什么。”说着,他打开那张纸让那人看。
于是,这个远道而来的人,无奈地带着饥饿和疲惫悻悻地离开了。
天色已晚,他独自在这个城市里徘徊着,寻找自己的容身之处。终于,他发现了一间小酒馆。可他刚坐稳,就被刚才见过他的一个人认出来了,那人把他的情况告诉给了这家老板。
“先生,我不得不要求您离开。”酒馆老板一副不得已的表情。
“对于我的去处,您有好的建议吗?”
“只要离开我的店,随便您去哪。”
他再一次被赶到了街上。
经过监狱门口时,他摘下帽子恭敬地对看守说:“先生,我可以在这里过夜吗?”
“这是监狱,不是旅馆。想要进来很简单,先让警察逮捕你。”
他不得不走开。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敲开了一户居民家的门,并向主人请求住一宿,但他却看到了主人眼里流露出的戒备的目光,那主人好像已经知道他了,迅速掏出手枪,厉声警告他立刻离开。
他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一个公园,令他惊喜的是,一个茅棚出现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又窄又矮的茅棚,但足以让人睡上一晚,他现在只想躺下睡一觉。可他刚解开口袋的皮带,便看见一只凶猛的狗。原来这茅棚是一个狗窝。
天已经完全黑了,天空的云低得不能再低。他只能在陌生的街上徘徊,最终找了一个石凳躺了下来。
刚刚躺下来,一个老太太便发现了他。
“你怎么不找家旅馆住下?怎么睡在这里?”
“因为我身无分文。” 老太太从自己的衣兜里掏出四个铜板递给他。
“一定会有一家旅馆愿意收留你的。”老太太说。
“可是几乎没有一扇门愿意为我打开。”
“那边那扇门你敲过了吗?”老太太的手指向主教院旁边的一扇小门。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