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露了在经营管理方面的下一个流行趋势——创新是一项正在在你的组织里产生着主要影响力的工具,阐述了如何分辨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将创新的九条命活得精彩。书中引用了大量简单但却深奥的资料和轶事,这些都可以用来激发每一个人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以此来碰撞出应对日常状况的创新之法。与此同时,本书还给读者提供了创新所需的工具。
在书中,本书作者斯蒂芬·伦丁详细分析了创新面临的挑战,并提供了能够克服它们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从中你将学会:专注,不理会日常生活中扰人心神的“杂音”;勇敢,敢于去创新;结束“常规”的状态,摆脱老掉牙的观察事物的方式;做好准备,欣然接受失败。随后,伦丁又对创新的九条命进行了描述,在本书的引导下你将变成一个真正的创新者,一名真正对组织有所贡献的员工。
现在,你即将获得本书作者斯蒂芬·伦丁的指导,他是与作者相识了20多年的该领域的大师。在大师的身上要寻找的首要特质就是一致性:他是否实践了他所宣扬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宣扬了他实行的惯例?在斯蒂芬身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创造力在他家中盛放着,他的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而笑声当然就是创造力存在的征兆,就好比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斯蒂芬将通过本书告诉你他是如何用慢跑给自己放松的。回到家里时他总是汗流浃背,但同时他也拥有了一个新的构想。斯蒂芬非常谦虚,他并没有在书中提及自己曾经是一名达到国际水平的超级马拉松选手。他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思考,思考过后他总是能产生很多伟大的创意!而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再次证明了他是个人创新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的大师。他为你奉上了一本简单易懂、与你息息相关而且富有趣味的书,帮助你运用一系列绝妙课程激发创造力。读过这本书并掌握其中的知识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更淡定、更主动、更自信、更有成效以及更有创新能力的人!
引言 关于本书的基本假设
第一部分 颠覆创新
第1章 所有创新的源头都是个人
第2章 四大挑战与九条命
第3章 创新面临的四大挑战
第二部分 创新的九条命
第4章 第一条命:创新者会营造适子创新的环境
第5章 第二条命:创新者时刻为创新做好准备
第6章 第三条命:创新者知道创新不能循规蹈矩
第7章 第四条命:创新者欢迎物质的刺激
第8章 第五条命:创新者享受社交的刺激
第9章 第六条命:创新者倡导智力的刺激
第10章 第七条命:创新者总是会说“好极了!”
第11章 第八条命:创新者会早早失败,并恰当地失败
第12章 第九条命:领导者要让创新的能量自然释放
第三部分 维系创新的九条命
第13章 九条命的个人回顾
第14章 争取属于创新者的荣誉
第15章 个人创新工具与概念的分类
后记
译者后记
这是一本讲述创新的书。在你打完呵欠之前,我是不会继续的。你也别尴尬,这我能理解。现在好了吗?那我就重新开始了。这是一本讲述创新的书籍,但本书的观点着眼于个人,而且个人和企业都能从本书中获益。讲到这里,我是否激发了你更多的兴趣呢?
这是一本关于你的书,一本也许能提高你现有生产力的书;这是一本关于你的书,一本能使你在工作中更有活力、让你的人生更有成就感的书。现在你能专心听我往下说了吧?个人创新能够创造出自然能量,这你是知道的。而这种自然能量将会使你的生命充满活力,让你感觉有使不完的劲。
如果你想拥有一段生机勃勃、充满意义、成就非凡的生命,那就靠创新来帮你实现吧!现在回忆一下能带给你最大满足感的那些生活片段吧!浮现于脑海的往往是为我们提供着创新契机的日常工作。想想那些在生活中让你充满活力的片段吧!它们不正是你创新的发源地吗?让我用下面列举的例子来唤醒你的记忆吧!
为慈善机构筹办一次成功的募款活动。
辅导他人,并找到帮助他人进步的方法。
想出更快捷的办法把碗碟洗干净。
以独特的方式回应从未遇到过的事情。
用新的方式处理例行的公事。
探索一条新的上班路线,并在途中发现一家不错的新餐厅。
举办一场老少皆宜的家庭聚会。
以一种真诚而且独特的态度写一本书、一篇文章或是一封重要的电子邮件。
在车里创作一篇诗作、一首歌曲或是一段优美的小调。
和你的孙子一起用沙子堆一座城堡;在没有孙子帮助的情况下,独自用沙子堆砌一座城堡。
找到一种新颖的表达爱意的方式。
开创另一番事业。拿下一张大订单。
在洗澡的时候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重新布置房间。重新规划职业生涯。
开发副业,找到其他的收入渠道。
退休之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
以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来创造人生。
以新颖的方式与客户互动。
以一种温和有效的方式让年轻人自行打扫房间。
找到一种富有同情心的方法劝阻爷爷开车。
以上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例子。当然还有许多的重大发现没有列入其中,诸如发现治疗溃疡的新方法、确定太空黑洞方位的新途径,或是因为研究出一种新的经济学范式而被授予诺贝尔奖等等之类。这些成就本应列入以上所列举的例子之中,但如若真的那么做,势必会偏离我们的重点。创新是我们精彩生活的核心。伟大的成就或许没能列入主题,但也绝对不在九条命的范围之外。一切创新,不论大小,都依赖于同一套基本原则,而这些原则都是个人的。在书中它们被称为“创新的九条命”。
人生是一场伟大而又刺激的冒险。我们从日常的创新中可以体会到小小胜利带来的喜悦,而这些都意味着一种真实且充盈的生活。创新提醒我们,真诚地生活总能带给我们一段珍贵而奇妙的人生旅程。你有争取快乐的勇气吗?不妨就从提升创新力开始吧!
好奇真的会害死猫吗
好奇是猫的天性,同样也是创新不可或缺的一个条件。猫似乎很容易被角落和缝隙吸引,但如果这样就把好奇认定为猫所独有的特质,那么对人类而言就会有失公允。试想,如果人们没有“我想知道如果这样做,将会怎么样”的设想,创新又怎么可能产生呢?
俗话说“好奇害死猫”,但你是否见过哪只猫是因它的好奇而被害死的呢?说到这里,我想起了最近听过的一个关于猫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有只猫被卡在一家酒吧的墙缝里,人们通过两天的努力才帮它摆脱了困境。那只猫也许是因为好奇才陷入那样的险境,也许是因为饥饿或者愚笨。但无论怎样,有件事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当猫族以后去那里进行年度旅行的时候,这只猫就可以将这段亲身经历讲给它的子孙们听了。在与数千个有潜力的创新者聊过天后,经验告诉我,确实有某些人自认为能举出好奇害死猫的例子,但到最后,我所得到的不过是:害死猫的是一部车或是一只狗,而并非它的好奇心。
我认为,之所以会有那个讲述猫的好奇心的故事,无非是想让人安于现状,并扼杀人类最出色的天赋好奇心。
俗话还说“猫有九条命”,这句话才真正与我对猫的感觉更为贴合。本书书名《创新的9条命》的灵感也正是来源于这句俗语。与此同时,这样的架构能让我在创新的各种组成成分中进行更多样化的组合。
只要能够发挥这九条命中任意一条的潜力,我们就能提升个人的创新力。而一旦我们实践了其中的一条,我们就可以自豪地把自己称做是“猫”了!
P9-14
大脑的创新革命
从10000年前文明的起源至今,人类已经经历了四次重大革命以及四个时代,现在正在迈入第五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是农业革命时代。它始于10000年前,在18世纪初期结束。在此时代,人类定居下来,村庄、城镇和都市逐步产生,农业和贸易也随之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初,另一场重大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了。这场革命改变了人类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与此同时,人类进入到了工业时代。
短短一百年之后,人类进入了20世纪,工业时代产生了自己的革命信息革命,人们随即进入了信息时代。收音机、电视机、电影、电话、传真机和平面媒体推动着信息时代向前发展。这可能就是你出生的那个时代吧!信息时代一直持续到不久前的20世纪9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开始意识到信息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终结,将信息适当地组织和构建,那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就引发了在上个千禧年的末期出现的短暂的知识时代。在这个时代,信息被分门别类,编成易于管理的组块。
在21世纪初期,人们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因而一个格外令人兴奋的新时代就此诞生。这个时代很可能是我们人类所经历的最长久的也可能是永恒的时代。这个新时代的到来是由于人们认识到:了解管理知识的人要远比了解知识本身更为重要,而那个管理者是个超级生物电脑,也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大脑”。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我们的大脑,还需要知道如何运用它。这就需要我们对大脑的认知功能和大脑多元智能的开发与运用有深入的了解。
这场兴起于54世纪早期的革命就是智力革命,我们现在才仅仅是向智力时代迈出了第一步。墨西哥总统文森特·福克斯(Vicente Fox)在003年第五届联合国创造力及品质年会(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for Creativity and Quality)上宣称这个世纪应该被命名为“创造力和创新发展的世纪”。这就是智力时代的第一个里程碑。
在这项声明发表后不久,《哈佛商业评论》就在2004年10月号的封面上写出了这样一个大标题“正在逼近的创意危机”(looming creativity crisis)。英国管理学会(Britis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证实,国际企业的领导者们已经感觉到大学毕业生和MBA课程培养出来的人相对“无用”,因为他们的头脑不灵活、思维方法呆板、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且明显缺乏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过去的7年里,包括中国、新加坡、墨西哥、苏格兰和马来西亚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开始带头实施提升国家创造力水平的新方案。这类方案被认为是在现今竞争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环境中稳步前进的唯一途径。
总的来说,一种全新的、被全球所接受的认知已经涌现出来了。在当今社会,任何个人、公司或国家想要在21世纪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开发大脑看似无穷的能力来创造和创新。而要开发这些能力,你就需要获得优秀的指导,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学以致用。本书将带你开启这段旅程。
现在,你即将获得本书作者斯蒂芬·伦丁的指导,他是与我相识了20多年的该领域的大师。在大师的身上要寻找的首要特质就是一致性:他是否实践了他所宣扬的理念?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宣扬了他实行的惯例?在斯蒂芬身上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创造力在他家中盛放着,他的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而笑声当然就是创造力存在的征兆,就好比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斯蒂芬将通过本书告诉你他是如何用慢跑给自己放松的。回到家里时他总是汗流浃背,但同时他也拥有了一个新的构想。斯蒂芬非常谦虚,他并没有在书中提及自己曾经是一名达到国际水平的超级马拉松选手。他给自己充足的时间思考,思考过后他总是能产生很多伟大的创意!而本书就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再次证明了他是个人创新领域中具有领导地位的大师。他为你奉上了一本简单易懂、与你息息相关而且富有趣味的书,帮助你运用一系列绝妙课程激发创造力。读过这本书并掌握其中的知识之后,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更淡定、更主动、更自信、更有成效以及更有创新能力的人!
你会跟斯蒂芬一样,成为一个酷毙了的创新者!
我很惊讶到底有多少人相信自己没有创造力并且没有能力去创新。“我体内没有创新的基因,”他们如此供认,好像他们观察了某人从海藻中得到想法而建造了泰姬陵。“我太守旧了,很难做出创新,”他们如此表示,好像是他们的配偶从雪花中受到启发而创作出五行诗体。而真相可能会使人惊恐。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创新的能力,并且我们每个人都很享受在做出独特贡献时的奇妙感受。我们的关联分界线和对于异常事物的适应程度可能存在个体差异,但那绝不会束缚我们做出创新贡献的能力。在书中那些成功从常规束缚中跳脱出来的创新者的启示下,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有所创新!
点燃创意合伙公司董事长
哲学博士——斯蒂芬·伦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