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行百业各有神明,也都供奉关公;世俗民间各有神明,还都供奉关公……神明多矣:佛祖、观音、玉帝、老君、娘娘、妈祖……哪位有此盛况,说关公是中华第一神,绝不为过。
他是忠义的象征,他是骁勇的战神,他如何走上神坛,如何在千百年兴盛不衰?
下面,就让本书为您慢慢道来。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第一神明(关羽)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胡小伟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群行百业各有神明,也都供奉关公;世俗民间各有神明,还都供奉关公……神明多矣:佛祖、观音、玉帝、老君、娘娘、妈祖……哪位有此盛况,说关公是中华第一神,绝不为过。 他是忠义的象征,他是骁勇的战神,他如何走上神坛,如何在千百年兴盛不衰? 下面,就让本书为您慢慢道来。 内容推荐 作为汉末一将,关羽生前得到的评价,总体而言并非显赫。然而身后,特别是千载之后,居然傲视群雄,成为中国各民族“护国佑民”的神。历千载而不衰,经六代而愈盛,关公信仰似乎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不解之谜。这里隐藏着秘密…… 目录 一 兄弟关羽 二 美髯公关羽 三 汉寿亭侯关羽 四 关公面前耍大刀 五 关公左右二将 六 关公走麦城 七 佛家神关公 八 道家神关公 九 儒家神关公 十 皇家神关公 十一 国防神关公 十二 财富神关公 十三 乡里神关公 十四 江湖神关公 十五 全民神关公 十六 移民神关公 参考文献 大事年表 结语 为什么敬关公 试读章节 《三国志》说,关羽与刘备、张飞“恩若兄弟”。《三国演义》说:刘关张三人“结为兄弟”。如果要为关羽一生挑选几个关键词,“兄弟”入选无疑。 《三国演义》第一回是《宴桃园豪杰三结义》。这种安排,实际上点明了这部小说在道德或伦理上的指向,是有深意的。为什么在桃园?桃园给人什么印象?《诗经》里面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叫“桃之天天,灼灼其华”。春天,桃花盛开,果实累累……给人更多的联想。在灼灼桃花怒放的林中,一个外地人关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山西民工,和河北两个朋友刘备和张飞结下终生情义。1995年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为这段故事写的歌很不错,名字就叫《这一拜》。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关羽为什么大老远奔涿郡(今涿州)而来?他的老家解州(今运城)在山西南部,涿郡在河北中部。推想当时的原因,可能会有两个。《三国志》说关羽“亡命走涿郡”,既然“亡命”,也许是犯了王法,一般会跑到离政治中心比较远的地方才安全一些。解州离当时的政治中心长安和洛阳都很近,涿郡相对偏远一些。还有就是,据历史记载,汉朝中平元年(184)刘备起兵讨伐黄巾。“黄巾之乱”发源地在今天的邢台,离涿郡很近。不排除关羽特意选择北上平乱,有志报国。为此,《三国演义》写道: 正饮间,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到店门首歇了,入店坐下,便唤酒保:“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玄德看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玄德就邀他同坐,叩其姓名。其人曰:“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日:“如此甚好。” 关公老家有这样的传说:当时有一个恶霸叫吕熊,鱼肉乡民,无恶不作。青年关羽看不过,就打了一次抱不平。吕熊来追杀,关羽避祸。恶霸天天逼着要人,关羽听说父母投井自杀,一怒之下杀了吕熊全家,只身出逃。到了潼关,那里已经画影图形,挂出捉拿他的通缉令。得人指点,关羽在黄河边洗了把脸,脸就全变红了,所以才顺利过关。其实,潼关在解州西边,关羽要去涿州投军的话,是不应该走潼关的。这些民间传说,都力图塑造一个除暴安良、铲除豪强的英雄形象,流传很广。 其实,从元朝到明朝,民间还流传着其他一些刘关张三位草莽英雄的故事。比如有一个故事叫“一龙分二虎”。大概意思就是说,张飞是个卖肉的,这个人比较好强。他卖肉,不像今天要待顾客至上,笑脸相迎,笑脸相送的。张飞卖肉,他高兴卖就卖,不高兴卖就不卖。当时没有冰箱,张飞每天把肉搁到井里,井水冬暖夏凉,可以起类似冰箱的保温作用,然后上头盖一个大磨盘,一般人搬不动,好像一个冰箱加保险箱一样。张飞还放出话来,谁能把磨盘移动,里边的肉就给谁!关羽正好路过,有人就怂恿他,关羽一发力,果然把磨盘盖移开。正要拿肉的时候,张飞得知消息赶来了,想见识见识。在元朝蒙古豪强看来,关、张二人必有一斗。结果,旁边看热闹的人群里出来一位说:你俩都是好汉,跟我一块回去,共议大事。此人就是刘备,所以就叫“一龙分二虎”(见于元杂剧《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算是后人一种合理想象,想象这样三位人物为什么会遇到一起,头一面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那么,桃园又何在呢?历史上对此的确认也很有意思。刘备的老家在涿郡,那里有一个很明显的地标,就是老刘家的村里有一棵大桑树,长得很高,形状像一把伞,所以村子就叫楼桑村。此事载于《三国志》裴松之所做的注释。桑树肯定比人活得长。三国风云散去,刘备诞生300年后,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恰巧就是楼桑村的人。他记下了刘备的故宅的方位:“督亢沟水东经涿县郦亭楼桑里南,即刘备旧里也。” 刘关张相识约700年后,乾宁四年(897),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昭宗下令为刘备修建昭烈庙,就建在楼桑村,这就是涿州三义庙的前身。从此之后,自宋、金到元、明、清,不断有文人墨客探访,留下无数诗文。据说,三义庙古树森森,从唐朝一直完整地延续下来,其间经过辽、金、元三朝异族统治,从未受破坏。值得一提的是,庙中有一尊关公塑像,是元朝塑像高手刘元所做。像高六尺,精神凛然,见者无不称奇。此像民国时期尚存。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千年古庙被毁,古树、佳塑荡然无存,20世纪80年代后才重建起来。 现在回到正题。说到兄弟,历史上的刘关张三人真的结为兄弟吗?《三国志》只是说:关羽、张飞对刘备非常恭敬,吃饭的时候一块吃,睡觉的时候一起睡,在有很多人的正式场合,关羽和张飞都不坐,而是侍立在刘备身后。结论是:恩若兄弟。不过,没有提到是否结拜。 说到结拜兄弟,先秦两汉时期即已出现。比如《史记》中多次出现的“昆弟”,也就是兄弟的意思——均出自战国时期雄辩家张仪之口。他说的是国与国结为昆弟,实际是儿女亲家。然而从楚王被秦王扣押,六国被秦吞并的事实看,所谓“昆弟之国”实在靠不住,无信义可言,纵横家的噱头而已。 难道,在刘关张之前,就没有货真价实的结义兄弟吗?那就再谈谈“约为兄弟”。中国历史上比较早也比较著名的结为兄弟事件,都与刘备的老祖宗刘邦有关,一次是和霸王项羽,一次是和匈奴单于。 公元前203年,楚汉交兵,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妻子(即后来的吕后)被项羽扣为人质。为激怒刘邦,项羽声言要烹杀刘太公。刘邦听后,说了著名的一段话: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尔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不过,查阅《史记》和《汉书》,并无刘邦与项羽约为兄弟的踪影。很可能,这是刘邦临场发挥出来的“情感”战术。如此“兄弟”,不算也罢。 和单于这次相对复杂。西汉建立之初,匈奴经常侵扰。P1-5 序言 关公者,关羽也。老一辈多半从戏曲或小说中记住这个形象,年轻人则可能在电视或电脑游戏里知道这个人物。不过,大家对此几乎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关公信仰有其非常奇特之处——儒、道、佛各有神明,但都供奉关公;群行百业各有神明,也都供奉关公;世俗民间各有神明,还都供奉关公……神明多矣:佛祖、观音;玉帝、老君;娘娘、妈祖……哪位有此盛况?说关公是中华第一神明,绝不为过。 作为汉末一将,关羽生前得到的评价,总体而言并非显赫。然而身后,特别是千载之后,居然傲视群雄,成为整个中国各民族“护国佑民”的神。明清两朝遍布神州的关庙,早让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三国帝王黯然失色,甚至赶超了“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县县有孔庙,村村有关庙”。修孔庙属于国家行为,而修关庙既是国家行为。更广泛的则是民间行为,足见关公信仰深入基层、植入人心的群众基础。 关公信仰对审视民族的文化心理很有意义。在这一“造神”过程中,传说、笔记、平话、戏曲、小说等文学诸样式,与民俗、宗教、伦理、哲学、制度一起相生互动。正是在这些人文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引自晋初《三国志》关羽传记),到“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引自清初《三国志通俗演义》点评本,即《三国演义》),近1400年间,完成了关羽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的崛起。对其中奥秘,先辈学者也曾提出疑问,但长期没有得到真正的解答。比如,一时的关羽与千古的关公存在何种联系?为什么关庙深入中国几乎所有都市城乡、边疆海防(至今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仍把关公奉为主神)?众多信仰中唯独关公信仰超越民族、宗教、阶层和国界,贯通中华文明,道理何在?大约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代各方史家对关公信仰的始末根由,曲折转变,并始终付诸阙如。到了现当代,“统治阶级提倡”、“《三国演义》影响”两种解释众口一词。几成定论。殊不知,一种信仰的产生自有其传承发展的过程。对此的考察,既不能转果为因,更不能“想当然耳”。比如,兀大郁“汉关羽”盛大游行仪式,与《三国演义》何干?明朝吴地拜关公抗倭,与统治阶级何干?还有一说,将关公信仰称为“小传统”(与孔子崇拜之“大传统”区别),且谓之游民文化。如此理会,倒也别致,但有其不可解之处。关公信仰广及社会各阶层,远至海外几万里,其信众都是“游民”?这样的话,当年孔子自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岂不要当“淮游民”?若对民族核心价值观无认同,自然视而不见其与关公信仰的内在联系;对世代供奉的信仰不尊重,自然无从解读民族的精神密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古来英贤何止万千,为什么单单选中关羽?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以三国戏曲小说故事为本分析人物形象,或者从民间叙事角度入手探其流变,自然都是必要的,但却很难体现历史的传承和曲折。作为“活”信仰,关公从来没有被封闭、凝固在文字或口头,而是不断发展变化。他是“汉寿亭侯”,又是“崇宁真君”;他是“关元帅”,又是“关夫子”;他是“关三郎”,又是“关玛法”(玛法是满语的“爷爷”)……如何将。这些不同时代的关羽“面孔”恰如其分放置在具体生成的背景之中,凸现其变化的因果联系及与同时代其他宗教、社会、民俗、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影响,最后才是如何展现在文学艺术之中。运用上述史料而非颜料为关羽画像,不是更富挑战性的课题吗? 历千载而不衰,经六代而愈盛,关公信仰似乎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不解之谜。这里隐藏着秘密。 在有些人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个造神的、迷信的历史。倘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则可能是中国传统文化演进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秘密。这个秘密。必然关涉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比如中国社会分期、唐宋及明朝的几次社会转型、江湖社会、神道设教、理学再评价、儒学与“政教合一”、中国各民族纷争融合中汉民族意识形成和发展,晚明商业社会的形成,满族入关前信仰关公的秘密……,等等。 从现在掌握的史料研究看来,一千多年关公信仰的发展,呈现着“米”字型态,融会前此种种,包含后此种种。其中至为重要的“十”字型的交叉点应集中在宋元之际,高潮在晚明,顶峰则在清末。下面,就让本书为您慢慢道来。 后记 看到这里,不知您想到没有,关公与今天到底有何关系?今天,还要不要敬关公?其实,厘清关公信仰的演进流变,绝非无关紧要的怀古思幽,而是关涉“现代化”的重大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化道路走得异常艰难。在饱经凌辱之后,华夏文明不得不以敌为师,开始漫长的浴火重生。一方面,对传自祖先的古老文化持越来越激进的批判态度;另一方面,对西方老师的学习仅限在技术层面展开,诸如船坚炮利、大厦汽车乃至“民主、科学”……这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向,那就是——西方列强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间,其实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过比较系统的清理和整合,这也就是寻根问祖的过程、寻访史诗的过程。 通过追寻,欧洲各国大多拥有了属于各自民族的史诗:英格兰的《贝奥武甫》、法兰西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日尔曼的《尼伯龙根之歌》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通过史诗,原本早已丧失共同记忆的民族有了自己的历史。史诗的主题一定是讴歌英雄人物,而且是悲剧人物。英雄并非全知全能,也有种种缺点、弱点,但一定要不畏强暴,为整个民族奋斗。读过这些史诗的中国人大概只能是极少数,不过不要紧,看过电影《勇敢的心》《魔戒》乃至《阿凡达》,相信一样能明白其中的真谛。其实,中国并非没有史诗。把关公写成“义绝”的《三国演义》作为影响最大的中文小说,其实就相当于史诗。然而,与祖先留下的众多遗产一样,它也正被不断误读着、颠覆着。 民族复兴,的确需要经济强国,技术创新,物阜民安。但是也需要自尊自强,不卑不亢,待人以诚。尤其在市场初兴,商品大潮追求“快速致富”的过程中,见利忘义的行为越来越普遍,已经到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危害公共安全的程度。2001年,一篇题为“赤兔马之死”的高考作文回答了“诚信”这一试题,一时全国热议。这意味着,如何认识和评价关公信仰,这一课题已摆在21世纪中国人的面前。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元素”日渐走俏。在中国政府支持下,海外频频落成孔子学院。在此背景下,在20世纪下半叶历经摧残,硕果仅存的几座关帝庙也重新包装面市。只是,人们是否应扪心自问,对于历时近1800年的关公信仰究竟认识多少?对于如何传承接续,准备了多少?对于精神遗产的传承、演进、沉淀、汰弃、升华过程,尤其是民间的流变,到底了解多少?早已成为全民神的关公,在国家祀典中应该占有怎样的位置,才与之相称? 关公信仰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资源,尤其是具有深厚坚实的民间根基,包容四裔的融汇能力、绵延不绝的历史积淀以及跨越时空的现实影响,值得认真研究总结,并重新做出现代性的诠释。对其的研究发掘,绝非停留于复祀兴庙,感慨回味,而应当更加致力于道德一价值体系的整合及其现代性阐释,以便为民族凝聚和复兴寻求既具有深厚传统,普遍认同,又能够不断开掘,振发进取向上精神的人格象征。 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似乎什么都可以引进。不光是技术、不光是器械,包括穿的衣服、吃的东西,甚至讲的很多词语,还有很多生活方式,都已与传统渐行渐远。但是,一个民族的道德不可能引进,它必须根植在自己的历史文化之中。近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精华糟粕”“不破不立”的说法有相当大的局限。需要的不是断然的抛弃,不是截然的划分,而是按照时代发展节奏,重新认识、重新解释传统,树立道德。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中华第一神明,其实就是关公。这,也就是本书讲解关公信仰来龙去脉的用意所在。 是为全书结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