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北城市与区域PREE协调发展的机制过程和格局(精)
分类
作者 段汉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1 西北地区城镇密集区的水土资源、环境和生态格局

 1.1 新疆天山北麓水资源禀赋与绿洲分布格局

1.1.1 新疆水资源的地质地貌特征

1.1.2 天山北麓平原区地下水形成条件

1.1.3 天山北麓地表水资源概况

1.1.4 新疆天山北麓绿洲带资源分布概况

 1.2 银川平原的生态格局、水资源与绿洲稳定性分析

1.2.1 银川平原的生态格局

1.2.2 银川平原的水资源

1.2.3 影响银川平原绿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1.3 关中地区的水土资源和生态格局

1.3.1 关中地区的水土资源

1.3.2 生态格局

 1.4 兰州一西宁地区土地承载能力与城镇化的极限分析

1.4.1 兰州一西宁地区土地人口承载能力与城镇化的极限

1.4.2 兰州一西宁地区土地承载能力分析

1.4.3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化发展合理规模分析

1.4.4 基于Voronoi图的兰州一西宁地区生态与土地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2 西北地区城镇密集区资源与经济发展

 2.1 兰州一西宁地区资源、经济与发展

2.1.1 兰州一西宁地区的矿产资源

2.1.2 资源与城镇产业格局的关联耦合机制

 2.2 北疆地区能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2.2.1 北疆城镇区域工业化进程测度

2.2.2 北疆城镇区域现状分析

2.2.3 北疆城镇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2.3 开发区对城镇发展的促进

2.3.1 新疆开发(园)区发展现状

2.3.2 北疆城镇密集区的开发区

2.3.3 新疆开发(园)区的特点、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2.3.4 新疆奎屯一独山子石化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参考文献

3 西北地区城镇区域发展的格局与动力机制

 3.1 关中城镇区域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和动力机制

3.1.1 关中城镇区域研究进展和现状特征

3.1.2 关中城镇区域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

3.1.3 关中城镇区域空间结构的动力机制

3.1.4 “一线两带”建设与关中城镇群的双向促进机制研究

3.1.5 关中城镇群带的发展趋势

 3.2 北疆城镇区域的发展脉络和动力机制

3.2.1 北疆城镇区域界定与现状分析

3.2.2 天山北坡近现代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3.3 三功能城市——人口三元结构的空间聚集实体

3.3.1 三功能城市的概念

3.3.2 三功能城市人口结构对比

3.3.3 三功能城市国民经济状况对比

3.3.4 三功能城市资源环境及城市基础设施状况对比

3.3.5 人口构成的三元结构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I

 3.4 北疆城镇区域空间格局与动力机制分析

3.4.1 具有绿洲特点的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3.4.2 北疆城镇区域形成动力机制分析

 3.5 兰州一西宁地区城镇发展的态势与困境

3.5.1 兰州一西宁地区城镇发展水平现状特征

3.5.2 兰州一西宁地区城镇发展的基本格局

3.5.3 兰州一西宁地区城镇职能结构分析

3.5.4 兰州一西宁地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

 3.6 兰州一西宁城镇区域的城市整合与经济发展

3.6.1 兰州一西宁地区的区位优势

3.6.2 兰州一西宁地区的区域一体化

3.6.3 兰州一西宁区域的城市整合与产业区域链的形成

 参考文献

4 兰州-西宁地区PREE协调发展研究

 4.1 兰州-西宁地区PREE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2 评价方法

 4.2 兰州-西宁区域PREE系统现状

4.2.1 西宁市PREE系统现状

4.2.2 兰州市PREE系统现状

4.2.3 白银市PREE系统现状

4.2.4 临夏州PREE系统现状

4.2.5 海东六县PREE系统现状(乐都、平安、民和、循化、化隆、互助)

 4.3 兰州-西宁地区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3.1 西宁市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3.2 兰州市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3.3 白银市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3.4 临夏: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

 4.4 兰州-西宁地区PRE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比较

4.4.1 西宁市PREE系统协调度测算与分析评价

4.4.2 兰州市PREE系统协调度测算与分析评价

4.4.3 白银市PREE系统协调度测算与分析评价

4.4.4 临夏州PREE系统协调度测算与分析评价

 4.5 兰州-西宁城镇区域最佳发展模式的选择

 参考文献

5 北疆城镇区域PREE耦合研究

 5.1 北疆城镇区域的人口

5.1.1 北疆城镇区域适度人口容量预测

5.1.2 人口承载潜力预测

5.1.3 北疆适度人口容量与人口城市化的关系

5.1.4 主要结论

 5.2 北疆城镇区域的结构分析与发展研究

5.2.1 北疆城镇区域的结构分析

5.2.2 天山北麓奎-独-乌地区发展现状及问题

5.2.3 天山北麓奎-独-乌地区协同发展

5.2.4 奎-独-乌地区协同发展的实现途径

5.2.5 奎-独-乌地区政策协调与制度创新

5.2.6 奎-独-乌地区整合发展展望

 5.3 北疆城镇区域的协调发展研究

5.3.1 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5.3.2 城市群体结构的优化调整

5.3.3 北疆城镇区域兵、地、油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6 西北地区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良性循环的基本途径

 6.1 生态城市的建设——以西安城市为例

6.1.1 生态城市的基本理念

6.1.2 城市生态系统

6.1.3 生态城市建设的层次、内涵和基本目标

6.1.4 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6.1.5 西安生态城市建设

 6.2 城市及区域超循环体系的构建

6.2.1 循环经济的背景和基本理念

6.2.2 城市系统中的超循环基础

6.2.3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层次、功能和循环效果

6.2.4 城市超循环基础的基本评价

6.2.5 城市超循环运行体系的构建

6.2.6 城市超循环体系的基本特征

6.2.7 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超循环体系构建的关联分析

 6.3 西北地区城镇区域超循环体系的构建

6.3.1 从区域经济的层面分析区域超循环体系

6.3.2 区域超循环体系的构建——以兰州-西宁地区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彩插

内容推荐

本书共分6章,第1章阐述西北地区四个城镇区域的水土资源、环境和生态格局;第2章以兰州-西宁、北疆城镇区域为例,阐述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开发区对城镇发展的促进;第3章重点探讨关中城镇区域、北疆城镇区域和兰州-西宁城镇区域的发展格局与动力机制;第4章研究兰州-西宁地区人口城市化,进行PREE协调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第5章为北疆城镇区域PREE耦合研究,重点对奎-独-乌地区及北疆城镇区域协同发展进行分析;第6章探讨西北地区城镇密集区发展过程中良性循环的基本途径,如城市及区域超循环体系的构建、生态城市的建设等。

本书适合于从事城市及区域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

编辑推荐

本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西北城市与区域PREE协调发展的机制过程和格局,本书适合于从事城市及区域研究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人员阅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