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将呼吸术引入到养生保健领域,并把西方先进的养生呼吸锻炼法结合中医气功“丹田”的运气方法,创造了称为“气艺”的呼吸锻炼法。本书所介绍的气艺练习、气艺原理应用及意象练习会帮人们掌握一套扎实而有效的深呼吸技巧,使人们从事任何活动时都能获得更出色的成绩。同时掌握了这种养生呼吸术,有利于缓解压力、放松肌肉、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和减轻疼痛。当人们真正使气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就会感受到这种生活方式带给整个身心的益处。气艺帮人们把呼吸的空气变成活力,让人们容光焕发,轻松自如,实现生命的无尽潜力。呼吸就是生命。我们一旦正确地运用呼吸,就会发现内在和外在的和谐与美,就会充分享受到世界带给我们的愉悦和快乐。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简便易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本书首先介绍了“气艺”的概念,它有别于气功的修炼,只要通过简单的练习即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质量。书中以大量篇幅讲解气艺的练习和应用'配上附带的DVD光盘,便于广大读者自学。按照徐美芬老师的经验,长期练习她的呼吸养生术,可以使自己身体产生一种内力,而且你在主观上能够驾驭并引导这种内力,从而对身体、心理需要做出最适当的反应,诸如建立自信、改善仪容、缓解紧张情绪、准备顺利分娩、止痛和加速各种疾病的康复等。除此之外,第四篇是此次出版新增加的问题与解答,作者根据本书前面几版世界各地读者的提问给予详细的解答。如果读者希望更广泛地了解气艺,读过第一篇之后请接着读第四篇中感兴趣的问答。本书先后翻译成十几国文字,总印数达几十万册,可以说徐老师的书和她的养生呼吸术已经传播到世界的主要地区,并得到全世界主流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第1篇 气义的功效
一、气艺:为现代服务的技艺
二、气核
三、意象练习简介
1.意象练习 眼药滴管
2.意象练习 手风琴
3.意象练习 漏斗和气球
4.意象练习 滚小石子
四、气艺的裨益
1.建立自信、改善仪容
2.增强毅力、干劲和协调
3.改善气色
4.消除口臭
5.准备分娩
6.减轻疼痛和不适
7.加速康复
8.减轻老年化后果
9.改善发声
10.静坐时集中呼吸
第2篇 气义的练习
一、练习须知
1.默数
2.姿势
3.培养内感和肌肉控制
二、第一课引导呼吸
练习1A 伸展腹肌
练习1B 伸展下背肌
练习1C 伸展躯干底部肌肉
练习1D 伸展下躯干前部和背部
体会
三、第二课协调呼吸
练习2A 将舌和舌根的紧张转移至气核
练习2B 活跃舌肌
练习2C 控制舌尖和舌根
练习2D 伸展下躯干侧肌
体会
四、第三课控制呼吸
练习3A 向下腹和下背部运气
练习3B 消除颈部紧张
练习3C 消除颈部和肩部紧张
练习3D 向气核运气
体会
五、第四课变换和延长呼吸
练习4A 屈仲下腹肌和下背肌
练习4B 屈伸下侧肌和背肌
练习4C 培养下腹肌和下背肌的敏捷性
练习4D 扩张躯干基部
体会
六、第五课运用呼吸增强气核功能
练习5A 进一步扩展下围
练习5B 培养对气核的感觉
练习5C 在气核扩张并稳定气息
练习5D 增强对气核的感觉
前五课体会
七、第六课呼吸的应用
练习6A 向躯干基部运气
练习6B 增强腹肌和下背肌
练习6C 增强横膈膜和气核
练习6D 将气艺运用于原地跑步”
体会
第3篇 气义的应用
一、运用气核活力
二、做应用法的几项建议
1.[应用法之一]促进放松
2.[应用法之二]早晨清醒法
3.[应用法之三]用气核激发动作
4.[应用法之四]培养运动技能
5.[应用法之五]彰显个人风度
6.[应用法之六]克服疼痛
7.[应用法之七]消除手指、手及手臂的不适
8.(应用法之八]调理四肢
9.[应用法之九]塑造神采奕奕的形象
10.[应用法之十]克服失眠
11.[应用法之十一]消除胃部胀痛
12.[应用法之十二]解除鼻道堵塞和鼻窦不适
13.[应用法之十三]解除晕动病(晕车、晕船、晕飞机)之困扰
14.[应用法之十四]自我按摩疗法
三、对应用所学技能的几点建议
第4篇 关于气义的问题与解答
一、对话气艺
二、问题与解答
1.气艺的原理
2.什么是“气”
3.“气”和宗教
4.呼吸是一种自然本能吗
5.人们呼吸时常犯的一个错误
6.浅度呼吸者的特征
7.呼吸与呼吸之间有间隙吗
8.解析正确的深度呼吸法
9.解析不正确的提肩呼吸法
10.用鼻呼吸还是用口呼吸
11.空气污染
12.舌头紧张阻碍气息流动
13.对付牙龈过敏
14.领、颈部紧张
15.清理鼻塞
16.上了年纪,身体不适
17.下背部痛
18.坐轮椅
19.肺气肿
20.哮喘
21.吸烟者
22.育儿与“气”
23.屏气呼吸的孩子
24.听力衰弱者
25.职业病
26.沙哑的嗓音
27.肢体语言
28.躯体紧张
29.按摩师
30.呼吸骤停
31.不够气
32.正确呼吸增强运动能力
33.堵车的焦躁
34.清理肺部
35.失眠
36.恢复期
37.芳香与吸气
38.气艺与常规运动的分别
39.心身集中
40.语音大小
41.怕羞
42.人老话少
43.倒抽气
44.姿势
45.大口和小口深呼吸
46.歌手与怯场
47.小号演奏者
48.笑
49.迅速提神法
50.给作者的一个问题
尾声
“气”和生命力形态
呼吸与两种形态
4.消除口臭
有些人患有口臭,即使在采取正确的个人卫生与饮食习惯后,仍然难以消除。气艺技巧可以用来消除这种口臭。有的口臭是精神紧张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所产生的,用呼吸消除紧张,可起减轻口臭的效果。有的口臭是因消化不良引起的,可用深呼吸和内力来刺激腹部,改善消化功能。有的口臭则是由于呼吸太浅,使污浊空气滞留肺中所引起的,采用深呼吸技巧补充新鲜空气即可解决。
5.准备分娩
在得知妻子怀孕后,您可能在以后的9个月时间里常会感到精神紧张。若是已学会气艺,就可用深呼吸消除精神紧张。当您妻子分娩时,您还可以在她旁边指导她正确呼吸,助她顺利生产。
如果您是孕妇,且已学会如何运用气艺技巧,那您的腹部肌肉应该比较强韧、健康、有弹性并且反应良好。您的呼吸有力又容易控制。这些不但有助于您在怀孕期间保持身心健康,对您在分娩时的帮助也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分娩时胎儿和医生都需要您的全力合作。怀孕期间呼吸良好,不但有助于您保持心情舒畅,腹中的胎儿也会从您的内气中获益。
如果您准备使用“拉美兹”产前身心预备法或其他自然分娩法,您会发现您学到的气艺技巧对自然分娩非常有用。各种自然分娩法都要求您配合分娩时的子宫颈扩张、胎儿转位和娩出等各阶段来控制您的呼吸。若您已学会气艺技巧,您将会很好地控制呼气和吸气的速度、强度及时间长短。
您的医生可能为您制订了各种产前产后体操运动来帮助您顺利分娩及产后复原,但往往没有明确说明做体操时应当如何呼吸。您若已学会深呼吸,就可以在做体操时结合运用深呼吸,收到更大的效益。
您若从未练过气艺,但想在孕期尝试的话,应先向医生咨询。人的生理各有不同,每一次怀孕也都各有特点。气艺对大多数正常怀孕的孕妇都很有用,不论孕妇是气艺初学者还是练习已久的老手。练习气艺应有节制,并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意见。即使在怀孕后期,医生也多半不会反对您继续练习气艺。气艺和游泳、打网球等其他运动锻炼一样,只要是经常做的,在正常怀孕期间继续做也是无害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舒曼一海因克夫人生育了许多子女。在她演唱事业全盛期间,她几乎一直都在怀孕。若是她一怀孕就停止演唱,她的事业就要半途而废。她的传记作者写道:她每次怀孕都坚持唱到分娩前一星期,生产后几星期就重登舞台,并在幕间休息时到后台给婴儿喂食母乳。她能够将歌唱事业和生儿育女两者兼顾,这与她身为歌唱家所学握的呼吸技巧是分不开的。
6.减轻疼痛和不适
引起身体疼痛和不适的原因很多。如果疼痛严重,应去看医生。如果医生只开了止痛药、镇静剂或止血剂等治标药剂,您可以运用气艺的内在活力来做补充治疗。运用气核内气可以减轻或消除精神紧张引起的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以及背部的疼痛。
7.加速康复
气艺对病后休养和物理治疗也很有帮助。
我的一位年老的朋友因病在医院住了几个星期。她出院回家后对我说,医生要她下床走动走动,但她做不到。她说自己身体虚弱,连坐起来都困难。我建议她先做几次深呼吸增加些力气,然后再坐起来。她说她连呼吸都困难,更不用说深呼吸了。我用手掌用力按她下腹。正如我所料,在我手掌的压力下,她的腹肌轻轻地反推我的手掌。我告诉她,她既然能反推我手掌一次,就可以用更大的力气再反推几次。
她照做了。我要求她在做腹部动作的同时深呼吸。我告诉她:“这就是腹部深呼吸。”她对自己能做深呼吸感到十分惊讶,也很受鼓舞。
我让她休息一会,之后又要她注意呼吸。这次我只用我的中指按她的腹部,然后要她试着下床。我要她想象我的手指一直在按着她腹部的感觉,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一点,从那一点汲取足够的力气站起来。经护士稍加扶持,她果然坐了起来,进而抬起双脚,下到地板上。她不用人扶便站了起来,朝着她的安乐椅慢慢地走了几步。我们第一个目的达到了。从那以后,她继续不断地练习气艺技巧,病情康复得很快。对这一点,不仅她自己,连她的医生都感到惊奇。
有些气艺练习稍加修改后便可适用于康复期病人和残疾人。例如,如果您正处于腿伤恢复期,尚不能站立的话,可以坐着做书中要求站着做的练习或应用法。如果您身体的某部分打了石膏,尚不能转动或弯曲,您仍可以练习呼吸,只是不做那些做不了的动作,姿势则尽可能照书中练习或应用法来做。练习和应用只要修改得当,仍然具有功效。大多数人在身体受伤、行动受限后都不愿移动受伤的部位,在限制动作时无意中也限制了呼吸,呼吸因此变浅,吸进的气量有限,减轻了对气核的刺激,从而减少了内气供应。而内气供应,对身体健康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8.减轻老年化后果
许多老年人会突然面临如下事实:如果他们能更充分地运用肺功能,他们的健康和整个生活素质将会有很大改观。呼吸短促、胸闷疼痛、声音无力、精神紧张,用耸肩来弥补吸气不足——这些生理问题都是不良呼吸习惯所引起的。
老年化不可避免。老年化的特征是丧失体力、活力及协调能力。如能发展并运用气核活力,就可以减慢或减轻这些生理上的退化。但不要漫无目的地去寻找您起立、移动或走路所需要的体力。下次再感到累得站不起来时,您就可以意想体内的气核,深深吸一口气,由气核运气站起来。您会发现这个动作非常省力。
老年化往往表现在人的动作和姿态。一个人能够站得挺直、动作灵活,看上去和感觉上都会更加年轻。
人的内气好比电池里的电流。年轻时人体内的“电流”较足,等年纪大了,除非懂得如何重新“充电”,否则您的内气循环就会渐渐减少。内气不足,功能减弱,电流就会逐渐消失,先从手指、手、脚等四肢末端开始,进而扩展到臂腿两处。
人的关节好比水管的拐弯处,是最容易引起堵塞的地方。内气不足。关节就变得不柔韧。年纪大了,四肢关节、肘、股等处都会出现疼痛或抽筋现象。身体任何部分都可能因内气不足而无法抵御疾病侵袭。
若您在年轻力壮时即有远见,学会并经常练习产生内气的技巧,您所积累的内气就不会迅速减退。今天的年轻人往往是“一根蜡烛两头烧”,更需经常补充内气,防止耗竭。
9.改善发声
人体功能最受呼吸影响的部分莫过于发声。发声器官紧张使人的声音粗糙、沙哑、尖刺、微弱、夹带喘息或鼻音等等。正确呼吸与健全的气核可以减轻发声器官的紧张。若想改善发声,并解决发声器官错用、不适、发育不良等问题,我们必须学会正确吸气,使气活化,再将气正确呼出。
歌唱发声,尤其是古典歌唱发声,比说话发声要求更严格、更需要控制。歌唱发声是一种夸张的、拉长的说话,要求演唱者能够自行扩大音量和音域。优秀的歌唱家除必须拥有音乐天赋和才智外,还须经受严格训练,勤学苦练,才能掌握细致复杂的发声方法。最重要的是,歌唱家必须掌握好呼吸的技巧。
我们在歌唱和说话时,若希望发出某一种音量、变音或声调而又呼吸不足的话,我们就会自动绷紧胸部、肩部或颈部肌肉去弥补。但在声带僵硬时去使用它将损伤声带,造成疼痛、喘声、粗声、沙哑声,甚至完全发不出声音,或在声带上产生硬结。
呼吸是发声的基础,因此必须学会可靠的呼吸技巧,以便发声时有足够的活力和控制能力。
我们的说话声音和外表一样,能够在别人心目中造成鲜明的形象。别人能够从我们的话音来判断我们的个性、品格和精神状态,判断我们有多大魅力。我们的话音也影响着我们的外表。声音明朗、富于表现力的谈吐令人神往,而粗重、气促或无力的话音也会使最动人的外表大为减色。正确的呼吸是声音动听的一个基本条件。深呼吸可以弥补发声上的损伤,改正发声缺陷,培养良好的音调和音色,使声音清朗悦耳。正确的呼吸可以把普通的声音变得优美,把好听的声音变得珠圆玉润、娓娓动听。
人的声音有一种独特的能力,能用感叹性的元音来抒发感情。尽管含义不尽相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啊”、“哦”、“咦”等感叹声。音调的高低表示兴奋的程度。呼吸的深度决定发声的深度。呼吸越深,感情抒发得越彻底。
我们每做一次深呼吸,都会使自己感到心情舒畅、生活美好,想放声歌唱。歌唱有益健康,它能使我们呼吸畅通,将我们受抑制的感情释放出来。
您可以随时随地地歌唱,在淋浴时唱,在花园里唱,在开车上班的路上唱。分不出音调高低没关系,唱走了调也不要紧。您是为自己而唱,不必担心别人听到。您可以背几首歌的唱词,不论是流行歌、摇滚歌、民歌、赞美诗还是您最喜欢的歌剧咏叹调都行。您无须唱得像卡鲁索芭芭拉·史翠珊那样精彩,您只管纵情地唱,随意地唱。歌词忘了可以随意编,或者只唱“啦啦啦啦”都行。别怕听到自己的歌声。
逐渐的,您会对自己有新的发现。譬如:您发现您的歌声比过去动听多了。运用气艺改善了您的呼吸方法,进而也改善了您的歌喉。您可以用歌声的改进程度来衡量您掌握呼吸艺术的进度。
10.静坐时集中呼吸
许多世纪以来,佛教僧侣和其他许多教派的信徒都用静坐的方式使自己的精神和心灵达到超凡境界。他们指出,正确控制呼吸是静坐获得成功的关键。
喜马拉雅山上的瑜伽修行者则更进一步,他们认为必须用两个鼻孔交替呼吸才能有效。他们认为,正常的呼吸有一种两个鼻孔交替使用的自然周期,即先着重用一个鼻孔呼吸,然后再着重用另一鼻孔呼吸。他们认为,用右鼻孔呼吸可激发积极进取的本能,用左鼻孔呼吸则能使人进入更加被动、克制的状态。这种观念使人联想到近代医学研究对左右脑各有不同功能的证实。
练习气艺为您提供了基本功,以便进入静坐的各种形式。在练习控制呼吸的过程中,您的精神集中于身体内部,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了外部干扰。对精神和身体的全神贯注是体现全面自我控制的关键,这也是静坐所要达到的目的。锻炼气艺使人心眼向内,凝神专注,从而进入完全松弛自如的境界。
对于一个人而言,能够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躺在床上不能入睡,忍受疼痛而无法克服,会使人失去自信。学会自如地运用气艺可以使您从无可奈何变为充满自信。奉劝您:从今天起就开始练习气艺吧!
P8-13
呼吸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活动之一,人每分每秒都在进行呼吸,但你却未必呼吸得正确。婴儿出生时的呼吸运动称之为“胎息”,这是最本能的腹式呼吸,这种呼吸功能是天生的,如同婴儿一出生就具有吮吸功能一样,如果人一辈子都延续腹式呼吸,那么人的健康状况或许比现在好得多,人的寿命都应该在百年之上,接近中国古代首部医书《黄帝内经》所说的天年之数(120岁),即“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惜的是,小孩子在长到几岁以后,就丧失了腹式呼吸的功能,而代之以胸式呼吸,并且延续一生,这不仅使我们的身体变得多病,也使我们的寿命大打折扣。
中国古代称之为吐纳而后世称之为气功的要点就是调息,而调息便是把人类习惯的胸式呼吸调成腹式呼吸。起源于印度的瑜伽也十分提倡腹式呼吸,并有多种习练方法。徐老师的《气艺——养生呼吸术》虽然与气功和瑜伽在运用腹式呼吸方面有雷同之处,但不同的是或者更高一筹的是,气功和瑜伽仅仅在习练时运用腹式呼吸,而徐老师则是要通过本书介绍的六课时的练习,让人们习惯了半辈子或大半辈子的胸式呼吸彻底改为腹式呼吸。
如果我们按照徐美芬老师在本书传授的方法,并配合书中所附DVD的影像光盘,经过自我的揣摩和练习,就有可能将我们的胸式呼吸逐渐转变为腹式呼吸,并且习惯于每时每刻。如果有一天,你的亲人在你睡觉的时候发现,你甚至在做梦或者熟睡的时候都是用腹式呼吸,那么我们可以说你是真正的出道了。我们通过养生呼吸术的长期锻炼,使我们恢复了婴儿最初的呼吸本能,并且把这种腹式呼吸的功能长久地保持下去,那么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全肺大约由3亿个肺泡组成,肺泡是行使呼吸功能的最基本单位。但胸式呼吸时,只有肺上半邗的肺泡在工作,而占全肺4/5的中下肺叶的大部分肺泡却在“休息”。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可吸入500毫升空气,而腹式呼吸一次可吸入1000~1500毫升空气。如果我们只习惯于胸式呼吸,中下肺叶就会长期废用而老化,于是肺组织弹性变差,呼吸功能减弱,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例如老年人肺炎多发生在中下肺叶,这与长期胸式呼吸造成中下肺叶废用有着密切关系。
腹式呼吸使中下肺叶的肺泡在换气中充分应用,从而使肺组织保持良好的弹性,预防肺的纤维化。腹式呼吸可使机体获得充足的氧,满足大脑对氧的需求,使人精力充沛。腹式呼吸对胃肠道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能促进胃肠道的蠕动,有利于消化,可以预防老年人便秘。腹式呼吸还可以锻炼腹肌,腹肌的收缩和放松是一种良好的按摩,不仅可以促进胃肠蠕动,还可以消除堆积在腹部的脂肪,预防多种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腹式呼吸时,由于腹部肌肉紧张与松弛交替发生,使局部肌肉内毛细血管交替出现收缩与舒张,加速了血液循环,扩大了氧的供给,有利于机体代谢产物的排出,对全身器官组织起到调整和促进作用。有规律的腹式呼吸能增加膈肌活动范围,能直接影响肺的通气量,研究证明:膈肌每下降1厘米,肺通气量可增加250~300毫升。坚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膈肌活动范围增加4厘米。这对于肺功能的改善大有好处,因此腹式呼吸应当是老年性肺气肿及其他肺通气障碍疾病的重要康复手段。
中医认为,腹部是人体多个重要经脉循行汇聚之处,是营卫气血的发源地。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营养,均靠脾胃运化所受纳的水谷精微得以濡养。腹式呼吸时,随着腹肌的起伏,加强了气血的运行,促使了经脉的畅通,使人体松静自如,这时是经气运行的最佳状态,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徐美芬老师的经验,长期练习这种呼吸养生术,可以使自己身体产生一种内力,而且你在主观上能够驾驭并引导这种内力,从而对身体、心理需要作出最适当的反应,诸如建立自信、改善仪容、缓解紧张情绪、准备顺利分娩、止痛和加速各种疾病的康复等。徐老师创造的《气艺——养生呼吸术》首先使自己受益,她虽已年近80岁高龄,可容貌、体态、语速及动作看上去与中年人无异,这使所有知道她实际年龄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自然他们也会对徐老师的养生呼吸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徐美芬老师的专著《The Art of Breathing》,我们可以翻译成“气艺”,也可以翻译成“呼吸的艺术”,分别于1986年、1994年、1997年、2000年在美国发行和再版,期间先后翻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希腊文、瑞典文、阿拉伯文、印度尼西亚文、克罗地亚文和中文繁体字等十几种文字,总印数达几十万册,可以说徐老师的书和她的养生呼吸术已经传播到世界的主要地区,并得到全世界主流社会的欢迎和认可。
徐美芬老师说“气艺”养生呼吸术不仅使自己受益,而且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受益匪浅,但作为中国人,她却因一直未能让13亿中国人受益而深感遗憾,她说我不能把这宝贵的东西带到棺材中,我一定要留给中国人民。所以她以年近80岁之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这本书能首次在中国出版而不遗余力。她的热情和行动不仅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大家的努力下,终于促成了徐老师《气艺——养生呼吸术》一书在中国的简体字版本出版,其深远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我们祝贺徐美芬老师的成功,并希望她的《气艺——养生呼吸术》能在13亿中国人民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谢文纬医生
200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