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住在哪里才好?提得起,放得下,能静能动,柳暗花明,汲取禅师机变的智慧,活出趣味灵动的人生。
智慧禅、慈悲禅、幽默禅,止妄想烦恼,如此美妙的禅,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星云大师,安定浮躁心灵的力量。
从不可言说处下手,直通逍遥禅趣,生活富有艺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吃茶去(与星云大师一起参禅)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星云大师 |
出版社 | 现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心,住在哪里才好?提得起,放得下,能静能动,柳暗花明,汲取禅师机变的智慧,活出趣味灵动的人生。 智慧禅、慈悲禅、幽默禅,止妄想烦恼,如此美妙的禅,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星云大师,安定浮躁心灵的力量。 从不可言说处下手,直通逍遥禅趣,生活富有艺术。 内容推荐 中国人千百年来流行说禅机。星云大师精选禅宗公案200则,从现代人的观点,帮助您汲取禅师灵活幽默的智慧,活出充实自在的人生。 禅,离开不了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 一天,稽山章禅师在庭院里碰到投子禅师,投子禅师以一杯茶慰劳他,问道:“这杯茶如何?” 章禅师双手接过茶,说道:“这杯茶,可以说森罗万象都在这里!” 投子禅师道:“森罗万象都在这里,如此说来,这是一杯非比寻常的茶,假若随随便便喝下去,谁知有何严重的后果?” 稽山章禅师有恃于自己对禅的心得,在禅师尚未说完话时就突然把茶泼掉,机锋严厉地道:“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 投子禅师这时轻言慢语非常平静地说道:“可惜!一杯茶。”。 章禅师转变话锋道:“这只是一杯茶。” 投子禅师不放过章禅师:“虽只是一杯茶,森罗万象都在这里!” 章禅师终于无话可说。 目录 序 发现生活禅的密意 卷一 禅在红尘中 慈悲 八折诵经 禅师的眼泪 我不是佛 将军的忏悔 宜默不宜喧 化缘度众 洗面革心 母亲的信 卖生姜 禅的妙用 偷不去 随他去,不管他 待客之道 只偷一次 在前变障 他已谢过了 安住何处 国家战士 炷香增福 与佛无缘 女子出定 最具魅力 多捡一些 废纸一堆 做女婿 乞丐与禅 地狱 飞来佛 不变应万变 老做小 艳诗 育才之道 活得快乐 放下!放下 衣服吃饭 畸形 一片菜叶 三件古董 把门关好 放逐天堂 地狱与极乐 虔诚的心 三种人 银货两讫 不要拂拭 一坐四十年 心净国土净 威德与折福 我往西方走 快活烈汉 国师是宝 大小粪桶 提起放下 树的根 百年一梦 自伞自度 能大能小 割耳救雉 诚实无欺 除却心头火 一与二 一休与五休 古镜未磨 生活的层面 那就是禅 不复再画 护贼度贼 有与无 禅味 不知道 回向 听不懂 立地成佛 水车原理 不辱国体 岂曾混淆 服从 洗碗扫地 荣枯一如 了无功德 虚空眨眼 佛今在何处 说粗说细 化人说法 国师与皇帝 缘起性空 二卷 文人斗禅 破布裹真珠 佛法无二般 无事手 怎能会得 高僧真仪 成见不空 听到了, 佛的烦恼 一无所求 贵耳贱目 禅的心要 桶水天地 求佛与问道 本空非有 意在镢头边 多少重 归鸟迷巢 方外之交 找不回来 求人不如求己 诗偈论道 八风吹不动 像牛粪 虱子是什么做的 大小不二 南泉救鹅 浮生梦中 鸟窠与白居易 大颠与韩愈 大干为床 卷三 禅的功课 糖饼 啐啄妙用 覆船生死 行恶与修善 佛心是什么 一橛柴 着境见地 一尊佛 寻羚羊 不信是真谛 耳闻目见 传什么法 不愧为国师 不留平常心 正字与反字 不是你的话 出去 空色本来同 夜游 半肯半不肯 不可向你说 被人借去了 我们的禅道 方便示教 锄草斩蛇 赵州小便 沙弥问答 无嘴说法 吐痰 往哪里去 粥与茶 狗子佛性 谁知道你 必修课程 死而复活 高与远 无言之教 一得一失 第一课 十事开示 悟与不悟 存财于信徒 十后悔 我是侍者 用会作么 满了吗 人的声气 飞越生死 只为有所以来 我还有你呀 比自己优秀 不是传声筒 不动心 师父腿子 金箔布施 不给人怀疑 只手之声 镇州萝卜 禅师的宝座 面上污秽 还重吗 为师胸怀 卷四 禅思交辉 滴水和尚 往尿臭去参 途中珍重 一休晒藏经 不愧为侍者 瞬目视伊 我也有舌头 思量不思量 见与不见 不许为师 也是恁么 生死由他 堂中首座 佛堂无佛 老僧何似驴 嫌什么 摩尼珠 真假妄语 无一法可得 击碎虚空骨 生死自如 珍惜现在 一口好牙 割舍 一休吃密 根源会 未上树时 莫轻园头 禅非一物 佛子天然 我不识字 不识法身 自忏忏他 公鸡与虫儿 步步不迷方 隐居地方 上座何在 草木成佛 禅门问答 打车,打牛? 无上法宝 艰难一忘 一首诗 每天吃什么 野狐禅 没时间老 丹霞烧佛 无言句 肯定自己 文殊现身 一生万千 蝇子投窗 哭笑无常 吃饭睡觉 一切皆禅 雪霁便行 葬礼 参禅法器 不着相 尚有一诀 咬空 禅像什么 一袭衲衣 千古楷模 拖耳耳长 打坐非禅 敬钟如佛 茶饭禅 一指禅 无姓儿 真心不昧 你从哪里来 诸佛不欺 不病的体 麻三斤 真正的佛法 心空及第 找禅心 不缺盐酱 咸淡有味 断指求法 圆梦 禅心与经语 禅与牛 不曾空过 处世秘诀 如虫御木 菩提本无树 卷五 你做什么来 风动,幡动? 不肯承担 凡圣两忘 慧可安心 谁的罪过 得意忘言 禅非问答 是什么 骨裹皮 通身是眼 石头路滑 怎可心动 默然无语 谁在井中 云门内外 是邪是正 说究竟法 糟蹋僧 谁是禅师 比大 承受信物 无道心 不在别处 反主为宾 快乐与痛苦 寸丝不挂 残缺的鬼 生乎,死乎? 谁去住持 放下什么 不如小丑 我也可以为你忙 锁虚空 无位真人 人面疮 道在何处 骑牛觅牛 卷六 顿悟 云水随缘 善恶一心 自了汉 到地狱去 我们走吧 大无畏 冷暖自知 你无佛性 善知识 一室空窗 穿衣吃饭 百味俱足 无响无闻 好事不如无事 画饼充饥 圆融之道 一路顺风 自己的住处 什么冤仇 从心流出 三心不可得 不能代替 禅非所知 你就是佛 去了依赖性 师姑是女人 我在哪里 卷七 抬杠禅 卖油翁 一切现成 不得不说 心离语言相 听与不听 晒海苔 砍头落地 爬山 拂尘说法 要眼珠 刹那不离 因缘所成 深不可测 无情说法 真正的自己 未到曹溪亦不失 何法示人 进入深山 宛尔不同 有我在 一与三 活水龙 不得见 一杯茶 继承密付 借住与你 情与无情 净秽一如 青梅子 一圆相 一与十 自性与法性 我不是众生 责骂与慈悲 一宿觉 卧如来 真正回答 如何见道 卷八 棒喝禅 棒与喝 知恩报恩 抢不走 石头狮吼 变与不变 虎头长角 去问他 西来意 一起活埋 不能代替 今天不方便 灵利道人 个人承担 身心自在 谁是后人 大机大用 喝之妙用 师家揵槌 老婆心切 茶道 如此一棒 试读章节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到园头(主管园艺的僧人)正埋首整理花草,只见他一把剪刀在手中此起彼落,将枝叶剪去,或将花草连根拔起,移植另一盆中,或对一些枯枝浇水施肥,给以特别照顾。 信徒不解地问道:“园头禅师!照顾花草,您为什么将好的枝叶剪去?枯的枝干反而浇水施肥,而且从这一盆搬到另一盆中,没有植物的土地,何必锄来锄去?有必要这么麻烦吗?” 园头禅师道:“照顾花草,等于教育你的子弟一样,人要怎样教育,花草也是。” 信徒听后,不以为然道:“花草树木,怎能和人相比呢?” 园头禅师头也不抬地说道:“照顾花草,第一、对于那些看似繁茂,却生长错乱,不合规矩的花,一定要去其枝蔓,摘其杂叶,免得它们浪费养分,将来才能发育良好;就如收敛年轻人的气焰,去其恶习,使其纳入正轨一样。第二、将花连根拔起植入另一盆中,目的是使植物离开贫瘠,接触沃壤;就如使年轻人离开不良环境,到另外的地方接触良师益友,求取更高的学问一般。第三、特别浇以枯枝,实在是因为那些植物的枯枝,看似已死,内中却蕴有无限生机;不要以为不良子弟,都是不可救药,对他放弃,要知道人性本善,只要悉心爱护,照顾得法,终能使其重生。第四、松动矿土,实因泥土中有种子等待发芽。就如那些贫苦而有心向上的学生,助其一臂之力,使他们有新机成长茁壮!” 信徒听后非常欣喜地说道:“园头禅师!谢谢您替我上了一课育才之道。” 《涅槃经》云:“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世间上没有不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的人才。 寺院山门口往往供一尊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圣像,意思是用慈悲(爱)摄受你,但弥勒佛的背后,却供了一尊手拿降魔杵的将军韦驮圣像,意思是用威武(力)折服你,父母师长对年轻子弟,一面授予爱的摄受,一面给予力的折服,子弟不会不成材的! 活得快乐 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深深不以为然,就告诫信徒道:“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后占有你。”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肯奉献才有快乐,名誉要用来服务大众,你们才会快乐。” 信徒们终于听懂了生活上的快乐之道! 禅的境界是自主、解脱、安静、快乐,但禅也是促进快乐的泉源,钱少没有关系,只要有禅,禅里的宝藏很多;没有爱情,禅里有更多美化的爱情;没有名位,禅里的名位更高,只是禅者,重要的是改变观念。 放下!放下!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但是人悬荡在半空中,上下不得,正在进退维谷,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忽然看到慈悲的佛陀,站立在悬崖上,慈祥地看着自己,此人如见救星般,赶快求佛陀说:“佛陀!求求您慈悲,救我吧!” “我救你可以,但是你要听我的话,我才有办法救你上来。”佛陀慈祥地说着。 “佛陀!到了这种地步,我怎敢不听您的话呢?随您说什么,我全都听您的。” “好吧!那么请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 此人一听,心想,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跌得粉身碎骨,哪里还保得住生命?因此更加抓紧树枝不放,佛陀看到此人执迷不悟,只好离去。 我们想明心见性,就要遵循佛陀的指示,把手放下来。在悬崖的地方,把手放下来才能得救,否则拼命执著,怎好救你脱离险境呢? 衣服吃饭 一休禅师有一位将军弟子,有一天将军请师父吃斋,一休禅师到达时,守卫的人不准他进去,因他穿着破烂的衣服。一休禅师没有办法,只好回去换了一件海青(大袍)袈裟,再去赴宴。 当用斋的时候,一休把菜一直往衣袖里装,将军看见了很诧异,就说道:“师父!是不是家中有老母?或寺里有大众?等一会儿我令人再煮菜送去,现在请您先用啊!” 一休禅师道:“你今天是请衣服吃饭,并不是请我吃饭,所以我就给衣服吃!” 将军听不懂禅师的话中之意,一休禅师只得解释道:“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因为穿了一件破旧法衣,你的守卫不准我进门,我只好回去换了这身新的袈裟,他才放我进来。既然以穿衣服新旧做宾客的标准,所以我以为你是请衣服吃饭,我就给衣服吃嘛!” 从一休这一段禅话里,可以看出社会上的势利虚荣。人,有时不以人格品德论高低,而以衣服新旧做标准,所以一般人只讲究“金玉其外”,不管“败絮其中”,一休禅师把饭菜给衣服吃,对今日的社会人心,真是一针见血的讽刺呀! 序言 发现生活禅的密意 现代的一般家庭,总是把客厅整理得窗明几净、舒适美仑,如果能摆设一盆淡雅香洁的鲜花,整个客厅将显得生气盎然;在洁白宽大的墙上,如果悬挂一幅烟岚云岭的山水图画,整个山河大地仿佛拥抱在怀;一盘色香俱佳的菜肴里,如果加点调味品,就更可口美味了。禅,就像茶几上的那盆花、墙上的那幅画、菜肴中的调味。在我们的生活里,如果能加上一点禅味、禅趣、禅机,人生的情况就别有意境了,正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生活在忙碌、紧张、动荡、纷乱的今日社会,必须寻找一股安定我们浮躁心灵的力量。禅,无疑是祛除我们心中焦虑疑惧的力量;禅,是安定我们身心的一剂清凉散。禅的里面有智慧,禅的里面有幽默,禅的里面有慈悲。禅可以把我们的妄想烦恼止于无形,一句难堪的言语,一个尴尬的动作,不忍回想的前尘往事,在禅的洒脱、幽默、看破、逍遥之中,一切都如春波无痕、烟消云散。禅,是一种艺术的生活;禅,更是一种圆融的生命,自然天成的本来面目。如此美妙的禅,不只属于寺院的所有,也不仅仅是出家人所独享。禅,应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人的生活里,都需要禅的智慧、自在、率性与逍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