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结构分为前言、正文(共五章)与结语三部分。前言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缘起、现状、方法与思路等。正文第一、二章运用档案、日记等材料,在南高一东大这个时空场域中考察《史地学报》及其学人群。接下来的三章,以文本解读为主,结合编者们在南高一东大的实践,探讨其学术追求、国史认知与史地教育观念。结语总括全书,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脉络之中概述该学人群学术与思想表达的总体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情结,揭示他们在近代中国社会变动中的角色担当与得失。
总序 东南国学:文化民族主义的培植姜义华
前言
一、现代思想史与学术史研究视野中的南方学界
二、《史地学报》及其学人群的研究现状
三、本书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史地学报》始末
一、1910--1920年代的南高-东大
(一)南高-东大的建设与系科设置
(二)南高 东大的校风
二、《史地学报》的创办
(一)史地研究会概况
(二)《史地学报》的创刊与内容简介
三、《史地学报》的终刊及其学人群的后续努力
(一)《史地学报》的终刊
(二)《史地学报》学人群的后续努力
第二章 《史地学报》学人群谱系及其在南高—东大的活跃身影
一、《史地学报》学人群主要组成人员简介
二、领军人物柳诒徵在南高—东大的活跃身影
三、《史地学报》学人群与南高—东大的文科刊物
四、《史地学报》学人群与《学衡》
(一)柳诒徵对《学衡》的支持与学衡社中的柳诒徵
(二)《史地学报》学人对《学衡》的支持
(三)《史地学报》与《学衡》的同中之异
第三章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学术追求:《史地学报》学人群的史学认知与建设
一、转型中的史学与《史地学报》
(一)中西学战中的史学
(二)新史学建设中的《史地学报》
二、史学认知与范围界定
(一)史学认知
(二)史学范围界定
三、史学科学性与致用性
(一)史学与科学
(二)求真与致用
四、分科研究与博通之学
五、柳诒徵的致用史学理路
第四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价值追求:《史地学报》学人群的国史认知与表宣
一、从“学不如人”到“表宣国史”
二、表宣国史的组织与内容
三、国史表宣之一:传统史学的阐发
四、国史表宣之二:诸子学与古史讨论
五、国史表宣之三:先秦文明与中国文化特色
六、国史表宣与中国文化西被说
第五章 涵养现代国家公民的教育探索:《史地学报》学人群的史地教育认知与实践
一、《史地学报》与史地教育
二、史地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目的探索
三、史地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建议
四、史地教学的实践努力与教科书编辑
五、史地学系课程设置与史地教育观念
结语 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学人群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进路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