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小书,不出学术与文化的范围。 有一点思想,有一点学问,有一点性情。 “书生留得一分狂”,是对知识分子群体的一种期许。 “一分狂”也无,作家或知识分子的义涵就该打折扣。 目录 卷前小引 卷一 切问而近思 “书生留得一分狂” 波士顿郊外的女作家 “桃花得气美人中” 虞山访柳如是墓 “竹帛春深护讲筵” 白鹿洞书院访学记 “艺术是克服困难” 看《范曾》寄遐思 宫廷文化与时尚 “紫禁城论坛”上的发言 思想的力量 读朱维铮《走出中世纪》(增订本)和 《走出中世纪二集》 “切问而近思” 我的学术访谈的记忆 我的一次学术历险 《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后记 卷二 文明的共相 陈寅恪的“哀伤”与“记忆” 张申府其人其事 张艺谋电影的普世价值 《梅兰芳》和梅兰芳的文化隔膜 白先勇和青春版《牡丹亭》 狄百瑞的风格 文明的共相 “待客之道”和“客亦有道” “敬”是社会人伦的基本道德价值 动心忍性多难兴邦 “小升初”的困扰 《文艺研究》三十而立小言 《读书》与“读书人”和“知识人” 当代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变奏 21世纪人类能否在非对抗中重生 卷三 学术贵知音 学术贵知音 《中国文化》创刊号编后记 “冷文化”和“热文化” 《中国文化》创刊周年座谈会纪实 中国文化发生之谜 《中国文化》第3期编后记 海上问学记 《中国文化》上海座谈会纪实 《中国文化》五周年记 《中国文化》第10期编后记 “长安物贵,居大不易” 《中国文化》第14期编后记 学术与性情 《中国文化》2009年春季号编后记 为了东方和西方 《世界汉学》创刊座谈会讲词 复兴中华与开发西北 “西部人文资源”开题研讨会致词 “故国”和“世臣” 中国艺术研究院五十岁生日感言 “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对研究生的一次讲话 “情”字可以维持世界 “凯莱有约”新年嘉会致词 卷四 了解之同情 悼朴老 挽元化 念育之 季羡林先生的精神履痕 季先生教我感受学问 怀念柳存仁先生 萧蓬父先生西行感怀 文化孩童丁聪 追念王昆仑先生 张舜徽和《自学成才论》 陈从周的淡泊人生 宋凡圣撰《陈从周研究》鉴定意见 初读香港 古韵乡情 说“冶游” 心感 2008我读的书 2009为《新京报》读者推荐的十本书 为中华文化护法传薪 戊子岁尾雅集发言集锦 后记 |